㈠ 炒期貨就是賭博嗎
不是賭博,但是風險大。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一、歷史
期貨[1]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發展歷程
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
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志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由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並組建而成,於1999年12月正式運營;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國推出國內第一個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
2011年4月15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個焦炭期貨合約;
2012年12月3日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個玻璃期貨合約;
2012年11月股指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回升,11月股指期貨成交量1181.94萬手,環比增長23.47%,日均股指期貨成交量53.72萬股;股指期貨總成交額7.87萬億元,環比增長18.73%;日均股指期貨成交額3576.6億元,環比下降2.86%。月股指期貨成交額占股票交易額比4.49。
三、發展
歷史上最早的期貨市場是江戶幕府時代的日本。由於當時的米價對經濟及軍事活動造成很重大的影響,米商會根據食米的生產以及市場對食米的期待而決定庫存食米的買賣。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與CBOT兩家交易所曾進行多項期貨產品的創新,大力發展多個金融期貨品種,令金融期貨成為期貨市場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開始發展電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國交易所出現收購合並的趨勢。
四、主要特點
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價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產生的;國外大多採用公開叫價方式,而我國均採用電腦交易。
期貨合約的履行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期貨合約可通過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
㈡ 期貨是零和博弈嗎
是的。你開多單,就意味有人要接你的多單,價格漲了,你賺錢,對方虧錢;反之,你開空單,就有人接你的空單,價格漲了,你虧錢,對方賺錢。
㈢ 期貨市場是零和游戲嗎股票市場呢
原理上期貨市場是零和,但是因為有手續費,所以是負和。
股票就沒准了,如果上市公司的業績都超級好,每個投資者就有分紅,整體的盤面資金就會變多。如果業績不好,整體的盤面資金就會減少。實際上,我國股票更是負和,連止損你都設置不了。還單向交易!
㈣ 期貨是一個零和游戲嗎
期貨是一個零和游戲。
零和游戲的原理如下:
兩人對弈,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1分。則若A獲勝次數為N,B的失敗次數必然也為N。若A失敗的次數為M,則B獲勝的次數必然為M。這樣,A的總分為(N-M),B的總分為(M-N),顯然(N-M)+(M-N)=0,這就是零和游戲的數學表達式。
零和博弈又稱零和游戲,與非零和博弈相對,是博弈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博弈。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㈤ 零和游戲是什麼意思
零和游戲是指,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
零和游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游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但20世紀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一體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之後,"零和游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
零和游戲原理源於博弈論。
兩人對弈,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博弈論的英文名為game
theory,直譯就是「游戲理論」。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游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零和游戲」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與「零和游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
但20世紀以來,「零和游戲」觀念正逐漸被「非零和游戲」即「負和」或「正和」觀念所取代。「負和游戲」指,一方雖贏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得不償失,可謂沒有贏家。贏家所得比輸家所失多,或者沒有輸家,結果為「雙贏」或「多贏」,稱為「正和」。比如投資股票和債券,投資者一方面可在股票或債券的價格漲落中賺取差價或從每年的派息之中獲得利益,上市公司用投資者的錢來經營,創造利潤,上繳稅金,增加就業等等,雙方或多方面都可從中獲益。
在競爭的社會中,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從「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遵守游戲規則,不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會出現,吃虧的最終還是自己。
「零和游戲」是指:在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零和游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游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背後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但20世紀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一體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之後,
「零和游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但從「零和游戲」走向「雙贏」,需要各方都得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在合作中要遵守游戲規則,耍小聰明,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㈥ 期貨是零和游戲你怎麼理解
期貨是零和游戲指的是贏家的錢都是輸家掏出來的,其餘都是歸類到交易所手續費。
㈦ 為什麼說期貨是零和交易
有的人說期貨是零和游戲,有的人是期貨是負和游戲,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期貨是零和交易?目前石油期貨還沒上市,投資者要提前辦理期貨開戶,進行模擬交易,熟悉操作和步驟,做好投資准備。
目前可以辦理期貨網上開戶和期貨手機開戶,開戶後能交易國內幾十個期貨品種。我國石油期貨最重要的品種,中質含硫原油期貨合約已經出台草案,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原油期貨的合約內容。做原油期貨要做好充足的入市准備,學好交易技巧。
當你想交易獲利時,是否曾停下來想過你所期望的利潤來自何方呢?國內期貨市場成交是必須有人買進,有人賣出。市場上有錢是因為公司盈利增長、利率降低或大豆收成好嗎?不對,市場上有錢只是因為其他交易者把錢帶到了市場。你想賺的錢是屬於其他人的,他們並不想把錢給你。
原油期貨開戶後注意,零和是指博弈論中的一個概念,指在博弈中,一方的得利必然有另一方損失,而這個獲利和損失剛好相等,也就是一方的獲利來自正是另一方的損失,所以稱為零和。而在期貨市場交易中,參與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而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
原理如下:兩人交易,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期貨交易就是多空雙方的較量,也就是誰贏誰賺錢誰輸誰賠錢。整體上相加總是為零。投資期貨市場的錢是一定的,贏家賺的錢就是輸家賠的錢。有的投資者認為期貨是負和游戲,是因為考慮了投資成本,那就是贏家和輸家的交易手續費都付給了交易所和期貨公司。
商品期貨開戶後注意,原油期貨投資也是有風險的,當日買進之後可以再賣出。期貨交易意味著要去搶別人的,當然別人也想搶你的。這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要贏特別困難,因為經紀公司和場內交易員還要從勝敗雙方身上揩油。
現在我們是在交易所交易,當你從別人手裡賺到錢時,也有人虧了錢。市場上有大量散戶可能是高手的目標,交易意味著在支付期貨賬戶的權利金時,期貨交易既可以隨時平倉,也可以長期持有,只要在合約到期前平倉就可以了。總之,期貨市場不產生新的價值,有人賺就有人虧,總體上是正負相等的。
很多投資者在關於原油期貨上市時間和原油期貨手續費,目前監管層尚未發布最新消息,我們可以及時關注中國石油期貨網,有最新動態會第一時間發布,我們辦理石油期貨開戶後,要多了解期貨投資技巧。原油期貨開戶人士注意,成功的交易需要做好全面的入市准備。
㈧ 期貨和期權是零和游戲,你如何理解這句
不是零和,是負和游戲,因為期權和期貨不像股票還有分紅,這兩買入後持有沒有任何收益,還要支付交易費用,就是說不漲不跌同價平倉都是虧損的。
期貨合約的雙方都被賦予相應的權利和義務,除非到期前平倉,這種權利和義務在到期日必須行使,也只能在到期日行使,期貨的空方甚至還擁有在交割月選擇在哪一天交割的權利。
而期權合約只賦予買方權利,賣方則無任何權利,他只有在對方履約時進行對應買賣標的物的義務。特別是美式期權的買方可在約定期限內的任何時間執行權利,也可以不行使這種權利;期權的賣方則須准備隨時履行相應的義務。
(8)期貨就是零和游戲擴展閱讀: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
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
㈨ 和期貨是零和博弈」.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因為期貨可以做空,多空雙方是合約數量是相等的。當價格波動的時候,多方盈利等於空方的虧損,反之亦然。所以叫零和博弈。
但如果考慮交易所需要收取交易手續費,也不是絕對的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