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根本來說,我的交易的邏輯就是:在控制好風險的情況下,入場試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控制好風險一句話看似簡單,實際上包含很多,比如,倉位,凈值管理方法,品種的分散選擇,是否加倉減倉等。
入場試錯是入場規則的核心,而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是出場的核心。
滿足邏輯的前期下,在實現方式上,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的。
沒有特殊要求的資金賬戶,我一般會採用,多品種,多周期,多策略的量化組合策略。
多品種,就是根據資金量的大小,盡量多的配置品種。多周期,就是不僅在日線上做,可能還在小時線上,30分鍾線上等設置一些策略。多策略,就是不僅使用一套交易系統,可能是更多套的綜合組合。
這些策略每一個都滿足我的核心交易邏輯,但是同時組合到一起又能夠分散風險,平滑資金曲線。
如果一筆資金想要實現某些特別要求,比如,想要做日內,或者想要做爆發式的凈值等等。我會採用主觀過濾,主動擇時的系統化交易方式,當然,即使是主觀過濾,也依然符合我的核心交易邏輯。
交易邏輯是核心,這個邏輯需要擁有正向收益預期,至於實現方式,完全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我相信多數投資者不會把自己最核心的東西講出來的。就拿我來說,我不會把我認為有價值的技術體系隨便透露的,最少在我沒有在投資行業成功前,是不會透露的,不管這個技術體系適用不適用,在我看來,它是無價的。
不過,可以稍微透露下我的操盤邏輯,不涉及到具體細節的東西。
我在做盤的時候,一般會有大到小。就是先看大周期確認方向,然後在看小周期找尋介入時機。大周期一般是從月線、周線、日線下來。小周期只看4小時與1小時,1小時以下時間周期我一般不會看,甚至連看一眼都懶得看,因為超短時間周期,我認為對於我這種趨勢交易者而言,都是垃圾。
看完時間周期之後幹嘛?就是耐心等待共振。什麼共振?就是等待多個周期共同形成同一個形態。比如:月線、周線兩個時間周期目前屬於多頭形態(具體如何研判多空頭形態,在這里不贅述,需要大家根據自身去研判),那麼我就耐心等待日線與小時周期再次形成多頭共振。這樣就形成了多周期共振,那麼成功率就會大大增加,准確率也會大幅提高。
行情一切皆有可能,並非形成多周期共振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如何防範行情的變化?這個時候就要觀察小時線的形態變化。如果小時線突然發生轉變,形態由原來強勢變成了弱勢形態(如何辨別形態變化,在這里不贅述)那麼我會提前先了結手中的多頭持倉,等待形態進一步變化。因為形態的變化都是有小周期變化慢慢的改變大周期的形態,並非每一次小周期的變化都會改變趨勢,但是最少這是改變的開始,所以需要重視。如果最終小時周期形態的變化沒有持續擴大變化,日線級別沒有收到影響,那麼可以繼續保持原有的布局。
總之,我的交易根本就是「進場有依出場有據」,如果我的進場依據存在,不管行情如何變化,我始終保持不變。如果我的進場依據不存在了,不管行情有沒有變化,我果斷離場!
在期貨交易中,我個人做的是趨勢交易,所以追求的是順勢而為,順著趨勢做交易。
按照自己的交易習慣,順勢交易安全性和盈虧比都可以做得比較好,又不用時刻盯盤,自我感覺比較適合自己。
比如當一個上升趨勢中K線無力突破前面高點形成失敗的新高,破掉趨勢線,原來的上升趨勢就產生了一個結束的概率,頸線被破,開倉。如果走入振震盪,等它自行發展,失敗就止損。
在趨勢中,不追空不追多,利用回調或反彈入場。止損設在能證實原趨勢能被評估已經破壞的位置。加倉也用這樣種方式。
入場正確就順勢持有,除非出現結束趨勢的概率信號,否則一直持有,把止損推到最近的支撐阻力位。小趨勢讓它碰止損被動出場,如果發展成為大趨勢又有加倉情況下視需要選擇被動出場還是分批離場。
倉位、止損距離兩者關聯的潛在損失要在交易系統的資金風險承受范圍內,超過就不做。
順勢交易可發展的空間大,盈利和止損的處理也比較好布局,邏輯上甚至可以比上述的做得還要簡單。
先佔坑再細講
一.無趨勢不做
找到自己的操作周期,耐心等待趨勢確立後再考慮,否則就空倉
二.有趨勢判斷趨勢在整體行情的位置
操作周期有趨勢,再判斷該周期在大周期所在位置,是否是大周期趨勢的合理的回調和反彈,如果是則放棄,否則可以考慮操作
三.趨勢如果可以操作,判斷是否會被逆轉?
如果該周期趨勢可以操作,再觀察小周期是否是正常的回調和反彈位置,不符合則趨勢可能被逆轉,放棄操作
四·如果趨勢正常發展則開倉
如果小周期發展在合理范圍,則可以考慮開倉
五.關注趨勢是否要結束
時刻關注小周期趨勢和位置的發展,是否對操作周期的趨勢要逆轉,如果超過合理區間,果斷平倉。
六·根據資金管理和倉位管理做好加減倉管理
在操作周期趨勢可以操作,並且小周期反向趨勢發展合理,可以根據資金管理做好可以開倉最大數量,以及根據行情變化,做好倉位管理,順勢加倉,利潤及時落袋為安。做好行情符合隨時有足夠資金可以加倉,根據盈利和行情變化,倉位隨時降低確保利潤最大化!
基本邏輯也就這些了吧!
只做波動率大於9%的品種,站上7周均線開多單,跌破7周均線來空倉,嚴格遵守紀律!簡單的方法重復做,你就是專家!
首先關於交易系統一定是建立在合理的邏輯之上,這一點我本人是十分認可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對要做的事物有充分的理解;這是一種正確的世界觀,不僅在交易世界中如此。
例如我最喜歡的《毛澤東選選集》中,有一篇文章《矛盾論》;這篇文章從宇宙觀的高度解讀了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要辯證的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和世界上的種種事物,不能片面的孤立的觀察世界。
書中闡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我用通俗的話歸納一下: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展演變推進過程中,都存在著矛盾的運動;例如生活中,工作中同自己的愛人,朋友,親人,鄰里;甚至人生的進程都是在不斷的解決各種各樣的矛盾。所有千萬不要奢望生活中沒有煩惱,那才是庸人自擾。
另外書中比較重要的觀點:矛盾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但事物不同的發展階段存在不同的主次矛盾;主次矛盾相互的轉化;而且在做任何事情,或者需要做好任何事情,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以解決主要矛盾作為重要的出發點;解決完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可能自動解決或者很簡單的解決。
在交易觀之下才是交易邏輯,回到問題我們談一下交易邏輯。
賺大虧小;或者說階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這都是正確的交易盈利的邏輯;但作為一名職業的交易員,我想說這些東西,都只是說起來聽起來高大上說起來很有道理,執行起來就不是那回事了。
決定交易能否盈利的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因素是成功率,第二因素是盈虧比;而且這兩者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一套好的交易系統一定是做到盈虧比和成功率的均衡。(建立建立交易系統基本邏輯)說兩個例子:過度追求盈虧比,導致成功率太差會是什麼結果?
例如盈虧1:5成功率成功率百分之20.
100次交易:(20次對x5=100)-(80次x1=80)=20的盈利。
這個交易系統的交易結果一定是能夠盈利的;但80次錯誤的交易分布是沒有規律的;可能出現連續很多次的止損交易,止損交易過多會打擊交易者的信心,導致交易者心態發生變化交易走形;原本的交易計劃和交易策略以及倉位管理都不能執行到位,最終導致交易的失敗。
很多對於交易理解不深的朋友,發現一套類似的交易系統之後可能會樂的睡不著覺,但真正去執行了卻發現種種問題。
這就是說一套邏輯上正確,聽起來很高大上,很合理的交易邏輯在實戰中根本行不通;因為這所有的邏輯都只從交易系統的角度思考問題,卻不從交易員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再完美的系統也需要人去操作;也需要交易員去執行。
沒有完美的交易員,人性的弱點是任何人都不能迴避的事實;如果在建立交易系統或者設置交易系統的時候完全不考慮人為的因素;或者說不考慮交易系統的可執行性那所有工作都是徒勞的;因為空中樓閣不能落地毫無意義。
因此:理論上行的通的邏輯,實際卻未必。
行情的走勢由單邊和震盪兩部分組成,單邊震盪循環往復。唯有單邊行情有跡可循,我一般等待區間突破進場。
邏輯很簡單,震盪和單邊永遠是交替轉換,等震盪完走出單邊就入場抓取這部分波動。
區間可在3-60分鍾周期分析,過大或者過小的周期參考性不強。周期太小行情太容易走亂,周期太大止損的點位又過高,這兩種情況一種不利於持倉,一種太傷及本金,所以要選擇合適的周期。
突破往往是市場重新選擇方向的一個開始,在看不懂的無序震盪中要頭腦清醒不可被市場誘惑隨意入場。只有在區間進場點和止損點明確的情況下,待突破的區間才是有效的入場信號。
震盪區間的幅度一般也決定了突破力度的大小,震盪區間較大相對突破後的能量越小。震盪區間較小的時候,突破的力度才更大。
突破交易賺錢的關鍵在於 耐心等待時機, 區間往往是行情告訴你的一目瞭然的,當看不到明確的進場機會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分析行情,為市場劃出勉強的區間來等待突破。一定是越簡單越好,無需什麼技術分析手段就可看出機會的才是真正的機會。
突破交易操作上更容易上手,邏輯簡單清晰,進場點和止損點也更明確。只要能把執行力鍛煉出來,應該是最容易賺錢的操作模式了。
我的邏輯:
方向靠猜;
點位靠蒙;
贏利靠扛;
活命靠倉;
② 期貨中價差共振是什麼意思
期貨價格受現貨價格波動影響,同時現貨價格也受期貨價格影響,基本上兩者同一個方向波動,而期貨和現貨存在一定價差,所以就是價差共振。
③ 有一個期貨前輩老是說共振才賺錢,什麼123共振大方向不變,它說的共振是什麼意思
愛吹牛的人很多 幾年前有一個曾經賺了 幾十個億的操盤手 後來也是虧光了 最後跳樓了 他就用的是共振 都是扯淡 運氣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④ 期貨怎麼用均線做周期共振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首先確定大小的周期,周期最好不要靠太近, 比如說日線和1小時線就可以,然後用同一根均線,比如說5均線,那麼在兩個周期里,如果最新的k線都自下而上穿越5均線,可以認為是產生了共振。
⑤ 期貨一天4小時交易時間,每個小時的開始和結束點。
商品:9點到11點半,下午1點半到3點。早上10:15到10:30休盤15分鍾
股指:9點15到11半點 下午1點到3點15
夜盤: 21點到日凌晨2:30分
⑥ 國內黃金期貨交易時間四小時是哪四個
國內黃金期貨交易時間為上午9:00-11:30和下午1:30-3:00,共計四小時。
⑦ 期貨中4小時K線與日K線有何區別
時間范圍抄窄些,指導意義不同哈。
每一根K線都指示出的開盤、收盤、最高、最低這四個價格信息。
4小時K線就是某4個小時的開盤、收盤、最高、最低這四個價格信息。
日K線就是某一交易日的開盤、收盤、最高、最低這四個價格信息。
有時放假只半天交易的話,二者的區別就顯示出來了。
⑧ 期貨日K線為什麼和4小時K線不同求高手解答!
4小時線是按照 8點到12點的。
也就是9點到11.30的
⑨ 期貨短線中15分鍾、1小時和4小時相互關系究竟是怎麼影響的
4小時的意義不大,15分鍾相對來說是分時結構的周期互換第一環,3次15分鍾的表現可以換成一次60分鍾的周期,這裡面有成功的有失敗的,但是無論形態成功與否都是結構,而60分鍾顯然是非常重要的趨勢表達,作為趨勢跟蹤策略,那麼60分鍾的觀察是異常關鍵的,它是日線和周線的基石,4小時若能換成120分鍾,應該更為合適,因為周期轉換是無法跳躍的,必須梯次疊加,且120分鍾的出擊信號是最佳的滿倉點,這是極其重要和基本的地方。
⑩ 期貨高手4小時操盤技巧
第一點要培養的就是耐心
想要做到穩定盈利,止損這個兩字是非常關鍵的止損這兩個字雖然知道的人多,但百分之百能做到的人卻不多。有人很排斥止損,該止損的時候會糾結,會猶豫。其實就是沒有完全理解止損的真正意義。止損並不是一個被動的行為,它是一個積極的行為,也不是一個無奈的舉動,而是一種策略。
做趨勢你要有本事看的夠遠,你需要參考的東西就越多,你對國際國內的形勢,所有後市的發展,你都能掌握,我建議你做趨勢。選擇做短線也就是因為在這方面要求不太高。
期貨高手交易技巧都有一項共同點,對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指標要熟悉,然後在熟知的前提下確定二、三種主要分析方法。
海量模擬交易,光有理論是不夠的,培養盤感,做到手熟,實質上是磨礪心理的過程
做好資金管理,選擇入市時機,制定盈利目標和虧損限度,制定期貨交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