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比較優秀的基金經理是誰閱歷
目前比較優秀的基金經理有:
富國天益 陳戈
華夏大盤 王亞偉
華夏紅利 孫建冬
陳戈先生,基金經理。生於1972年,碩士,自1996年開始從事證券行業工作。曾就職於君安證券研究所任研究員。2000年10月加入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策劃部研究員,研究策劃部經理,總經理助理;現任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任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另類投資部總經理,從2005年4月開始管理富國天益價值基金。
王亞偉,1971年9月11日出生於安徽馬鞍山市,畢業於清華大學。曾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2012年5月5日,華夏基金宣布對王亞偉曾管理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精選進行分紅,在隨後的5月7日,華夏基金和中信證券同時發布公告稱,王亞偉正式離職,不過華夏將聘任王亞偉為公司顧問。2012年7月9日,王亞偉在香港成立Top Ace。
孫建冬,現任北京鴻道投資總經理、投資總監。歷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基金經理、投委會成員、投資副總監,管理華夏紅利和華夏復興基金。歷經多次牛市、熊市的考驗,孫建冬投資業績持續表現優異,同時非常穩定,不僅每年排名前列,累積回報更是長期穩居國內前三甲。
2. 朱少醒管理了哪些基金
朱少醒,博士畢業,曾任華夏證券研究所分析師,2000年6月起就職於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策劃部分析師、產品開發主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研究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總經理助理兼研究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總經理助理兼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現任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將近15年,可以說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基金經理,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142.60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823.77%,也就是目前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基金。目前總共管理兩只基金,分別是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和富國天惠成長混合C。
任職時間長
朱少醒累計任職時間將近15年,在基金市場2300多名基金經理當中,累計任職時間在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只有100多一點,累計任職時間在15年以上的不到10位,國內基金市場的發展是比較晚的,所以,按照國內市場差不多5年一輪的牛熊市場轉換,基金經理朱少醒可說是歷經市場的洗禮,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在面對市場的波動時,更能夠從容面對。
專一專注
2005年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成立,朱少醒任基金經理,從一而終,沒有任何變動。可以說是非常的專一了,在專一的同時,業績表現也非常的優秀,累計任期回報1863%。
朱少醒金融工程專業出身,在投資目標中明確寫著:利用金融工程技術控制組合風險。所以,他的持股集中度不高,前十大重倉占股票市值比重一般在40%左右。持股行業非常分散。
成長型的投資風格
朱少醒在一次訪談中曾說過,拿三年時間來看,最好的資產是權益類資產。但是,有一個前提:要進行簡單的擇時,不要在牛市末端入場。不然,即使買他的基金,也可能持有三年後仍是負收益。朱少醒的投資風格屬於成長風格,天惠長期高倉位運作。成立至今,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各季度股票占凈值比例多數超過90%,還曾高達96%。從數據來看,朱少醒也沒有風格漂移。
3. 國內有哪些有名的基金經理個人經歷如何
國內有有名的基金經理有張坤、劉彥春、朱少醒、陳皓等等。以下為他們的個人經歷:
1、張坤
張坤是國內最像巴菲特的人。論地位,張坤是國內最大公募基金公司易方達的頭牌,他12年的投資生涯中出道即巔峰。手下的易方達中小盤(110011)從2012年接手以來,基金總回報高達575.71%,復合年化20.7%。雖然名字叫中小盤,但前十大重倉股都是200億以上的大市值公司。
他投資偏愛持久、穩定的公司,他的基金業績穩健,換手率極低,持續超越指數。他的基金在wind和晨星等基金評價網站上均是最高的5星。
基金經歷的工作職責:
1、熟悉國內私募基金環境,精通私募股權基金業務的各個環節;
2、熟悉私募股權基金的融資技巧和策略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的融資形式、向及關鍵因素;
3、掌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治理結構、募集程序及風險防範;
4、負責平台私募基產品業務運作流程及渠道的搭建。
4. 張坤、朱少醒、葛蘭等,「國民」基金經理究竟長成啥樣
文/程繼明
優秀的基金經理堪稱「國寶」。那麼,張坤、朱少醒、葛蘭、謝治宇……,目前紅極一時的優秀基金經理,究竟都有哪些共同特徵呢?看看能否幫助我們更加科學地遴選出優秀基金。
從業年限長短是檢驗基金經理優秀與否的首要標准。
也就是他做基金經理做了多少年。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起碼超過6年,最好超過8年以上。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股市6年到7年一個周期,上次牛市2014年-2015年,至今6年-7年。再往前推,2006年-2007年,至今14年。沒有經歷完整的牛熊周期,就沒有經過市場洗禮和檢驗,僅僅依靠短期業績靚麗就判斷一個基金經理優秀,這是不科學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業年限6年以下的基金經理就沒有優秀的。主要是因為基金經理如果有6年以上的從業年限,穿越牛熊周期,那麼其業績的「含金量」就很高。
從這點看,朱少醒最符合優秀基金經理標准,在富國一干就是15年,現在也沒有分手的意思,這有「白頭偕老」的跡象。
另外,張坤和謝治宇,從業年限都已經超過8年。
而醫葯女神葛蘭目前任職中歐基金5.9年,接近於這個標准。
毫無疑問,所有投資的目的都是為了業績,這是當之無愧的首要標准。然而,我們評價基金經理的業績,一定不能從短期來看,要看長期業績,至少要考察其6年以上的投資業績。
從業績標准來看,最好選擇平均年化15%以上的基金經理。其實,很多優秀的基金經理年化業績居然高達20%以上,甚至更高。特別是持續10年以上如此高的業績,恐怕連巴菲特都感到驚嘆。
截至今日,我們選擇了10個較為優秀基金經理從業年限及業績表現如下:
1、富國朱少醒,從業15.6年,至今僅管理一隻基金富國天惠成長混合,收益2161%,堪稱一絕。
2、興證基金董承非,從業14年,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8年360.14%。
3、景順長城劉彥春,從業12.1年,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6年303%回報。
4、易方達張坤,從業8.7年,8年800%收益。代表作易方達中小盤混合,成立13年,凈值增長1027%,不過張坤是中間接手管理的。
5、興證基金謝治宇,從業超過8年,興全合潤7年1000%。
6、易方達蕭楠,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8年526.34%。
7、廣發基金劉格菘從業7年,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2年多280.33%。需要注意的是,劉格菘之前在中郵基金等其他基金,表現一般。
8、中歐基金葛蘭,從業將近6年,中歐醫療 健康 混合335%。
9、銀華基金焦巍從業將近6年,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2年半264.40%。但之前在大成和平安表現一般。
10、匯添富胡昕煒從業5年,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5年317.60%。
上述年化就是復利,利滾利。比如,15年前買10萬朱少醒,現在就變成了200萬,這可是沒加杠桿的20倍啊,這個收益率比一線城市的房子還要高。
總的來說,這些優秀的基金經理的業績都是逆天的。估計巴菲特看完都覺得驚訝,要知道,這才是一個高速成長的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具備這樣驚艷業績的土壤。
所謂回撤就是,這個基金上漲過程中,突然掉頭,而且掉頭幅度還不小。估計今年年初進入基市的基民都記憶猶新,春節後滿懷期待延續春節前行情。但事與願違,各大明星基金突然掉頭向下,基金凈值回撤20%以上比比皆是。一時間,基民怨聲載道。
其實,回撤對於基金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哪有隻漲不跌的基金?只不過有兩點一定注意:
第一,優秀的基金不怕回撤,因為優秀的基金經理一定是經歷過市場檢驗的,遲早會漲回來。可惜的是,A股很多基民把基金投資做成了股票投資,追漲殺跌。回撤時紛紛贖回,現在看來,很多優秀基金已經回到 歷史 高點,甚至創下 歷史 新高。
第二,回撤幅度也是檢驗基金優秀程度的標准之一。回撤,肯定是越小越好,最好不回撤,但那是不現實的。
回顧一下國寶級基金經理回撤情形,朱少醒回撤最大的是在2008年,回撤將近60%;2015年半年,回撤45%左右;2018年時,回撤了38%;2021年初,回撤不到15%。看到了嗎?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就這樣慢慢成長起來,回撤幅度逐步縮小。
再看張坤,2015年回撤30%左右;2018年差不多也回撤了30%;2021年初,回撤不到25%。
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基金經理,買基金實質就是用資金「投票」基金經理。
基民把錢交給你管理,不管是賺還是虧,基民都要付出一定管理費。不善良的基金經理把注意力總放在擴大管理規模, 比如高位發新基金,一買就陷入巨虧,這是典型的無良基金類型。
相反,有良心的基金經理總是處處為基民著想,在股市高位的時候,「勸阻」基民不要買。當然,人家「勸阻」不是拿個大喇叭喊,而是通過「限購」方式實現。
以張坤為例。
2020年初,疫情突發,人心惶惶。張坤卻在2020年2月10日發公告,他的基金從原本限購10萬,放寬到了100萬。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別人恐懼時你貪婪」,這需要多大勇氣。最終股市基本一路上漲。
漲到9月份,橫盤震盪,張坤又發公告,將基金限購降到5萬元。意思是,我要做風險提示了。
然後,2020年11月23日,限購5000元。12月28日,限購2000元。2021年2月10日,限購1000元。2021年2月24日,徹底限購。
在別的基金經理經理,趁著股市瘋狂時,比股市還瘋狂,玩命發新基金,甚至「見天光」。
此時,優秀的基金經理用實際行動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朱少醒,謝治宇,也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職業操守和良知。
優秀者必有優秀的理由。其中,優良風格是決定能否成為優秀經理的一種很重要的品質。
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羅斯,這些如雷貫耳的投資大師,都有各自的成功之道。從上述國民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上看,也或多或少有著這些大師的邏輯。
巴菲特看來,要集中式投資。跑贏大盤的最佳方法,不要在手裡囤積數百隻股票,耐心等待最有可能帶來超額回報的幾只股票。正如費雪所言,把雞蛋放入不同籃子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你無法看好每個籃子中的全部雞蛋。因此,投資者會冒著對熟悉的公司投入太少而對不熟悉的公司投入太多的風險。張坤就是這樣的基金經理。持倉非常集中,比如重倉白酒的龍頭股。
巴菲特說,復利,是偉大的。「市場先生」喜怒無常,要做好長期持有的准備。這點來看, 張坤、朱少醒都一樣,不會去主動擇時,只要他們認可的公司都會堅定持有,不會過多判斷股市漲跌。
但朱少醒,是中國最像彼得林奇的基金經理,持倉比較分散,比較重視組合風險控制。
正如郭樹清所講,通貨膨脹如期而至。而且,通貨膨脹持續的時間可能比所有專家預測的要長。最可怕的是,一旦全球進入加息周期,經濟就會面臨嚴重的長時間的「滯漲」局面。普通投資者要想守住中產階級的階層,配置優質資產勢在必行的、迫不及待的。優秀的國民基金經理所掌控的龍頭基金無疑是普通投資者首選。
5. 值得收藏的名單:年化收益超過20%的基金經理2020版
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尤其是主動型基金。截止2020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共有過4022位基金經理。目前在任基金經理共有2146位,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平均4年左右。
由於公認的優秀線為年化回報20%以上(例如世界頂級投資家巴菲特63年年化收益20%以上),歷時7天,迦南一共從這幾千名基金經理中篩選出所有年化回報超過20%的,分享給大家,供投資參考。
1、算術平均年化回報率
很多小夥伴肯定都明白年化回報率(或叫年化收益率),無非是將基金的回報率(一般為長期)折算成年回報率。
一般用公式: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
那麼什麼是算術平均年化回報率呢?
比如A基金,第一年收益率是100%,第二年收益率為-50%,那麼它的算術平均年化回報率就是:
(100%+-50%)÷ 2=25%
很容易理解吧?就是將每一年的回報率加起來再除以總年限。
但是,它卻不能真實的反映投資者的收益情況。同樣還是這個A基金,小明在第一年年初購買了1萬元A基金,年末為2萬元,第二年虧損50%,第二年的年末資金為1萬元。但是按照算術平均回報率來算,卻是25%?
所以, 算術平均回報率並不能真實的反映實際收益情況 。
2、幾何平均年化回報率
幾何平均收益率就是將各個單個期間的收益率乘積,然後開對應的n次方。比如第一年收益率a,第二年b,第三年c,那麼三年的幾何平均收益率就是[(1+a)×(1+b)×(1+c)]^(1/3)-1。
回到上面的那個案例,A基金的幾何平均年化回報率=[(1+100%) × (1+-50%)] ^(1/3)-1=0
從上面的結果來看,幾何平均年化回報率法更接近投資者的真實收益情況。
3、普通收益率和對數收益率
A基金凈值第一年從1元升到2元,第二年又從2元跌回1元。凈值無變化,但其普通收益率變化:
(2-1)/1=100%,(1-2)/2=-50%,兩年收益率相加為50%。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其實收益並沒增加。
再來看看對數收益率變化:ln 2/1=69%,ln 1/2 =-69%,兩者相加=0。
使用對數收益率更能表現實際的收益率情況 。
對數收益率通常用在金融的收益率方面,因為它可以直接相加,且與實際情況較符合。
在公布名單前,注意以下幾點:
1、本次公布的主動型基金管理人,對於基金經理的指標就是使用了上面的對數收益率,和幾何年化平均回報率。
2、本次評選的依據,根據基金經理從業年限≥3年,且歷任基金經理的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20%。 所選代表基金均為基金經理現任時間最長的基金 。
3、數據來自東財Choice,但其個別數據看起來並不那麼准確,因而參考了基金經理現任基金最長的2018年至今的回報率和任期回報率,不靠譜的,直接剔除。
4、本文旨在通過客觀數據反饋主動型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作為將來投資基金的參考。數據雖經人工核對,也難免出錯,歡迎校正。
5、沒有最好的基金經理,只有適合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收益的基金經理。所以本次公布不會排名,大家各取所需。
任職基金經理在3年以上,4年以下的,年化回報≥20%,共計51位。
1、股票型+偏股型,25位
標紅塊為高於表內同類,規模標綠塊則提醒注意其規模。
由於管理規模越大,管理難度越大,所以標綠的幾位其實都是受追捧的。但這跟我們投資者是相背離的, 所以在當下階段,可選其他規模適中的,可能基金跑起來更快 。
2、靈活配置型,26位
任職基金經理在4年以上,5年以下的,年化回報≥20%,共計34位。
1、股票型+偏股型,21位
2、靈活混合型,13位
任職基金經理在5年以上,6年以下的,年化回報≥20%,共計32位。
1、股票型+偏股型,21位
2、平衡型+靈活型,11位
任職基金經理在6年以上,10年以下的,年化回報≥20%,共計23位。
1、六年期基金經理,8位
7位偏股混合型和1位平衡混合型:
2、七年期基金經理,8位
1位股票型,4位偏股型,2位靈活型,1位平衡型:
3、八年期基金經理,3位
4、九年期基金經理,4位
十年以上還能保持年化20%回報率的基金經理,屈指可數,當然,本身十年以上的基金經理也就沒多少。表裡都是「大神」:
大家可以看到,越是基金經理年限長,年回報率就越難維持20%以上,所以人數是越來越少。當然,這跟本身堅持到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數量也有關系。所以投資這件事情,難就難在堅持上,堅持每一年能跑贏滬深300指數哪怕是一點點,10年後也成了大神!
最後, 也說說怎麼用好表裡的數據 :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先選基金經理的年限,然後 選紅色塊多的 , 盡量避開綠色塊,盡量選管理基金數量少的 。君不見「朱少醒」這樣的大神就只管一隻基金嗎?
如果知道自己風險偏好的,穩一點的再選波動率和回撤率較小的(標紅),激進的就看收益率和阿爾法值吧。
最後的最後,由於名單圖不夠清晰,想看高清版的,請私信我,接頭暗號,「基金經理」。
6. 國內有哪些有名的基金經理個人經歷如何
國內有有名的基金經理有張坤、劉彥春、朱少醒、陳皓等等。以下為他們的個人經歷:
1、張坤
張坤是國內最像巴菲特的人。論地位,張坤是國內最大公募基金公司易方達的頭牌,他12年的投資生涯中出道即巔峰。手下的易方達中小盤(110011)從2012年接手以來,基金總回報高達575.71%,復合年化20.7%。雖然名字叫中小盤,但前十大重倉股都是200億以上的大市值公司。
他投資偏愛持久、穩定的公司,他的基金業績穩健,換手率極低,持續超越指數。他的基金在wind和晨星等基金評價網站上均是最高的5星。
基金經歷的工作職責:
1、熟悉國內私募基金環境,精通私募股權基金業務的各個環節;
2、熟悉私募股權基金的融資技巧和策略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的融資形式、向及關鍵因素;
3、掌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治理結構、募集程序及風險防範;
4、負責平台私募基產品業務運作流程及渠道的搭建。
7. 如果讓你推薦一個基金經理,你會推薦誰
有過幾年基金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在中國,主動基金的收益遠超指數基金。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都不會挑選主動基金,不是看平台推薦就是追逐短期排名高的基金。而這樣帶來的結果只能是頻頻虧損。今天方法來了,我們知道主動基金的靈魂就是基金經理。我會給出我珍藏的十位優秀基金經理和其代表基金,大家只要從這十個裡面選就能選到最優質的基金。這十隻基金可以說是當下最優的組合了,過去三年的平均收益是123%。部分也是我的重點持倉基金。
點評:曾在一天募集300億資金、獲得多次金牛獎的大佬。
謝經理投資年限7.47年,年化回報25.88%。拿過多次三年、五年期金牛獎,現擔任興全基金基金管理部副總監。要知道目前行內公認權益類投資做的最好的是興全基金。能在投資大佬雲集的興全公司擔任投資總監,實力可見一斑。
8. 基金經理排行榜前十名
1、羅偉冬,賽亞資本,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4,近五年收益率內651.97%。
2、辜若容飛,磐耀資產,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31,近五年收益率360.22%。
3、裘慧明,明汯投資,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55.85%。
4、解環宇,明汯投資,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55.85%。
5、董寶珍,凌通盛泰,北京,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10.13%。
6、謝葉強,寧波寧聚,寧波,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7,近五年收益率288.31%。
7、林園,林園投資,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88,近五年收益率281.35%。
8、韓廣斌,新思哲投資,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7,近五年收益率277.87%。
9、張曉君,仙童投資,天津,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10,近五年收益率263.95%。
10、李昌民,廣州雪球投資,廣州,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250.02%。
9. 10年復合增長20%的基金經理有誰
1,基金經理從業十抄年的,到現在仍在崗的,不足十人。
2,10年如果只增長20%的倒是都能達到,但是如果是年復合增長率在20%的,好像就成為稀缺動物 了。
華安的尚志民算一個,長盛基金的王寧、南方基金的汪澄、銀華基金的許翔、廣發基金的易陽方、嘉實基金的邵健、富國基金的朱少醒、國聯安基金的魏東和大成基金的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