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詳細給我講解一下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概述 指數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 指數基金採用被動式投資,選取某個指數作為模仿對象,按照該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全部或部分的證券,目的在於獲得與該指數相同的收益水平。 [編輯]指數基金的特點 指數基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費用低廉 由於採用被動投資,基金管理費一般較低,美國市場的指數基金平均管理費率約為0.18%—0.30%;同時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經常換股,交易傭金等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型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2)分散和防範風險 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盯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此外,由於採取被動跟蹤指數成分股的投資策略,也能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和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3)延遲納稅 由於指數基金採取了一種購買並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換手率很低,只有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剔除的時候,或者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的時候,指數基金才會出售持有的股票,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每年所交納的資本利得稅很少,再加上復利效應,延遲納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累積多年以後,這種效應就會愈加突出。 (4)監控較少 由於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以實現"賺了指數就賺錢"的目的。 [編輯]指數基金的優勢 和其它積極管理類型的基金相比,指數型基金具有以下優勢: (1)跟蹤基準指數,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可以實現「賺了指數就賺錢」; (2)能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和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3)基金收益的可預測性強,基金業績表現相對穩定,適合個人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4)是國內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的有效工具,特別是合格的境外投資者(QFII)政策的推出,指數基金將成為合格的境外投資者(QFII)進入中國證券市場的首選投資工具。 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曾在其致股東的信中談及指數基金。他說,對大部分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於費用低廉的指數基金是擁有普通股的最佳方式。 1971年,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推出全球首隻指數基金。目前美國市場上的指數基金已超過160支,其中,規模最大的指數基金為先鋒500指數基金(Vanguard 500 Index),凈資產規模約為822億美元。相比之下,國內的指數基金數量還比較少,例如天同180指數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博時裕富基金、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等。 [編輯]定投指數基金的四個理由 自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推動基金定投業務以來,有「懶人理財法」之稱的基金定投,被越來越多普通投資者所接受。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在各家銀行參加定投的基金有60多隻,包括主動型股票基金、指數基金、配置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類型。對於著眼於長期的投資者,究竟適合選擇何種類型的基金參加定投?答案是:指數基金!理由有四。 指數基金長期表現更佳 選擇基金定投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就是將風險拉平、降低平均成本,而無需擔心當時市場的漲跌。配置型基金由於其有一定的債券倉位進行平衡,所以波動性較股票型為低;而債券型基金的波動幅度通常比配置型基金的還要小,所以,這兩類基金都算不上最好的定投對象。因此,選擇彈性較大的股票型基金更適合做定投。 由於基金定投通常都著眼於長期投資,因此在股票型基金中必須選擇長跑健將,而不應只滿足於三五年的較短表現。 就股票型基金來看,被動性投資的指數基金更適合定投。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4年度報告中寫道:「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也許是過去35年最能幫投資者賺錢的工具,但是大多數投資者卻經歷著從高峰到谷底的心理路程,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既省力又省錢的指數基金,其投資業績要麼是非常普通,要麼是非常糟糕。」美國第二大基金公司———先鋒集團創始人鮑格爾曾做過統計,截至1997年為止的35年裡,3/4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績效不如標准普爾500指數。從長期來看,指數基金能夠取得優於70%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業績,是長期定投的良好選擇。 指數基金品質更值得信賴 如同選擇自己的另一半一樣,對於長期定投的基金,當然希望它能夠堪托終身。但是令人沮喪的是,國內基金經理更換頻繁,投資者選擇主動型股票基金定投,無異於牽手「花心大少」。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歷任基金經理平均任期只有14.59個月,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做一份15年的基金定投,你得做好它換10個基金經理的思想准備。眾所周知,對於主動型股票基金來說,基金經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風格迥異的基金經理「你方唱罷我登台」,投資者可能就不得不經常忍受自己的基金「移情別戀」。 而指數基金由於是跟蹤指數被動投資,基金經理的個人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其風格執著如一,投資者可以安心持有。此外,指數基金由於是跟蹤指數,被動投資,不存在規模控制問題,因此也不會像一些主動型股票基金那樣因為暫停申購把投資者的定投也給停了的情況。 牛市更要買指數基金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深入和中國經濟的穩健發展,中國證券市場已經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長牛格局已經確認。牛市更要買指數基金,道理極為簡單:因為主動投資的基金對市場熱點的把握很難做到次次准確,反而是以指數為投資標的的被動型基金更具優勢。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各類基金中,指數型基金整體表現最好,平均凈值增長率達125.87%,而主動投資型股票基金年凈值增長率為121.41%,偏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12.48%;平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08.89%。 截至8月3日,指數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110.66%。同期主動型股票基金凈值增長率為97.33%,偏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92.93%,平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84.26%。 目前,國內主流研究機構認為,受益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升值、奧運會、人口紅利等多種因素,A股市場主要指數未來兩年內的走勢將會繼續走高。當前正是投資指數基金的良好時機。 指數基金定投的實證 2005年1月,中國工商銀行首批推出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華安中國A股、廣發聚富、南方穩健成長基金、申萬巴黎盛利精選、國聯安德盛穩健6隻基金的定投業務。如果投資者從那時起,對這6隻基金進行定投,到今年8月,收益最高的是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達244.44%。 據悉,與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同門的融通巨潮100指數基金也被列入中國工商銀行的第三批基金定投名單,投資者定投指數基金時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而且,9月30日前辦理還將獲得最低8折的費率優惠。 [編輯]指數基金的發展歷史 指數基金起源於美國,並且主要在美國獲得發展。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是威弗銀行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當時所引起的反對遠遠多於支持和擁護。到了70年代後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 & T)在內,部分地改變了對指數投資的看法。進入8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日漸繁榮,指數基金開始逐漸吸引一部分投資者的注意力。九十年代以後,指數基金才真正獲得了巨大發展。1994年-1996年是指數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1.3%,超過了市場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5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取得了37%的增長率,超過了市場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6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23%,又一次超過了市場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三年加在一起,市場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長率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率,指數基金的概念開始在投資者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指數化投資策略的優勢開始顯現出來。 據統計,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在1980年為100億美元,到了1996年底達到了10,000億美元。個人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也從1990年的40億增加到了580億美元。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美國的指數基金已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種類豐富的基金業分支。現在美國最成功的指數基金管理人為先鋒(Vanguard)和 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鋒管理的指數基金逾1,000億美元,其旗下的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億的規模名列第二位。現在美國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達(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發(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著一隻或多隻指數基金
② 全球第一隻指數基金是哪家公司首先推出的
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它是威弗銀行向機構投資者推版出的基金產品,以標准權普爾500為追蹤標的。指數基金的理論起源於195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H.Markowitz提出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他指出,一個風險分散的組合,可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提供最佳的平衡。1964年,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W.Sharpe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式,指出市場組合就是最佳的風險分散組合。這些都為指數基金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③ 什麼是指數基金/
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兼具股票、開放式指數基金及封閉式指數基金的專優勢和特色,是一屬種高效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策略類型豐富。
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④ 指數型基金的歷史現狀
指數型基金起源於美國並且主要在美國獲得發展。世界上的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是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當時所引起的反對遠遠多於支持和擁護。到了70年代後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在內,部分地改變了對指數投資的看法。進入8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日漸繁榮,指數基金逐漸開始吸引到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注意力。直到九十年代以後,指數基金才真正獲得了巨大發展。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數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1.3%,超過了市場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5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取得了37%的增長率,超過了市場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6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23%,又一次超過了市場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三年加在一起,市場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長率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率,指數基金的概念開始在投資者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獲得了基金業的廣泛注意,指數化投資策略的優勢開始明顯地顯現出來。
據統計,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在1980年為100億美元,而到了1996年底,這部分指數基金資產的總額已經達到了10,000億美元。個人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也從1990年的40億增加到了580億美元。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美國的指數基金已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種類豐富的基金業分支。現在美國最成功的指數基金管理人為先鋒(Vanguard)和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鋒所管理的指數基金已逾1,000億美元,其旗下的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億的規模名列第二位。美國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達(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發(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著一隻或多隻指數基金。
⑤ 約翰·博格:指數基金之父與勇往直前的《堅守》
20200512閆安
基金行業光鮮靚麗,但世界最大基金公司和指數基金之父約翰·伯格,卻是最吝嗇的一位。
他出差喜歡住酒店打折房,他沒有專車、沒有專屬停車位、沒有頭等艙、沒有行政餐廳。他喜歡接聽客戶電話,擼起袖子和同事平等地工作。
印象中,無論是華爾街還是金融街,一方面趾高氣揚、洋洋得意;另一方面似乎對業績諱莫如深,喜歡裝神弄鬼和振振有詞。而少數的成功者,往往謙遜而低調,一不小心拿個獎,仍然對市場心存敬畏。其投資哲學往往獨立特行,性格鮮明,外表朴實,反而受到投資者尊敬。
《堅守》這本書是約翰·伯格的最後一本留給世人的智慧書籍,無價珍寶。值得珍惜,卻未必要崇拜。堅信一套價值觀就夠了。正如他的那盞指路明燈和代表未來的座右銘:「堅持前行」。
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帕斯卡還說,結果比概率重要。
約翰·博格,則從思想汲取、價值信念、堅毅品格、創新創造、組織實踐、文化傳承等全流程的繼承和發揚光大。正如他的「師傅」諾獎薩繆爾森2005年贊譽到的:「我將博格的發明與車輪、字母表、古登堡印刷、葡萄酒和乳酪的發明相提並論。一隻共同基金,並沒有讓博格變得富有,但是它提高了基金投資者的長期收益,指數基金是陽光下的新事務。」
先鋒領航集團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正是因為創始人約翰·伯格的低成本、長期投資回報與道德價值觀而廣受尊敬。
維克多·雨果說:「沒有任何軍隊可以抵抗一個順應時代的思想。」
——作為學生的約翰·伯格,認同並踐行了經濟學諾貝爾獎薩繆爾森的學術思想。薩繆爾森《投資判斷的挑戰》中言:「沒有找到有力證據——證實基金經理可以在可重復、可持續的基礎上,系統地超越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回報。」
」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奇怪的年代,元素周期表和其他任何東西可以被量化並淪為數學公式,數學被視為准確表述事物的方法,世界傳統智慧的聖經與教義被視作失去的聖賢們值得商榷的觀點。」
」即便在這個大公司、大數據和機器人的時代,在這個金融價值觀從道德絕對主義逐漸(不幸地)向道德相對主義轉變的時代,這種哲學依舊經久不衰。」
作者說,金融時代出現的大多數問題與錯誤都將歸咎於未能遵守受託原則,如同《聖經》中描述的那樣,即「一個人不能同時侍奉兩個主人」……那些名義上擔任受託人,但只考慮由他們支配資金的人的利益的人表明,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原則的必要含義。」
有了思想和信念,還要有行動。」時間會變,行業會變,市場會變,但我們的基本價值觀不會變。」先鋒獨有的共有結構與開創新的指數基金策略,從兩個不同的維度改變了整個共同基金行業。
先鋒對「盈利」的定義:由共同基金持有人回報增值構成,基於以下兩種計算方式:
[if !supportLists]1. [endif]先鋒領航集團基金費率與最大競爭對手基金費率之間的差異;
[if !supportLists]2. [endif]基金優秀業績為基金持有人賺取的額外回報(扣除任何虧損之後)。每年節省下來的費用,有多少的員工分享給先鋒領航集團的員工,由管理層決定。
納爾遜號 Vangard 的勇往直前
先鋒領航本身的意義是「新趨勢中的領導者。」僅為我們的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服務。這些源於健康的自信心以及在最極端情況下戰勝恐懼並鼓舞他人的能力,任何希望培養出傑出領導者與追隨者的教育,必須有這樣必勝的信念。
戰略遵循組織結構:「像一道閃電,讓我堅信,先鋒領航必將不凡,甚至是無可比擬的,它有能力運作被動管理的、低費率的指數基金,而且在未來幾年會成為佔領市場的基金公司。低成本指數基金是完美的,它對於我們新公司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首先,是獨特的共有結構,持有人利益至上的戰略。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會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2005年在其《不落俗套的成功》中說:「投資者在非營利組織管理的基金中表現最佳,因為管理公司專注於服務投資者利益。沒有利潤動機干擾投資者的回報。沒有外部公司利益與投資組合管理的沖突性選擇。非營利組織將投資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最終,由非營利組織管理的被動指數基金才能最大化滿足投資者的期望。」
基金公司的有結構(被基金持有人擁有,並基於「成本」的運營模式)以前從未有人嘗試過。不是那種尋求為自己的股東賺取高額利潤的基金管理公司式的運營,它是為基金自身謀利,並最終為基金持有人謀利。
基金公司無外乎三種情況:個人所有、共同所有、或者由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所有。三種結構中,基金管理公司尋求的是股東的資本回報最大化,這主要基於基金管理費收入。但是這一目標直接同基金投資者的利益相沖突,投資者追求投資回報最大化。可管理人拿走的每一分錢都是共同基金投資者的收益。
共有結構的邏輯順序:共有基金持有人擁有共同基金,共同基金擁有金管理公司。傳統順序則是:傳統基金管理公司股東擁有基金管理公司控制權,基金公司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購買共同基金。
其次,是低成本,即低費率以及低換手率。
便宜有好貨。長期復利收益往往被長期成本的復利作用侵蝕,因此低成本是關鍵。先鋒領航集團特有的基金組織架構確保了最小化成本對基金收益的侵蝕,最大化投資者獲得的復利收益。
降低投資者的成本並最終成為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共同基金提供者。共有結構的基金,使得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非同行那樣讓基金公司股東的利益最大化。
平均加權費率僅為0.11%,約為先鋒旗下基金平均加權費率0.2%的一半。相比同行主動管理型基金平均加權費率為0.63%,海軍上將系列低了差不多80%。永遠不要低估復利的力量,要始終避免「橫征暴斂」的投資成本。主動管理型債券基金的費率對收益率的侵蝕達到32%。銷售傭金是另一個拖累因素。例如,在債券久期風險相對恆定的前提下,這些債券基金僅剩下名義上的信用風險了。
——先鋒基金相對可預測優勢在於:具有相同投資目標與投資策略的基金往往能獲得類似的毛收入,因此成本最低的基金能獲得更高的凈回報。例如,一隻每年費用為1.5%(包括費率、周轉成本、銷售成本等)的基金,10年期的回報將比同類基金高20%,而且無需承擔任何額外的風險。
第三,指數基金戰略。
指數基金統治世界。共同基金互惠模式時代即將到來。
反對者:「指數基金是反美的,要消滅指數基金。」
《聖經·詩篇》:「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到了2018年,先鋒領航集團只有4%的資產被投於主動管理型混合基金。指數基金是目前先鋒集團最大的資產類別,佔比從1975年的0到今天的74%。——指數基金就是那個改變整個金融市場的力量。指數基金「三重奏」:低運營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資本利得稅。
先鋒基金作為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資產規模現已超過6萬億美元,服務超越數千萬客戶(超過兩個主要競爭對手客戶數量的總和)。長期共同基金資產佔比約25%,過去五年,吸引了整個行業近65%的凈現金流入。
對於投資者來說,只要配置80%的先鋒500指數基金和20%的先鋒擴展市場指數基金,就能獲得整體股票市場的敞口。先鋒領航的債券指數基金、固定久期的債券基金和最低管理成本等共同成就了先鋒在債券基金領域的的行業領導者地位。
1996年,巴菲特股東信中說:「持有股票最好的方式,就是擁有一隻費率最低的指數基金,那些遵循這種方法的投資者最終都會擊敗……絕大多數投資專業人士。」
低費率代表著省了就是賺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復利效應。——這就是指數投資策略的真諦。
「我們沒有採取任何增強策略,但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和先鋒整體股票市場指數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兩只指數基金之一,截止2018年,佔先鋒基金的30%。先鋒指數類基金占整體市場份額50%。」
「靠刀劍生活的人,最終必死於刀劍之下。」相反的比較是,主動管理的麥哲倫基金主要依靠彼得林奇。基金資產從最初的10萬美元到1100億美元最高峰,然後有不可避免的破滅了。
指數基金的費率甚至更低:它不需要投資顧問,其所支付的咨詢費用為零。——證明被動指數基金的收益將超過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收益。2018年春,標准普爾發布報告,比較15年來各類主動管理基金和指數基金,顯示標准普爾的各類指數基金打敗了93%左右的主動管理基金。標准普爾500指數年均回報率為11.3%,股票型共同基金年均回報率為9.7%,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年均回報率低1.6%。
創新文化
沒有什麼比成功更成功,還是沒有什麼比成功更失敗?
指數基金已被認作「為個人投資者創造的最重要的金融產品。」先鋒領航集團在平衡型指數基金基礎上延伸出兩類基金版本,一類是生命策略基金;一類是目標退休基金。目標退休基金已被證明是自貨幣市場共同基金依賴基金行業最強大的理念。
積累財富的投資者應該考慮,其長期回報率較高,來自應稅股息收入部分較低,波動性也相對較高。當達到退休年齡開始享受投資生活的時候,投資者會尋求股息更高的股票。1994年創建了生命策略基金;2003年創建了目標退休基金。目標退休基金迅速成為了員工儲蓄計劃最受歡迎的投資品種。
先鋒生命策略基金:
策略收入:20%股+80%債;
保守收入:40%股+60%債;
普通成長:60%股+40%債;
成長收入:80%股+20%債。
目標退休基金:(TDFs,target-date
funds)依賴於「下滑路徑」(glide
path)設定。
通常每5年設立一隻基金。例如2005年到2035年,股債由90:10,隨著退休年限臨近,比例逐步降低為60:40。
主動與被動目標日期基金——成本至關重要。先鋒平均費率為0.13%,同行平均為0.7%。截止2018年,總規模達4040億美元。是迄今為止該領域最大的產品,占整個目標日期基金市場的36%。
(2000 年至今的美國基金業成熟發展階段,期間出現了2001 互聯網泡沫的破裂、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等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標志性事件。ETF成為增長最快的基金品類,而養老目標基金目標日期型基金TDF和目標風險型TRF成為最受歡迎的FOF 型產品。)
約翰·博格認為,ETF是為投資者提供了某種「甜點」。即ETF被視為分散化投資的一種新工具,以及智能交易需要等。ETF對智能投顧,即基於計算機驅動的資產配置模型是不可或缺的。但他堅持認為:股票交易是投資者的敵人。於是有了「投機ETF」說——只有長期投資才是成功者的游戲,短期投資則是失敗者的游戲。
約翰·博格因子
……
憎惡復雜性、官僚主義,稱頌直接與客戶打交道的一線員工。
每年六月先鋒合夥人年度野餐會,當場宣布獎金額。差不多是老員工年薪的30%。熱衷參與巨大帳篷聚會原因。
合夥人計劃每年支付大量現金給每位員工,獎金池大小基於我們為客戶節約的費用,以及我們基金相較於同行的業績表現。他們不用投入一分錢,卻成為合夥人,分享先鋒的獎勵。
合夥人計劃是先鋒「最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旨在鞏固員工與我們的投資者之間的關系,員工彼此關系,員工與投資者同樣彼此關心。
「一旦你找到了朋友,就不要讓他們走。」
得到工作的人是幸福的,因為除此之外別無所求……,工作是神聖的。
我們也許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不過是世界上70億人口中的一份子。但是我們每個人都熱愛生活。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我們人生稍縱即逝。但我們絕不是那麼微不足道。
我們的地球不過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系不過是銀河系中的一部分。銀河系的直徑達到10萬光年。銀河系又不過是整個宇宙的2000億分之一。每個星系都有超過1000億顆星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實在太渺小了。
但是,人的價值不能用這樣的標准來衡量。我們來到世界上是有使命的。我們是來拯救我們的行星的。此外,我們的一生要活的有意義,我們要養育子女,服務社會,也要為祖國,為世界貢獻力量。
我們必須做最好的自己,幫助他人。我們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盡管我們的一生很短暫,但是把我們的短暫一生過得精彩,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
2016年,巴菲特股東信中說:「如果非要在華爾街給誰立一座雕像,以紀念為普通投資者作出最大貢獻的人的話,那麼這個人非約翰·博格莫屬.因為指數基金的收益遠遠超過其他投資方式的回報,他是他們的英雄,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
航海遺產——先鋒價值觀
「激情號」:虔誠、勤奮
「勇敢號」:大膽、魯莽、不畏懼慣例
「敏捷號」:快速前進、充滿信心
「雄偉號」:雄偉、盛大
…
「約翰·博格對投資者的貢獻可能超過任何一個美國人。傑克,你在哪裡?能站起來嗎?」
那顆星星閃爍。
'3��#
⑥ 什麼是共同基金和指數基金
1.共同基金的定義
投資基金起源於英國,盛行於美國。1926年在波士頓設立的「馬薩諸塞州投資信託公司」,是美國第一個現代意義的共同基金。在此後幾年中,投資基金經歷了第一個輝煌時期。到20年代末期,所有封閉式基金總資產達28億美元.1929年的股市崩潰,沉重打擊了新興的美國基金業。危機過後,美國政府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制定了《證券法》(1933年)、《證券交易法》(1934年)、《投資公司法》和《投資顧問法》(1940年)。其中,《投資公司法》詳細規范了投資基金組成及管理的法律要件,通過完整的法律保護,為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戰後,美國經濟強勁增長,投資者信心恢復迅速。時至今日,投資基金得到了包括銀行信託部、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諸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美國已成為世界上基金業最發達的國家,基金資產在規模上已超過銀行資產。
在英語中,共同基金 mutualfund 的mutual意為joint(聯合),而fund有holding(控制)之意,即把許多人的錢集中起來進行專業化投資的運作。
共同基金其實就是一類投資公司 investmentcompany 。作為公司,每一個共同基金都有各自的經理、員工、運作方式和目標等等。基金的投資目標反映出它之所以成立和存在的理由。簡而言之,共同基金集合了一部分委託人的資金,並代表他們的利益進行有預設目的投資。每個基金公司都會僱傭投資專業人士來管理基金的投資組合,通常稱他們為投資組合管理者。這些專業人士可以組成團隊來經營基金,有些投資公司甚至委託其他公司或自由投資專業人士來幫助公司進行資本運作。 共同基金是把大量投資者和雇員的錢集中在一起,從而購買各個廠商的股票。以一組投資者的名義購買並由專業投資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管理的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的組合。
有兩類共同基金:開放式和封閉式。
開放式共同基金隨時可以以凈資產價值(NAV)贖回或發行股份,凈資產價值是所持全部證券的市場價格除以發行股數。開放式基金的發行股數隨著投資者購買新股或贖回舊股而每日變動。
封閉式共同基金不以NAV贖回或發行股份。封閉式基金的股份和其他普通股一樣通過經紀人進行交易,因此它們的價格不同於凈資產價值。
共同基金,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設立,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資金,投資者作為基金公司股東面目出現。它在結構上類似於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從事實際運作,而將資產委託給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運作,同時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代為保管基金資產。其設立的法律文件是基金公司章程及招募說明書。
信託制度對投資基金的巨大影響是深遠的。它並不限於對後者產生的直接影響,還體現在:一方面,使投資基金在組織形式上劃分為公司型基金與契約型基金;另一方面,導致了開放式基金的產生。在歷史上,開放式投資基金是為提高基金的流動性,借鑒現代信託制度允許信託人解除信託存約的制度安排而設計形成的。
契約型基金又稱信託型基金或單位信託基金,是由基金經理人(即基金管理公司)與代表受益人權益的信託人(託管人)之間訂立信託契約而發行受益單位,由經理人依照信託契約從事信託資產管理,由託管人作為基金資產的名義持有人負責保管基金資產。它將受益權證券化,通過發行受益單位,使投資者作為基金受益人,分享基金經營成果。其設立的法律文件是信託契約,沒有基金章程。
契約型基金在具體運作中遵循信託原理,基金管理人、託管人、投資人三方當事人的行為通過信託契約加以規范。因此,在國外,這類投資基金在其名稱中一般帶有「信託」字樣,如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稱為證券投資信託,英國和香港地區稱為單位信託等。
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的主要區別在於設立的組織架構及法律關系不同,因此後者也較前者更具靈活性。公司型基金在美國最為常見,而契約型基金則在英國較為普遍。
簡單點說共同基金,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設立,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資金,投資者作為基金公司股東面目出現。它在結構上類似於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從事實際運作,而將資產委託給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運作,同時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代為保管基金資產。其設立的法律文件是基金公司章程及招募說明書。
2.共同基金的優點
①分散投資風險
共同基金的資產較一般投資人來得龐大,故足以將資金分散於不同的股票、甚至不同的投資工具中,以達到真正的風險分散,而不致因一支錯誤的選股,而產生重大的虧損。
②專業操作管理
共同基金公司聘有專業基金經理人及研究團隊從事市場研究,對於國內、外的總體、個體投資環境,及個別公司狀況都有深入了解。而且,只要花少許的基金管理費就可享受到專家的服務,可以說是小額投資人的最佳福音。
③最佳節稅管道
(1) 國內基金: 股票型基金買賣價差產生獲利時,依現行法規得以免稅;至於基金配息給投資人時,若此配息的來源是投資標的所產生的,則需納入綜合所得稅,並可依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規定,享有二十七萬元的免稅額。
(2) 海外基金: 我國稅法目前采屬地主義,個人投資海外共同基金,無論是買賣價差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或配息,皆不必納入個人所得中報稅,可以合法節稅。
3.變現性相當靈活
當投資人不想投資時,可隨時選擇退出,贖回國內債券基金的款項,可於申請贖回之次一營業日收到,國內股票型基金及海外基金約一周可拿到款項。不像其他的投資工具,有賣不出去的風險。
①小額資金即可投資全球
共同基金是將投資分散於不同之標的,甚至不同的金融市場(區域、國家)。投資人最低只要三仟元(定時定額),就可分享到全球各地區經濟成長的成果。與其他投資工具比較,投資下限小了許多。
②安全性高
共同基金是采保管與經營分開的原則。若基金公司或保管銀行不幸倒閉時,債權人不得對基金資產請求扣押或行使其他權利,投資人的權益不會因而受到影響。
(Index Fund)指數型基金是指基金的操作按所選定指數(例如美國標准普爾500指數(Standard&Poor's 500 index)
,日本日經225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等)的成份股在指數所佔的比重,選擇同樣的資產配置模式投資,以獲取和大盤同步的獲利。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指數基金是成熟的證券市場上不可缺少的一種基金,在西方發達國家,它與股票指數期貨、指數期權、指數權證、指數存款和指數票據等其他指數產品一樣,日益受到包括交易所、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等各類機構的青睞。
指數型基金是保證證券投資組合與市場指數業績類似的基金。在運作上,它與其他共同基金相同。指數基金與其他基金的區別在於,它跟蹤股票和債券市場業績,所遵循的策略穩定,它在證券市場上的優勢不僅包括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而且還具有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因此,從長期來看,其投資業績優於其他基金。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方法簡單,只要根據每一種證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的證券,長期持有就可。
對於一種純粹的被動管理式指數基金,基金周轉率及交易費用都比較低。管理費也趨於最小。這種基金不會對某些特定的證券或行業投入過量資金。它一般會保持全額投資而不進行市場投機。當然,不是所有的指數基金都嚴格符合這些特點。不同具有指數性質的基金也會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編輯本段指數型基金的發展
美國是指數型基金最發達的西方國家。先鋒集團率先於1976年在美國創造第一隻指數型基金——先鋒500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的產生,造就了美國證券投資業的革命,迫使眾多競爭者設計出低費用的產品迎接挑戰。到目前為止,美國證券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00種指數型基金,而且每年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動的指數型基金產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今在美國,指數型基金類型不僅包括廣泛的美國權益指數型基金、美國行業指數型基金、全球和國際指數型基金、債券指數型基金,還包括成長型、杠桿型和反向指數型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則是最新開發出的一種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的迅猛發展得益於該基金特有的上述優勢。2002年6月,在上證所推出上證180指數僅半年的時間,深交所也推出深證100指數。之後,國內第一隻指數型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的面市,2003年初,又一隻緊密跟蹤上證180指數走勢的基金——天同上證180指數型基金也上市發行。然而指數型基金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為了規避系統風險及個股投資風險,我國的優化指數型基金採取了與國外指數型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則。其差異主要表現為:國內優化指數型基金的管理人可以根據對指數走向的判斷,調整指數化的倉位,並且在主觀選股的過程中,運用調研與財務分析優勢,防止一些風險較大的個股進入投資組合。在指數化投資部分,基金興和、景福跟蹤上證A股綜合指數,基金普豐跟蹤深圳A股綜合指數。從該類基金的實際運作結果看,表現不盡如人意。探究其原因,不僅有中國證券市場本身的缺陷,也有基金公司操作上的原因。盡管如此,指數型基金仍然成為眾多投資者喜愛的金融工具。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基金業的蓬勃發展,相信指數型基金在中國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編輯本段指數型基金的歷史與現狀
指數型基金起源於美國並且主要在美國獲得發展。世界上的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是威弗銀行(WELLS FARGO BANK)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當時所引起的反對遠遠多於支持和擁護。到了70年代後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在內,部分地改變了對指數投資的看法。進入8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日漸繁榮,指數基金逐漸開始吸引到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注意力。直到九十年代以後,指數基金才真正獲得了巨大發展。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數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1.3%,超過了市場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5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取得了37%的增長率,超過了市場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6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23%,又一次超過了市場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三年加在一起,市場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長率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率,指數基金的概念開始在投資者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獲得了基金業的廣泛注意,指數化投資策略的優勢開始明顯地顯現出來。
據統計,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在1980年為100億美元,而到了1996年底,這部分指數基金資產的總額已經達到了10,000億美元。個人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也從1990年的40億增加到了580億美元。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美國的指數基金已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種類豐富的基金業分支。現在美國最成功的指數基金管理人為先鋒(Vanguard)和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鋒所管理的指數基金已逾1,000億美元,其旗下的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億的規模名列第二位。現在美國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達(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發(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著一隻或多隻指數基金。
編輯本段指數型基金的特點
目前指數基金有興和、普豐、天元三隻指數基金,就是有指數基金特點的"優化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
例如,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目標在於獲取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一樣的收益,上證綜合指數基金就按照上證綜合指數的構成和權重購買指數里的股票,相應地,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表現就會像上證綜合指數一樣波動。
指數基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這兩方面都會對基金的收益產生很大影響。而且,這種優點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表現得更為突出。此外,簡化的投資組合還會使基金管理人不用頻繁地接觸經紀人,也不用選擇股票或者確定市場時機。
具體來說,指數基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費用低廉。這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管理費用是指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買賣證券時發生的經紀人傭金等交易費用。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這些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FONT>;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2、分散和防範風險。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釘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
3、延遲納稅。由於指數基金採取了一種購買並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換手率很低,只有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剔除的時候,或者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的時候,指數基金才會出售持有的股票,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每年所交納的資本利得稅(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中,資本利得屬於所得納稅的范圍)很少,再加上復利效應,延遲納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累積多年以後,這種效應就會愈加突出。
4、監控較少。由於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
⑦ 標普500指數基金有哪些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那麼標普500指數基金有哪些?
1、 標准普爾500指數英文簡寫為S&P 500 Index,是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
2、 這個股票指數由標准普爾公司創建並維護。標准普爾500指數覆蓋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asdaq交易的上市公司。與道瓊斯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
3、 平安銀行代銷多種基金,每種基金的規定是不一樣的,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更多-基金,搜索對應的基金名稱進行了解。
關於標普500指數基金有哪些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
⑧ 跟蹤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指數基金是什麼意思
標抄准普爾500指數是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由標准普爾公司創建並維護。其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標准普爾500指數覆蓋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asdaq交易的上市公司。
標准普爾(S&P),很多人簡稱為「標普」,作為金融投資界的公認標准,提供被廣泛認可的信用評級、獨立分析研究、投資咨詢等服務。標准普爾提供的多元化金融服務中,標准普爾1200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已經分別成為全球股市表現和美國投資組合指數的基準。
標准普爾500指數計算方法: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3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
這個實際上就是賭美國股市是向上發展還是向下發展。
⑨ 解釋意思 急急急!!!在線等候!!!答對加分!!
等等。你可以為你的投資組合這一點,在為您的每一個投資10萬元
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先鋒環球股票基金,QQQQ的,和豐收SHSZ300
指數基金。
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 的意思是: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
Harvest SHSZ300的意思是:豐收SHSZ300
那些名詞都是指數基金。這段英文意思就是想讓你投資那些指數基金。是個推銷文段
⑩ 巴菲特基金投資6招教你如何買基金
股神巴菲特關於投資方面有著非常多的心得,巴菲特基金投資6招為我們介紹了不少基金投資技巧。究竟巴菲特基金投資6招教我們如何購買基金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