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立岩的代表著作
[1] Han Liyan and Zheng Chengli, 2005, Fuzzy options with application to default risk analysis for municipal bonds in China[J], Nonlinear Analysis, Theory & Methods, 63 (5-7): 2353-2365(SCI源,EI)
[2] Han Liyan and Gerhard Thury, 1997, Testing For Seasonal Integration And Cointegration: The Austrian Consumption Income Relation, Empirical Economics, Vol. 22(3). (SSCI)
[3] Han Liyan, Mou Hui and Zheng Chengli, 2004, On Issuance Mode for Municipal Bonds in China[A],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ial Management[C], Japan, China Aviation Instry Press. (ISTP檢索)
[4] Han Liyan, Chen Wenli, and Zhou Juan, The Generalization of λ-fuzzy Measures with Application to Options Pricing[A], The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nometr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SCI, EI)
[5] 韓立岩、王曉萌:《中國上市公司並購的市場評價》,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12
[6] 韓立岩、汪培庄:《應用模糊數學》(修訂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8
[7] 韓立岩、王哲兵:我國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研究,《經濟研究》,2005-1:77-84
[8] 董峰、韓立岩:中國股市透明度提高對市場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6-5:87-96
[9] 伍燕然、韓立岩:不完全理性、投資者情緒與封閉式基金之謎,《經濟研究》,2007-3:117-129
[10] 韓立岩、陳慶勇:並購的頻繁程度意味著什麼——來自我國上市公司並購績效的證據,《經濟學季刊》,2007-4:1185-1200
[11] 韓立岩、孫海峰、李東輝:投資偏向分析:基於全球銀行股票投資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08-8
[12] 李偉、韓立岩:外資銀行進入對我國銀行業市場競爭度的影響:基於Panzar-Rosse模型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08-5
[13] 李燕平、韓立岩:特許權價值、隱性保險與風險承擔-中國銀行業的經驗分析,《金融研究》2008-1
[14] 韓立岩、李燕平:中國上市銀行特許權價值與風險行為,《金融研究》,2006-12:82-91
[15] 韓立岩、陳文麗:貸款組合中違約傳染的機理研究,《金融研究》,2006-7:143-150
[16] 韓立岩、謝朵:基於期權的貸款信託違約風險度量,《金融研究》,2005-3:109-119
[17] 韓立岩、鄭承利、羅雯、楊哲彬:中國市政債券信用風險與發債規模研究,《金融研究》,2003-2:85-94
[18] 韓立岩、鄭承利:基於模糊隨機方法的公司違約風險預測研究,《金融研究》,2002-8:48-53
[19] 韓立岩、孫海峰、李東輝:投資偏向分析—基於全球銀行股票投資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已接受)
[20] 閔丹、韓立岩:市場結構、行業周期與資本結構——基於戰略公司財務理論的分析,《管理世界》,2008-2
[21] 韓立岩、伍燕然:投資者情緒與IPOs之謎----抑價或者溢價?,《管理世界》2007-3:51-61
[22] 牟暉、韓立岩、謝朵、陳之安:中國資本市場融資順序新證:可轉債發行公告效應研究,《管理世界》,2006-4:19-27
[23] 韓立岩、牟暉、王哲兵:市政債券的風險識別與控制策略,《管理世界》,2005-3:58-66
[24] 韓立岩、熊菲、蔡紅艷:基於行業市盈率的資本配置評價研究,《管理世界》,2003-1:43-50
[25] 韓立岩、蔡紅艷:我國資本配置效率及其與金融市場關系評價研究,《管理世界》,2002-1:65-70
[26] 趙瑩、韓立岩:治理機制、特殊治理水平與財務報告的穩健性,《會計研究》,2007-11
[27] 王璐、韓立岩:中國產業層面的石油風險關聯,《世界經濟》,2007-11:64-72
[28] 韓立岩、李偉:外資銀行進入與中國商業銀行特許權價值,《世界經濟》(已接受)
[29] 鄭葵方、韓立岩、李東輝:中國小麥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及其與現貨市場的信息傳遞關系,《金融學季刊》,2006-1:83-104
[30] 楊華蔚、韓立岩、李東輝:高風險一定有高回報嗎?——基於中國證券市場特質波動率的實證研究,《中國金融評論》,Vol.1 No.2,2007
[31] 韓立岩、楊哲彬、鄭承利:基於真實分布和期權評價的市政債券信用風險模型,《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04年增刊:207-211。(EI檢索)
[32] 蔡紅艷、韓立岩: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行業分析,《經濟學季刊》,2003-2:667-678
[33] 韓立岩、蔡紅艷、郄冬:基於面板數據的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研究,《經濟學季刊》,2002-2:541-552
[34] 韓立岩、周娟:Knight不確定環境下的期權定價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7-12:123-132。(EI檢索)
[35] 周娟、韓立岩:基於外匯期貨期權的隱含風險中性概率的復原與市場情緒,《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8即將刊出)
[36] 田耒、韓立岩:人均收入差距導向的投資策略《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4:134-144
[37] 李雪、韓立岩:資本資產定價理論的再認識——一個非均衡思考,《中國金融學》,2004年中國經濟學年會特刊,2005-3:121-136
[38] 夏坤、韓立岩:中國證券市場中的概念股羊群行為分析,《中國金融學》,2007-2
[39] 郭文英、韓立岩:雙寡頭投資的資產定價模型,《管理評論》,2005-1:9-12+63
[40] 韓立岩,鄭葵方,銅期貨市場信息的國際傳遞,《管理評論》,2008-1:9-16
[41] 劉維妮、韓立岩:基於人工模擬市場的投資者理性模擬研究,《管理學報》,2007-4:414-420
[42] 蔡紅艷、韓立岩: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判定模型研究,《審計研究》,2003-1:62-64
[43] 韓立岩、鄭君彥:滬市知情交易概率(PIN)特徵與風險定價能力,《中國管理科學》,2008-1
[44] 韓立岩、牟暉、王穎:基於偏最小二乘回歸的可轉債定價模型及其實證研究,《中國管理科學》,2006年第4期
[45] 張華、韓立岩:基於Logit模型的中國預虧上市公司財務困境預測,《北航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54-58
[46] 韓立岩、楊哲彬、鄭承利:基於模糊期權的市政債券信用風險分析,《模糊系統與數學》,2004-4:233-237
[47] 鄭承利、韓立岩:基於偏最小二乘回歸的美式期權模擬定價方法,《應用概率統計》,2004-3:295-300
[48] 韓立岩、王逸峰:基於外匯期權方法的匯率預測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6:101-106
[49] 王剛、韓立岩:我國市政債券管理中的風險防範與控制研究,《財經研究》,2003- 7
[50] 王剛、韓立岩:基於信息熵和回歸分析的信用風險評估研究,《運籌與管理》,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