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新技術企業的四大產業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它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高新技術領域主要有八類: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葯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這種產業所擁有的關鍵技術往往開發難度很大,但一旦開發成功,卻具有高於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沒有很特定的規定就是哪四大,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高技術產業,互有交叉。
你所問的四大產業,是不是指某特定地域特定時段重點發展的?
『貳』 高新高新技術企業是什麼意思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通過科學技術或者科學發明在新領域中的發展,或者在原有領域中革新似的運作。在界定高新技術產業范圍的基礎上,對於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問題可以從2016 年國家修訂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來加以界定。
因此,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一般是指在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2)中國高新企業投資產業擴展閱讀: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3月聯合發布了修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准如下: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b、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c、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叄』 中國國投高新產業投資公司怎麼樣
簡介: 1999年6月24日,中國高新輕紡投資公司更名為中國高新投資集內團公司容。2016年6月,「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更名為「中國國投高新產業投資公司」。
法定代表人:潘勇
成立時間:1989-04-19
注冊資本:249529.9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00000000010085
企業類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東北旺中關村軟體園信息中心201B
『肆』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
1、「十三五」期間企業數量高速增長
高新技術企業是經過國家相關部門(主要是科技部)認定的企業,通常既包括在高新區內的企業,也包括區外的認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是推動國家產業轉型、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之一。
數據顯示,2010-2019年以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且年增速基本維持在15%以上,特別在「十三五」期間,數量增速均在25%以上。2019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1.85萬個,同比增長26.9%;2020年,據國家稅務局的相關數據統計,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預計達27.5萬個。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高新技術產業有哪些
.電子與信息技術
2.生物工程和新醫葯技術
3.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4.先進製造技術
5.航空航天技術
6.海洋工程技術
7.核應用技術
8.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
9.環境保護新技術
10.現代農業技術
11.其他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陸』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什麼好處和優勢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的好處
(1)減少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可以在通過研發費用確認後,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
(3)可以獲政府項目資金 優先支持。
1、可以享受稅收減免的政策
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成功後企業的所得稅的稅率必須要從原來的25%的稅率降為原來的15%的稅率,就是在原來基礎上降低了40%。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軟體企業稅收優惠等稅收減免。
2、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
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成功的企業他們可以破解認定證書可以享受地方國家的政府補貼優惠政策,能有現貨的國家政府的科研撥款。
3、國家級的資質認證硬招牌
高新技術企業的國家證書是非常難獲得的,只憑借科技的公司這個證書他們是必須要擁有的,他的品牌影響力只位低次於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4、大力的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已經認定高新科技企業成功的企業,它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具有有力的資質,可以極大地提升企業品牌的形象,可以用作宣傳企業的品牌。
5、促進企業科技轉型
它可以引導企業去調整產業結構,走可持續主創新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6、提高企業市場價值
表明企業在科技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的技術開發能力,有利於企業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該公司是一個重要的條件時,投標。
7、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相關內容:上海高企認定專項審計案例啟示
高新技術發展企業是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對企業進行實施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重要工作條件,可以有效推動中國企業經濟快速投入到產業化內經營中去。
『柒』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HTIM)成立於1998年8月,是深業集團在海外發起設立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捌』 中國十大高新技術產業是哪些
未來「十大」熱門專業
1 信息產業仍將以高於經濟增速兩倍左右的速度快速發展,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簡訊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
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路游戲等。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體和軟體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資料庫開發和軟體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相關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等。
2.生物技術類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生物科技經濟發展起來是必然趨勢。據了解,目前在全國年產值過億元的生物技術企業已蓬勃發展起來,各地把生物技術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但生物技術的開發需要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科學素質,特別是具有創造能力和付諸實現能力的新型人才。生物科研人才近年來一直是國際人才競爭的焦點之一。我國目前無論是生物技術的研究人員,還是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人才,都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對生物技術人才有極大需求。有關專家預計,隨著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這類高技術專業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相關專業:
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等。
3.現代醫葯類 全球現代醫葯技術產業繼續呈高速增長態勢,現代生物技術產業已經成為醫葯產業新的國際競爭焦點。有關專家指出,面對日趨直接而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競爭,我國發展現代中葯及生物醫葯技術產業已是勢在必行。特別是現代中葯產業不僅在世界發展較快,而且在我國也是增長較快的產業之一,目前已成為我國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潛在的戰略性產業。科技部已將「創新葯物與中葯現代化」列為「十五」期間國家12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相關專業:
葯物制劑、制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中葯學等。
4.汽車類 隨著汽車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車專業也成為了社會上十分走俏的專業。汽車類專業人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汽車行業中的復合型人才將成為競爭焦點,比如精通外語的汽車設計人才、具備汽車技術背景的營銷人才、具備汽車銷售背景的IT類專業人才,以及汽車信貸、保險等金融人才年將繼續走俏。此外,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也將持續看漲。
相關專業:
車輛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
5.物流類 加入WTO後,隨著我國在公路貨運、倉儲、海上搬運運輸、船舶代理等方面進一步開放市場,我國的相關行業和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將開展全面合作,這意味著,我國的現代物流將進入快速增長、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專家預計,今後1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國物流業將接近或趕上發達國家的物流發展水平。目前,國內需要600多萬中高級物流專業人才,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到2010年我國大專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約為30萬至40萬,而目前各類大專院校物流專業年培養規模在5000人左右,物流規劃咨詢、物流外向型國際、物流科研這三種人才在業內最為缺乏。
相關專業:
物流管理、現代物流等。
6.新材料類
新材料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其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十五」計劃開始以來,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明顯向以新材料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傾斜,這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無疑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內支柱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機械製造業、電子信息製造業、汽車工業、建築業等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原材料在質量、性能與數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術產業將帶動新材料需求的增加,特別是電子信息材料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長,生物醫用材料以約20%的速度遞增。此外新型能源材料、生態環境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新材料的需求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迅速增加;復合材料的需求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特別是樹脂基的復合材料。
相關專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稀土工程等。
7.環境能源類 環保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環境保護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國環保產業發展較快,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產業的發展之快,效益之顯著,無疑是環保技術人員的研究與開發的結果。但目前,我國環保產業面臨嚴重人才不足,現有的環保技術人才難以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如果環保技術人員按環保從業人員的5%計算,將需要50萬人。而我國現有的環保技術人員離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培養環保技術人才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成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會的認可以及中國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使得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相關專業: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資源環境與科學等。
8.管理類 因為加入WTO和申奧成功將直接帶動我國外經外貿的大發展,所以,管理類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大增將指日可待。在現代企業中,一個優秀企業家的作用超過了100名優秀工程師、1000名優秀工人。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轉換企業產權、機制以及企業法人實行招標制、年薪制,實際上就是將企業的管理大權交到職業企業家手中。而據我國近三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外方代理人正以每年500%以上的速度遞增,目前在不少大城市已形成一個職業階層。不管是外企還是國企,高層管理人員的價值越來越看漲。所以,盡管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剛畢業的時候可能做的並不是管理的工作,但是過幾年之後,有管理專業背景的人將會成為搶手貨,MBA仍將是企業爭奪的對象之一。
相關專業:
工商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等。
9.法律類 目前我國律師人才十分缺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取得律師資格的專職律師還不到2萬人,平均每10萬人口只有兩名律師,而聘請律師的企業也只佔全部企業的千分之幾,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由此可見,我國律師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時,隨著全民的法律意識逐漸在增強,企業的法律意識也在增強,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對法律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大大提高。法律專業因此成為未來熱門專業之一。
相關專業:
法學、國際法、國際經濟商業法、國際商法等。
10.營銷類 由於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市場營銷已經滲入到各種各樣的企業,人們對市場營銷的觀念也將有更深的認識,所以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將繼續看好,並有繼續升溫的可能。而隨著我國住房制度的商品化發展和商品房信貸業務的日益紅火,購買商品房已成為絕大多數國人的首選投資,房產商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其中最有效的促銷手段就是聘用房產推銷員。而隨著小轎車的大幅降價及國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小轎車在21世紀進入中國三分之一以上家庭已不再是神話,因此,汽車營銷人員也將走俏職場。再有保險推銷人員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艱苦創業」之後,也將成為21世紀的熱門職業。所以,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整體需求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