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騰訊馬化騰占股比例
8.63%。
騰訊的前五大股東,大多數數來自國外,美國居多,股份最高的居然不是馬化騰。
1.納斯帕斯(南非):31.17%
2.馬化騰(中國):8.63%
3.摩根大通(美國):4.78%
4.領航(美國):2.44%
5.貝萊德(美國):1.97%
騰迅這些年股價持續飆升,目前市值4萬億,營收3700億,凈利900億。南非報業在2001年用3200萬美元的投資換回了13000億元,而整個南非2019年GDP也不過24000億。
馬化騰曾回應說,南非大股東Naspers是18年如一日的支持騰訊。
「騰訊大股東才賣一點點,還立刻承諾三年不再賣。這樣的股東很難找。」
我覺得馬化騰這話說的沒有毛病,反觀阿里巴巴的大股東軟銀,這些年借口財務問題出售了不少阿里的股份。由於騰訊的股東沒怎麼出售騰訊的股份,這就沒什麼讓人說的,最多每年也是拿點分紅!
馬化騰和劉熾平在2020年多次減持騰訊股權,其中,馬化騰套現超過60億港元,劉熾平2020年內第五次減持騰訊股權,累計套現已超過10億港元。
不過,馬化騰和劉熾平的身價都是越減越高了。以當前騰訊市值5.9萬億港元計算,馬化騰身價4950億港元;劉熾平身價為330億港元。
2021年4月,Prosus被曝出售1.92億股騰訊控股股票,持股比例從30.9%降至28.9%。以當時騰訊市值6萬億港元,則意味著Prosus將套現近1200億港元。
Prosus是一家控股公司,用來持有南非投資公司Naspers的國際互聯網資產。2019年9月11日,Prosus在荷蘭掛牌上市。
❷ 納斯帕斯股權結構是什麼意思
意思所佔股份多。2018年3月23日騰訊大股東納斯帕斯以每股405港元配售1.8999783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約2%,涉及資金769.4億元,配售完成後,大股東Naspers持倉由33.17%減至31.17%,仍為騰訊的控股股東。 2019年納斯帕斯分拆包括持有31.17%股權的騰訊,俄羅斯企業Mail.Ru、德國外賣公司Delivery Hero、電商網站OLX、印度外賣公司Swiggy、美國線上交易平台Letgo、等海外互聯網業務成一家新公司Prosus,並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和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納斯帕斯將持有新公司的73%股份,其餘27%為流動股份,新公司市值將高達1400億美元,成為歐洲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拓展資料
2000年左右,用戶高速增長的騰訊公司盈利無望,為了解決面對源源不斷增長的用戶需要購買的伺服器開支。 馬化騰無奈之下四處尋找買家,希望對方能夠買下騰訊解決伺服器費用的問題。 當時正值互聯網經濟泡沫,資本市場經歷一場泡沫破裂的腥風血雨,對於互聯網公司可以說是談之色變。 哪怕是已經超過萬億美金市值的亞馬遜,也跌倒了頂峰時期的1%,國內三大互聯網公司網易、新浪和搜狐也都自身難保。 在這種情況下,騰訊的售賣當然無人問津,最後馬化騰不得不找到廣東電信,希望用股權來抵扣伺服器費用或者希望廣東電信把騰訊收購了,據說只要50萬美金。廣東電信當然是拒絕了,誰希望去接受一個連續虧損的公司呢? 這才是正常邏輯。所以當時南北報業提出接手盈科數碼和向騰訊注資的時候,市場一直認為南非報業肯定是,腦袋出什麼問題了。
騰訊創業初期,ID和盈科數碼以各占騰訊20%股份的代價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 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 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然後,MIH從盈科手中購得20%騰訊股權的同時,還從IDG手中收購了騰訊控股13%的股份。 2002年6月,騰訊控股其他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騰訊的股權結構由此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2003年8月,騰訊創業團隊將IDG所持剩餘股權悉數購回,並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經過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最終完成了上市前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的股權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