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設備要怎麼做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第一,設備是固定資產,
第二,投入的設備是固定資產增加,記入借方
第三,投資者投入可分實收資本或股本,借方已確定
(1)投資者投入設備擴展閱讀:
實收資本
1、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貨幣資金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2、收到投資人投入的房屋、機械設備等實物,按評估確認價值
借:固定資產
貸:實收資本
3、收到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等,按評估確認價值
借:無形資產等
貸:實收資本
4、將資本公積、盈餘公積轉贈資本
借:資本公積(或盈餘公積)
貸:實收資本
短期借款
1、借入各種短期借款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2、發生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財務費用
貸:預提費用(或銀行存款)
3、歸還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長期借款
1、借入各種長期借款
借:銀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
貸:長期借款
2、發生的長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資產尚未交付使用或雖已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之前發生的,計入固定資產的構建成本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
貸:長期借款
3、長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資產已辦理竣工決算後發生的,計入當期損益
借:財務費用
貸:長期借款
4、歸還長期借款
借:長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⑵ 接受投資人投入設備一台,原價100000元,評估作價80000元投入使用。如何做此分錄
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2000000
貸:實收資本2000000
第一,設備是固定資產,
第二,投入的設備是固定資產增加,記入借方
第三,投資者投入可分實收資本或股本,借方已確定
(2)投資者投入設備擴展閱讀:
接受股東投資一項設備,不會同時增加資產和負債;這會增加資產和權益。會計分錄為:借入:固定資產,借入:實收資本
實收資本投入實物(固定資產、材料、材料):實收資本應經審計等權威機構核算,以確定賬面價值。
依照第四條(6)的實施細則的增值稅暫行條例,貨物生產、加工或自行購買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應當被視為計算和撤銷銷項稅額或增值稅貨物銷售的集合。投資方應當按公允價值向被投資方開具發票。
⑶ 收到投資者投入設備一台,換取公司股份,應怎樣做會計分錄
1、投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
貸:實收資本-XX
2、等分紅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股利-XX
投資者作為資本投入企業的各種財產,是企業注冊登記的法定資本總額的來源,它表明所有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實收資本的構成比例是企業據以向投資者進行利潤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據。
(3)投資者投入設備擴展閱讀:
會計處理:
1、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借記「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按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佔份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
2、企業(中外合作經營)根據合同規定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的投資,借記本科目(已歸還投資),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借記「利潤分配——利潤歸還投資」科目,貸記「盈餘公積——利潤歸還投資」科目。
⑷ 企業接收投資者投入設備一台,價值5萬元,應貸記
這種投資要經資來產評估和會計源師事務所的資本驗證,取得驗資報告,到工商局注冊登記後才能作為股本投入:
借:固定資產50000
貸:實收資本50000
如果沒有上述手續,只能記作負債:
借:固定資產50000
貸:其他應付款50000
⑸ 收到投資者投入機器設備一台價值20000元,怎麼寫分錄
借:固定資產20000,貸:實收資本20000。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初學者在編制會計分錄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會計分錄
此外,要勤,多學、多問、多練。
(1)首先從會計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內容。
(2)學習記賬規則和記賬流程,學習會計制度,學習基礎知識。
(3)多練,多積累實際經驗。
(4)及時了解各種財稅政策,拓寬知識面。
(5)注意靈活運用,逐步做到精準核算,合理避稅。
(6)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同時,要想快速掌握會計分錄的正確應用,不能靠死記硬背,也不能以某一會計教材給出的舉例分錄來作為萬能的金鑰匙,可參照以下幾種方法: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結合經濟業務往來捋順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3、把所有的經濟業務歸類,找出各類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搞清在哪裡用那些會計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4、聯系會計准則,結合會計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內容。
5、重點的掌握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遞延稅項、或有負債等賬務處理。
6、理清成本歸集與分配、成本結轉、損益結轉、各項稅費的計提與核算。
7、多做一下賬務處理練習,強化記憶內容。
⑹ 接受投資者投入機器設備,會計分錄怎麼寫計稅基礎如何確定
企業在創業初期,一般都是幾個人合夥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當然,「錢」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機器設備。
對於企業來說,投資者不管投入的是錢,還是機器設備,從本質來說並沒有區別。
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機器設備時,借記「固定資產」,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
如果投資者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而被投資企業也是一般納稅人,則進項稅額也可以抵扣;如果企業不能提供發票,機器的入賬價值不僅不能確定,機器的折舊也不能在企業稅前扣除。
另外,如果機器的價值大於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其差額需要記在「資本公積」裡面。也就是說,投資者如果是初始創始人,肯定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如果投資者是後來者,企業的勝利果實當然不能讓他白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存在股權溢價的問題。即後來的投資者,即使和初始創始人投入一樣的資金,獲得的股權也會比初始創始人少。
如果投資者在轉讓固定資產時,同時提供了發票,不管發票是增值普通發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器設備的計稅基礎就是發票上面的價值。
當然,被投資企業是一般納稅人的情況下,如果是增值稅普通發票,就是發票的含稅金額作為計稅基礎;如果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就是發票的不含稅價格,作為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
機器設備的計稅基礎,就是企業可以在稅前扣除的總額。企業可以使用合適的折舊方式,使固定資產的價值得到實現。
上面討論問題的時候,是把投資者當作企業進行考慮的。但是投資者不僅可能是企業,也可能是自然人。在投資者是企業的時候,企業的會計會把相關問題處理好的。
如果,投資者是個人的情況下,被投資企業就是需要協助自然人完成涉稅工作了。
其實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沒有發票肯定不行。企業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個人只能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對於被投資者企業來說,發票一定要獲得,要不然後期麻煩事太多。
而且,自然人在代開發票的時候,也是需要繳納稅費。代開發票使,自然人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增值稅及附加、個稅以及印花稅等。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稅的金額雖然不大,但是很多經濟行為都是需要繳納印花稅的。
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用固定資產進行對外投資時,都是按照視同銷售的情況,進行處理的。在這樣的思路下,相關業務的涉稅處理,才能完美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