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人投資者如何購買港股
內地投資者在港開戶有兩方法
港股直通車未開前 內地投資者在港開戶有兩方法
目前港股直通車雖然還沒有開通,內地投資者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開戶炒港股。以下流程供投資者參考。
1、兩種方法開戶
1、內地居民在香港開設港股賬戶,只需要備齊證件護照,或是通行證加身份證,附帶一張能夠證明戶主常駐地的居住地址證明,就可以在香港的任何一家銀行/證券行開設港股賬戶。
2、通過南方證券(香港)、國泰君安(香港)、招商證券(香港)等在內地的代辦處,提供身份證和居住證明即可直接在內地辦理開戶。
2、開戶證件
港股開戶需提供身份證及復印件和居住地址證明(居住地址證明可使用:水電單、電話單、燃氣單、基金對賬單、保險對賬單、 信用卡對賬單等代替。單據須為機打單據,要有客戶名字、地址,且在3個月以內)。
3、資金入市渠道
攜資金親自抵港,在港開設港元儲蓄戶口和投資戶口。或在香港設有分行的內地銀行開戶,存入外匯並電匯到香港,再親自抵港在同一銀行開設投資戶口。(文匯)
㈡ 嘉世盛在香港文匯交易所上市了嗎
嘉世盛在香港文匯交易所上市了嗎答,嘉世盛在香港文匯交易所上市了
㈢ 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優勢是什麼
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有五大優勢:
(1)深厚的股東背景:2016年2月2日由大公報和文匯報整合組建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在香港正式成立,是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的股東和發起人。交易所高層領導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委派,指導交易所的重大經營決策。香港大公報、文匯報是面向香港社會各界的綜合性主流大報,對中央政府方針政策的權威解讀。
(2)自由的經營環境:一國兩制的政治制度為香港創造與世界接軌的市場環境,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可以立足香港,服務內地,面向全球。自由的市場環境可以為模式創新提供條件,發達的金融環境可以為交易所提供資金流、信息流、物流流和人流,健全的法律環境為交易提供製度保障。
(3)優越的地理位置: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地處香港,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資金流、信息流、物流流可以自由流通,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4)創新的交易模式:隨著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文化金融交易市場百花齊放。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以香港全球金融自由港為依託,推出C2C聯合交易模式,實現客戶與客戶直接交易,去除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時間和成本,為文化金融交易市場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
(5)安全的資金監管: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的客戶資金由香港大公文匯集團與合作結算銀行共同監督和管理,比傳統的銀行存管更多了一道安全保障。
㈣ 大公文匯有官方背景嗎
大公文匯沒有官方背景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是由大公報和文匯報整合組建的,成立時間是2016年2月2日。兩家在中國報業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報紙組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是順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潮流,為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而採取的主動轉型和自我革新舉措。
㈤ 文匯網的介紹
香港文匯網由香港文匯報主辦,始創於1996年,2009年由香港文匯報電子版轉型改版為綜合性傳媒網站。2010年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等權威部門評選的被業界喻為新媒體奧斯卡的《中國新媒體領軍榜》發榜,香港文匯網以唯一上榜的香港媒體網站榮膺「2010中國新聞網站影響力100強」。
㈥ 文匯網的香港文匯網
香港文匯網立足香港,背靠祖國,輻射海外,是香港最具有權威性和點擊率最高的綜合傳媒網站之一,也是香港與內地乃至世界華人溝通的主要橋梁,更是為數不多的在內地保持暢通、點擊率最高的香港媒體網站。
香港文匯網秉承「全面、客觀、及時、准確」原則,充分整合海內外的新聞資訊,並強化與網友的交流互動,使文匯網成為兩岸三地綜合性新聞網站及全球華人交流溝通重要平台。
香港文匯網包括報紙要聞、即時要聞、文匯社評、文匯資訊、文匯博客、文匯論壇、視頻、圖輯、調查、專題、消費指南、地方聯播、商務資訊、招商專區、文匯報海外版、網路雜志等多個頻道。
香港文匯網現已開通14個地方頻道,包括北京、廣東、雲南、河南、四川、山西、山東、重慶、廣西、寧夏、遼寧、湖南、內蒙古、江西。
香港文匯網是在原香港文匯報網的基礎上重組改版的。它標志著文匯報事業向互聯網領域的拓展和延伸,也表現為香港文匯報充分挖掘兩地優勢,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交融中,積極推進的嘗試和探索。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秉承「全面、客觀、及時、准確」原則,充分整合海內外的新聞資訊,並強化與網友的交流互動,使文匯網更具生機和活力。
網路不僅改變了新聞的傳播模式及生態環境,也改變了世界;同時,網路還在積極地創造一種新的集體編碼,濃縮世界,拉近距離,實現直接溝通,從而使世界變得更加透明與扁平,使人類的交往也更加多元與快捷。我們十分珍惜這種現代化平台給予的參與機會。未來的日子,我也將榮幸地同眾多的網友一起在這里瀏覽新聞,談天說地。
科學技術、特別是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現代傳播技術與傳播方式對當代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思維方式等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力,網路媒體在當代社會的影響力正迅猛提升,影響范圍之廣遠超預期。今後,香港文匯網將充分利用互聯網最新成果及科技手段,不斷滿足網民參與資訊傳播和觀點交流的訴求,堅持加強網路與網友互動交流的功能,構建更為適合網友需要的交流溝通平台。
㈦ 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1934年
7月7日,召開第一次發起人會議於上海八仙橋青年會,議定廠名為《中國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銀幣5萬元,委派章偉士、吳羹梅主持籌建。
7月25日,章偉士具呈實業部商標局注冊「飛機」牌和「鼎」牌的商標專用權。1936年5月6日,實業部頒發28768(「鼎」牌)、28787(「飛機」牌)號商標注冊證核准在案。
1935年
3月15日,上海斜徐路116號租賃的廠房工竣投產。
10月8日,公司開幕紀念日。對外正式營業。
10月30日,領到工廠登記憑單滬字第328號。
1936年
2月16日,召開第二次發起人會議於本公司。報告籌備工作結束。決定資本額追加為法幣8萬元。選舉出第一屆董事7人、監事2人,推舉潘公展為董事長。
3月1日,第一屆董監事聯席會議聘請章偉士董事為經理兼會計科長,吳羹梅為協理兼廠長,郭子春為副廠長兼工務科長。
9月,華北辦事處在北平(京)東交民巷成立。(抗日戰爭爆發工廠內前後停辦)。
12月21日,公司定名為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實業部頒發設字第1329號執照。
1937年
1月,漢口辦事處在漢口特三區界限路成立。
4月24日,在上海愛麥虞限路45號中華學藝社召開第一屆股東常會。議決資本擴增為法幣12萬元。改選出第二屆監委2人,候補監委1人。
1938年
7月,在重慶米花街31號成立重慶發行所。
12月,在貴陽中華北路23號成立貴陽發行所。
1939年
2月,在昆明武成路60號成立昆明發行所。
6月,渝廠工竣全部開工,為當時大後方唯一的一家鉛筆製造廠。
10月24日,在上海徐家匯路324號召開第二次股東大會,選舉出第二屆董事9人,第三屆監事3人,董事長仍由潘公展擔任。
1940年
6月29日,日機空襲重慶,渝廠制芯、制桿兩部工場、木板倉庫、廚房等處中彈焚毀,直接損失估約法幣10萬元。
11月,章偉士辭去總經理職務改聘為常務董事,吳羹梅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
1941年
6月1日,於重慶林森路召開第三次股東大會,通過增加資本為45萬元等議案。
7月20日,在本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資本額擴增為法幣45萬元,股東由98人增加到135人。修改公司章程,選舉第三屆董事10人,第四屆監事3人,潘公展仍任董事長。
11月26日,召開改組公司第一次發起人會議,全體發起人(66)人認足股本法幣800萬元。
1942年
4月19日,在本公司召開第四次股東大會,通過增資為100萬元。
9月,投資100萬元發起創辦中和化工公司,生產鉛筆漆供應本公司。董事長李燭塵,經理吳羹梅,廠長屠仲方。
12月20日,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議決解散改組。
12月22日,在重慶交通銀行舉行改組後的第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更名為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法幣800萬元。通過公司章程,選出董事15人,監事5人。推舉潘安廬任董事長,吳羹梅等4人為常務董事,任命吳羹梅為公司總經理,聘任王蘭生為公司協理。
1943年
7月,特製勝利鉛筆應市。
10月,在衡陽大九角巷成立衡陽發行所。
11月,在西安案板街3號成立西安發行所。
1944年
2月,與中華職業教育社董事長黃炎培合辦的職業補習學校正式開學。
8月8日,本公司研究室軟化木板試驗成功並投產。
12決定設立蘭州分公司。
1945年
8月~10月,中國標准鉛筆廠鋸木部獨立,齡組中國標准鋸木廠股份有限公司。趙棣華任董事長,吳羹梅任經理,梁樹禧任廠長。
11月,吳羹梅飛返上海著手滬廠復建工作。
1946年
4月28日,在上海八仙橋青年會九樓召開第四次股東大會。擁有股東270人,股權8000股。通告資產清估已增值法幣2.5億元,總值超過3.1億元。選出第三屆董事26人,監視7人,推舉潘安廬任董事長,吳羹梅等9人為常務董事。
9月16日,經濟部核定配購給中國標准鉛筆廠作為抗戰內遷工廠補償的東漢陽路296號的敵產上海紙箱廠接受完畢。至此,滬廠復建工作告一段落。
1947年
8月,在北平(京)八面槽甲30號成立華北辦事處,天津林森路設立分理處。
8月23日,在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四樓餐廳召開第五次股東大會。報告資本擴增為法幣2億元,換發新股票。通報滬廠復建工作完成,復建費共計法幣5億元。議決將固定資產增值3億元,再增擴現金股1億元,報經濟部核准資本總額由2億元增值6億元。選出第四屆董事23人,監事7人,潘安廬任董事長,吳羹梅等8人為常務董事。
1948年
1月,在廣州太平南路嘉南堂西樓成立華南辦事處。
1949年
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中國標准鉛筆(滬)廠於5月30日復工。
8月18日,日產2萬羅鉛筆的設備由上海啟運去哈爾濱,合資籌建哈爾濱中國標准鉛筆公司。梁樹禧赴哈籌備,後任廠長。
10月,政務院陳雲副總理聽取吳羹梅的陳述後,同意由政府貸款以解除中國標准鉛筆廠的經濟困境。
1950年
7月1日,公私合營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資本總額人民幣(舊幣)66億元,公司雙方投資各半。總公司設北京內一區崇文門內大街42號。上海、重慶分設製造廠。產品由中國百貨公司包銷。
9月11日,公私合營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製造廠第一屆工會經普選後產生工會委員13人,工會主席陳養吾。
10月20日,在北京沖內大街280號青年會召開公私合營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股東會。通過公司章程。公股董事8人,監事2人。私股董事7人,監事3人。輕工業部副部長王新元為董事長,吳羹梅任總經理,吳永銘、梁樹禧任第二、第三副總經理。張書麟為上海製造廠代理廠長。
1951年
1月30日,輕工業部委任滬廠廠長張書麟兼任公司第一副總經理。
11月26日,六屆二次董監會在北京文化俱樂部舉行。建議股東會明年一月將公司遷回上海。吳羹梅參加政府工作,准予辭職,吳永銘繼任總經理。張書麟奉調離任,王學繼任第一副總經理兼滬廠廠長。梁樹禧改任總工程師。
12月10日,中央私營企業局頒發給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以合股限字第一號執照。所營事業:產銷各種鉛筆和其他文具並兼營鋸木。簽發局長薛暮橋,副局長千家駒、吳羹梅。
1952年
4月~6月,黨支部成立,首任書記梁興華。
8月17日,團支部成立,首任團支部書記東再明。
10月15日,擬就《公私合營中國標准鉛筆廠上海製造廠組織暫行條例(草案)》上報工業局。11月12日,工業局改革辦公室批轉同意。這是第一部最齊全的機構配置、部門職責條例,條例規定行政設6科(計劃、生產技術、財務、人事、供銷、總務)1組(檢驗)。生產系統實行廠長--車間主任--生產小組三級管理形式。
1953年
11月,以使用國產原料、試制高級繪圖鉛筆取得成功為主要內容地《公私合營中國標准鉛筆廠提高品質改進技術情況》的總結材料,上海市人民政府工業局作為專刊印發。
12月7日,向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中華」牌專用商標。1954年6月1日取得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19710號商標注冊證。
1954年
3月21日,在上海南京西路456號康樂酒家舉行公私合營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次董監聯席會。議決撤銷北京總公司,上海、重慶、哈爾濱的三個廠獨立經營,上海與外地兩廠更改為投資關系,派員分任兩廠的董監事行使投資權利。
4月18日,在國際飯店召開的新董事會上,推舉上海地方工業局辦事處副主任王璘為董事長,吳羹梅為副董事長。
7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工業生產委員會以滬委工(54)字0212號文批轉給中共上海市輕工業局黨委,同意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鉛筆廠、長城鉛筆廠合營合並。合營合並委員會主任為姬玉甫。
10月1日,在上海南京西路新華電影院舉行中國標准、上海、長城等3個鉛筆廠的合營合並大會。成立公私合營鉛筆公司,經理吳羹梅,管理處設在福州路44號2樓,中國標准、上海、長城分別改稱為中國鉛筆公司一廠、二廠、三廠。
1955年
3月,根據全國金筆、鋼筆、鉛筆會議精神,成立上海市地方工業局制筆公司。6月,中國鉛筆公司一廠改稱為中國鉛筆一廠,隸屬於制筆公司。
1958年
是年,由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文具批發部經辦,開始大批量地出口鉛筆。當年出口的長城牌3544皮頭鉛筆數量是全年鉛筆銷售總量的38.8%。此後一直保持占銷售總量40%左右的出口水平。
1960年
9月,中國鉛筆一廠工業中學創辦。
是年,「中華」牌6051HB高級皮頭鉛筆首次出口。
1970年
是年,開始生產「中華」牌6151高級皮頭鉛筆。
1973年
9月,中國鉛筆一廠技工學校開辦。
1976年
12月24日,上海市輕工業局、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上海百貨站等有關單位聯合鑒定「中華」牌101繪圖鉛筆2H、HB兩種型號的鉛筆質量後確認:鉛筆鉛芯的各項指標已趕上美國的「維納斯」繪圖鉛筆,可列入世界先進水平。
1977年
是年,對照GB149~75國家鉛筆標准,修訂了廠的產品質量標准,加強了質量管理。7月,在全國鉛筆質量評比會上,「中華」牌101繪圖鉛筆以起立年質量穩定、全國質量檢測評比得分一直名列第一而被提議列為國家級優質產品。
1979年
9月,「中華」牌101繪圖鉛筆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
是年,生產辦公機構用的中華牌6181蘸頭鉛筆。
同年,中國鉛筆以廠第一屆職工運動會在飛虹路虹口工人體育場舉辦。
1982年
8月,活動鉛筆開發成功。首批產品502木工活動鉛筆、503多用活動刀投放市場。
是年,熱固性樹脂細鉛芯研製成功。
1984年
是年,全面實施目標管理。
同年,建立廠部、車間的兩級全面質量管理小組,廠部、車間、班組的三級網路體系,14個課題活動(QC)小組,8個工序質量管理點。
同年,建立了廠部到車間的標准化工作網路,全廠所有產品均列入國家標准--企業標准--企業內控標準的范圍內。
6月,與上海家用化學品廠聯合開發試制美加凈牌眉筆成功,次年投入批量生產。
1985年
7月26日,上海市輕工業局任命胡書剛為中國鉛筆一廠廠長。8月起實行廠長負責制。
10月5日,舉辦中國鉛筆一廠五十周年廠慶招待會。吳羹梅來函致詞祝賀,來賓400多人。
1986年
1月,「中華」牌770型成套2mm高級繪圖活動鉛筆應市。
6月,「愛麗絲」牌化妝筆產品系列形成,中國鉛筆一廠成為國內第一家生產系列化妝筆的企業。
9月,成立銷售科。9月6日第一次舉辦商業部門看樣訂貨會,開始自行促銷。
是年,熱塑性樹脂細鉛芯研製成功。
1987年
2月20日,中國鉛筆一廠馬陸聯營廠簽約。
1988年
11月5日,組成展銷考察團,在香港文匯公司舉辦了中國鉛筆一廠四大類系列產品展銷,這是企業第一次在境外自行舉辦展銷會。 1989年
11月29日,通過國家一級企業預考評,1990年12月28日獲得《國家一級企業》證書。
1990年
1月,中國鉛筆一廠研究所成立。
10月,建廠55周年之際,提出企業發展總目標為:「科技先進、管理科學、職工文明和富裕的國際第一流鉛筆企業」。要求全體職工發揚「謙虛、朴實、進取、向上」的企業精神,做到「身在鉛一、熱愛鉛一、建設鉛一、振興鉛一」。
1991年
6月15日,中國鉛筆一廠青年科技協會成立。
7月8日,上海市副市長趙啟正來廠視察並題辭:保持國際一流水平,爭做提高經濟效益的先鋒。
1992年
4月28日,上海市經濟委員會滬經企(92)277號批復輕工業局,同意中國鉛筆一廠進行股份制試點,改制為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
5月16日,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A)股招股說明書經過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處批准刊載於上海文匯報。發行日期6月13~30日。於8月14日上市交易。6月30日(B)股招股說明書,同樣經過批准刊載於上海解放日報,發行日期7月7日~14日。於8月2日上市交易。
㈧ 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怎樣求介紹下
香港文匯報是面向香港社會各界的綜合性主流大報,自1948年創刊以來,以愛國愛港為宗旨,堅持「文以載道、匯則興邦」的理念和「包容、合作、創新、拓展」的准則,其權威性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同,是香港與內地之間訊息交流、深入了解的重要橋梁。
香港文匯報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除在香港、內地出版發行外,還同步在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發行32個海(境)外版,每日總銷量超過200萬份,讀者遍及五大洲。
㈨ 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詐騙
目前我國網路上各類外匯交易平台,
一、未取得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批准,
二、未在我國設立相關機構提供業務服務,
三、未依法向電信部門備案,均屬於非法展業行為。
機構未經批准擅自開展外匯保證金交易屬於違法行為,單位和個人委託未經批準的機構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無論以外幣或人民幣作保證金的,也屬違法行為。
而且,由於外匯保證金交易在我國沒有合法化,參與外匯交易平台的主體,包括國內代理、宣傳機構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參與此類平台的投資活動將面臨極大風險,所以遭到欺騙的投資者必須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
㈩ 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股東背景是怎樣的
由大公報和文匯報整合組建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2016年2月2日在香港正式成立,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是香港聯合文化產權交易所的股東和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