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教:國內有哪些好的汽車輪轂生產廠家或者好的輪轂品牌
1、中信戴卡(Dicastal)
成立於1988年的戴卡,它可是國內最大的鋁合金輪轂廠商之一,由中信控股,旗下還有六個成員公司,公司比較龐大。擁有比較多的固定客源,都是著名汽車品牌廠商,國內的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一汽豐田、廣州本田、華晨寶馬、長安鈴木這些大廠的鋁合金輪轂,也都是戴卡提供的。
2、萬豐奧威(ZCW)
成立於1998年的萬豐奧威是萬豐奧特控股集團下屬的子公司,擁有三個生產基地,規模也比較大。也是美國通用、福特、德國大眾、法國PSA、日本馬自達這些國外品牌的供應商。國內合資品牌廠商也有很多使用它的輪轂,實力同樣不容小視。
3、立中(LZ)
創建1995年,2004年立中車輪集團在新加坡注冊成立,通過股權變更成立為中國車輪控股有限公司,2005年成功上市,成了國內鋁合金車輪行業首家上市的企業。在國內擁有保定、秦皇島、天津、內蒙古霍林郭勒等五家工廠,年產560萬件鋁合金車輪,也是中國最大鋁合金車輪生產企業之一。
4、中南鋁(ZNA)
成立於1990年的南海中南鋁是一家外商投資的企業,是全國第一家不僅可以生產汽車輪轂還可以同時生產摩托車輪轂的企業,擁有多個生產基地。是長安福特和馬自達的優秀供應商,也是福建賓士汽車、美國哈雷摩托、美國北極星摩托、英國凱旋摩托、日本雅馬哈的核心供應商。
5、勞克斯(REX)
浙江勞克斯鋁輪有限公司(REXWHEELGROUP)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級鋁合金輪轂設計和生產的企業,是亞洲輪轂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資企業。在中國汽車改裝市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擁有世界先進的生產流水線,還有非常嚴格的質量檢測系統。
每一個輪轂從原材料到成品這個過程,就要經過很多次檢驗,成品後也要多次檢驗,連進倉和出倉都要經過全檢,質量有保障。所以產品質量通過了德國TUV,美國DOT,日本VIA等國際頂級質量檢測機構的認證。
❷ 股票都有哪些板塊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❸ 求清華同方關於股票方面的資料.
公司概況 更新時間:2006-10-20
公司名稱 :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稱 :TSINGHUA TONGFANG CO.,LTD.
注冊地址 :北京海淀區清華園清華同方大廈
辦公地址 :北京海淀區清華同方科技廣場A座29層
板塊類別 :電腦(北京)
公司網址 :www.thtf.com.cn
上市日期 :1997-06-27
招股日期 :97.06.12-06.18
發 行 量 :4200萬
發 行 價 :8.28元
首日開盤價:27.28元
上市推薦人:中科信,君安證券
主承銷商 :中信證券
法人代表 :榮泳霖
董 事 長 :榮泳霖
總 經 理 :陸致成
電 話 :010-82399888
傳 真 :010-82399765
郵 編 :100083
現聘會計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主營范圍 :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等。電站及工業鍋爐、工業窯爐及設備、脫硫脫
硝技術及設備、垃圾處理或成套設備、測量監測及控制系統、工業
企業節能技術、清潔能源與新能源技術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
、工程安裝、互聯網信息服務、微電子集成電路、金融電子產品的
開發、生產和銷售等。
公司簡史 :
本公司是經國家體改委批准,由企業集團作為主要發起人以其所屬部分企業
的經營性資產折資入股,其他發起人以貨幣資金投入,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
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2月2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名稱
預先核准。經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批准,企業集團組建於1995
年8月1日,為清華大學全資所屬的國有獨資企業。在進行本次股份制改組過程中
,聯合其他四家發起人以募集方式組建了本公司。上述生產經營性單位主要包括
北京清華人工環境工程公司、清華信息技術公司、北京清華網路系統技術開發公
司、北京清華同方實業總公司等。所有發起人均按1.5377:1的折取倍數折資入股
,企業集團認購6570萬股發起人股、江西清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企業集團持有
其5%的股權)認購150萬股發起人股、北京首都創業集團認購50萬股發起人股、
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總公司認購50萬股發起人股、北京沃斯太酒店設備安裝公司
認購50萬股發起人股。
◆ 最新指標 (2006中期)◆ ◇萬國測評製作:更新時間:2006-10-020◇
每股收益 (元): 0.1470 目前流通(萬股) :37678.21
每股凈資產 (元): 5.4700 總 股 本(萬股) :57461.20
每股公積金 (元): 2.8315 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9.44
每股未分配利潤(元): 1.0958 凈利潤同比增長(%) :12.64
每股經營現金流(元): -0.5105 凈資產收益率(%) :2.69
——————————————————————————————————
2006一季每股收益(元):0.0268 凈利潤同比增長(%) :34.70
2006一季主營收入(萬元):199844.73 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1.29
——————————————————————————————————
分配預案: 不分配不轉增
最近除權: 10派1(06.07.14)
預計第三季度報表公布日:2006-10-28
◆ 最新消息 ◆
(1)2006年9月27日公告,公司出資6000萬元獨資設立同方銳安科技有限公
司,並將公司下屬的北京清華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北京同方試金石新技術有
限公司等相關企業及公司的智能卡系統應用等相關業務重組進同方銳安科技有
限公司。該公司將主要從事晶元設計、智能卡應用、重離子防偽、RFID封裝等
方面的業務。
(2)2006年中報披露,目前公司經營狀況正常,所處行業未發生重大變化,
預計公司銷售收入在下半年仍將保持適度增長的趨勢。下半年,公司將在上半
年工作的基礎上,圍繞核心產業的發展,加大加快產業整合,以點帶片,形成
核心產業的做大做強。
(3)2006年8月7日公告,公司出資2億元獨資設立同方工業有限公司。該公
司將主要從事軍工領域的新技術研發、產品生產等業務。公司出資4700萬元在
無錫設立無錫同方炭素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持有該公司94%的股權。
(4)2006年5月23日公告,公司將按照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公開增
發新股最終確定的價格全額認購泰豪科技授予原股東可優先認購部分的股份,
共計764.8433萬股,並承諾將上述認購股份鎖定6個月。
(5)2005年年報披露,公司在2006年總體經營目標確定為:在2005年銷售收
入和凈利潤規模的基礎上,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公司將把實施股票期權,
建立靈活、多層次的長效激勵機製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展工具。
◆ 控盤情況 ◆
2006-06-30 2006-03-31 2005-12-31 2005-09-30
—————————————————————————————————
股東人數 (戶): 153526 166629 159146 160771
人均持流通股(股): 2454.19 2261.20 1715.60 1698.26
—————————————————————————————————
點評:2006年中報顯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倉1119萬股,占總流通
盤的2.97%,其中,上證50ETF持倉359萬股仍為第一大流通股東,社保
基金002組合增倉至197萬股,人保保險產品持倉58萬股;股東人數較
上期有所減少,籌碼仍比較分散。
◆ 概念題材 ◆
大智慧板塊:奧運概念、股權投資概念、滬深300概念、每經G股概念、上證
180概念、上證50概念、數字電視概念、網路游戲概念、中證100概念。
(1)數字電視標准制定商:出資2231萬元佔30%股權的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
程公司涉足數字電視傳輸晶元的研發,持股70%的北京清華同方凌汛科技有限公
司參與清華標准晶元的設計並參與到數字電視運營。03年4月宣布計劃投入10億
元轉攻消費電子領域。擁有DMB-T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已經擁有連鎖網吧許可,音像製品、網路電視台許可,加上現在的網路
游戲平台和數字電視,公司數字電視產業鏈清晰凸現,並確立了以內容和服務
為核心的數字電視系統發展方向;公司擁有的PC業務、數字電視業務在後PC的
融合時代的發展將令人期待。
(2)與微軟合作:清華同方作為微軟「GWEP計劃」的重要成員之一,與微軟
公司協商達成06-08年期間共采購價值1.2億美元微軟正版軟體的框架備忘協議
,這也是06年以來中國PC企業與美國最大軟體企業達成的最大規模、最正式的
合作協議之一。
(3)計算機業龍頭:公司最大的業務是同方電腦,公司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目前已經成為國內市場排名第三名的電腦供應商。05年計算機產品市場銷量
達到1989.7萬台,與04年相比增長18.8%。公司在無錫投資的計算機生產基地的
一期規劃300萬台電腦生產線已經投入使用,為公司計算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
利的保障。
(4)建築節能概念股:隨著《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在全國的頒布實施,
建築節能市場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凸現出巨大的商機。公司掌握的「智能化
大廈節能技術和「戶式中央空調系統」可以起到改善建築能源消耗的作用。05
年公司承接了深圳富士康科技園區蓄冰工程,凸顯了公司在蓄冰領域的實力。
公司在無錫科技園新建的年產三十萬台戶式中央空調(一期)生產基地也在05年
內投產。
(5)股權投資:截至2006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上市公司泰豪科技4589萬股
(占總股本的23.37%),首旅股份35萬股(占總股本的0.15%),誠志股份4023萬股
(占總股本的16.62%),在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司的此類股權投資
價值有望體現。
(6)「第二代身份證」概念:公司是公安部指定的四家第二代身份證核心芯
片供應商之一,截止05年6月公司已拿了3500萬支訂單。隨著我國第二代身份證
換發工作的推進,公司承接的第二代身份證晶元設計項目開始進入大規模供貨
階段。
(7)傳媒概念:公司與全球最大的傳媒娛樂巨頭維亞康母簽署了戰略合作關
系意向書,將使清華同方從一個IT公司向真正的傳媒產業邁出一大步。
(8)環保概念:公司在能源環境、煙氣脫硫、水處理與水務領域、清潔燃燒
及廢棄物處理、除塵、資源綜合利用等新技術應用領域居國內前列,具有相當強
的競爭實力;公司於04年以BOT方式投資建設的哈爾濱太平污水處理廠項目已經
順利竣工並通水運行,日處理污水能力32.5萬噸。公司還與黑龍江省政府簽署
協議約定投資建設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資源利用等30餘個項目
,標志著公司在水務領域邁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步。
(9)健康網吧千店計劃:公司攜手AMD開展戰略合作,推出了基於AMD晶元覆
蓋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伺服器的全線產品。並與AMD(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
)聯手開拓網吧市場,在全國各地打造千餘家網吧示範體驗店,並成功簽約四
川天府網點旗艦店定單,占據了四川網吧的龍頭省級連鎖席位。公司將為參加
千店計劃的網吧業主提供支持,包括形象支持、正版體驗區、增值方案及其他
專設的服務。
(10)軍工概念:為進一步擴大公司在軍工領域的經營規模,積極探索和促
進「軍技民用、民為軍用、軍民結合」的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之路,公司出資
2億元獨資設立同方工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軍工領域的新技術研發、產品生產
等業務。
(11)股權分置改革題材:非流通股股東承諾持有的非流通股份自獲得上市
流通權之日(2006年2月10日)起,在36個月內不通過上交所以競價交易方式出售
。持有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在36個月禁售承諾期滿後,通過證
交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份,出售數量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
月內不超過5%,在24個月內不超過10%。
(12)涉及地鐵信息系統:06年上半年,公司繼承接德黑蘭地鐵一、二號線
工程後,又正式簽約了伊朗德黑蘭地鐵北延線BAS/FAS系統和伊朗地鐵四號線B
AS/FAS/FES系統建設項目。同時,公司還中標了《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管理服
務中心工程指揮中心系統采購合同》;另外,在安全系統方面,公司研製的「
MT1500車載移動式車輛檢查系統」還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科學技術成果鑒
定。
❹ 銀行種類的區別
分類
1.中央銀行:如,中國人民銀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PBC)、美聯儲、
英格蘭銀行。
2.監管機構: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CBRC),簡稱銀監會。
3.自律組織:如,中國銀行業協會(China Banking Association ,CBA)。
4.銀行業金融機構:
包括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5家(工、農、建、中、交)、全國性股份制中小型商業銀行12家(招商、浦發、中信、民生、興業、平安、光大、華夏、廣發、浙商、渤海、恆豐)。
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
作用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它的存在方便了社會資金的籌措與融通,它是金融機構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員。
我們可以看出銀行的業務,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會上閑置的貨幣資金和小額貨幣節余集中起來,然後以貸款的形式借給需要補充貨幣的人去使用;在這里,銀行充當貸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
另一方面,銀行為商品生產者和商人辦理貨幣的收付、結算等業務,它又充當支付中介。總之,銀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商業銀行的基本職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創造、金融服務。
(4)寧波宏創股權投資背景擴展閱讀:
盈利渠道
銀行的盈利渠道分別是貸款、銀行類保險、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金融機具的銷售、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對沖業務、票據業務等。
中國的大部分銀行的盈利比例為:貸款30%,銀行類保險10%、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10%、金融機具的銷售5%、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30%、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10%等。
國外銀行的盈利比例為:貸款15%,銀行類保險15%、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15%、金融機具的銷售10%、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35%、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5%等。
2016年2月24日,媒體報道:1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7家銀行交出去年成績單,普遍凈利潤繼續下降。業績報告顯示,這7家銀行在2015年中,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共為2716.61億元,這意味著,7家銀行去年每天凈賺7.44億元。
盡管這一數值在各行業中仍屬佼佼者,但利潤增速繼續下降仍是未來趨勢。7家銀行凈利潤增速均較2014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6家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速更是跌至個位數,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凈利潤增速均下降一半以上。
中信銀行凈利增速最低,僅為1.15%。只有身為城商行的南京銀行業績保持在兩位數,達到24.86%。
❺ 盒馬鮮生已實現盈利,其新零售模式新在哪兒
盒馬鮮生開始「轉正」了。
「12個月以上門店Adjusted EBITDA已經全部轉正。」近日,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站在阿里投資者大會上做分享,這是今年6月份盒馬事業群獨立以來,侯毅最為隆重的一次亮相。在700多位投資者面前,侯毅還拋出了不少關鍵性的數據。
截至今年8月底,盒馬鮮生已在全國22個城市開出171家門店,初步完成全國布局,同時全國化活鮮冷鏈基本建成。在過去一年時間里(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盒馬鮮生活躍買家數達2000萬,年度留存率60%;線上GMV佔比從51%攀升至61%;同店GMV增長13%,店均運營成本下降30%.....
一系列亮眼的數據,無不傳遞盒馬模式的成長性和價值性。
網紅「轉正」意味著盒馬模式的初步跑通,而隨著盒馬門店全國網路初步搭建完成,是否意味著盒馬新零售「列印機」時代如期而至?
為數據而生
在高德地圖的一間辦公室,有個代號為「五道口」的項目在這里創立並孵化,那時依然是移動互聯網紅利期的2015年,「五道口」寓意「五餐到口」,它是一個從餐飲突破的項目。
據一位當事人回憶,當初面試的會議室地毯臟兮兮,桌子搖搖晃晃,空調也不給力,但是,這一群創業者卻眉飛色舞,每個人眼裡放著光。因為,「五道口」有一個宏大的夢——改造傳統線下商業。
「場景+APP」是它改造線下的秘笈,通過APP來創造平台和用戶的連接,從而讓人可以數字化、貨可以數字化、支付可以數字化。
如今,「五道口」項目已經覆蓋到全國22個城市,開出171家門店,服務了超過1000萬個客戶,它就是網紅新物種——盒馬鮮生的前身。
走進盒馬鮮生店,頭頂上的傳送帶會吸引人前往駐足圍觀。在小操作台前,訂單響鈴提醒之後,等候在前的店員,迅速打出訂單,之後由其他店員接力,進行撿貨、打包等一系列操作,完成之後,打包好的訂單經過頭頂的懸鏈系統送到後倉(盒馬是前店後倉)。為能在三公里半徑內實現30分鍾送達,騎手們早就等候在倉邊,待命。
盒馬模式針對80、90後的白領人群,主打「餐飲+超市」,在營銷上,線下堂食用平價海鮮來引爆,線上訂單則依賴30分鍾到家的即時配送服來單點爆破。在盒馬鮮生「爆款」模式的頂層設計中,要實現的是從產品生產的源頭到消費者的全數字化鏈路。
因而,它對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在流通上,很明顯地看到盒馬在物流上的突破,一是內部分揀效率;二是對外即時配送的速度。
正是因為效率,盒馬鮮生需要通過開店的密度來覆蓋三公里的生活圈,也就是後來被「包裝」為「盒區生活」場景。盒馬創始人侯毅此次投資者大會介紹說,盒馬上海已覆蓋所有主城區,核心城市在不斷拓展服務邊界。一葉知秋,盒馬上海的線上線下鏈路最先跑通。繼而,上海盒馬模式迅速進行擴張。
據了解,盒馬鮮生的線上訂單高達60%。基於此,新零售專家鮑躍忠告訴地歌網,盒馬模式是創新的,它放棄傳統客單價的理念,提了「日活」「十日三活」「30分鍾到家」的概念。
可見,具備互聯網基因的盒馬鮮生肩負導流以及零售數據化的任務。
根據電商平台累計的用戶、快遞地址等線上數據來提供大數據選址、選品;根據熱力感應等黑科技等來抓取用戶到店的信息;根據演算法來調度以提高倉儲、物流效率;通過第三方支付方,在購買環節實現用戶上雲......用阿里的話說,通過數據來實現對「人貨場」的改造。
盒馬鮮生不僅僅是「超市和餐飲」的線下零售載體,還承擔了物流、用戶運營、輸出體驗等功能,從本質來看,盒馬鮮生是阿里觸達線下的一個入口,也是用戶轉化、數據化的中心。
實際上,阿里的目的很明確,用技術、互聯網來改變線下零售業,尤其是在效率和客戶體驗上做文章,待到模式跑通之後,其將迎來復制時光,那時也將是阿里新零售對線下零售的「大反攻」之時。
如今,盒馬鮮生神話般崛起,作為零售數字化的樣板工程,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新零售標桿,其在阿里體系內的地位也不斷地得到提升。
盒馬鮮生的地位,也折射了阿里新零售的戰略地位。
換軌道
隨著盒馬鮮生的成績不斷披露,其戰略路線,可窺。
盒馬鮮生的策略是,前期打造IP的概念,從更大的服務半徑內篩選和吸引需要自己服務的中高端消費者,繼而縮小開店的半徑,離篩選出來的消費者更近。簡言之,盒馬鮮生先打造IP,做大覆蓋,再增加密度。
首先,它創造一個高品質的用戶體驗,不管是到店還是到家服務,實現線上線下協同;其次,針對目標客群提供一系列的極致產品,如波士頓龍蝦、帝王蟹、法國生蚝等,進行標准化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第三是提供一整套增值服務,開辟海鮮加工區域、提供線下堂食、體驗廚房,3D互動區等;第四,通過APP建立一個高粘性的用戶圈層,特別是年輕白領階層。
盒馬鮮生這一新物種開始普遍被業界看好,稱其「重構生鮮電商格局」「場景殺手」「超市變革者」......
盒馬鮮生走上神壇,也開始全國撒網。
顯然,重模式的盒馬,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模式跑通離不開阿里巴巴的錢袋子。
2018年上半年是盒馬鮮生狂飆突進的高峰時期,彼時它以每「4天開1店」的速度跑馬圈地,伴隨盒馬鮮生的擴張步伐,阿里在「購買商品和設備」一項的費用也隨著劇增,財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此項花費從56.16億元驟然攀升至97.59億元,環比增長高達73.77%。可見,盒馬門店對阿里現金流的消耗。
然而,速度並不能掩蓋問題。盒馬前端問題迭出,其中有管理問題,也有產品問題,因而也引起了盒馬模式成功與否的討論。
根據中國連鎖協會百強數據顯示,盒馬鮮生2018年銷售業績為140億元,考慮盒馬開店量、開店時間和門店面積等綜合因素,經過測算,盒馬2018年平均坪效在2萬至3萬元。作為對比,根據華泰證券研究報告,2017年中國標准超市坪效為1.4萬元,大賣場為1.3萬元,便利店為2萬元。
兩組數據對照,整體來看,在坪效這一核心數據上,盒馬鮮生與行業平均水平相差無幾。換言之,阿里重金打造的盒馬鮮生,泯然眾人矣。不難預測,隨著新店的增加,盒馬鮮生的坪效數據將會持續下滑。
即使侯毅也在強調盒馬鮮生的四大指標:坪效-單位面積產出不斷提高;人效-怎麼配置人力;時效-所有商品最短時間內打包完成;流效-供應鏈怎麼流動。
但,不掙錢的商業總歸是耍流氓。
事實上,盒馬鮮生也在進行調整,一方面,盒馬鮮生門店擴張降速,同時今年4月還關閉了盒馬崑山店;另一方面在擴張的道路上,盒馬為不同場景的線下場景「量身定製」不同的盒馬業態。
此番調整也投射到財報上,根據阿里2019年二季報數據顯示,在「購買商品與設備花費」項上,反映出新零售投入水平的指標數據為58.56億元,略高於上一季度的56.88億元,遠低於2019三財季的100.11億元。
顯然,燒錢不可維續,轉軌盈利才是正解,盈利也是盒馬模式能夠復制的前提條件。
經過三年多的攻城掠地,如今,盒馬鮮生已轉變高舉高打的勢頭,轉向盈利的實質性落地。不過,擺在盒馬眼前有兩大挑戰。
其一,盒馬要保持阿里核心電商新業務中C位增長的勢頭,持續成為阿里抓取線下流量的入口;其二,盒馬鮮生要去掉燒錢的網紅體質,進一步壓縮成本,以期待更大范圍的復制,比如,進一步擴散到菜市、前置倉、生鮮超市等多個零售業態。
「盒馬模式在『(下有)緊綳的成本警戒線』與『(上有)確定的流量極限』之間的狹窄地帶艱難盈利。」業內人士如是評價。
毋庸置疑,如果只是單純地為了掙錢,阿里並不需要用數據化的標准來孵化盒馬鮮生。熟悉阿里的人,無不清楚阿里的投資邏輯。通常來說,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都以控制為目的。阿里注資高德、UC、銀泰、餓了么等都經歷了先少數股權投資,後整體控制的命運,當然也有「不聽話者」,像美團、ofo等。
顯然,盒馬的孵化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戰略。
新零售之新在於數據化,然而,新零售再新也逃脫不了零售的本質。但是,在流量抓取這個指標上,門店越多觸角才能越廣泛,現在看來,四年時間盒馬跑出171家全國門店已經在資本助力下,和時間賽跑的狀態可見。不過,如今盒馬鮮生保有的2000萬的活躍買家數量,依然不足以支撐這一模式的神話。
從某種意義而言,盒馬鮮生換軌道一是回歸零售本質,二是進一步完成阿里抓取「增量用戶」的使命。
數據陽謀
近日,在雲棲大會上,阿里的號角也從「五新」階躍到「百新」,似乎新零售之風已過時。但是,「數字化」這一光鮮的外衣並沒有褪去。
阿里巴巴CEO張勇曾經在接受地歌網采訪時,談到阿里新零售投資的三個標准:①能否獲得新的增量用戶;②能否提升用戶體驗;③變革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顯然,「增量用戶」是關鍵字眼。
貝恩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韓微認為,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的原因是在電商行業增速放緩的趨勢下,阿里需要盡可能地搶占線下市場份額,從而做出一種探索性嘗試。
零售線上化其背後隱藏的是規模和用戶,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殆盡之時,傳統零售又到了不得不變之時,加上移動支付、技術等零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空軍(線上零售)對陸軍(線下零售)的打擊即具備了充分條件,也具備了必要條件。
「用戶和規模」是新零售背後兩大核心訴求
其實,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後,整個電商行業每年的增長速度是一個下降的趨勢,據相關分析,到了2019-2020年,行業增速可能會跌到百分之二十幾。一邊是降速,一邊是高估值,阿里業績承壓,需要找到穩住增速的辦法。因而,新零售戰略呼之欲出,也成為阿里的「五新」之首,率先落地。
從阿里的財報數據中,可窺新零售推進近三年來的效果。
根據阿里的最新財報,2019財年,阿里Q4營收達到了934.98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也達到了200.56億元。阿里的增速大概是同期中京東的2.5倍,唯品會的6倍。即使和全球的互聯網巨頭相比,亞馬遜(17%)和Facebook(26%),阿里在全球互聯網的增速中都處於領先地位。
用戶增長情況也明顯,2019財年,阿里系電商的活躍用戶達6.54億,比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增加1800萬,值得注意的是,其在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達到7.21億,比2018年12月增加2200萬。
有如此體量,還能保持如此增速,新零售「流量」戰略的效果看得見。
反過來,阿里財報數據的增長,也側面印證了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的解讀。
葉國富分析道,馬雲為什麼要去收購大潤發,收購實體?要的是數據。在A股和港股,所有上市零售企業加起來是2000億港幣,但是,螞蟻金服的估值是1萬億人民幣。如果我是馬雲,超市我全收了,賺不賺錢不重要,重點是數據,在金融行業賺的錢比做零售賺錢要容易一千倍,一萬倍。
數據、數據、數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顯然,阿里、京東、騰訊、蘇寧等互聯網企業入局新零售,它們並沒有把目光放在短期的盈利上,大量的真金白銀砸向線下,就是要搶了線下用戶的觸點,並以此為依託來推進數據化。數據就是增長,就是長線的利潤價值。
有了數據,就有了巨頭們所設計的圖景,未來的零售是線上線下一盤貨,從產到銷實現零庫存,用戶所見即所得的高效......
從本質看來,新零售是一場數據陽謀,而盒馬鮮生是支持這場陽謀的「一號工程」。
「列印機」模式
復制才是盒馬模式的終極使命。
唯有復制才能打通阿里一路「收編」的諸如銀泰、新華都、大潤發等線下商超、百貨等零售業態場景,也唯有復制才能讓阿里數字經濟體在「活躍用戶」這個指標上得到更多的源頭活水。
一路走來,盒馬鮮生摸著石頭過河。自從2017第二季度,盒馬鮮生和阿里核心電商業務並表之後,盒馬模式的實驗顯然提速。
去年12月,盒馬接管易果生鮮,在生鮮供應鏈上,盒馬鮮生有了更多的支撐;今年6月,阿里調整組織架構,將盒馬升級為阿里體系內部獨立事業群,侯毅先生繼續擔任盒馬總裁;不久前(9月12日),盒馬鮮生和餓了么進行單向度的戰略打通。
盒馬線上和餓了么數據的打通,其意義無外乎在於,盒馬鮮生得到了餓了么這一流量入口的扶持。至此,盒馬生鮮在線上至少擁有了五個渠道入口,即盒馬APP、手淘首頁的淘鮮達、天貓超市中的鮮美菜場、餓了么APP、支付寶APP中的餓了么頻道。
一系列的動作折射了兩個問題:首先,盒馬鮮生作為「導流」入口仍需阿里生態的助力,遠未達到張勇所給出的盒馬獨立流量的標准;其次,阿里生態體內各組織之間的協同將成為盒馬模式復制的掣肘。
拿易果生鮮並入盒馬生鮮來說,經過8年的探索之後,易果生鮮接受了阿里這一戰略夥伴,第一次開始融資。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隨著2013年的A輪融資之後,阿里及天貓已經先後參與過易果的四輪融資。對易果生鮮而言,資本是救命稻草,而對阿里來說,顯然,投資易果的戰略卡位價值已經出現,隨著盒馬鮮生的節奏加快,易果生鮮「阿里化」宿命也到來了。
顯然,這是「奉命行事」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務層面上,兩大組織之間的配合不僅是在團隊、管理、文化等維度的不同,更在於二者在數據化要實現一盤貨,二者之間的線上對接能力,介面的承壓能力等都是棘手的問題。
盒馬在不斷沉澱新零售改造和復制的基礎設施能力。然而,線上線下的零售數字化,並非一蹴而就。盒馬模式的復制仍然困難重重。
不難發現,盒馬鮮生在內外部都在調整,以追求阿里數字經濟體生態之間的協同。
對內,盒馬在標准門店之外,戰略部署了盒馬F2、盒馬迷你店、盒馬小站、盒馬菜市、盒小馬等多種業態,輻射范圍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再到廣大鄉鎮。
「今天的盒馬,我們不單單是一個盒馬鮮生,我們是一個全系列的,我們進駐各個城市,各種不同的商圈,不同的業態,符合不同的消費群體。」侯毅表示。
比如,由大潤發運營的盒小馬定位於三四線城市的生鮮超市,已經在江蘇、安徽開出17家門店;不久前在上海亮相的快閃店,相當於把主力店的鮮食檔口剝離出來放在人流更旺的地鐵口運作,相比主打office辦公人群的盒馬F2,可以看做盒馬在便利店領域的升級版。
對外,盒馬鮮生在嘗試進行協同,復制。
今年 6 月,大潤發借鑒盒馬模式及經驗,將遍布中國一、二、三、四線城市的 100 間大潤發門店升級改造;改造後的門店,出售來自盒馬日日鮮等自營食品之外,也為門店周邊 3 公里范圍的用戶提供 1 小時送達的服務,試圖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提升經營效益。
此外,在盒馬的門店之中,寧波甬江店及杭州拱墅區運河上街店都是與三江購物合作的,而貴陽荔星店就是與星力集團合作的。
可見,盒馬鮮生是阿里重金孵化出來的零售數據化星星之火,並試圖走向大賣場、便利店、百貨公司等橫向復制的可能。
那麼新零售燎原之勢何時出現?
不難推測,待到大潤發、盒馬鮮生以及銀泰百貨等零售數字化的鏈路成熟之後,阿里新零售底層能力錘煉出來之時,其燎原之勢自然會出現。
待到那時,伴隨而來的是,阿里新零售增量用戶的到來,活躍用戶的增長,帶來的必是新零售的紅利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