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行白銀人民幣走勢呈現高開低走,最終價格在4.269左右停止。現貨白銀22.63.白銀方面,Kshitij咨詢服務團隊指出,白銀期貨也已大幅上漲,假如突破23美元/盎司,這可能推動銀價最終升向24.50美元/盎司。
拓展資料
關於白銀
1.業內人士指出,白銀不僅具有貨幣屬性,未來新能源應用將是白銀的潛在爆發點。比如太陽能技術、新能源綠色技術等,因此白銀的工業需求很可能會出現爆炸式增長。
2.事實上,白銀過去一年表現良好,在美元下跌以及對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的預期推動下,白銀上漲超過50%。高盛集團在1月27日的報告中將其稱作「首選貴金屬」,價格目標設為每盎司30美元。
3.不過,由於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市場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存在擔憂,黃金ETF不斷減持,對金銀價格造成拖累。散戶抱團熱炒的股票漲勢不可持續,在券商出台限制措施後出現暴跌,白銀雖基本面看漲但庫存高企不存在逼空的基礎,因此暴漲也不可持續,並且暴漲後CME大幅上調了白銀期貨的交易保證金,導致白銀昨天出現暴跌。
白銀向基本面價值回歸
1.對於後續白銀市場走向,薛娜認為,此輪逼空大戰或已暫時告一段落。國內白銀一般是跟隨外盤走勢的,逼空大戰也導致國內白銀暴漲暴跌。後續預計白銀價格將回歸基本面,在暴漲暴跌之後應該會震盪調整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有新的行情。不過,當前白銀基本面仍然是偏多的,但市場暴漲暴跌風險較大,建議投資者暫時觀望,待企穩後,在美國新一輪救助計劃推出前,白銀趨勢方向仍然看漲。
2.白銀向基本面價值回歸。外盤與內盤的分化,預示著我國白銀充足產能與庫存的壓制力或將顯現,白銀「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象有望熄滅。而鉑金、鈀金等貴金屬則更值得關注。因其供給和需求以及交易市場都沒有白銀這么廣泛,又存在相對完善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符合衍生品及現貨共同推升的游戲驛站式合力原則。所以,有鈀金、鉑金庫存或者實體需求的企業,需要堤防後期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Ⅱ 白銀期貨滬銀
白銀期貨是指以未來某一時點的白銀價格為標的期貨合約。白銀期貨合約是一種標准化的期貨合約,由相應期貨交易所制定,上面明確規定的有詳細的白銀規格、白銀的質量、交割日期等。
1.供求關系,供求關系是影響白銀價格的根本因素。通常供過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價格波動反過來會影響供給和需求,即當價格上漲時,供給會增加,需求會減少;相反,需求增加,供給減少。新礦床的發現和開采、新技術的應用、生產企業的維護和罷工、進出口政策將影響產量和供應;白銀應用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白銀投資偏好的變化將影響白銀需求。
2.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也是一種避險資產。其需求與經濟和政治形勢密切相關。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白銀需求增加,帶動白銀價格上漲;在經濟蕭條時期,白銀需求萎縮,導致白銀價格下跌。近年來,為應對金融危機,各國紛紛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向市場注入巨額流動性。作為抵禦通脹的資產之一,白銀價格在投資需求的推動下持續上漲。當貨幣寬松政策結束時,白銀價格急劇下跌。
3.世界主要貨幣匯率和黃金價格趨勢在世界范圍內,白銀交易一般以美元計價,目前有幾種主要貨幣實行浮動匯率制度。根據經驗,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在短期內會導致白銀價格的一些波動,但不會改變白銀市場的總體趨勢。歷史上,白銀和黃金一直被用作貨幣。它們具有相似的財務屬性。因此,白銀價格和黃金價格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關,但這只是相同的趨勢。在短期內,白銀價格和黃金價格之間的正相關並不十分顯著。一般來說,白銀價格的波動比黃金價格更劇烈。
Ⅲ 現在期貨白銀行情怎麼樣
一般。截止2022年5月8日,據期貨白銀行情走勢圖顯示,期貨白銀的價格「平開高走」,小幅上漲,其價格報21.895美元或者盎司。
Ⅳ 國內期貨白銀今日行情
1.國內期貨白銀行情好,產業鏈完整。價格為4.56元每克左右。
2.白銀期貨是指以未來某一時點的白銀價格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白銀期貨合約是一種標准化的期貨合約,由相應期貨交易所制定,上面明確規定的有詳細的白銀規格、白銀的質量、交割日期等。國內白銀期貨已於2012年5月10日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從而結束了我國作為白銀生產和消費大國卻長期沒有價格發言權的歷史。在國際市場上,比較著名的白銀期貨交易所有倫敦金屬交易所和紐約金屬交易所,其白銀期貨價格一直反映著並指引著現貨白銀的價格變動。白銀價格逐步上漲,好多投資者投資白銀的方式有多種,包括白銀現貨、白銀期貨、白銀延期交易等,國內眾多投資者對國內白銀期貨充滿期待,其中的杠桿作用、雙向交易等等都吸引著投資者。
拓展資料:
價格的歷史走勢
1.從歷史來看白銀價格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達到了高峰,並誘發了"亨特兄弟事件"。事件中,供需不平衡是銀價歷史高峰誘因,並凸顯出了白銀市場容量相對較小,較容易受操縱的特點。 首先來看供給端,當時的大環境是自60年代中後期美國政府開始大肆減持白銀,到了1971年美國政府的白銀庫存從1959年的高點6.5萬噸下降到只有5300噸。1965年美國白銀的總供應量到達2.3萬噸,其中1.24萬噸的白銀來自美國財政部,從那以後財政部退出了白銀市場,總的供給也逐漸回落。由於供應量充足,白銀在70年代初的價格只有1.5美元/盎司左右。
2.需求方面,整個70年代製造加工業的需求在增加,隨著美國政府白銀拋售的完結,這段時間白銀的需求遠遠超過了供給,供需缺口曾達到1.3萬噸,而此時"亨特兄弟"認為有利可圖,開始大量買入白銀期貨、期權合約並囤積白銀現貨,准備操控白銀價格。
3.到1979年底,他們已控制了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存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銀,擁有1.2億盎司的現貨和0.5億盎司的期貨。在他們的控制下,白銀價格不斷上升
到1980年1月17日,銀價已漲至每盎司48.7美元
1月21日,銀價已漲至有史以來的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上漲了8倍多。這種瘋狂的投機活動,造成白銀的市場供求狀況與生產和消費實際脫節,市場價格嚴重地偏離其價值。最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督促下
4.對1979至1980年的白銀期貨市場採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證金、實施持倉限制和只許平倉交易等。其結果是降低空盤量和強迫逼倉者不是退出市場就是持倉進入現貨市場,當然,由於佔用了大量保證金,持倉成本會很高。當白銀市場的高潮在1980年1月17日來臨之時,意圖操縱期貨價格的亨特兄弟無法追加保證金
5.1980年3月27日接盤失敗,白銀價格暴跌收場。 在2011年時,由於歐美債務危機的影響,白銀的避險需求和投資需求被市場過度炒作,游資大量湧入白銀市場,價格一度接近歷史最高點。但隨著歐債危機緩解,游資逐漸撤離,白銀價格迅速回落,重回20~30美元的震盪區間。白銀的歷史走勢表現出白銀價格走勢易受操縱,波動幅度大的特點。
Ⅳ 期貨白銀2012
期貨白銀2012,期貨價格:5286,合約單位:15kg/手 ,手續費比例:0.00005:1.白銀手續費大概在4塊錢左右,白銀2012手續費=5286×15×0.00005=3.96元。白銀期貨是指以未來某一時點的白銀價格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白銀期貨合約是一種標准化的期貨合約,由相應期貨交易所制定,上面明確規定的有詳細的白銀規格、白銀的質量、交割日期等。
拓展資料:
期貨白銀的上市意義:
1、白銀期貨合約設計大小適中
以白銀價格6-7元/克來計算,一張白銀期貨合約的價值也就在90000元-105000元之間,如果按期貨公司規定的保證金12%來計算一般在1萬元左右。對比日本和印度,美國的白銀期貨合約交易單位是相對較大的。和多數品種相比較,就國內白銀期貨合約的大小設計來看,算得上中規中矩。
2、保證金制度設計有利於提高套保資金使用效率
白銀期貨合約上市運行不同階段的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中,與黃金期貨設計相同,有4個檔次:7%、10%、15%、20%。該設計有別於銅、鋁、鉛、鋅和螺紋鋼、線材等多檔比例,簡化交易保證金比例,降低最高比例,有利於白銀期貨套保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和優化。
3、漲跌停板制度設計上與其他品種有細微變化
當D1、D2交易日遇到白銀期貨同向單邊漲跌停板時,在D2日白銀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在D1交易日漲跌停板幅度的基礎上增加6個百分點,提高幅度比黃金、銅、鋁、鉛、鋅、螺紋鋼、線材都要高1個百分點。
4、限倉制度設計上有利於企業套期保值
在限倉制度設計上,白銀期貨合約在不同時期限倉比例和持倉限額規定上,非期貨公司會員和客戶在交割月份限倉600手,高於黃金期貨規定的300手,有利於白銀相關企業參與套期保值。
Ⅵ 999足銀今日價格報價
4.49元/克。
1.白銀由於價格低廉,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群眾基礎」,投資實物白銀、紙白銀和白銀t+d業務的客戶並不在少數,如今白銀期貨成為新寵。
2.這三種白銀投資渠道中,實物白銀目前主要側重於收藏,因為回購渠道不多,所以投資功能較弱。紙白銀只能做多,同時不提供杠桿交易機制。相比較而言前兩種投資渠道風險較小,適合普通投資者進行投資。白銀t+d和白銀期貨,既提供了杠桿交易機制,又可以從兩個方向投資,更適合風險偏好型的投資者。
3.白銀期貨對紙白銀的影響不是很大,對白銀t+d業務可能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現在國內t+d業務的量很大,交易非常活躍。但是它的保證金要求比較高,手續費也高。因為白銀期貨的費用較低,盈利空間更大,很多白銀投資者都會抱著試試玩玩的態度嘗試,初期會有一部分投資者涉足白銀期貨。
拓展資料
1.實物白銀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購買實物白銀無疑是簡單的投資途徑了。目前市場上具有投資價值的實物白銀主要包括投資型銀條、銀幣等,投資者在銀行、貴金屬投資公司或者金店都可以購買到。
2.紙白銀
「紙白銀」是一種個人憑證式白銀。個人通過在銀行開立的「白銀賬戶」買賣「虛擬」白銀,通過把握國際白銀走勢低吸高拋,賺取白銀價格的波動差價,不發生實物的提取和交割。
3.白銀t+d業務
在白銀期貨推出之前,白銀t+d業務一直受到風險偏好型投資者的青睞。與紙白銀只能做多不同,白銀t+d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同時白銀 t+d通過杠桿交易機制,可以以小博大,但同時承擔的風險也比較大。
Ⅶ 紐約白銀期貨行情
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2022年2月黃金期價9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8.8美元,收於每盎司1776.7美元,跌幅為0.49%。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美元走強是當天金價下跌的主要原因。
當天,2022年3月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下跌41.9美分,收於每盎司22.013美元,跌幅為1.87%;2022年1月交割的白金期貨價格下跌18.2美元,收於每盎司937.7美元,跌幅為1.90%。
1.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2.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Ⅷ 國內黃金白銀期貨會緊跟外盤走勢嗎
會。
頭一天夜盤國際黃金或者國際原油的價格大幅波動期間,國內黃金和原油如果停盤了,國內的第二天開盤可能會大幅跳空的。
黃金即金,化學元素符號Au,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金屬中最稀有、最珍貴的金屬之一。白銀,即銀,因其色白,故稱白銀,與黃金相對。多用其作貨幣及裝飾品。古代做通貨時稱白銀。
Ⅸ 白銀期貨最新走勢
1、銀屬期貨在亞洲略有上漲本次交易日,但從1小時的趨勢圖中,雖然紅色動能欄出現,其力量極為弱,銀期貨的反彈力量不足。
2、Kshitij咨詢服務團隊指出,白銀期貨在22美元/盎司有重要支撐位,只要守住該支撐位,那麼在中期內銀價可能會升至23-24美元/盎司。22-24/24.50美元/盎司的寬幅波動區間目前可能保持不變。
3、資產管理公司Adrian Day Asset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Adrian Day表示,盡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本月可能討論加快縮減購債的步伐,但他認為美國經濟並不如部分人士所稱的那樣強勁,通脹將會持續更久也更熱,而美聯儲則不敢嚴厲打擊通脹。這對於貴金屬而言,是一個有利的環境。
拓展資料:
1、期貨是現在交易的主題,並在未來結算或交付。主題可以是一定的商品,如黃金,原油,農產品,金融工具或金融指標。期貨交付之日可能是一周後,一個月後,三個月後,甚至一年後。期貨市場首次在歐洲發芽。
2、期貨市場首次在歐洲發芽。早在古希臘和羅馬,都有中央交易所,散裝易貨交易和交易活動與期貨交易的性質。從現貨前進交易開發的原始期貨交易。第1848年在芝加哥建立了第一屆現代期貨交易所,該研究所於1865年建立了標准合同模式。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融入了。中國有四個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流,鄭州商品交流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期貨價格變動對國內外有關行業的影響深遠。
3、歷史上最早的期貨市場是日本在江戶幕府時代。隨著當時的米價格對經濟和軍事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稻米商會決定根據大米的生產和米飯市場的預期購買和銷售股票。
4、在20世紀70年代,CME和CBOT交易所在芝加哥在許多期貨產品中創造了創新,並大力開發了許多金融期貨品種,使財務期貨成為期貨市場的主流。在20世紀80年代,芝加哥證券交易所開始開發電子交易平台。在20世紀90年代末,各國交流中的兼並和收購趨勢出現。
希望能夠給到你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