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行卡對農行卡轉賬多長時間到賬
農行卡對農行卡轉賬到賬時間為:
1、若通過農行櫃台給農行用戶轉賬,選擇實時回轉賬,交答易成功,資金即時到賬。
2、通過個人網銀、掌上銀行同行轉賬,選擇實時轉賬,交易成功,資金即時到賬的。選擇普通轉賬,交易成功,資金兩個小時後到賬。選擇次日轉賬,交易成功,資金24小時後到賬。
3、為了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除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通過自助櫃員機需延遲24小時到賬。
(1)中國銀行今天基金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銀行除了轉賬,其餘的業務有:
存款服務/綜合貸款服務/外匯理財 /人民幣理財/代客境外理財/銀行卡/匯款及外匯結算/保管箱租賃/繳費服務/代發薪服務/出國金融服務/電子銀行服務/私人銀行/融資業務/國內支付結算/國際結算/基金相關業務/企業理財服務/金融機構服務。
同時還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並且開展自營及代客資金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
㈡ 中銀活期寶有風險嗎
中國銀行活期寶屬於低風險。\x0d\x0a\x0d\x0a中銀活期寶是是中國銀行繼工商銀行推出自己的類余額寶業務後國內第二大國有銀行推出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它每日計算當日收益並且每日進行收益分配和支付,投資者的每日收益都會被轉為基金份額並進行滾動投資。\x0d\x0a\x0d\x0a中銀活期寶的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銀行通知存款、大額存單、債券、中期票據等安全性高、穩定的金融工具,從歷史數據來看收益遠遠超過活期。相比於其他理財產品5萬、10萬的投資門檻,中銀活期寶具有著1元起購、免交手續費的優勢,投資者購買中銀活期寶後可以隨時取現。\x0d\x0a\x0d\x0a那麼具有如此優勢的中銀活期寶有風險嗎?根據小編的了解相對於其他活期寶產品中銀活期寶的安全性較高,它是由基金託管銀行對其貨幣基金的資金實行全程監控並確保其資金的安全性,投資者在投資中銀活期寶前都會基金身份驗證,以確保是實名操作。此外中銀活期寶基金為貨幣市場基金,是屬於證券投資基金中的低風險品種,它的風險和預期收益都低於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x0d\x0a毋庸置疑作為任何一種理財產品,都存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活期寶也不例外。\x0d\x0a1、具有一定的市場風險:活期寶投資的是貨幣基金,只要是投資就具有一定的風險,並不能保證絕對的收益。\x0d\x0a2、缺少明顯的資金去向提示:當投資者通過活期寶購買基金時,活期寶並未向投資者明顯提示資金去向,也缺少風險提示和基金購買證明。\x0d\x0a3、具有違規宣傳嫌疑:活期寶在宣傳中只向人們介紹了最高收益情況,而最低收益卻沒有提及,違反了相關規定。\x0d\x0a4、資金池操作存在風險:東方財富自我出資為活期寶實時贖回的做法在面對「錢荒」時存在一定的風險
㈢ 中國銀行個人養老金基金費率
優惠。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立具有唯一性,各家銀行通過開展費率優惠,提升產品吸引力,從而在發展初期形成先發優勢,搶占市場先機。對銀行來說,能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個人養老金產品,為其實現相關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扎實客戶基礎。對投資者來說,降低費率有利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購買養老金產品的收益水平。
12月2日,建設銀行官網發布《關於部分養老公募基金(FOF)Y類份額申購交易費率優惠的公告》。公告顯示,參與此次費率優惠的養老公募基金(FOF)Y類份額,為納入證監會個人養老基金名錄且該行代銷的部分養老基金。活動時間為2022年12月5日起至該行另行公告時止。活動期間,投資人通過該行手機銀行、個人網銀和櫃台申購(不含定投)以上產品均享有申購費率五折優惠。
目前,已有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加入減費讓利的隊伍中。例如,農業銀行此前發布公告稱,從11月25日起,投資者通過農業銀行手機銀行、櫃面兩渠道,購買養老基金(FOF)Y類份額,申購費率打五折(定投功能上線後將另行公告)。興業銀行也於11月25日起對該行代銷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公募養老基金(養老份額)開展申購、定時定額申購費率一折優惠活動。
個人養老金業務是近期資管行業的重頭戲,各家銀行也積極布局搶占個人養老金業務先機。
杜陽表示,短期來看,銀行搶灘「個人養老金」市場,可以通過降低產品費率等階段性措施搶占市場先機。但從長期來看,核心比拼點仍是產品的開發投研能力以及風險管控能力。
「一是需要持續優化個人養老金產品方案,根據不同階段的風險偏好、財富積累、收入現金流等特徵,形成不同年齡客群的差異化、系統化產品組合,不斷豐富長期限產品供給。二是基於養老資金的特殊屬性,要將提升賬戶安全性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應用金融科技手段,持續優化養老金產品的風控模型。三是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提高信息披露准確度和透明度,不得變相通過期限結構化設計規避監管要求,不得變相宣傳相關產品預期收益率。」杜陽進一步表示。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長期來看,銀行搶占個人養老金業務,比拼的是整體投顧體驗和投資獲得感,包括但不限於養老產品豐富度、費率、投資陪伴與建議等。為提升長期競爭力,銀行需切實扭轉經營理念,從重成交轉向重保有,切實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