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職責:對證券、信託、保險、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進行投資,整合地方金融資產;對資源型、基礎型以及現代物流業等優勢產業進行控股、參股投資,支持河南省產業結構調整;對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投資;對高新技術、先進製造業項目進行孵化和投資;對所屬企業和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運作,培育優勢企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金融企業:控股中原證券、中原信託、開封商業銀行和河南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投資總公司、河南投資集團擔保有限公司、北京新安財富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參股鄭州銀行和交通銀行)。
能源企業: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南陽鴨河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南陽天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鶴壁萬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鶴壁同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鶴壁豐鶴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南新中益電力有限公司、濮陽龍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南投資集團燃料有限責任公司、鄭州新力電力有限公司、河南豫能電力檢修工程有限公司
交通企業:河南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河南許平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林長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
水泥企業: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豫鶴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河南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洛陽黃河同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新鄉平原同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駐馬店市豫龍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河南省豫南水泥有限公司、三門峽建方水泥有限公司
造紙企業:大河紙業有限公司、濮陽龍豐紙業有限公司、焦作瑞豐紙業有限公司、駐馬店白雲紙業有限公司
其他企業:中原國際博覽中心、河南省立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大河林業有限公司、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科恩超硬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南陽信泰科技有限公司、鄭州海特模具(機械)有限公司、河南仲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春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拓洋實業有限公司、河南投資集團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王屋山風景管理局、濟源五龍口景區、固始林場、扶溝林場、西華林場、 民權林場、河南投資集團白條河農場、河南投資集團內黃林場、河南省林業廳物資站、河南天地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② 河南國際被誰收購了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河南國際被中國鐵建收購了。因為在2019年5月8日,由於重整資源,中國鐵建宣布即將收購省屬國企河南國際。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以國際承包工程為主體,礦業投資與管理、農業投資與管理、汽車貿易等多項業務協調發展的大型國有外經企業集團。具體消息可關注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③ 河南嵩縣勘查模式
所謂「嵩縣模式」,就是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將礦業權、資本、技術、管理等地質找礦要素整合起來,快速實現突破的地質找礦新機制。
一、主要做法和特點
(一)分四步走
1.第一步,把相鄰而分散的探礦權加以整合
河南地礦局所屬地勘單位在這個礦集區有8個分散的探礦權,分布在兩個勘查區,面積分別為22.76平方千米和44.14平方千米。由於零散、單個勘查風險大、成本高,很難尋找出資人。於是該局決定:按照礦床的相同類型或同一成礦系列,通過經濟手段,即承認原探礦權所有人的財產權,實行評估入股,把它們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勘查主體,對外尋找投資者。這個勘查主體就是新成立的——河南豫礦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2.第二步,整合後的探礦權與勘查資本結合
以河南豫礦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的整合後的探礦權,吸引了中國五礦集團的興趣,他們願意出資接續勘查。雙方聯合組成了河南五鑫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操作。雙方商定:
(1)整合勘查項目分兩個階段進行,總體設計2年內全面完成普查、詳查工作,預計提交礦產地2~3處,提交金資源量30噸。總預算為1.8億元,首期投入資金4000萬元。
(2)整合勘查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由河南五鑫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委託河南省地礦局新組建的項目指揮部承擔。
(3)整合勘查項目完成後形成的礦業權權益,河南豫礦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佔有40%股份,中國五礦集團佔有60%股份。屆時該礦業權的價款,需經過評估,按市場價轉入五礦集團開發;如果豫礦公司同意進入開發,須按40%股份投入開發資金。
3.第三步,勘查資本與勘查技術勞務結合
由河南五鑫礦業開發公司(勘查資本的代表)組建項目部,確定勘查方案。項目部由五礦勘查技術專家現場指導;由省地礦局抽調金礦勘查方面的拔尖人才組織攻關,並擔任顧問;由具有本區工作經驗的高級工程師,出任首席地質專家;此外,還聘請多位老專家當技術顧問,並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實現了地質科學技術的最佳組合。
勘查方案確定後,按照協議由河南地礦局組建項目指揮部組織實施。該指揮部由河南地礦局所屬單位抽調地質測量、物化探、礦產地質、探礦工程、岩礦測試、經濟管理等專業人才組成。他們集中百餘台(套)的各類設備、儀器,動員施工和後勤保障人員350多人,開動30台鑽機,實行統一生產管理、統一調度施工力量、統一質量技術標准,實現了勘查技術勞務的規模生產。
4.第四步,礦產勘查轉入礦產開發
整合勘查的成果按預想完成之後,可以由五鑫礦業開發公司自己開采,也可以整體轉讓給五礦集團所屬其他公司開采。礦產勘查至此,轉入開采階段。這也是地質找礦的最終目的。只有轉入開采,並從礦產品銷售收入中取得收入,礦產勘查的投資才能實現資金循環,形成礦產勘查投入的長效機制。
當前,嵩縣整合勘查方案正在進入第三步的第一階段。在整合勘查方案籌備過程和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是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不僅允許政府在該區已出資的探礦權參與整合,而且允許政府在本區擬出資,但尚未設置的礦業權,也歸並到本項目中;其次是勘查區所在地的洛陽市和嵩縣政府,在勘查施工條件方面給予了全面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整合勘查將寸步難行。所以可以說「嵩縣整合勘查」,是三方面共贏:
一是地勘單位不僅可以從探礦權入股中取得股權,還從礦產勘查技術勞務承包中得到營業收入,並從地質找礦成果中得到獎勵,甚至分成。
二是礦業公司得到了最急需的要素。因為在礦業的三要素中,資本和勞動並不短缺,真正短缺的就是可供開采利用的礦產資源。
三是政府取得了礦產開發中全部的經濟社會效益,包括資源效益,即新增資源量占原有資源量的比例;財富增長效益,即礦產資源凈價值由潛在收益變成現實收益;就業效應和財政稅收效應等。
(二)做法總結
「嵩縣模式」的基本內涵是「股份找礦,整合勘查」。其主要做法可歸納為:整裝部署、聯合勘查、風險分擔、利益共享、快速突破。
(1)整裝部署:遵循地質找礦工作規律,按照整裝勘查的指導思想,將項目部署在重要成礦區帶上,以礦集區為單元,統一勘查規劃、統一項目設計、統一技術標准、統一組織實施、統一提交成果,並根據礦業權的分布情況,從局部到整體分步實施。嵩縣金鉬多金屬整合勘查項目處在全國16個重要成礦區帶之一的豫西南金鉬鉛鋅銀多金屬成礦區,屬於小秦嶺-熊耳山-外方山金銀鉬成礦帶的嵩縣礦集區,找礦潛力巨大。《河南省礦產資源勘查規劃》將此礦集區圈定為重點找礦區,《部省合作開展豫西地區地質找礦工作部署方案建議》也將此列為重點整裝勘查區塊。
(2)聯合勘查:由原探礦權人、勘查投資人和承擔項目任務的地勘單位等多個主體組成「找礦聯盟」,並以資本為紐帶,形成「利益共同體」聯合實施風險勘查,實現找礦突破。嵩縣整合勘查項目的原探礦權人為地勘局所屬地勘事業單位,對參與合作的探礦權事前以協議授權形式委託局級國有地勘企業豫礦公司統一組織管理。勘查資金由中國五礦集團與豫礦公司合資的河南五鑫公司投入,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勘查作業單位,優先原探礦權人和局屬單位。項目實施中,五鑫礦業公司、原礦權人區調隊、地質二隊以模擬股東會、董事會的方式,聯合成立了「整合勘查項目管理委員會」,「項目管委會」以表決形式確定項目設計、成果驗收與處置等重大事項,聘請地質專家擔任監理,對項目實施進行有效監督,並以資源儲量、工程進度責任目標等方式對勘查作業單位進行激勵。
(3)風險分擔:參與嵩縣整合勘查的礦權雖原為地勘單位擁有,已登記多年,有的甚至長達十幾年,但由於單個礦權的找礦風險大,地勘單位事業體制下又缺少找礦風險分擔機制,使得地勘單位不敢投入,難以獨自承擔勘查風險。通過礦權整合,大大提高了找礦成功的概率,並且只要其中的一個勘查區實現突破,就保障了整合項目的投資回報。實際操作中,整合的礦權越多,「找礦聯盟」做得越大,分擔後的勘查風險就越小。在我國尚未建立風險勘查市場的情況下,「嵩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風險分攤問題。
(4)利益共享:嵩縣整合勘查是在礦業權高度分散、地質工作程度不一、找礦前景難以預知的地區實施的,合作各方按照協議約定,原探礦權人將尚未達到詳查程度的礦業權以已有投入和礦權評估(初次評估)作價入股,出資人以資金投入佔有股份,聯合開展勘查找礦。總體完成詳查或「項目管委會」決定終止勘查工作後對探明的資源進行價值評估(二次評估),二次評估與初次評估的增值部分為「找礦聯盟」應分享的利益。這種權益可視為股權在「找礦聯盟」成員之間轉讓,也可以通過市場轉讓,還可以在發現適宜開發的礦產地之後,將「找礦聯盟」正式注冊為合資公司。採取這種形式,「找礦聯盟」各投資主體一律平等,按股份分享利益,遵循了市場經濟規律。
(5)快速突破:通過整合勘查的實施,使得「小礦權」變成「大礦權」、小項目變成大項目、小工作區集成為大工作區、小成果集成為大成果;促成多家國有地勘單位聯合會戰、多門類專業人才協作攻關;促進多種資源要素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多種投資主體同擔風險,共享收益。由於有充裕的勘查資金,綜合採用多項技術手段,採取大會戰的組織形式,建立和完善了項目管理和監理制度,促進了勘查區工作程度的迅速提高,實現了快速勘查、快速突破。
(三)主要特點
「嵩縣模式」作為找礦新機制的一種探索,遵循了「兩個規律」,實現了「三個結合」,統籌了「四大要素」。
(1)遵循「兩個規律」:地質工作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針對像嵩縣這樣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高、礦業權空白相對較少的地區,按照部省礦產資源規劃、地質勘查規劃劃定的整裝勘查區,從局部整合勘查到整裝勘查分階段實施。局部整合階段:鼓勵國有地勘單位率先將同一礦集區的自有礦權整合起來,由國有地勘單位聯合組建的地勘企業來組織實施或與優勢企業合作形成「找礦聯盟」;深度整合階段:由政府引導、實行市場化運作,政府部門協調制定礦集區整合勘查規劃,以市場手段進行礦業權的適當歸並,使同一礦集區聯片整合勘查;戰略整合階段:以政府為主導,形成按成礦區帶部署、礦集區為單元真正意義上的整裝勘查。這種由小到大、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地質找礦工作與地質認識規律相一致,有利於盡快實現找礦突破。在不同勘查階段,根據勘查程度及其社會經濟條件,合理確定礦產勘查各階段的投資主體。按照「公益先行、基金銜接、商業跟進、整裝勘查、快速突破」的思路,由政府出資開展公益性地質調查,提供找礦靶區和地質信息資料服務;部省地質勘查基金引領拉動,降低找礦風險;多元投資的商業性勘查跟進拓展,實現探采結合。通過對礦權事前評估、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勘查階段礦業權所有人、投資者和勘查單位的利益關系,合理分配勘查成果及相關利益,調動各方的找礦積極性,實現了互利共贏。
(2)實現「三個結合」:一是通過整合勘查實現了地質勘查與礦產開發的緊密結合。地勘單位與有實力的優勢礦業企業結成「找礦聯盟」,對獲取的勘查成果可以及時便捷地轉入開發階段,實現找礦成果的迅速轉化,早日發揮資源效益。國有地勘單位通過佔有礦山股份,培育礦產開發業,加快了地勘企業的成長。二是通過整合勘查實現了地質找礦與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緊密結合。作為「找礦聯盟」的發起者,地勘單位既是整合勘查方案的制訂者、地質找礦的實施者,又是利益共同體的成員(聯合出資人和股東)。地質找礦不再是地勘單位的被動行為(「打工」),已轉化為給自己找礦的主動行為。探者「既有權又有利」的制度設計和地勘單位既是「打工者」又是「出資人」的身份轉變,給地勘單位的改革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地勘局以整合勘查入手,加快事企分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創辦隊級國有地勘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礦產勘查和開發為主體產業,把全局的國有地勘企業整合起來,最終打造實力雄厚的局級地勘企業集團,並通過不斷擴大對外合作,優化組合各類勘查要素,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地質找礦大突破。三是通過整合勘查實現了地質找礦與礦業權管理的緊密結合。礦業權的人為設置破壞了礦床賦存的自然形態,導致整裝勘查部署難以實現。探礦權人因獨立承擔找礦風險,勘查積極性不高,出現「圈而不探」的現象,給探礦權管理帶來障礙。「嵩縣模式」比較合理地化解了探礦權設置的人為性與礦床分布的規律性之間的矛盾,探礦權人通過「找礦聯盟」對多個礦業權重新組合、統一管理,引入多元投資,加快勘查進度,促進了更加開放、有序的礦業權市場建設。
(3)統籌「四大要素」:礦業權、勘查資金、找礦技術、組織管理是地質找礦的「四大要素」。「嵩縣模式」為四大要素的科學配置搭建了平台。對高度分散的礦業權,依照成礦地質條件有相似之處、區域上彼此相鄰或者相近、原礦權人之間有合作勘查願望等條件進行整合,並簽訂協議由「找礦聯盟」對礦業權進行管理經營,加快了勘查進度、礦業權的價值轉換。勘查各階段引入有實力的礦業企業(集團)的資金,和其他資金「拼盤」使用,同股同權,保障了勘查資金的可靠來源,使企業資本「嫁給」專業找礦隊伍,擴大了企業的資源儲備,為實現資本效益最大化創造了條件,也為延伸利益鏈條,聯合實施後續的資源開發奠定了良好基礎。找礦成果與找礦人的收益掛鉤,激發了地勘單位「找大礦、找好礦」的信心和活力。「找礦聯盟」中,有管理優勢突出的大型礦業企業,有勘查經驗豐富的地勘隊伍,各方通過組建「項目管委會」發揮其所長,不斷完善制度建設,科學部署合作項目,規范投入資金使用,強化項目質量成果,建立考評激勵機制等,進一步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和綜合效益,保證預期成果實現。
二、嵩縣「整合勘查」的普遍意義
(1)把分散的長期占而不探或投入不足的探礦權激活了。資源的作用不在於佔有,而在於使用,只有被使用的資源才能產生效益。如果嵩縣的整合勘查模式能夠把全國現有3萬多個探礦權中的大部分激活了,那對增加我國礦產資源的實力將是重大貢獻。
(2)為礦產普查階段最短期的勘查資本的進入開辟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單個分散的探礦權不僅風險大,即使找礦成功也難以形成規模效益,所以社會資本不願意進入,銀行不願意貸款。而一旦通過整合,在相同類型或同一成礦系列中形成規模,找礦風險隨之降低,規模效益隨之顯現,礦業資本也就很願意進入。如果全國有條件的分散的探礦權,都能通過整合形成有利於礦業資本進入的條件,將會大大推進我國固體礦產的勘查進程。
(3)通過整合勘查,形成相對比較大的勘查區域,可以為集中找礦技術精英,實現找礦難點突破創造有利條件。而找礦技能,對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具有關鍵性作用。同時它還可以使探礦工程形成規模,有利於這些要素的充分利用和效率的提高。特別是可以大大節約搬遷運輸費用和交通通訊設施費用。因為這些費用最終都要分派到探礦工程中去,而單獨的小規模探礦的施工是難以承受的。
(4)有力地推進了礦產勘查的企業化改革。從整合勘查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它一開始就把礦產勘查引入到企業中運行,比如把分散的探礦權整合起來,形成新的主體是企業(河南豫礦公司);整合後的探礦權與勘查資本結合,形成新的主體還是企業(河南五鑫礦業公司)。至於以後的運作更是全部在企業機制中進行的。所以在嵩縣的整合勘查中,充分體現了《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所說的:「企業是商業性礦產勘查的主體」。
(5)充分體現了市場在礦產勘查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從分散的探礦權的整合,到整合後探礦權與勘查資本的結合,都是中國五礦在起決定性的作用。而五礦在哪兒出資找礦,找什麼礦,又是由五礦在哪兒開礦,開什麼礦決定的。也就是說五礦的決定都是由市場調節的。正是這種源於市場配置的倒逼機制,可以保證找出的礦、開出的礦,是市場所需要的。
(6)充分反映了地質工作一定要按地質規律、地質工作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的要求。首先,對分散探礦權的整合,就是根據相鄰的同一礦區帶、相同類型或同一成礦系列(系統)進行的,體現了對客觀地質規律的尊重;其次,對分散的探礦權主體,充分尊重他們所有財產的權益,通過權益入股,保護了他們的經濟利益,體現了按經濟規律辦事的要求;最後,在勘查資本的籌集、勘查技術手段的應用、勘查風險的規避等方面,都充分考慮了地質工作的特點,體現了按地質工作規律辦事的要求。
三、運用嵩縣「整合勘查」模式應當注意的問題
(1)把零散的探礦權整合起來,如果是在沒有行政隸屬關系的條件下進行,將會遇到更為復雜的局面。因為通過市場和評估作價的探礦權,並不一定被所有參與整合的礦業權人所接受,一旦出現「釘子戶」,將擾亂全局。對此必須給予必要的帶有強制手段的政府調控。
(2)參與整合的探礦權,必須在整合之前就要把產權搞清楚,不能帶著產權不清的探礦權參與運作。因為整個探礦權的運作過程,就是不斷增值或不斷減值的過程,不論出現哪種情況,對產權不清的探礦權主體,都是一大麻煩。這一點對使用地方財政資金的探礦權,尤其要事先分配清楚。
(3)整合後的探礦權與勘查資本的結合,大多數是採用帶有期權性質的預期股權分成。這里的關鍵是分成的比例和到什麼階段轉入按比例共同投入。因為轉入共同投入的階段(比如詳查之後,還是勘探終結)越往前提,對探礦權原持有者越不劃算。同時對轉入共同投入時的探礦權作價也必須明確其形成方法,不能含糊。比如是成本價轉入還是用市場價轉入。如果是探采一體化,多用成本價;如果是探采分離體制,多是用市場價。
(4)要充分考慮整合勘查最終成果,在轉讓時仍存在市場風險。這一點在嵩縣整合勘查的模式中根本沒有考慮,也是被大多數地勘單位所忽視的問題。在他們看來,只要找到礦就大功告成,有沒有市場需求並不重要。其實這個市場的需求,具有一票否決權,對商業性礦產勘查最重要。所以在推行嵩縣勘查經驗時,必須高度重視最終成果的市場需求問題。
④ 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83年,河南省政府根據國務院機構的統一安排和我省外經工作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將河南省對外經濟聯絡辦公室的一部分,組建成中國河南經濟技術合作公司,隸屬於河南省人民政府。
1983年,公司承建了河南省政府1982年承建的我國援塞內加爾友誼體育場的項目,該項目為我國援外體制改革實行經濟承包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公司承建的第一個援外項目。
1989年,首次承攬輸變電——孟加拉14城市變電站項目。
1992年,成立中豫電子有限公司,現已是河南IT業知名企業,為國內外著名品牌的分銷商和代理商。
2002年,首次被美國《工程新聞紀錄》評評為年度225強國際承包商。自此以後,公司連年入選。
2007年,獲得幾內亞558平方公里鋁礬土礦勘探權,標志著集團礦產資源開發正式開始實施。
2007年,被河南省商務廳授予「對外承包工程先進企業」,並連續多年被評為「外經工作先進單位」。
2008年,與永煤集團、河南國投、地質集團合資成立河南國際礦業有限公司。
2010年,入選「河南企業100強」。
⑤ 請問河南煤化工集團的所有子公司詳細名單,如果有詳細資料更好,謝謝了
煤炭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作為河南最大的煤炭企業,在2009年煤炭產量將達到5500萬噸的基礎上,緊緊抓住國家建設大型煤炭基地的良好機遇,按照「立足省內、走向全國、拓展海外」的資源整合戰略,迅速做強做大。目前擁有已建和在建的年產1500萬噸的礦井一座、1000萬噸的礦井兩座、500萬噸的礦井兩座。兩年內年產煤炭產量將達到1億噸。控制和擁有的煤炭資源總量超過500億噸,經濟價值約20萬億元。
成員企業
★永煤集團
★焦煤集團
★鶴煤集團
★貴州礦業公司
★新疆礦業公司
★內蒙礦業公司
★河南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正龍煤業有限公司
★龍王莊煤業有限公司
★龍門煤業有限公司
★永華能源有限公司
★永錦能源有限公司
★安陽鑫龍煤業(集團)有限公司
★焦煤方庄礦有限責任公司
★焦煤白雲煤業有限公司
★焦煤鑫珠春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焦煤馮營工業有限公司
★焦煤新鄉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焦煤趙固(新鄉)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寶雨山煤業有限公司
★鶴壁煤電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華安煤業有限公司
★鶴壁市福源精煤有限公司
化工
化工產業是河南煤業化工集團重點打造的核心支柱產業,目前產品在河南市場佔有率已接近四分之三。煤化工項目建設實現了採用技術世界最新、建設周期最短、建設速度最快、安全環保行業最優等多項全國第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被列為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創新產業化項目的中國「航天第一爐」一次投料開車成功,有望掀起行業革命。城市煤氣產能居全國第一。將在豫東、豫西、豫北形成三個化工產業集聚區,引領全省化工產業的高端進程。
成員企業
★中原大化集團
★省煤氣集團
★河南龍宇煤化工有限公司
★濮陽龍宇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省燃化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三星化工有限公司
★新鄉中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開封龍宇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永駿化工有限公司
★安陽九龍化工有限公司
★伊犁南崗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順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昊華駿化集團有限公司
★河南永銀化工實業有限公司
★貴州安龍金宏特種樹脂公司
★商丘龍宇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永龍化工有限公司
★中原鶴誠氯鹼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有色金屬
有色金屬是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的支柱產業和未來重要的利潤來源。目前國內鋁可采儲量1000萬噸,在幾內亞擁有558平方公里、儲量達80億噸的優質鋁土礦,氧化鋁目前產能40萬噸,規劃120萬噸;鉬金屬儲量65.1萬噸,鉬產品產量進入全國前三名。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完善產業鏈,2009年有色金屬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50億元。
成員企業
★欒川龍宇鉬業有限公司
★欒川正龍礦業有限公司
★河南中美鋁業有限公司
★河南國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河南永登鋁業有限公司
★河南永順鋁業有限公司
★河南龍宇釩業有限公司
裝備製造
裝備製造是河南煤業化工集團重要的支柱產業,下轄的兩個子公司洛陽LYC軸承集團和開封空分集團均處國內一流水平。洛陽LYC公司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是我國目前最大、最精密軸承的誕生地,也是國內軸承產品規格最廣、用途覆蓋面最寬、品種最齊全的生產基地,保持著多項亞洲、中國軸承行業紀錄。神舟系列飛船以及「嫦娥一號」衛星上均有LYC品牌軸承在運轉。開封空分集團是國內同行業生產大、中型空分設備套數最多,產品自成套規格最大,出口最多的企業。
成員企業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
★永煤集團機電制修總廠
★開封鐵塔橡膠有限公司
★洛陽軸承控股有限公司
★鶴壁煤礦機械設備製造總廠
★焦作神華重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鶴壁煤業運輸帶有限責任公司
★鶴壁鏈條有限責任公司
★鶴煤鶴菱鏈條製造有限公司
★河南豫煤爆破器材有限公司
★鶴壁煤業安全儀器廠
★鶴壁煤業鴻運工礦配件製造廠
★鑫珠春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華飛電子電器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演風安全設備有限公司
物流貿易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緊緊抓住國務院關於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鄭州鼓勵發展大物流、建設國際物流港等多個有利機遇,全力把物流貿易培育成為主要產業,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構建覆蓋全省、輻射全國的物流貿易新的支柱產業。2009年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物流產業將實現產值300億元。到2011年末,物流產業將打造成為省內第一、國內一流的現代物流企業,企業經營規模達到500億元。
成員企業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國龍物流有限公司
★聚龍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龍宇礦業有限公司
★永煤上海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龍宇國貿有限責任公司
★焦作國龍物流有限公司
★鶴壁國龍物流有限公司
★濮陽國龍物流有限公司
礦建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礦建產業涉及礦山設計、礦井建設、工業和民用建築、安裝服務等多個領域。具備礦山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煤炭設計甲級資質、房屋建築工程總承包壹級資質等多個國家建設部認證資質,已形成一體化施工的特色和優勢。立井掘砌、凍結法鑿井、井巷施工、安裝、化建多次創河南省紀錄和全國先進水平,所施工的井筒工程多次榮獲全國煤炭行業礦建最高獎項「太陽杯」工程。有望在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位列河南省同行業第一位。
成員企業
★河南國龍礦業建設有限公司
★鄭州煤炭設計院
★龍宇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誠信工程質量檢測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富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鶴壁天宏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
★焦作市宏程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焦作市安馨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焦作神龍公司
★焦煤設計院
實業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現有實業單位共計148家,涉及電力、商貿、醫療、教育、建材、金融、傳媒、房地產等八大行業。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將加大資本運作和戰略協作力度,實現優勢互補,加快水泥建材、電力熱力、商貿物流等輔助產業的協同發展。在實業板塊內部逐步形成充滿活力的資源配置新機制和相互支持、相互補充、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2009年營業收入將達到80億元。
成員企業
★河南省國龍置業有限公司
★永城煤電集團匯龍水泥有限公司
★永城煤電集團天龍建材有限公司
★焦作千業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鶴壁福田舒布洛克建材有限公司
★河南省豫鶴同力水泥有限公司
★商丘裕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鶴壁市新生能源供應有限公司
★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
★焦作礦務電力有限責任公司
★鶴壁煤業技師學院
★焦煤合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寶晟能源有限公司
★鄭州安全職業學院
★河南宇宙人工晶狀體研製有限公司
★英資邁世通(鶴壁)葯業有限公司
★豫煤爆破器材有限公司
……
⑥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對外合作: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黃彩麗 楊群周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對外合作是從2004年開始的,開始主要是引進外資進行風險勘查與開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8年局實施「走出去」戰略,局屬地勘單位在境外取得多處礦業權,在非洲、南美、東南亞到蒙古國都有河南有色找礦人。
一、引進來,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的對外合作是從「河南省洛寧縣月亮溝銀礦詳查」等5個勘查區和內鄉縣銀洞溝等3個勘查區引進外資進行風險勘查開始的。前者由於當時地質事業費撥款不足,該地區的勘查工作進展不大,局屬一隊也曾設法引入一些社會資金進行勘查,但限於其經濟實力,資金投入也不大,勘查成果也不明顯,且有嚴重的「後遺症」。後者自2000年開展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由於投入多,取得的勘查成果也較突出。
2004年1月30日,加拿大SKN公司總經理高建國由中國礦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益康先生陪同,實地考察「月亮溝」、「銀洞溝」鉛鋅銀金礦項目。考察後外方對這兩個項目比較滿意,雙方於2月3日簽訂了合作意向。外方為英國威克多礦業有限公司(屬加拿大SKN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方為河南有色地質礦產有限公司。2月20日,在談判後,雙方就月亮溝、銀洞溝地區的8個探礦權的合作簽訂了協議。4月12日,在鄭州召開的「河南國際經貿洽談會」上,馮銳代表英國威克多礦業有限公司、畢福海局長代表河南有色地質礦產有限公司就上述合作簽訂了合作合同,合同金額為1000萬美元,決定成立中外合作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參加了該項目的合同簽字儀式。
成立中外合作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首先面臨的是軍事禁區問題。在此前已有十幾家外國公司想在河南省進行礦業勘查,都是因為此問題而失敗。前期局通過洛寧縣委、縣政府等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明顯。後來畢局長親自出面,多次到洛陽、北京,利用洛陽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各方關系同軍事基地方面進行接觸,同時畢局長還到第二炮兵參謀部進行匯報。經過了艱苦、細致的工作,這個問題總算有了結果:內鄉銀洞溝3個探礦區的合作勘查開發被軍方否決,洛寧月亮溝的5個探礦權只能限制在其范圍內進行勘查開發。在河南省進行風險勘查開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是第一家。
軍事禁區問題解決後,其他問題迎刃而解,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04年8月30日頒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辦理「月亮溝」等5個探礦權由有色一隊到合作公司的轉讓。國土資源部於2005年6月6日向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頒發「月亮溝」、「西廟—壘壘石」兩探礦證。省工商局於2005年6月24日已向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頒發長期營業執照(30年),合作公司注冊地已由鄭州變更到合作公司生產經營地洛寧縣。
二、合作中,以真誠的態度達到多贏
中外雙方於2004年下半年開始對月亮溝地區開展合作探礦工作。在合作中,雙方以誠相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兩年多共投入坑探近5.5萬m,鑽探5萬m,勘查投入8000餘萬元,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目前僅在月亮溝勘查區就獲探明、控制和推斷的資源儲量:銀為中型規模,鉛鋅為中型規模。
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於2006年3月底取得月亮溝鉛鋅銀礦采礦證,4月份開始采礦,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中方在該項合作中從經濟上受益匪淺,而加拿大希爾威金屬有限公司(原加拿大SKN公司)的股票價格也在與中方的合作中得到大幅度的攀升,目前是數十家在華進行風險勘查的加拿大上市礦業公司中股票價格最高、最為成功的公司。
自公司成立以來,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為洛寧縣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2006年上繳稅2000餘萬元,2007年上繳稅9000餘萬元,另外還為當地解決了近千人的就業問題。
該項目不僅給局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局還派出一些技術骨幹參加到該項目。他們在與外方的交流磋商中,直觀地了解了國際規則,規范了管理方法,更新了觀念,鍛煉了隊伍,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
三、走出去,尋找更大可持續發展空間
2008年局黨組深刻分析勘查開發全球化的趨勢,加快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步伐,實施走出去戰略。並認識到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是歷史給予我們「走出去」的新機遇,要求局屬地勘單位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在境外取得礦業權,做強勘查,做大開發,真正做大做強自己的主業,形成長期穩定的優勢產業。目前局屬地勘單位在境外取得礦業權的有:①局屬一隊在菲律賓擁有一個礦業權;②局屬二隊在辛巴威有一個礦業權,在蒙古國有兩個礦業權;③局屬五隊在蒙古國有3個礦業權;④局屬六隊在澳大利亞有一個礦業權;⑤局屬地勘總院在智利有一個礦業權。
這樣,在非洲、南美、東南亞到蒙古國都有河南有色找礦人。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局不僅在對外合作勘查開發中獲得了收益,更為參與更廣泛的對外合作積累了經驗,熟悉了規則,鍛煉了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