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基金投資人許瓊娜

基金投資人許瓊娜

發布時間:2022-10-11 18:35:47

A. 許瓊娜是什麼人

投資股票是許多人都選擇賺錢的方式,當然,如果投資股票非常厲害的,所賺的錢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大多股民都是只賠不賺,這中間有著一定的經濟頭腦才可以!今天就來說一說許瓊娜吧!

一個女人竟然擁有如此強大的經濟頭腦,是我們口中所說的高級人才強大大腦。

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

有的人為了炒股家破人亡,有的人為了炒股散盡家財,這是需要一定的天賦和努力的,而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去做炒股的暴發戶!就拿許瓊娜來說,她是就讀於中山大學的MBA,有著一定的天賦的努力,在學習積極學習相關的知識,出社會學習經驗才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

B. 私募大佬排名

一、 葛衛東 江湖人稱「葛老大」的葛衛東,2000年開始投資股市,數次破倉,一度有自殺傾向。2004年,他閱讀了大量巴菲特的書籍,使他明白了投資的真諦,交易能力迅速提高。在過去的六年裡,他的年均回報率為120%,被華爾街稱為「東條英機」。現在擁有150億資產,在胡潤財富排行榜上排名第216位。
二、 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之弟」王亞偉,帶領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生了748.90%的總回報,成為了業界的神話。他以低調和犀利的操作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大膽的操作風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現令人尷尬,王亞偉從神壇上摔了下來。但現在他重生了,帶著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農民傅海棠養豬六年,種棉花大蒜。2000年投資期貨,2009年至2010年,18個月投資從5萬增加到1.2億,成為期貨「第一散戶」,原「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擁有「農民哲學家」稱號。
四、蔣菲 歷史上「最佳散戶投資者」蔣菲,25歲時通過炒股賺了4億元,一夜成名。她的背景很神秘,又是個低調的人,所以她的財富來源是有爭議的。但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典型的「浙派」短線游資,出手果斷,資產管理嚴格,交易體系獨特。
五、趙丹陽 趙丹陽於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並於1996年回到國內市場。2007年和2014年兩次攻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能夠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做出准確的判斷。李大霄曾將自己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和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2010年以600萬元持有3萬多手棉花賺了220倍到13億,2011年以1億元持有1萬手空棉花賺了7億,被稱為棉花人。2012年,他重新入市,虧損7億。之後,他暫時退出期貨,在華山行醫。
七、張磊 一級市場「投資狂人」章雷是高淳資本的創始人,管理的資產達300億美元。他的投資項目包括騰訊、JD.COM、mobike和滴滴,他倡導的投資理念是「存正用奇」、「撈一把」。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表現最好的股票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邱國根,凈資產70億,學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掌舵。我們可以在股票,期貨和債券市場看到他。他最擅長投資組合,他的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大陸投資者視他為「港股之神」。1969年,他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下了股票。40年後,他擁有資產42億人民幣,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倡導「炒股不投機市場」的理念,對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幸的是,他在2014年患有淋巴瘤,並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前「私募哥」徐翔,被譽為「寧波每日極限敢死隊」首席舵手。17歲時,他拿著3萬元入市投機到40億元,一度管理數百億資產「鶴立雞群」。不幸的是,2015年,一代投資神話在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而被捕後宣告終結

C. 私募大佬排名

私募大佬的排名?

Carlyle:全球前5 PE,Buyout (「控股收購型」)和 Growth(「成長型」)都做,各個行業也基本都覆蓋。
淡馬錫:新加坡國企,錢多,一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主要做成長型,TMT行業看得比較多。
MBK:韓國起家PE,之前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中國區老大走了,自己去開了fund,加做Nexus Point Capital。目前應該是韓國項目多一些,當然中國也會看。主要做控股收購型,大部分行業都看,但是由於是並購導向,互聯網之類的企業不太看。

中信資本:中國本土PE,錢多,資源多,控股收購型為主,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在大陸地區投資非常活躍,屬於國內做得比較好的本土PE。最近投過的項目包括順豐、麥當勞等。
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專注於亞洲市場,主要做控股收購型,看的行業也是除了純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
華平:全球前10 PE,主要專注於成長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不過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在互聯網、新消費領域的投資案例,比如最近在進行的58同城的私有化、前段時間接盤神州租車等。

軟銀:起源日本,孫正義嘛,大家肯定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他最出名的項目之一了。成長型為主,行業的話,互聯網和高科技行業為主,而且他的打法是搭建一個大平台,裡麵包含了各種他們投資的科技企業,最終遠景估計是要引領世界科技發展了。當然最近的wework,uber,OYO等,讓很多LP對孫正義的投資邏輯產生了懷疑。接下來如何發展就拭目以待了。
PAG:專注於亞洲,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稍微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最近做的項目包括樂信、珍愛網、盈德氣體等。

L Catterton:主要是做消費品行業,比如飲料、啤酒、食品之類的。
Blackstone:全球排名第一的PE,在全球市場非常活躍,但是過去幾年在中國活躍度一般。以控股收購型為主,投的行業偏傳統一些,過去2-3年在中國應該是收購了一家包裝公司和一家物流倉儲公司。

KKR:全球前5 PE。青島海爾、現代牧業等經典案例就是私募大佬劉海峰之前在KKR時期投的,後來劉大佬自己去開fund了,叫做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類型上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
高瓴資本:從AUM來講,現在是亞洲最大的PE。一級和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以成長型為主,但是也會做控股收購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的TMT組和消費組,投過京東、格力、百麗、喜茶等大家熟知的公司。

方源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唐葵也是私募界的出名的大佬之一,做成長型比較多,投過很多互聯網行業,比如360金融、貓眼、老百姓、房多多等。
春華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胡祖六博士,應該很多人聽過這個名字。他們也是投互聯網行業比較多,和阿里巴巴關系極好,經常一起做項目,和阿里一起投過的項目比如哈啰單車、大搜車、百勝中國等,春華資本也投資了螞蟻金服。

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劉海峰大佬在加入KKR之前,曾在這里待過。主要做成長型項目為主,行業上除了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近期比較出名的項目應該是飛鶴。
Goldman Sachs PIA:也是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比較低調,不太經常看到他們的新聞或者碰到他們的人,不過高盛在金融圈的名聲足以讓他們在私募領域里也有超強的deal sourcing能力。他們做的項目也是以成長型為主,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聚水潭、口子窖等。

CVC Capital Partners:全球前10 PE,在亞太區域主要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俏江南、大娘水餃等。
Silver Lake:全球前20 PE,在亞洲貌似做東南亞項目和印度項目比較多,沒太聽說他們做了什麼中國地區的項目。經評論知友提醒,他們曾投資過阿里巴巴的Pre-IPO。

Bain Capital:全球前20 PE,基本只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比較出名的是他們的醫療行業組。
EQT:歐洲起源PE,做控股收購型項目為主,但是在中國不太活躍,比較出名的項目是老百姓。
Affinity:和PAG、Baring有點類似,屬於專注於亞太區域的PE,但是somehow沒有看到過太多他們近期投資的項目,經評論知友分享,Affinity曾在2016年的時候投過今麥郎。

弘毅資本:聯想旗下的PE,曾經一度引領風騷,在中國本土PE中大放異彩,但是後來據說表現沒以前好了,比較出名的項目,像途牛和pizza express好像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厚朴投資:中國本土PE,創始人方風雷也是中國投行界的元老之一。主要以成長型項目為主,各個行業基本覆蓋,科技、消費、地產等行業關注較多。出手非常大,之前投過蒙牛、中國銀行等大項目,前段時間還跟上面提到的高瓴資本在搶格力。

博裕資本:目前來講,應該是中國本土表現最優異的私募基金了,近期比較出名的投資是猿輔導、KLOOK、完美日記、網易雲音樂和快手等,歷史上也投過中糧肉食和同程旅遊這樣的典型案例,他們投的消費品、互聯網和醫療行業多一些,以growth為主。
中金資本:也是券商系基金,在國內非常活躍,所有行業都覆蓋,以growth為主,最近投了聚水潭、比亞迪半導體、凱樂士、小鵬汽車等。

鼎暉投資/CDH:中國本土PE,前身是中金/CICC的直接投資部,從fund類型上來講已經非常完整,包括PE、VC、地產、夾層資本等等,比如他們最近剛完成了第五個夾層資本基金的募資,達到了80億人民幣的規模,這也是中國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夾層資本了。PE方面的話,以成長型機會為主,覆蓋的行業包括消費品、工業製造業、現代服務、醫療、金融、能源等,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蒙牛、雙匯、鏈家、分眾傳媒以及奇虎360等。

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上面提到私募大佬劉海峰後來自己出來開fund了,就是指DCP,首期基金規模就募到了25億美元。從項目類型上來說,既看控股收購型項目,也看成長型項目,行業上來說主要包括消費品、工業技術、醫療健康、農業/食品安全、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和TMT等。雖然成立時間不長,2年多左右,但是已經投出了多個項目,包括啟明醫療,MFS Technology,遠東宏信,中糧肉食等。

CMC資本:中國本土PE,創始人黎瑞剛,江湖人稱黎叔,大家應該多多少少聽過他的名字,屬於政界+傳媒界兩邊都吃透的大佬。CMC Capital剛成立的時候,應該是專注於黎叔本身最擅長的文娛領域,不過後來看的行業也慢慢拓展,現在基本文娛,科技和消費品都看。專注於成長型機會。在中國投資界非常活躍,經常能看到他們投資的新聞,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完美日記、猿輔導、樂其電商、快看漫畫等等。

TPG:全球前10 PE,但是在中國並沒有很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中金、摩拜單車、維金信科、深圳發展銀行、和睦家醫療等。
GIC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新加坡的國際投資機構,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瓜子二手車、點融網、微盟、菜鳥網路、以及「著名的」瑞幸咖啡。
General Atlantic / GA / 泛大西洋投資:全球前20 PE,過去兩年在中國比較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但是以高科技和消費品為主,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最近正在進行的58同城私有化、自如、西瓜製造商等。

Nexus Point Capital:提到之前MBK的中國區聯合創始人出來開的一個Fund,就是這個。在香港和上海都有辦公室,只做並購型項目,專注於mid-market,最近做過的項目包括台灣的漢堡王和幾家醫療領域的公司。

D. 許瓊娜是什麼人,她管理基金有哪些

許瓊娜不是基金持有人。沒有管理基金。

基金公司擁有一批既有較高學歷、又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專家。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能及時掌握大量的信息資料, 能對金融市場上各種品種的價格變動趨勢作出比較正確的預測,最大限度地避免投資決策的失誤,提高投資成功率。


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閱讀全文

與基金投資人許瓊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車有家融資租賃官網 瀏覽:83
融資效能 瀏覽:130
新加坡幣怎麼算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906
富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959
美興小額貸款排列幾 瀏覽:49
北京九鼎投資集團會計部 瀏覽:903
豐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17
股票佛山老 瀏覽:915
28融資 瀏覽:166
光信善信託 瀏覽:505
北上資金流出多少 瀏覽:671
銀行理財屬於哪種理財方式 瀏覽:236
2220港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343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