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預虧6億 阿里影業靠什麼支撐300億市值
阿里做電影的計劃,進展並不順利。
去年3月,文化中國宣布,阿里巴巴將斥資62.4億港元,入股60%,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這比文化中國收購前的市值翻了一倍左右。然而,重金買下這家公司60%股權之後,阿里並不省心,很快發現這家公司的種種財務問題,並展開調查。
直到去年12月底,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大幅虧損。今年1月26日,阿里影業發布了成立以來的首份盈利警告,稱2014年全年可能出現最多6億港元的重大虧損。
財務問題之外,阿里入主前公司原有的業務也出現了種種變化,有消息稱,阿里入主之後,不少文化中國的老員工也相繼離職。
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也於1月22日於場外以每股1.5港元,減持6.25億股,涉資9.38億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
但對於阿里影業的未來,趙薇夫婦看好。去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19.3億股,這一價格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的最高價。
最新的消息是,CEO張強也將與這家公司深度綁定。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張強將以每股1.67港元的價格,獲得這家公司2.1億股股份的購股權。1.67港元,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有網友稱,阿里影業幾乎是以一張白紙支撐著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也意味著,張強要想從資本市場獲利,必須帶領阿里影業奮力一搏。
□新京報記者 鄭道森 北京報道
阿里陷文化中國「財務陷阱」
2014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相繼布局電影領域。騰訊成立了騰訊電影+,網路成立了電影事業部,優酷和愛奇藝則分別成立了合一影業和愛奇藝影業……不難發現,這些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孕育電影項目,或者成立主營電影的子公司。
與這些公司選擇內生性的發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國。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通過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
文化中國是一家影視劇製作公司,掌門人是國內影視圈「大佬」級人物董平。這家公司曾投資2013年國產片票房冠軍《西遊·降魔篇》,獲得該項目30%的股權,並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等諸多電影圈大咖有長期合作協議。
阿里對文化中國的高估值,曾讓眾多業內人士頗為驚訝。
阿里出資62.4億港元,認購了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而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國的市值僅為53.4億港元,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幾乎是這家公司市值的2倍。
這家重金買入的公司,還沒有讓馬雲實現電影業務的快速布局。去年6月,阿里完成了這樁交易,隨後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影業,直到今年1月,阿里影業才發布了第一個項目——《擺渡人》。
去年8月15日,阿里影業發布停牌公告稱,新任管理層對財務和經營狀況做出初步審閱後,發現「以往會計期間可能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及可能存在資產計提減值准備不足」。
這一次停牌長達4個多月之久,復牌時已是去年12月22日。在這期間,阿里聘請了普華永道,對入股前公司的諸多財務問題進行調查,時間追溯至2012年12月31日。
最終,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大幅虧損。這些減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在內地銷售藝術品、電影、電視版權時在繳納稅款、適用稅率等方面存在不妥之處。
資產減值,只是阿里影業業績大幅虧損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這家公司原有電影、電視劇發行業務的延遲。
2015年1月,阿里影業宣布去年全年虧損可能達到6億港元,原因就是推遲發行了原定於2014年發行的若干電視劇,取消或是推遲了若干原定去年製作、發行的電影,並且,雜志行業不景氣、運營團隊變更(文化中國旗下還有《費加羅》雜志的運營權)。
300多億市值背後的資產
業績大幅虧損預期,導致了阿里影業股價的下跌。
在去年8月停牌前,阿里影業股價長期在每股1.6港元之上,但在12月22日復牌之後到今年1月22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股價一直在1.5港元以下,直到近期曝出趙薇夫婦持股的消息,股價才又提升至1.6港元左右,上周五收盤,阿里影業報收1.54港元。
這樣的股價,對應阿里影業的市值已是32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260億元。如果放在A股,已是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有港股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326億港元的市值,已經可以排入港股的近10%,但阿里影業的業務事實上並未充分開工。
有股民在投資者論壇中發言稱:「支撐阿里影業300多億港元市值的,只有對阿里集團的想像,以及公司與幾個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
在阿里入主前,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且向這四位影視界資深人士分別支付了5000萬元預付款。
正因為此,阿里影業獲得了2014年國慶檔大賣的電影《親愛的》的投資份額。阿里影業2015年開年後宣布的第一個項目——《擺渡人》,就是由王家衛監制。
此外,阿里影業旗下的資產還有《還珠格格》的電影改編權,以及《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
趙薇、張強與阿里影業「深度綁定」
與阿里影業前董事會主席董平減持不同,與馬雲私交很好的趙薇夫婦卻入股阿里影業。
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並且入股的價格為1.6港元,已經高於上周五的收盤價1.54港元。
換句話說,趙薇夫婦的入股已經出現了浮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阿里影業方面曾回應稱:「既然股票沒賣,所謂貶值的情況就不是定論。阿里影業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大動作,趙薇買我們的股票肯定不會虧!」
比趙薇入股價格更高的,未來可能是這家公司的CEO張強。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將授出2.85億股的購股權,這其中的2.1億股由CEO張強獲得,購股權10年有效。不過,這一購股權的價格是1.67港元,比當前的股價還要高。
這也意味著,張強如果想真正從股權激勵中獲得資本收益,必須努力讓阿里影業的股價獲得大幅提升。
「支付寶+中影」組合靠譜嗎?
阿里正在給這家公司注入全新血液。
有阿里影業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已經發起了大規模的招聘計劃,招募的員工幾乎都是90後,而一些文化中國的「老人」則悄然離職。
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我們的主力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8歲,很年輕,但主力導演的平均年齡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來,電影製作人員必須實現年輕化。
在選擇投資哪部影片時,阿里影業的原則是「接地氣」。張強說,既然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在網上泡著的,那麼電影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阿里影業第一部主投的影片並非大製作,而是一部由暢銷書作家張嘉佳執導的情感喜劇片,這樣的投資路數,似乎是要模仿郭敬明、韓寒在電影領域的成功。對此,張強回應,大明星、大導演並非電影票房的保證,相比之下,他更願意信賴熱門文學的銷量、點擊量、口碑等數據。
在電影發行業務上,張強提出,要建起一支全國最大的地網發行團隊。目前,這一風聲已在電影圈悄然發酵,在電影發行領域,光線和樂視是地網發行做得最好的兩家。
所謂地網發行,通俗地說,類似於廠商在超市裡派駐的促銷員,他們的任務,是幫助電影在各家影院獲得更大比例的排片。張強表示,這支發行團隊將由原來阿里B2B的業務骨幹負責搭建,未來人數將多達200到300人,一個人負責10家電影院。
張強交給這些地網團隊的任務,與以往的電影發行公司截然不同。用張強的話說,就是通過支付寶的用戶數據系統,幫助電影院將周邊3公里的支付寶用戶發展為電影院的會員,而另一方面,這些電影院的售票系統,未來都會「搭建」在淘寶電影的平台上。
與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做法類似,張強要將全國電影院的售票系統全部搬上阿里雲;與現有的在線售票網站不同,未來阿里強調的並非自己來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統,讓影院實現在淘寶電影平台上的電影票銷售。
此外,阿里還打算為全國的電影院免費建立電商平台。「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用手機對著屏幕就可以實現付費購買衍生品,最後送貨上門。」張強說:「由於是在電影院產生的利潤,我們跟電影院分成。」
對於這樣的計劃,國內前四大電影公司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些計劃如果能在阿里影業真正實現,那麼這家公司將獲得巨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一系列宏偉的藍圖,都需要具體的執行者,阿里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一位長期從事院線管理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阿里擁有淘寶電影的平台,在線上發行上有很好的優勢,做好線上的工作,對影院排片就已經可以有強大的說服力,龐大的地網發行團隊固然有助於疏導用戶、組織活動等等,但對於阿里來說是否有必要做如此大規模的線下發行可能也要斟酌。
■ 對話
馬雲的電影情結
專訪阿里影業CEO張強
馬雲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
自從去年6月更名為阿里影業以來,這家上市公司尚未對外正式發布過公司的發展戰略,只是在今年1月發布了主投的首部電影。
坐擁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阿里影業已是國內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這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方向如何,一直是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今年1月,阿里影業CEO張強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阿里影業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不僅服務於電影院,也服務於觀影人群,把數億支付寶用戶變成電影院的會員。
新京報:馬雲為什麼要做電影?
張強:阿里做電影有情感的原因,也有理性方面的考慮。
感性方面,馬總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這個情結是很深的。去年10月,馬總帶隊去洛杉磯,專門去了派拉蒙的片場,坐在「阿甘」坐過的椅子上拍了一張照片。
理性方面,我跟馬總深談過一次,他主要看中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空間,未來這個市場會達到2000億的規模,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們一致認為,2000億的市場規模中,票房只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費點播再佔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現在另外兩塊幾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新京報:在線點播這一塊,您曾說要用60多億資金來購買版權,是這樣嗎?
張強:這一塊可能大家有誤解,不是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來做,而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數字娛樂事業群來做,阿里影業與阿里數娛打配合。
新京報: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方面,阿里跟一般的影視公司有什麼不同?
張強:我們會更加關注年輕一代觀眾的審美期待,大量使用大數據作為參考的首要條件。
我們要拍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歡的電影,主要集中在三類:
第一類是奇幻類電影,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把視覺做到極致;第二類是有情感共鳴的本土喜劇;第三類是青春愛情類、懷舊類題材。
未來,我們主攻的一方面是奇幻大片,一方面是喜劇。對於奇幻大片,故事是國內的故事,特效我們可以請國外的團隊來做。
我們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也是一本超級暢銷書。我們非常看重IP的價值,IP可能是書、漫畫、游戲。
新京報:您對題材選擇的要求是什麼?
張強:我們要做的是接地氣的東西,「接地氣」這三個字我一直非常強調。
現在的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是比較新興、獨立、有特點、有個性的一代。這一代,他們適應互聯網帶來的各種沖擊,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新京報:阿里影業成立至今一直沒有公開發布公司戰略,一些投資者也比較困惑。未來阿里影業要做哪幾件事?
張強:我們要做3件事:第一是「O2O的電影模式」,也就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影模式;第二是在電影和電視劇業務裡面打通電商模式;第三是拍電影和電視劇。
新京報:電影O2O很多家都在做了,阿里有什麼不同?
張強:過去我們看到,電影的線上發行,就是格瓦拉、貓眼;線下發行,就是樂視、光線。
未來我們既有線上的淘寶電影,也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過去阿里B2B的鐵軍有1萬多人,我們地面部隊就是從B2B那邊抽調了核心成員來組建,會有兩三百人,一個人負責10個電影院。
300多億港元市值的支撐點
與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市場空白:衍生品,付費點播
管理層與公司綁定:CEO張強會認購股份
明星股東站台: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
「支付寶+中影」組合戰略模式
② 趙微入股阿里影業的入股價格是多少
眼下,一大波明星正在向資本市場襲來,他們通過入股影視公司,紛紛實現從演員到富豪的轉身。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明星入股,也有不那麼歡快的,比如國民大叔吳秀波,如今還是痴痴地等……
近日,香港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2014年12月20日,趙薇及黃有龍在場外斥資31億港元,按每股平均價1.6港元在場內購入逾19.3億股阿里巴巴影業股份,相當於阿里影業9.18%的股權,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
③ 阿里巴巴是什麼時候入股阿里影業的什麼價位
從SM娛樂的回復來看,一定程度上否認了阿里巴巴已經入股的傳言。而PingWest聯繫到阿里內公關部門後,容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不過,在今年6月收購文化中國60%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將其更名為阿里影業後,阿里巴巴在影視內容製作、發行上的投資就變得更為激進。一方面,在IPO後,阿里巴巴有了更多的資本和時間去開辟更多的疆域。而另一方面,中國的電影市場呈現出爆發態勢。電影票房從2009年的62.1億人民幣,已經增長到2013年全年的217.69億,今年則是有望突破300億大關。另外數據統計,中國加入院線的影院從2002年的872家、1581塊銀幕,已經增加到2014年4月的4545家、20285塊銀幕,增幅分別超過4.2倍和11.8倍。
在阿里巴巴9月上市後,10月份,馬雲帶領一支阿里巴巴高管團隊會見了好萊塢製片商,目的是為了購買更多的影視內容版權。
④ 上交所買香港阿里影業股票4.5元買入一萬股,股價未變,賬面為何虧損3800元
匯率變了吧。還有手續費,看港股行情是要付費的。
⑤ 港股阿里影業每股1.51港元60000股市值值多少人民幣
每股1.51港元60000股市值,
很簡單的計算的,
1.51*60000=90600.
價值9萬零6百。
⑥ 稻草熊娛樂上市,吳奇隆給劉詩詩的聘禮中就實現,如今的市值多少
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簡稱「稻草熊影業」)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港股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為招商證券國際、中信建投國際。
據招股書顯示,稻草熊影業成立於2014年,主營業務涵蓋電視劇及網劇的投資、開發、製作及發行,先後投資製作了《鐵拳浪子》、《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新白發魔女傳》以及收官的《局中人》等影視劇。
「我們班的格言是,去炒別人的股,不如做自己的股票,讓別人炒。」是吳奇隆在采訪時的一句話,或許在創立稻草熊影業之初,吳奇隆就有一個上市夢。
稻草熊影業,第一次被人熟知是在2016年,因一筆高達2億元的「聘禮」同時刷屏娛樂圈、資本圈。
吳奇隆和劉詩詩正式舉辦婚禮,刷屏娛樂圈。而這一場婚禮不僅僅限於娛樂圈,在資本圈演繹地更為精彩、熱鬧。
在婚禮舉辦前,吳奇隆的「代理持股人」劉小楓將稻草熊影業20%的股權以200萬元對價轉讓給了劉詩詩,同時將1%的股份以1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趙麗穎,如此低價的轉讓,幾乎等同於白送。
同時,而暴風集團「有意無意」地趕在婚禮前,拋出了一份高額的定增方案,擬以發行股份+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稻草熊影業60%的股權,價格高達10.8億元,估值溢價率高達1500%。
如果此次交易順利完成,劉詩詩將獲得6480萬元現金、1.512億元暴風集團的股票,合計約2.16億元,相當於短短3個多月時間,便就實現了2.14億元的收益,
因此,這筆並購交易,也被業界戲稱為是吳奇隆給劉詩詩的「聘禮」。
由於明星股東、溢價過高等因素,讓這筆並購交易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收購預案被證監會否決。
稻草熊又在年底迎來了新的合作夥伴——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但僅兩年,阿里影業也選擇了退出。
稻草熊影業,離不開愛奇藝稻草熊影業以18億的價格「賣身」暴風集團被證監會喊停,原因是:稻草熊影業的盈利能力,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不符合相關規定。
全景財經翻看公告發現,在被收購的前一年(2015年),稻草熊影業的營收僅為6764萬元,凈利潤2852萬元,全部自於《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的銷售,且營收、凈利潤全部來自於第二大股東愛奇藝。
稻草熊影業一直虧損。由此可見,暴風集團以18億的價格收購稻草熊影業的風險非常之大,收購方案被否之後,暴風集團的股價一蹶不振,如今已被暫停上市。
然而,5年過去了,稻草熊影業仍然沒有擺脫對愛奇藝的依賴。
據招股書顯示,愛奇藝一直是稻草熊影業的單一最大客戶。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期間,愛奇藝累計為稻草熊影業貢獻了8.97億元的營收,2020年一季度更是為稻草熊影業貢獻了100%的營收。
大部分影視公司業績普遍下滑,稻草熊影業的營收仍能實現雙位數增長,實屬不易。但細看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也是因為與愛奇藝的深度合作。
且愛奇藝系稻草熊影業的第二大股東,使得未來經營獨立性、業績、議價能力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一季度期間,稻草熊影業的毛利率分別為28%、30.9%、14.1%、29%,明顯低於同行業的平均水平。
在招股書中,稻草熊影業表示,其競爭優勢主要在於其持證(《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並且擁有一定量的IP(28項),並且深度綁定了愛奇藝,已經形成了「內容—製作—宣發」的閉環。
從招股書中羅列的優勢來看,稻草熊還正在通過加大IP儲備和自製內容數量,以及深入投資、製作、發行等多個領域的方式來減弱自身盈利能力的不穩定性。
但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19年劇集收入計算,稻草熊影業於中國所有劇集製片商及發行商中排名第六,市場份額僅為1.7%。
內地影視企業,赴港IPO找錢業績波動性大、持續成長性存疑、明星概念估值過高……是大部分影視上市企業的通病。
中國影視行業陷入「寒冬」,影片庫存太大,短期內無法兌現,大量影視上市公司頻頻「爆雷」。以A股為例,2019年11月,印紀傳媒(002143)黯然退市;長城影視(002071)連續虧損被實施退市警告,實控人被立案調查;華誼兄弟(300027)巨虧40億,資金鏈一度岌岌可危……
A股監管層對影視企業IPO的審核力度趨嚴,大量試圖闖關的影視企業均以失敗告終。
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業務若干問題解答》,其中第六條明確提出,募集資金應服務於實體經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要投向主營業務,原則上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游戲。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共有438家企業成功登陸A股,其中僅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中廣天擇3家影視公司。2018年全年共有105家企業上市,其中影視企業「零通過」。
在A股正常排隊IPO的影視企業僅有2家,分別為博納影業、燦星文化,受理日期分別為2017年10月、2018年12月。
闖關A股IPO受阻之下,部分缺錢的影視企業陸續赴港上市。已有2家影視企業:力天影業(09958.HK)、華夏視聽教育集團(01981.HK)順利完成了IPO。
隨著稻草熊影業赴港上市,國內影視企業或許會開啟赴港上市的大潮。
⑦ 阿里影業01060是港股把在大陸怎麼可以買到港股它的漲跌停是多少.(小散)
最近不是有滬港通,港股不限制漲跌
⑧ 阿里影業一手多少股
公司名稱 阿里抄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所屬行業 影視娛樂
電話 852-39718888,86-10-59115566 網址 www.chinavision.hk
總股本(萬股) 2103499.14 港股股本(萬股) 2103499.14
周息率 - 每手股數(股) 10000
市盈率 - 30天均價(元) 1.96
1周波幅(元) 2.20-2.93 8周波幅(元) 1.46-2.93
⑨ 阿里巴巴股票價格是多少
截止時間2020年4月20日,阿里巴巴股票價格是215.44。
阿里巴巴的市值超過了6000億美元專,股價站上屬224.44美元,不過在6000億美元以上只維持了2個小時,到晚上12點,股價跌破224.44美元,最終收盤於223.83美元,最終市值為5984億美元,距離6000億美元也僅僅是一步之遙。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交易,此後阿里巴巴的股價不斷上漲,最新價格為218港元,如果我們按照港股的價格計算,那麼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達到了4.68萬億港元,相當於4.17萬億人民幣,相當於6026美元。
(9)阿里影業基金價格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良好的定位,穩固的結構,優秀的服務使阿里巴巴成為全球首家擁有超過800萬網商的電子商務網站,遍布220個國家和地區;
每日向全球各地企業及商家提供810萬條商業供求信息,成為全球商人網路推廣的首選網站,被商人們評為「最受歡迎的B2B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