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了解阿勒泰富蘊的金寶礦業
新疆金寶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地處新疆富蘊縣蒙庫礦區,距富蘊縣城88公里。公司於2002年10月31日注冊,目前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主營鐵礦開采、礦產品加工及運輸..
紫金礦業集團西北有限公司(原「新疆紫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系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2004年在烏魯木齊市注冊設立(注冊資金1億元),代表集團公司負責新疆、西北及中亞的投資、管理、協調等業務。
母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黃金及其它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大型礦業集團。2003年12月香港H股上市(股票代碼:02899),2008年4月回歸A股(A股代碼:601899)。其控股公司分布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區和海外8個國家,是中國控制金屬礦產資源最多的企業、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中國第三大礦產銅生產企業、中國六大鋅生產企業之一。
2004年12月20日,紫金礦業被列入FTSE礦山指數;2006年3月20日,紫金礦業被納入道瓊斯中國海外50指數。2006年位居《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排行榜第17位、最具有投資價值的海外上市公司第16位(礦業企業第1位);2007年位居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榜第二位。2007年10月, 國家統計局公布:紫金礦業名列2006年「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十強」第7位。2008年3月,中國黃金協會授予紫金山金銅礦「中國第一大金礦」稱號。
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48.71 億元,凈利潤人民幣25.52億元,比上年增長49.72%。截至2007年底,總資產為人民幣167.99億元。
集團公司目前在西北及中亞投資的項目主要有:阿舍勒銅礦、富蘊蒙庫鐵礦(金寶礦業)、富蘊還原鐵項目(金山礦冶)、烏恰縣金旺鉛鋅礦、青海威斯特銅業;還取得了疆內外21個探礦權證(面積613.51 Km2);同時在塔吉克控股澤拉夫尚 (Zeravshan)黃金公司(簡稱「ZGC」)75%的權益,探明金金屬儲量143.57噸,總投資1.7億美元。
新疆阿舍勒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地處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境內,距哈巴河縣城31km,礦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公司成立於1999年8月,注冊資金2.5億元。於2004年9月建成投產,目前已形成4000噸/日的銅鋅礦采選規模。礦山服務年限30年。是阿勒泰地區最大的企業,自治區重點企業之一。2007年實現產值17億元,凈利潤11億元。
新疆金寶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地處新疆富蘊縣蒙庫礦區,距富蘊縣城88公里。公司於2002年10月31日注冊,目前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主營鐵礦開采、礦產品加工及運輸業務。目前礦石處理能力為8000t/d、鐵精粉產量80萬t/a,並計劃到2010年將礦石處理能力提高到12000t/d、年產低硫、低磷、高品位鐵精粉達到120萬t以上。2007年生產鐵精粉82.4萬噸,實現利潤1.5億元。
㈡ 內蒙古福城礦業有限公司怎麼樣該公司是否招聘巷修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0-11-25
㈢ 我們平民百姓投資了孫鵬的非洲礦業集團不知靠不靠譜
不靠譜。
1,假公司,假獲獎證書 很早之前,也就是孫鵬剛剛割第一波韭菜的時候,就大肆宣傳非中礦業的這些獲獎證據,但是,在各種正規的企業查網站均無法查到此公司。
2,謊稱是「民族企業」,網站卻在美國孫鵬曾經自成自己的項目是民族企業,他是民營企業家,但是一個好好的民營企業家為什麼要逃亡非洲?最搞笑的是AMBC這個項目的網站缺設置在美國,人在非洲,網站設置在美國卻在坑害果然,說孫鵬是畜生都是在誇他,稍微懂點的人都知道,網站在美國那是要出伺服器租用費的,並且每一個參與者的信息都會儲存在這伺服器上,也就是說只要是這個平台的參與者的姓名,電話等等信息,都是美國佬掌握著,不知道那些所謂的「愛國」參與者們宣傳是「民族企業」的時候臉紅不?既然是「民族企業」為什麼不給國家交一分錢?
3,虛假的黃金開采,資金盤而已孫鵬在非洲每天都在吹噓開采了多少黃金,有那樣的收入,還用的著讓大家去交錢,假如你每天盈利很高,讓大家都來瓜分錢,你願意嗎?實際就是搞的資金盤而已。「非洲礦業AMBC」這個盤子,就是網路上泛濫的幣圈騙局,收益還是來自於拉人頭,並且還設置了復投,為什麼要搞復投?許多老司機都懂得,一般復投最後的結果都是血本無歸,實際就是拖延時間的一種方法!
拓展資料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
從財務評價的角度,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
(1)靜態投資回收期 靜態投資回收期(簡稱回收期),是指以投資項目經營凈現金流量抵償原始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它有「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兩種形式。
(2)投資收益率 投資收益率又稱投資利潤率是指投資收益(稅後)占投資成本的比率。
(3)凈現值 凈現值,是一項投資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凈現值法是評價投資方案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利用凈現金效益量的總現值與凈現金投資量算出凈現值,然後根據凈現值的大小來評價投資方案。凈現值為正值,投資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凈現值是負值,投資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凈現值越大,投資方案越好。凈現值法是一種比較科學也比較簡便的投資方案評價方法。 (4)凈現值率 凈現值率(NPVR)又稱凈現值比、凈現值指數,它是凈現值與投資現值之比,表示單位投資所得的凈現值。凈現值率小,單位投資的收益就低,凈現值率大,單位投資的收益就高。
(5)獲利指數 是指投資方案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與原始投資額現值的比值。現值指數法就是使用現值指數作為評價方案優劣的一種方法。現值指數大於1,方案可行,且現值指數越大方案越優。
(6)內部收益率 內部收益率法是用內部收益率來評價項目投資財務效益的方法。所謂內部收益率,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如果不使用電子計算機,內部收益率要用若干個折現率進行試算,直至找到凈現值等於零或接近於零的那個折現率。
㈣ 河北燕郊李福成的孫子
李旭,祖父李福成在2016河北胡潤富豪榜上排名第9位,系福成肥牛創始人,名內下有福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福容成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據福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成集團」)官網介紹,福成集團成立於2006年6月,是一家以農牧業綜合開發、食品加工、餐飲服務、房地產開發、農村建設和改造、金融、商貿、物業管理以及其它項目的資本投資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其前身是李福成於1987年貸款5000元創辦的三河興隆庄福成養牛場。目前,旗下已包括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福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福成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三河福成釀酒有限公司、興隆縣福成水泥有限公司等數十個分支企業。
㈤ 新汶礦業集團 在內蒙古的煤礦 是什麼煤礦條件怎麼樣啊女生去的話能受得了嗎
新礦內蒙古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由山東新汶礦業集團投資注冊,新礦能源公司控股經營四個子公司,其中分別為「鄂托克前旗長城煤礦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新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福城礦業有限公司」、「鄂托克前旗正泰商貿有限公司」。
礦上的條件不是很好,特別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出去不方便,離礦區最近的市區也有百十里,吃的羊肉居多,菜少而價高,工資不錯,下井一線的一年有10萬到12萬,下井二線也在7萬多,井上的在5萬多。
女生不建議去,條件苦是一方面,礦區男的多,一個小女生去了真是不好啊。當然有長輩在就好一點。
㈥ 遼寧省3個礦業公司調研報告
遼寧省是我國礦業比較發達的省份,這里,許多礦山建設早,現代化程度比較高。2006年7月,我對該省的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礦業公司(以下簡稱鞍鋼礦業公司)、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鐵法煤業公司)和紅透山銅礦3家礦業企業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研報告簡述如下。
(一)3家礦業公司的基本情況
(1)鞍鋼礦業公司是鞍鋼的主要鐵礦生產基地,是集采礦、選礦、燒結、機械製造、電力修造和建築安裝等行業為一體的國有大型礦山企業,屬於鞍鋼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截至2005年末,擁有4座大型鐵礦山、4個大型選礦廠、1條燒結礦生產線、1條活性炭生產線、4個輔料礦山,以及礦山研究、設計、礦山機械、運輸設備修造、動力、礦山建設等相關輔助產業,其中主體生產廠礦8個(表4-1)。
表4-1 鞍鋼礦業公司生產規模
(2)鐵法煤業公司成立於1999年10月,2002年8月實施了債轉股,是一個以煤炭生產為主,集煤層氣開發利用、建築安裝、機械製造加工、建材、電力等於一體的多元化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煤業集團前身——鐵法礦務局始建於1958年。礦區由鐵法、康平、康北3個煤田組成,其中生產礦井8對,核定生產能力為2265萬噸,實際生產能力已達2100萬噸以上。截至2005年末,集團公司總資產93.5億元,資產負債率46.37%。在冊職工總數4.4萬人,另有集體職工1.8萬人(表4-2)。
表4-2 鐵法煤業公司生產規模
上述3家公司,除鐵法煤業公司外,稅後利潤都在20%左右,而且比較穩定。鐵法煤業公司由於資源本身稟賦較差,長期虧損,如今不僅扭虧為盈,且有相當高的利潤,收益的增長也是很可觀的。據了解,這些贏利主要來源於礦產品價格的上漲。其中鞍鋼鐵精礦,由2003年年初每噸262元上漲到2005年的560元,增幅達到11%;燒結礦由2003年每噸343元上漲到2005年的650元,增幅達到88%;煤礦均價,2003年為138/元噸,2005年為248/元噸,上漲80%;銅礦均價,由原來的15000/元噸上漲到現在的60000/元噸,增幅達到300%。這次礦產品價格上漲,主要是需求增加造成的,這就為利潤的增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利潤增加,又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實力,致使多方受益。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首先,加大了企業的投入。鐵法煤業公司2003~2005年在生產上的投入總額分別為2.81億元、3.16億元、3.97億元(合計9.9億元),安全投入總額分別為6525萬元、8196萬元、23836萬元(合計38557億元)。這是多年所少有的。鞍鋼礦業公司2003年以來,投入3000萬元相繼進行了大孤山鐵礦、東鞍山鐵礦、眼前山鐵礦的補充勘探和砬子山鐵礦的勘探工作,部分工作尚未完全結束,估計資源儲量將增加2億噸以上。2004年鞍鋼礦業公司收購西鞍山鐵礦5家采礦權,將其作為後備礦山。2005年與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簽訂黑石砬子鐵礦探礦權轉讓協議,擬作為後備礦山的接續資源。紅透山銅礦先後投入819萬元、1087萬元進行技術改造,預計可收回礦產儲量15萬噸,效益達1800餘萬元。
其次,使廣大的企業職工受益。2003~2005年,鞍鋼礦業公司職工年均收入由13000元增加到18000元;鐵法煤業職工年均收入由15969元增加到25054元,都是建礦以來職工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時期。
再次,國家受益。3家礦業公司上繳的稅金,2003年是66736萬元,2004年是12935萬元,2005年是130913萬元,3年增加96%。此外,礦產資源補償費也逐年有所增加。
除了上述收益外,礦業公司的領導和廣大職工珍惜礦產資源意識的提高更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性。
(四)礦業公司珍惜資源的意識已轉化為行動
據了解,礦業公司珍惜礦產資源的動力來源於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特別是中長期的經濟利益;來源於廣大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持續穩定就業的期望。這些動力已經形成了有效的機制,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鞍鋼礦業公司的鐵礦開采主要是露采,回收率可以達到95%以上,幾乎沒有什麼損失。鐵法煤業公司所采儲量大多數屬於薄煤層,但是開采損失率仍然不高,2003年為39%,2004年為28%,2005年29%。紅透山銅礦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采礦貧化率在20%~26%,損失率在12%~14%,供礦銅品位在1.2%~1.3%;而2006年上半年,供銅品位達到1.56%,回採率達到97%,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
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1)在開采過程中加強管理,主要措施是強化損失礦量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目前,紅透山在損失礦量的計算中將其分為3個部分:採下損失、未採下損失和核銷礦量。其中未採下損失又分為正常損失(設計損失)和非正常損失(由於安全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失)。對這些損失,分別通過落實指標和落實責任加以實施。同時強化了殘礦回收的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2)在選礦過程中加強管理。通過優選浮選改選,完善鋅浮選工藝,使鋅的回收率提高15%;通過應用聚氨酯篩網保證精度,以碎代磨,提高了磨礦效率;通過脫水流程改造減少了金屬流量;通過陶瓷過濾機取代折帶過濾機減少了精礦損失;通過地溝及其設施的改造,最大限度地回收地溝礦石。
(3)在冶煉過程中加強管理。包括嚴格控制鼓風爐渣含銅損失,降低鼓風爐爐渣里的含銅量;研製開發並利用「電收塵」,使資源得以合理利用;採用塑料、編織袋沾結銅精礦,減少銅精礦的損失等。
(4)充分利用尾礦回收礦產資源。紅透山銅礦有3個尾礦庫,存尾礦共370萬噸。在企業發現尾礦中含硫達3%~7%時,在1993年和1996年分別在選場至井下之間、尾礦庫至井下之間,建立了兩個選硫廠,實現了尾礦進入井下充填之前的再選硫,最多年份可回收硫含量3萬噸,年創產值400餘萬元。早在1997年,該企業就投入了部分工作,進行了系統采樣,查定了各種貴金屬、稀有金屬的含量,編制了圖件和報告,為尾礦利用打下了基礎。
上述珍惜礦產資源、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事例說明,企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有人說,企業的利潤最大化,構成了合理利用礦產的障礙,其實不完全是這樣。被調查的這3家礦業公司都是獨立自主的企業,都是以追求贏利為目的,但他們並沒有急功近利、采富棄貧、采大棄小;相反,紅透山銅礦還在礦產品價格較高時期多開采成本較高的窄脈礦,留下富礦、厚脈礦在價格低迷時開采。鐵法煤業公司的生產能力已達到2300萬噸/年,但他們始終把開采量控制在2100萬噸左右,並沒有因為價格高而突擊增加產量。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把企業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考慮。而企業的長遠利益同國家對礦產資源管理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五)需要思考的問題
(1)礦產資源補償費收取得太少。鞍鋼礦業公司2005年總產值為55億元,利潤7.8億元,上繳的資源補償費僅為1000萬元左右。從理論上說,礦產資源補償費代表的是國家作為資源所有者的權益,而這個權益不到位,在礦產品大幅漲價的情況下矛盾日益突出。對此,我們既沒有及時地補救,又缺少必要的認識,實在是管理上的失誤。
(2)政府收取礦業權價款的理論依據模糊不清。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礦業權價款包括兩個方面來源:一是國家的投入形成的;二是顯性的級差收益形成的。可是現在地方政府擴大范圍,對企業用自己資本形成的礦業權也要由政府實施「有償化」。比如紅透山銅礦,原來國家無償提供的資源——984萬噸銅礦儲量早已用完,現在保有的958萬噸銅礦儲量完全是企業自身的投入形成的,而且投入費用已經進入礦產品成本。如今對它實行「有償」,實在是「取之無道」。因為紅透山銅礦雖然是國家所有,但國有資本一經進入企業,就成為法人財產,出資者是不能任意收回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與前一個問題密切相關的,即資源補償費不到位,用礦業權價款補救。但這樣的補救,長此下去會產生嚴重後果,即弱化了所有權,造成法律上的混亂。
(3)鞍鋼礦業公司佔有的鐵礦石儲量太多,可能形成壟斷。根據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對鞍鋼需要的鐵礦儲量給予了特殊支持。它本已保有284690萬噸儲量,是過去無償取得的;通過有償取得471680萬噸儲量,兩者之和為756370萬噸,而它已經采出的僅為53828萬噸儲量。剩餘的儲量,按照現在的生產年產規模,足夠開采10年,這顯然是資源佔有量太大,在未來很可能形成區域性的壟斷,不利於市場經濟的改革走向。
(4)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的權益在哪個環節實現,需要深入研究。按照國際慣例和我國礦產資源法的規定,礦業資源所有權權益的實現,都是在礦產品銷售環節,這是有道理的:第一,只有在這個環節,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才能得到確認;第二,只有在這個環節,企業才容易承擔,無需大量資金墊付。但是,現在地方政府以礦業權價款名義收取的資源所有者的權益,都要一次性支付,這就產生了企業難以承受的財務費用(銀行利息)。據鞍鋼礦業公司反映,他們向政府購買的胡家廟子鐵礦要6年內支付3億元價款,使用期限是30年。這等於現在就要為30年後的礦產儲量支付價款。這種支付方式,如果年利按6%計算,使得他們每年要承擔1000餘萬元的財務費用。
(5)礦產資源利用率是高還是低,要作具體分析。長期以來,礦產資源利用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我國礦產資源損失浪費嚴重。可是,這三個礦業公司,就見到的情況而言,其存量資源利用程度遠遠高於國家的規定。例如,鞍鋼礦業公司把含鐵量為20%的赤鐵礦都開采了,而過去它是開采表外的。又如,紅透山銅礦用編織袋沾取丟失的礦渣,用掃帚清掃坑道的礦粉,都是自覺的行動。所以,我們對礦產資源利用現狀應當重新認識。
(六)認識和建議
(1)要對礦產資源及礦業的作用有全面認識。它對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至少有四種效應:①增加財富效益。由於礦產資源的凈價值是礦產品銷售收入減去各種投入及平均利潤之後的凈剩餘,所以誰開發它,誰就在當地絕對增加了財富。②經濟增長效應。礦產開發所形成的工業總產值可以直接增加當地的GDP的發展速度。這3家礦業公司,在2005年即創造16億元的產值,比2004年增長20%。③財政收入效應。2005年,這三家礦業公司共提供稅金15.7億元。④提供就業效應。2005年,這3家礦業公司的在崗職工為68000人。應當從這些角度來理解各級政府對礦產資源的關心,並將其引導到加強礦業長遠發展的方向上來。
(2)要針對礦業存在級差收益的特點強化其管理和服務。礦業是以礦產資源為原料的產業,而礦產資源的稟賦從來就是不均衡的,加之地理位置的差異,其產地收益不僅存在著水平級差(不同地區間),而且存在垂直級差(礦區內開發的不同階段)。對這些級差在這次調研中我們深有感觸。因此,在礦產資源管理上不能憑借「一時一地」來決定礦業政策,要針對這種級差收益,鼓勵開發劣等資源,調節開發優等資源,達到全面合理利用國內資源的目的。
(3)要把礦產勘查還給礦業。礦產開發對礦產資源的依賴不同於一般產業對原材料的依賴。它主要是一次供給多年使用,一旦異地接續,則原有大部分設置形同廢物。這種依賴激發了礦山企業對礦產資源接續的超常關注,猶如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的關心。這一點我們在調研這三家公司時深有感觸,進而意識到,如果把商業性礦產勘查全部還給礦業,政府只作必要的宏觀調節,豈不是更好嗎?應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4)要把礦產資源管理擴展到對礦業的管理。從這3家礦業公司來看,礦業作為以生產礦產品為主的產業,其鏈條長短不一。鏈條最長的是銅礦,一直做到冶煉;最短的是煤礦,一出坑口就是商品。對礦業的管理,就是要負責礦業生產的全過程,因為礦業生產的每一個過程都有合理利用資源的問題、資源的保護問題。但是,我們強調要管理礦業,並不是要求政府去具體管理礦業生產的每一個過程,而是把管理的力度作用到管理的主體上,即礦山企業,使其主動構建節約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機制,培育珍惜礦產資源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使用礦產資源的企業在合理利用礦產資源中的能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政策,而不是政府自己直接去管理,越管越細。
(5)要正確評估地質工作的作用。地質工作在礦產資源的發現和勘查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時期,它可以提早或延緩礦產資源的發現,增加或減少礦產資源的儲量,但不能創造礦產資源。遼寧省的礦產資源實踐證明,盡管有將近2萬人的專業地質隊伍找礦,但是,30年來在有色金屬礦、煤礦等大宗礦產勘查上,基本沒有大的突破,以致原有的8座有色礦山已關閉7家,只剩下紅透山一家,而且其資源還是礦山自己找到的。這個事實說明,地質工作必須尊重地質規律和經濟規律。地質規律就是在生成礦產的地方才能找到礦產;經濟規律就是找礦是有成本約束的,超出礦山企業難以承受的找礦成本,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是行不通的。我們加強地質工作,必須尊重這兩個規律,不能認為只要加大地質工作的投入,就能解決礦產資源問題。
㈦ 福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河北福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福成集團全資子公司。具有國家建設部頒發的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證書,一級綜合開發資質,是區域房地產產業知名開發企業。由多名多年從業房地產開發和營銷的資深人士組成核心團隊。公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並推進規范化管理、透明化管理、科學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運營模式,致力於打造國際水準的現代地產企業。福成地產現有500餘名員工,部門員工結構合理,90%的員工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福成國家大酒店是福成集團旗下已掛牌的精品五星級酒店地處具有「天子腳下,御駕行宮」之美譽的三河市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酒店設施齊全,環境優雅舒適,裝潢典雅華貴,服務一流,是旅遊住宿、商務宴請的絕佳酒店。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3月成立,是集肉牛養殖、奶牛養殖、肉牛屠宰加工、牛奶生產、餐飲連鎖,飼料生產、有機肥生產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現擁有存欄2萬頭規模的肉牛養殖場、年屠宰加工10萬頭肉牛的屠宰加工場、3000頭奶牛養殖場、年產30000噸有機肥加工廠各一座、餐飲直營門店70餘家。公司於2004年7月13日首次發行8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965。目前公司注冊資本4.06億元,總資產11.62億元,年銷售收入10.26億元。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活牛、牛肉、羊肉、肉製品、奶牛、乳製品、速食品,火鍋連鎖等。福成養牛基地擁有5萬畝的天然有機草原,種植有機青貯玉米1.5萬畝,使用德國克拉斯自動化青貯收割機進行青貯收割,保證青貯收割高效。並設有大型青貯池2座,能製作青貯飼料20000噸。飼料調配車間2個,大型草料庫2座,能容納優質乾草4000噸。化驗室一個,各種新進的化驗設備齊全,能快速准確檢驗出結果,保證草料存儲及質量,並且保證了生產出安全的有機奶。公司內部管理也是高標准、嚴要求。
法定代表人:李福成
成立時間:2006-06-30
注冊資本:258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108200000179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三河市燕郊開發區
㈧ 北京有哪些礦業公司最好是外企
下面都是北京的礦業公司,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相關鏈接你去網路搜一下每個公司的名字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看每個公司的招聘信息去前程無憂搜公司的名字,就會有該公司的招聘信息.希望能夠幫到你!!!
北京恆科天地礦業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金誠信礦業建設有限公司
北京金發工貿公司
北京保然礦業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中鑫眾和礦業權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魯爾礦業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北京確博爾礦業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首雲礦業有限公司
北京惠安礦業新技術公司
北京唐山茂華礦業有限公司
北京華夏建龍礦業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潭龍礦業公司
北京金陽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協力礦業有限公司
北京國都礦業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礦業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中澳聯合礦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明科礦業(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中東方礦業開發科技有限公司
㈨ 中國三大鎢礦企業
連平縣珠江礦業有限公司。江西省修水香爐山鎢業有限責任公司。江西大吉山鎢業有限公司。
1.連平縣珠江礦業有限公司(簡稱珠江礦業,下同)成立於2003年10月份,原為民營企業。2013年7月份,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屬的廣晟礦產資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控股珠江礦業60%股權,珠江礦業由民營企業平穩過渡為國有控股企業。珠江礦業經營項目為租賃經營連平縣鋸板坑鎢錫多金屬礦,該礦是我國最重要的黑鎢多金屬礦山,是廣東省最大型的鎢礦,礦床屬於特大型礦床。鎢金屬儲量居全國黑鎢礦山第五、廣東省鎢礦山第一。
2. 江西省修水香爐山鎢業有限責任公司簡介 江西省修水香爐山鎢業公司成立於2003年4月22日,是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整合香爐山11家礦山企業重組而來,屬五礦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投資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公司注冊資本8482.69萬元,采礦區面積2.8平方公里,現鎢礦石保有量2270萬噸、鎢金屬保有量14.2萬噸,具備日處理礦石2020噸、年生產白鎢精礦5700噸、年產5000噸仲鎢酸銨的生產能力,是目前國內產量最大的白鎢礦單體礦山之一。公司主要產品為白鎢精礦、仲鎢酸銨,附屬產品為銅精礦。
3.大吉山鎢業有限公司前身是大吉山鎢礦,位於南嶺九連山脈中部,地處江西南端贛粵交界處,1958年建成投產,素有「第一鎢礦」美稱。大吉山鎢業有限公司前身是大吉山鎢礦,位於南嶺九連山脈中部,地處江西南端贛粵交界處,行政區劃屬江西省全南縣,佔地面積8.23平方公里,於1918年開山,1953年收歸國有並列入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由前蘇聯援助建設,1958年建成投產,素有「第一鎢礦」美稱。2004年8月,大吉山鎢礦實施關閉破產,改制重組為江西大吉山鎢業有限公司,隸屬於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企業先後被評為省「誠信建設活動先進單位」、省「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全省工業企業分行業十強企業」等稱號,被贛州市評為「最佳企業」、市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市綠化委評為「綠化模範單位」等榮譽。黨委被中共贛州市直工委評為「紅旗基層黨組織」、省國資委授予「紅旗黨委」稱號、中共江西省委表彰為「全省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黨的建設紅旗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