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唐發電 還是msci概念股嗎
不屬於msci
⑵ 廣譽遠股票目標價多少廣譽遠歷史高位是多少廣譽遠股民如何評價
由於疫情原因,上半年的醫葯製造板塊得到了相當高的社會關注度。可是作為具備高技術密集特點的行業,醫葯製造在投入、產出、風險、技術密集型方面都比一幫行業來得高。那我們該如何選擇可投資的醫葯製造公司呢?
正好,我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醫葯製造行業里中葯版塊的老牌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廣譽遠!
在開始分析廣譽遠之前,不如先來看看我整理的這份醫葯製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大家可以看看:寶藏資料:醫葯製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廣譽遠在公元1541年宣布成立,距今已經過去了五百年,一直處於不斷發展中。公司主營業務分別為生產和銷售中醫醫葯,其中佔主導的是包括"龜齡集"和"定坤丹"在內的這兩種產品,在中華中醫葯寶庫中,該產品是養生珍寶,並且曾讓皇帝多次御批為朝廷供葯,同時獲得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公司計劃未來五年內將在全國范圍內建立100家國醫館、1000家國葯堂,其中包括人參、鹿茸、枸杞、西紅花、地黃、肉蓯蓉、參等九大GAP養植基地。
對廣譽遠的公司情況簡單概述了之後,我們來分析一下廣譽遠公司有什麼優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知識產權優勢
廣譽遠到2016年年末擁有的專項技術已經有12項,包括正在申請的5項,以及1項受讓專利技術。與此同時,公司還擁有國內商標85個,國際商標8個,新增商標有16個。
不僅如此,公司的「遠及圖」商標被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通過這些知識產權給公司帶來的優勢,不僅能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其實也可以鞏固行業地位。
亮點二:產品優勢
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等百餘種傳統中葯廣譽遠目前都擁有,其中龜齡集是國內存世最完整的復方升煉技術的活標本,被稱作是"中醫葯的活化石",它與定坤丹均為國家保密品種。
與此同時,公司的牛黃清心丸使用的是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等天然的原材料,被稱作"雙天然"產品。在該產品優勢的積極作用下,在中葯製造細分領域中廣譽遠的競爭優勢是很強的,
亮點三:品牌優勢
廣譽遠這家公司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所生產的中葯產品品牌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可以與名聲顯赫的廣州陳李濟、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相提並論,作為"清代四大名店"之一,現被譽於國家商務部的中國老字型大小"企業。我的觀點是,老品牌的優點對公司在未來營業收入的穩定增長有很大幫助。
考慮文章字數有限,更多關於牧原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的這篇研報都有詳細講述,仍想了解就點擊此處:【深度研報】廣譽遠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不斷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出現,社會對於中葯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同時在疫情的影響下,中葯在治療裡面擔任的角色非常重要。並且中葯也擁有挺長的產業鏈,可是不得不說,在該領域出眾的企業比較少,進入壁壘較難,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現狀。
廣譽遠確實屬於該行業的龍頭企業,這家中葯製造公司的口碑挺高。
由於時間的原因,所以導致大家看到的文章內容有滯後性,如果對廣譽遠的未來行情非常關注的話,建議大家直接點開鏈接看看,診股有專業的投顧給你提供幫助,看下廣譽遠估值是高還是低了:【免費】測一測廣譽遠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10-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⑶ 新廣譽遠股票行情廣譽遠今早股價廣譽遠從來沒漲停
由於疫情原因導致的醫葯製造板塊在上半年的社會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可是作為具備高技術密集特點的行業,醫葯製造在投入、產出、風險、技術密集型方面都是比普通行業高很多。如何才能選到具有投資價值的醫葯製造企業呢?
正好,我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醫葯製造行業里中葯版塊的老牌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廣譽遠!
在學姐還沒講述廣譽遠之前,我為大家准備了一份醫葯製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可以參考一下:寶藏資料:醫葯製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公元1541年,廣譽遠成立,距今已經過去了五百年,一直處於不斷發展中。公司主營業務一個是生產中醫醫葯,另一個是銷售中醫醫葯,其中"龜齡集"和"定坤丹"是佔主導地位的產品,該產品是中華中醫葯寶庫珍藏的養生至寶,曾多次作為皇帝御批的朝廷供葯,與此同時經國務院評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公司計劃未來五年內將在全國范圍內建立100家國醫館、1000家國葯堂,其中包括人參、鹿茸、枸杞、西紅花、地黃、肉蓯蓉、參等九大GAP養植基地。
大致講述了一下廣譽遠的公司情況後,我們把廣譽遠公司的亮點分析一下,我們選擇去投資是否值得呢?
亮點一:知識產權優勢
到2016年年末為止,廣譽遠的專利技術已經有12項了,包括正在申請的5項,以及1項受讓專利技術。同時,公司擁有國內商標85個,國際商標8個,新增商標有16個。
不僅這樣,公司的「遠及圖」商標被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我們也通過這些知識產權帶來的優勢,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同時,還可以鞏固行業的地位。
亮點二:產品優勢
廣譽遠如今對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等百餘種傳統中葯都有覆蓋,其中,龜齡集是目前為止國內存世最完整的復方升煉技術的活標本,有"中醫葯的活化石"的美譽,它與定坤丹均為國家保密品種。
與此同時,公司的牛黃清心丸的原材料都非常的不錯,包括天然材料,像是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等,被譽為"雙天然"產品。因為該產品優勢的幫助,廣譽遠在中葯製造細分領域中競爭優勢非常明顯,
亮點三:品牌優勢
廣譽遠成立歷史悠久,所生產的中葯產品品牌廣受大家信賴,與廣州陳李濟、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有同樣的名望,一起並稱為"清代四大名店",如今已是國家商務部的中國老字型大小"企業了。我覺得,有老品牌優勢助力,公司很可能在未來的營業收入中穩定增長。
出於對篇幅的考慮,更多關於牧原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的這篇研報都有詳細講述,仍想了解就點擊此處:【深度研報】廣譽遠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了,人口老齡化也出現了,人們對於中葯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由於疫情的影響,中葯治療擔任的角色可以說是極其重要了。而且中醫葯產業規模挺大的,但是在該領域,幾乎很少有龍頭企業的存在,進入壁壘較難,短時間內很難突破。
該行業的龍頭企業比較少,其中廣譽遠就是龍頭企業之一,也是一家被大家所贊美的中葯製造公司。
文章肯定有延遲性,如果很感興趣廣譽遠的未來行情的話,下面這個鏈接,大家可以點擊看看,替你診股的有專業的投資顧問,看下是高估還是低估了廣譽遠估值:【免費】測一測廣譽遠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10-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股票廣譽遠目前怎麼了廣譽遠算一隻什麼股票廣譽遠分紅對短線投資者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醫葯製造板塊受到社會上的關注度頗高。但作為存在高技術密集特點的行業,醫葯製造在投入、產出、風險、技術密集型方面都是比普通行業高很多。到底該怎麼選擇好的醫葯製造公司去投資呢?
很巧有機會,在這里我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關於醫葯製造行業里中葯版塊的老牌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廣譽遠!
有關廣譽遠的介紹還沒還是前,我整理好的醫葯製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寶藏資料:醫葯製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廣譽遠成立於公元1541年,迄今為止,發展歷史已經接近五百年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了生產和銷售中醫醫葯,其中主導產品為「龜齡集」和「定坤丹」,在中華中醫葯寶庫中,該產品是珍藏的養生至寶,曾多次作為皇帝御批的朝廷供葯,並且被國務院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公司計劃未來五年內將在全國范圍內建立100家國醫館、1000家國葯堂,其中包括人參、鹿茸、枸杞、西紅花、地黃、肉蓯蓉、參等九大GAP養植基地。
剛剛大致闡述了一下廣譽遠的公司情況,我們把廣譽遠公司的亮點分析一下,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知識產權優勢
到2016年年末為止,廣譽遠的專利技術有12項,包括正在申請的5項,以及1項受讓專利技術。與此同時,公司還擁有國內商標85個,國際商標8個,新增商標有16個。
更甚者是,"遠及圖"商標是公司眾多商標中的一個,已經被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我們也通過這些知識產權帶來的優勢,這確實能夠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而且也可以穩固公司在行業的地位。
亮點二:產品優勢
廣譽遠如今對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等百餘種傳統中葯都有包括,其中龜齡集是國內存世最完整的復方升煉技術的活標本,被譽為「中醫葯的活化石」,它與定坤丹均為國家保密品種。
與此同時,公司的牛黃清心丸的原材料都是天然的,非常健康,有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等,被稱作"雙天然"產品。因為有該產品的優勢加成,在中葯製造細分領域中,廣譽遠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
亮點三:品牌優勢
廣譽遠成立了很長的時間,所生產的中葯產品品牌廣受大家信賴,可以與名聲顯赫的廣州陳李濟、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相提並論,作為"清代四大名店"之一,現已獲得國家商務部的中國老字型大小"企業的稱號了。我覺得,藉助老品牌的優勢,公司有望在未來的營業收入中穩定增長。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與牧原股份有關的研究報告與風險預警,我的這篇研報中就有你想要了解的內容,",仍想了解就點擊此處:【深度研報】廣譽遠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不斷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出現,人們對於中葯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中葯在治療中擔任比較重要的角色。並且中葯也擁有挺長的產業鏈,尤其是該領域,所能發現的龍頭企業非常少,因此,企業想要進入壁壘的話,其實是很難的,想要在短時間內突破現狀,很難得。
該行業的龍頭企業比較少,其中廣譽遠就是龍頭企業之一,也是一家就著很高口碑的中葯製造公司。
不得不說,此篇文章內容肯定有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廣譽遠的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替你診股的有專業的投資顧問,看下是高估還是低估了廣譽遠估值:【免費】測一測廣譽遠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10-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⑸ a股再迎msci大考,證監會關鍵表態,哪些概念股會被炒作
A股加入MSCI的第四次「大考」腳步越來越近。
北京時間6月21日凌晨,MSCI官方將再一次公布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這是A股自2013年以來第四次沖擊MSCI國際指數。
6月16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回應A股能否納入MSCI指數時表示,不管是不是納入MSCI指數,中國股票市場,包括整個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前進是不會改變的,改革開放的節奏也不會因為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而改變。
張曉軍指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無論是MSCI指數也好,還是其它的指數,假如沒有中國的股票在裡面是非常不完整的。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決定權在MSCI,這是MSCI的一個商業決策。
什麼是MSCI指數?
網路顯示:
MSCI是美國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又譯明晟)。MSCI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沖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明晟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基準指數。據晨星、彭博、eVestment的估算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全球約10萬億美元的資產以MSCI指數為基準,全球前100個最大資產管理者中,97個都是MSCI的客戶。截至2015年末,超過790支ETF以MSCI指數為追蹤標的,美國95%的投資權益的養老金以MSCI為基準。
MSCI指數的計算方法本質上是一種拉氏指數,核心是根據調整後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根據 MSCI指數編制規則,各成份股的權重根據單只股票自由流通市值乘以納入比例(A股目前方案為5%)和該股票對應的自由流通調整因子(FIF,Foreign Inclusion Factor)得到。
其中,自由流通調整因子是指海外投資者可投資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例,計算方法為:
FIF=LIF*min(Free Float, FOL)。Free Float是自由流通股數比例;FOL(Foreign Ownership Limit)是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中國為30%;LIF是指除了外資持股上限之外其他外資投資的限制,例如投資額度、資金匯出匯入限制等,中國的LIF=1。
加入MSCI有哪些障礙?
去年6月,MSCI提出了納入A股需解決的三方面問題:QFII新規是否得到有效執行以及QFII渠道下的月度匯回限制能否移除、停牌新規是否得到有效執行和包含A股的金融產品上市需要中國交易所預先審批的限制能否取消。
A股納入MSCI新舊方案主要差異(來源:中銀證券)
哪些問題改善了?
首先,隨著2016年底深港通的開通,贖回額度問題可通過深港、滬港通每日額度解決。
其次,交易所發布停復牌新政,預示著對停復牌制度管理加強,停牌機制的不確定性下降。
哪些仍未解決?
一是贖回額度有限的流動性問題中QFII投資者的每月資本贖回額度不能超過其上一年度凈資產值的20%的限制,至今仍未有進展,但4月提出了弱的納入框架,藉助互聯互通的納入機制,基本可以繞過該限制,因此這一條目前已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雖然MSCI利用一個弱的納入框架繞開了舊問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本跨境流動問題,但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機制、停牌問題等同樣是投資者關心的要點,這兩方面尚沒有滿意地解決,最終A股是否可以納入取決於客戶對於新框架的接受程度。
加入MSCI有何影響?
管清友認為,納入成功,情緒大於實質;納入失敗,沖擊有限。
成功:影響正面
從統計角度來看,在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基於國際經驗),股市在一年內上漲的國家多於下跌的國家。通過統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的股市表現發現,60%以上的國家1個月後股市出現上漲,61.5%的國家股市在一年後股市上漲幅度超過10%。
傳導渠道在情緒非資金。
首先,新框架下被納入A股佔比大幅縮水,短期內增量資金有限。如果A股以5%的比例納入MSCI指數,參照目前新的框架,A股占 MSCI全球指數,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亞洲指數(除日本)的權重較之前有所下降,分別為0.1%(之前0.1%)、0.5%(之前1.1%)和0.6%(之前1.3%)。
根據MSCI、eVestment、Morning Star和bloomberg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追蹤MSCI全球市場指數、新興指數和亞洲指數投資規模分別約為 2.7 萬億、1.5 萬億和0.2萬億美元(注亞洲指數投資數據僅更新到2015)。假設以上MSCI指數為業績基準的資產規模按比例配置到A股,所帶來的資金流入較未調整前減少近一半的資金流入(126億美元),僅為114億美元。
其次,納入過程要持續數年,增量效果將被大大稀釋。韓國和中國台灣自首次一定比例計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到全部比例計入,分別耗時 6 年與 9 年。可見,一個市場要被納入到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一般都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市場逐漸接納和適應國際投資者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不成功:影響有限
市場對A股加入MSCI失敗逐漸適應,對市場沖擊有限。如果MSCI再次延遲把中國 A 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並且繼續保留在 2017 年審核名單。那麼這也意味著A股將第四次「被拒」。從前三次A股沖擊MSCI失敗當天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對MSCI的決定消化充分,其沖擊十分有限。2016年6月15日A股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失敗後,上證綜指、深圳綜指上漲1.6%和3.1%。
A股國際化步伐不會停止。
首先,全球投資者無法忽視A股的存在,推進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利益所驅:如果將A股按初始比例5%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那麼理論上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配置比例可以從10%上升至20%,並且可以在同樣的風險下,獲得近20個基點的收益提升,這無疑對投資經理有著巨大的誘惑力。所以MSCI納入A股市遲早的事,這是全球投資者增加A股配置渠道、分享中國增長收益的利益所驅。
其次,A股是否被納入MSCI不會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的進程。一方面,A股自身在持續的制度完善,監管層會持續不斷地在制度改革、改善股市流動性等方面進行努力。擴大市場開放程度,積極引入海外機構投資者有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和穩定的發展,這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內部決策層心態比較平和,考慮到外匯價格還尚未完全出清及境內金融去杠杠尚未完成,資本管制依然趨嚴,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第一位的,因此為了納入MSCI突然調轉資本管制態度的概率比較低,整體政策考量上,國內強監管與去杠桿優先納入MSCI。
根據國金證券(11.990, 0.01, 0.08%)統計,此次新增的39隻股票分別為廣汽集團(27.960, -0.22, -0.78%)、海天味業(40.360, 0.32, 0.80%)、大唐發電(4.590, -0.02, -0.43%)、中原證券(10.270, -0.07, -0.68%)、蘇泊爾(40.330, 0.35, 0.88%)、艾派克、環旭電子(14.930, 0.14, 0.95%)、西部建設(22.340, 0.40, 1.82%)、古井貢酒(49.540, 0.12, 0.24%)、搜於特(7.030, 0.03, 0.43%)、三角輪胎(26.590, 0.02, 0.08%)、粵泰股份(9.290, -0.30, -3.13%)、建投能源(13.930, 0.06, 0.43%)、恆逸石化(13.190, 0.11, 0.84%)、吉比特(292.290, -0.65, -0.22%)、拓普集團(33.200, -0.59, -1.75%)、中化岩土(13.780, 0.71, 5.43%)、新華網(85.500, -0.59, -0.69%)、東旭藍天(12.700, 0.03, 0.24%)、海信科龍(15.610, 0.55, 3.65%)、安潔科技(36.940, 0.67, 1.85%)、偉星新材(17.430, 0.35, 2.05%)、太陽能(5.450, -0.04, -0.73%)、北方國際(26.080, -0.08, -0.31%)、齊翔騰達(10.800, 0.64, 6.30%)、節能風電(3.840, 0.01, 0.26%)、西部黃金(26.260, 0.00, 0.00%)、齊星鐵塔(37.320, 0.57, 1.55%)、長生生物(14.680, -0.07, -0.47%)、京漢股份(16.390, 0.04, 0.24%)、中鋼國際(9.410, 0.01, 0.11%)、未名醫葯(20.700, 0.08, 0.39%)、廣譽遠(38.800, -0.07, -0.18%)、嘉寶集團(20.660, 0.40, 1.97%)、杭蕭鋼構(13.960, -0.19, -1.34%)、工大高新(11.140, 0.00, 0.00%)、華東科技(2.890, -0.04, -1.37%)、聯創電子(17.830, -0.56, -3.05%)、西藏城投(11.320, -0.05, -0.44%)。
中銀證券研報指出,從入摩後的資金流入角度來看,入摩利好主板大市值的金融股、消費股和科技股。從MSCI的選股規則上看,MSCI青睞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強的個股。MSCI的指數編制非常注重流動性和基本面,建議關注主板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行業龍頭,這將是外資流入的主要標的。入摩潛在標的股價走勢強於滬深300和上證50。根據MSCI新方案中提出的169支股票按市值加權計算自2016年6月15日以來累計漲幅,發現其加權累計漲幅為 18.67%,高於滬深 300(13.15%)和上證 50(17.96%)。
MSCI169自2016年6月15日至今累計漲幅
中投證券建議,銀行方面推薦關注興業銀行(15.900, 0.02, 0.13%)、建設銀行(6.170, 0.00, 0.00%)、工商銀行(5.040, 0.00, 0.00%)、農業銀行(3.470, 0.00, 0.00%)。保險方面推薦關注壽險轉型堅決的新華保險(49.310, 0.39, 0.80%)以及保單結構優質的中國平安(48.880, 0.78, 1.62%)。券商板塊推薦關注綜合實力強,再融資比重較低的的中信證券(16.770, 0.09, 0.54%)、華泰證券(17.840, 0.06, 0.34%)。
⑹ 七月三號復牌的上市公司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7月3日訊,根據滬深交易所安排,本周五(3日)停牌的證券有:天健集團、當代東方 、巨輪股份、同洲電子、青島金王、沃爾核材、正邦科技、飛馬國際、合興包裝、金正大、金字火腿、金禾實業、朗姿股份、蒙發利、電光科技、萊美葯業、吉峰農機、大富科技、先河環保、聚飛光電、遠方光電 、德威新材、長亮科技、永鼎股份、億陽信通、西藏珠峰、科力遠、 廣譽遠、 和邦股份、隆鑫通用、15沃爾債、高鐵A。
3日復牌證券如下:齊星鐵塔、國創高新、龍洲股份、萬達院線、堅瑞消防、豫光金鉛、新華醫療、設計股份、09華西債、工銀100A。
今日復牌公司具體事項如下:
【齊星鐵塔募資63億,收購北訊電信進軍無線通信】齊星鐵塔7月2日晚間終於公布了定增收購資產預案,開啟轉型之路。公司股票7月3日復牌。公司擬向包括大股東龍躍投資在內的10名投資者,以6.16元/股,增發不超過10.23億股、募資不超過63億元。其中,35.5億元將用於收購北訊電信100%股權,27.5億元將用於北訊電信專用無線寬頻數據網擴容項目。
【國創高新終止籌劃重大事項,3日復牌】國創高新2日晚間公告,6月26日,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開始停牌。股票停牌後,有關各方進行了充分溝通,但未能就相關事項達成一致,決定終止籌劃此次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將於7月3日開市起復牌。
【萬達院線今日復牌】公司昨日晚間公告稱將於今日開市起復牌。據了解,停牌期間萬達院線籌劃了多起並購案,包括以22.46億元現金收購澳大利亞第二大院線Hoyts,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分別收購18家世茂影院和慕威時尚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後兩者的收購價格分別為10億元和12億元。
【堅瑞消防3日復牌】公司2日晚間公告,因復牌申請不及時,導致公司股票未能按照重大事項公告時同時復牌。經申請,公司股票將於2015年7月3日(星期五)開市起復牌。
【豫光金鉛募資逾18億,碼再生鉛主業】豫光金鉛2日晚間公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以20.08元/股,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9200萬股,募資總額不超過18.47億萬元,用於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網路體系建設項目(9.08億元)、三期廢鉛酸蓄電池綜合處理工程項目(2.24億元)、廢鉛酸蓄電池塑料再生利用項目(8145.83萬元)、含鋅銅渣料資源綜合利用項目(8400萬元),償還銀行貸款(5.5億元)。公司股票7月3日起復牌。
【新華醫療終止籌劃定增,3日復牌】新華醫療6月30日晚間公告,公司決定終止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並承諾三個月內不再籌劃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 公司股票將於7月3日開市起復牌。
【設計股份宣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設計股份發布公告稱,由於本次交易標的資產的股東較多且持股比例較分散,雖然經過了多次溝通與磋商,但是仍無法與交易對方就交易合同核心條款達成一致。為維護公司投資者的利益,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另外,設計股份還承諾稱,在披露投資者說明會召開情況並復牌的公告後6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⑺ 一粒葯賣1600的片仔癀跌停,「葯茅」神話要講完了
文 | AI 財經 社 陳暢 亓寧
編輯 | 楊潔
片仔癀的泡沫快要到頭了。
不久前,「神葯」片仔癀也賣出了「搶茅台」的氣勢。一粒3g的小小葯片在電商平台被炒到上千元;線下店也玩起了「限購」,開門10分鍾葯就被搶購一空。在資本市場上,這只「葯中茅台」更是上市18年股價翻了300倍。在7月21日,片仔癀盤中股價創下491.88元的 歷史 新高。面對它超乎邏輯的「瘋漲」態勢,片仔癀的大股東,卻坐不住了。
7月21日晚,根據片仔癀的公告,其大股東九龍江集團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的股份。但不要小看這1%,因為按照減持當日收盤價計算,它價值30億元。
受此影響,7月22日,片仔癀午盤暴跌7.93%,半天之內市值蒸發了234億元;午後股價持續下行,最終跌停收盤。
「片仔癀大股東減持對於市場來講肯定是一個利空消息。」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向AI 財經 社表示,「一般來說,這一動作可能傳達出兩個信號,一是它要套現,二是不看好公司未來前景。因此片仔癀股價短期內會有下行壓力,但長期來看,最終還要取決於公司業績以及市場情緒,不排除其回歸原有軌道的可能。」
也有市場人士分析稱,經過前期對老字型大小、獨家配方的中葯炒作,中葯股已經明顯存在較大泡沫,片仔癀的股東減持,很可能是泡沫破裂的一個導火索。但是,仍有不少散戶堅信,下一個「葯中茅台」正在路上。
而值得關注的是,和片仔癀同為中葯老字型大小的廣譽遠,其股價在最近一個月內飆升了1.5倍,也同樣經歷了控股股東減持,並易主國資。但在7月22日,廣譽遠同樣跌停。
7月21日晚間,片仔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九龍江集團計劃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將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的股份,即不超過603.32萬股。
減持前,截至7月21日,九龍江集團持有片仔癀3.4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7.92%。公告還顯示,九龍江集團的母公司、一致行動人漳州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位列第五大股東,持有片仔癀0.5%的股份。但自片仔癀上市以來,這兩家公司之前從未減持過其股份。
「事出反常」,這引得市場一片議論紛紛。實際上,片仔癀自從2003年上市以來,其股價一直呈上升趨勢。近兩年更是誇張,2020年以來其股價漲幅已超過348.9%;在2021年這半年多的時間內,累計漲幅已高達83.47%。在7月21日減持公告發布的當天,片仔癀股價日漲幅仍高達4.87%,報收489.76元/股,創下了其收盤價的 歷史 新高,總市值攀升至2955億元。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片仔癀當年上市時發行價只有8.55元/股,如今復權後相當於18年內股價漲了近300倍。
九龍江集團持有的片仔癀股份主要是來自於IPO前和其他方式獲得。按照7月21日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這位大股東可套現近30億元。減持後,九龍江集團仍為控股股東。
但值得注意的是,片仔癀還有其他「明星」股東。既有進進出出的機構,也有「堅守」的超級牛散。
在片仔癀的十大股東名單中,一個叫王富濟的名字赫然列於第二位。
王富濟是位個人股東,最早於2009年片仔癀平均股價只有5.5元時果斷出手。2009年,王富濟買下片仔癀620萬股,在2010年上半年持股數量增加至630萬股,自此長年位居第二大股東。此後他通過配增、轉增等方式進行增持,截至目前持有片仔癀2703.75萬股,持股比例為4.48%。按7月21日片仔癀的股價計算,王富濟所持股票市值當時高達132.4億元,而粗算他逐次買入的成本總共才花了約2.5億元。
持股至今的12年時間里,王富濟基本沒有過減倉,唯一的一次是2014年三季度他曾小幅減持11餘萬股,不過在隨後的第四季度又及時買回。這也讓他被外界戲稱為「片仔癀掃地僧」,被冠以「A股最牛散戶」之稱。
在今年4月份的《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王富濟以12億美元身家上榜。與他並列的,有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和曾經的中國首富陳天橋。
但王富濟似乎從片仔癀身上還沒「撈夠」。他在2014年曾向臨時股東大會提案要求,自2013年度起將公司現金分紅比例提高至60%,而以往片仔癀每年分紅比例是不少於30%。但該提案並未被通過。
相比王富濟,私募大佬林園則是「進進出出」。以他自己名字創設的林園私募基金中,林園21號、29號、101號多達三隻私募產品曾出現在片仔癀2020年中報前十大股東里。但到了三季報中,卻只剩林園投資29號一隻基金。在片仔癀2020年年報披露時,林園投資產品的身影則徹底消失了。
網上流傳有一段視頻,其中林園說:「我不用工作,每天跳黑燈舞,一次也沒有錯誤,現在就買醫葯。」這位私募大佬曾不斷在公開場合為片仔癀站台,2017年其接受采訪時就稱「片仔癀未來股價或許會超越貴州茅台」。2021年6月,一封林園在片仔癀股東大會上的親筆信內容傳遍網路,信中寫道:「林園及林園投投資,從2005年買入片仔癀至今一股未賣。」林園還說過,「片仔癀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片仔癀是獨門生意,它最終要賣到2瓶茅台的價格。」
雖然說得動聽,林園卻「食言」退出了片仔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對此,林園曾解釋稱,是將持倉拆分到其他小基金去了。
而隨著九龍江集團減持,一直「堅守」的也只有作為個人投資者的王富濟了。
「片仔癀這只股,我從幾年前就開始關注了,但一直沒當回事,沒想到被炒成了『神』。再跌跌看吧,我還是決定短期之內不要入手。畢竟過眼浮財,都是要還的。」一位股民向AI 財經 社表示。
片仔癀被炒成「神葯」,它的護城河又在哪裡?
一位福建消費者向AI 財經 社感慨說,之前在漳州本地,片仔癀還是幾十元一粒的時候很多人還不屑買,現在被「炒」到了一粒葯賣1600元,卻紛紛搶購了起來。「這些人不是囤積居奇的話,還能是什麼?」他說,這葯漲價很快,「明明在不久前還是五六百元一粒。」
在2021年6月,片仔癀突然被曝出「大面積缺貨」。AI 財經 社實地探訪北京朝陽區銀河SOHO的片仔癀體驗店發現,售價為590元一粒的片仔癀,在店內每人只限購2粒,隔了一夜之後每人的限購數量就減為1粒。現在,用戶要買片仔癀,線下店直接告知「沒貨,想買的話打電話等通知」。線上渠道和黃牛也藉此機會,瘋狂加價牟利。
有搶購片仔癀的消費者告訴AI 財經 社,這樣小小一粒葯,之所以被他們「追捧」,也是因為他們相信片仔癀的「神效」。該葯的公開成分有牛黃、麝香、蛇膽、田七,被醫生公認的功效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但在民間傳言中,片仔癀的療效卻變得有些離譜,「片仔癀能治癌」「減少癌症患者生前痛苦」「長期服用片仔癀能延壽5年」的說法比比皆是。
中央 財經 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對AI 財經 社表示,「片仔癀的炒作價值可能已經超過其葯用價值」。他分析稱,國家對中葯的大力扶持,加之現代人消費水平提高、開始重視 健康 等因素,也變相成為片仔癀的炒作基礎。
有媒體報道稱,市面上的一些片仔癀體驗館,其背後主導的是茅台酒經銷商。「喝茅台」和「買片仔癀」在他們的推動下,儼然都成為了一種「身份象徵」。
而能夠支撐片仔癀葯價和高股價的,也很大部分是源於其原材料的「絕密性」和「稀缺性」。據了解,片仔癀的配方被國家列為絕密級配方,保密期限為永久。而原材料中佔比達90%的是牛黃和天然麝香,它們因為極其稀有,價格也在不斷上漲。根據央視在2020年11月的調查報道,有商戶花費好幾個月才收到一小撮牛黃,0.5公斤價格高達20多萬元。
借著「稀缺性」營銷,不斷漲價也成為片仔癀營收增長的秘訣。AI 財經 社發現,在近15年時間內,片仔癀核心產品共提價了15次。據了解,片仔癀的價格在2005年是130元/粒,在2017年左右就被提價到了現在的590元/粒。因此,在2017年片仔癀的營收增速一度達到60.85%。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之後,片仔癀的營收增速開始逐年下降,到2020年創下了近五年來的新低,僅有13.78%。同時,據同花順統計的2014年-2018年多家中葯公司的毛利率數據,片仔癀的五年平均毛利率僅45%,遠低於同仁堂、仁和葯業的70%-80%。
營收主要依靠單一爆品的片仔癀也在發展其他業務。2006年起,片仔癀將日化類產品計入公司收入。2020年,片仔癀化妝品銷售為6.11億元,貢獻凈利潤1.14億元。2020年10月,片仔癀發公告稱,啟動分拆控股子公司片仔癀化妝品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除了片仔癀,A股市場上還有一家擁有保密配方的中葯股廣譽遠,在一個月前它的股價就和「老大哥」片仔癀一樣走出了「魔鬼步伐」。也是在7月22日,整個中葯板塊被片仔癀帶崩時,廣譽遠第一個跌停。
這家同為老字型大小的中葯企業還有一個特點——賺錢靠中葯,「吆喝」靠白酒。而7月22日,白酒板塊也同時走弱。
從6月16日至7月21日,廣譽遠的股價漲幅接近156%,從20元左右一度漲到了54.04元的高點,市值從百億規模上漲至236.26億元,成為A股市場新的當紅「炸子雞」,其勢頭不亞於片仔癀。
在此期間,廣譽遠的股東們同樣動了套現的心思。6月30日,廣譽遠發布了一份公告,稱控股股東東盛集團的一致行動人華能信託計劃在6月17日至6月29日之間大幅減持了561.8萬股,占流通股本的1.14%。而自6月以來,該信託計劃就已經多次減持,自然人股東徐智麟更是從3月初就開始減持。
根據廣譽遠7月5日公布的減持計劃,東盛集團和華能信託計劃預計再減持不超過1%的股份。至此,東盛集團已經多次被動減持上市公司股份,此次減持原因是質押股份觸發約定違約條款被動轉讓。
過去12個月內,東盛集團和華能信託計劃分別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了廣譽遠1.99%和2.52%的股份,分別套現約1.5億元、3.7億元。
東盛集團的背後是郭家學,但是如今這位陝西資本大鱷的資金壓力已經影響到了廣譽遠的控股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東盛集團還持有上市公司11.82%股份,但這5800多萬股票有接近97%處於質押狀態。在4月22日,其在開源證券質押的1450萬股股票剛剛「無奈」轉讓給了自然人鍾學智。到了6月7日,為了還債,東盛集團抵押在晉創投資的3150.90萬股股份直接過戶給了後者。
7月16日,股權過戶手續完成,廣譽遠正式易主山西國資,公司股價隨即走到了巔峰。在此背景下,7月22日的低開跌停更讓股民們難以接受——本來以為它是下一個片仔癀,為什麼這么快就一起崩了?
在國內的中葯市場上,A股「出鏡率」最高的幾個老字型大小有片仔癀、雲南白葯、廣譽遠、同仁堂、九芝堂。其中市值最低的是九芝堂,但其同樣在謀求國資背景的新控股股東。相比之下,廣譽遠雖然也有所謂的「保密配方」,但地位比起其他中葯行業的「大哥」們還相差甚遠。
2020年,廣譽遠實現營業收入11.09億元;凈利潤3200.3萬元,不到片仔癀的1/50。而廣譽遠的業績從2019年二季度就開始出現連續負增長。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81%,僅為516.99萬元;其經營現金流凈額已經連續 11 年、45個季度為負值。
而從業績構成來看,其主要收入來源還是傳統中葯,這項業務營收佔比在7成以上,常年保持70%以上的毛利率,比片仔癀還高出20多個百分點;其次是毛利更高的精品中葯和 養生 酒。
與片仔癀相似的地方是,廣譽遠也有著市場青睞的所謂「獨家配方」葯。這家宣稱有著480多年 歷史 的老中醫品牌,自稱擁有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四大核心品種以及其他共百餘種傳統中葯批准文號,其中龜齡集是目前國內存世最完整的復方升煉技術的活標本,被譽為「中醫葯的活化石」,與定坤丹均為國家保密品種。
但就是這樣一個占據賽道與賺錢能力雙重優勢的老字型大小,為什麼業績卻連年下滑呢?對此,廣譽遠主要提到了兩點原因:產品銷售結構變化導致毛利率下降,加大終端動銷銷售費用增加。
近年來,廣譽遠逐漸加大精品中葯的布局,業務佔比從2019年的不足10%攀升到了22.42%。該業務的毛利率水平比傳統中葯高出4-6個百分點,但二者卻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年下滑。就連白酒行情里的「概念神器」——佔比只有3%左右的 養生 酒業務,毛利率也在一年之內從68%降到了54%以下。
根據廣譽遠的解釋,公司主要的精力的確都放在了調結構、拓市場等方面,但卻遲遲不見效果。2019年-2020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41億元、5.84億元,也就是說每年要花掉一半的收入做營銷。而另一邊,公司的研發費用卻從6270.98萬元降到了4344.15萬元。
在最近幾次龍虎榜上,廣譽遠的前五大買賣席位中開始頻繁出現趙老哥、深圳幫、方新俠等游資身影。而在資本市場上有一個常識,市場「盤子」越小,公司的股價越容易被資金左右,成為炒作的對象。但事實證明,投機炒作的資本泡沫吹起來快,但破滅也會更快。
本文由《 財經 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 財經 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