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市場合理波動,指引理性價值投資,外資開放,機構配置需要呼喚股指交易常態化的到來。
股指期貨迎來第三次松綁。
最新的一次松綁發生在2018年12月3日,交易所保證金和手續費均有下調,IH(上證50),IF(滬深300)保證金從15%調降到10%,IC(中證500)由30%下調到15%。平今倉手續費下調三分之一,由萬分之6.9調降到萬分之0.46。最大日內開倉限額由20手調整為50手。
近日,方星海還表示,放開股指期貨的相關措施正在研究,「相關措施今年應該能出來」。年內股指期貨實現正常化交易可以期待。
開戶便捷,交易所保證金無附加,券商系期貨通道。利刃在手,助力驅熊擒牛,斬妖除魔。
Ⅱ 股指期貨松綁了嗎
股指期貨還沒有完全的松綁,國家在松綁股指期貨的方面,正在不斷的努力,隨著股指期貨的進一步放開,在市場上的,權力會更多,
Ⅲ 股指期貨是不是金融衍生產品
不算吧,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
Ⅳ 股指期貨松綁是什麼意思
放開限制,每天10手的交易量,調低保證金。當然目前只是有這種說法,而且也只是針對某些特定的機構和客戶。不是全部
Ⅳ 股指期貨是不是2019年會政策松綁啊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對於股指期貨的限制越來越松,就此次而言,首先是將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至10%-15%,相比此前的15%-30%,意味著杠桿比例更高,100塊的期貨合約最低用10塊就能交易;其次,日內過度交易單個合約50手為上限,相比此前的20手,可交易數量更多了,這對於機構來說是好事;再者,降低手續費,刺激交易的目的顯而易見。
不過對於很多小白甚至股民來說,股指期貨並不常見,因此筆者也希望就此給大家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股指期貨?
用通俗的話講,期貨本身是標准化合約,並非是「實實在在的貨」。而交易這種合約的協議就叫期貨合約。期貨比較常見的分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前者對應的標的是棉花、大豆、石油等大宗商品,而後者則對應的是三大股票指數——滬深300(IF)、上證50(IH)和中證500(IC),這也是在中金所上市交易的期貨品種。期貨的目的在於鎖定未來價格,減少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
為何股指期貨如此受關注?
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做空機制,只能說是對沖,因此股指期貨是公募私募等投資機構對沖投資風險的首選,股指期貨的動作對於他們業績的影響非常大。為什麼這么說?不怎麼明白的話,接著往下看。
股指期貨對沖/盈利的根本來源在於基差。什麼是基差呢?比如小白現在手中有1塊錢,這好比是現貨;但3個月後就不止是1塊錢了(貨幣具有時間價值),而是本息和。而這3個月後的本息和好比是期貨。那麼期貨和現貨的差值,就叫做基差。
Ⅵ 股指期貨再松綁到什麼時候了呀
2018年股指期貨有望進一步松綁。
目前三大股指期貨的一手手續費按照成交額乘以0.00002323收取,版如果做日內交易,交易所會權加收成交額萬分之6.67的手續費,因此建議通過鎖倉的方式來降低日內交易成本。
Ⅶ 股指期貨松綁什麼意思
松綁 而不是解綁, 是放鬆對股指期貨的門檻限制吧
Ⅷ 股指期貨對沖目的
什麼是股指期貨?
用通俗的話講,期貨本身是標准化合約,並非是「實實在在的貨」。而交易這種合約的協議就叫期貨合約。期貨比較常見的分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前者對應的標的是棉花、大豆、石油等大宗商品,而後者則對應的是三大股票指數——滬深300(IF)、上證50(IH)和中證500(IC),這也是在中金所上市交易的期貨品種。期貨的目的在於鎖定未來價格,減少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
為何股指期貨如此受關注?
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做空機制,只能說是對沖,因此股指期貨是公募私募等投資機構對沖投資風險的首選,股指期貨的動作對於他們業績的影響非常大。為什麼這么說?不怎麼明白的話,接著往下看。
股指期貨對沖/盈利的根本來源在於基差。什麼是基差呢?比如小白現在手中有1塊錢,這好比是現貨;但3個月後就不止是1塊錢了(貨幣具有時間價值),而是本息和。而這3個月後的本息和好比是期貨。那麼期貨和現貨的差值,就叫做基差。
股指期貨如何對沖的?
我們打開行情軟體,隨便搜一個股指期貨,可以看到,「現價」指的就是現貨價格,這里的「期現差」指的就是基差。
既然有價差,就有利潤。換成股指期貨也是一樣:假設現在滬深300指數點位(現貨)是3100,滬深300股指期貨的點位是3200,那麼此時的基差為100。當然基差也有負的時候,即期貨價格<現貨價格。
股指期貨松綁對市場來說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股指期貨承載了無數股民的悲傷。曾在2015年股災時,股指期貨被視為股災元兇,因為指數的下跌基本緊隨股指期貨下跌後,後來它的命運也比較凄慘,交易基本被限制,隨後一年多時間里,成交基本萎縮了90%。不過當時市場並沒有因為限制股指期貨而停止下跌。
其實早在此輪松綁前,高層已經頻頻發聲,讓市場有個適應期:
5月30日,中金所董事長胡政在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談到了股指期貨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計劃;
6月14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2018陸家嘴論壇」期間提到,將創造條件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
7月23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2018年第一期期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培訓班稱,股指期貨交易即將恢復常態;
可是,如今3年過去了,松綁這個關在籠子的「猛獸」,會給市場帶來福音嗎?高層選在2018年,這個資本市場陰雲籠罩的一年,松綁股指期貨又有何考量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估值底部。當前的A股估值已經在低位,總體來看,數據顯示截至11月,A股的市盈率在11.67倍左右,歷史市盈率最小值8.91倍;市凈率為1.29左右,歷史市凈率最小值為1.21。所以,在這種「跌無可跌」的市場下,松綁股指期貨的風險相對更小。
2、避免恐慌性下跌。其實今年的市場很多時候均為恐慌性下跌,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美聯儲加息、人民幣貶值、債市違約期間,指數可以說是無視任何利好,走出了「六親不認」步伐。這時候好股票壞股票都在跌,而大家都在說的越跌越買,但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是越買越跌,使得大家不但急著賣,還不敢買。如果有股指期貨的話相當於上了保險,做多股票的同時還能持有相對應的空頭,一定程度上能穩定市場交易情緒波動。
3、公募理財入市門檻放寬,需要工具來對沖股市風險。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頒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其中提到「繼續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同時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與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
與私募不同,公募的錢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錢,本金安全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收益。雖然具體的實施還未落實,但大勢已定。因此為了准備給萬億級公募資金入市上好保險,股指期貨可以說是當下比較好的對沖股市風險的工具了。
不過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依然不健全,股指期貨的松綁毫無疑問是在放杠桿。所以在股指期貨松綁甚至後期完全放開時,一定要有相關法律法規配套,否則風險會難以控制。
Ⅸ 股指期貨即將松綁 利好還是利空
股指期貨在高位松綁是利空,因為機構可以在期貨做空,同時賣掉自己的現貨兌現的同時內打壓股指容造成期貨獲利。在低位松綁則利多股市。由於有股指期貨套保這個手段,大機構的資金才更樂意進場做股票現貨,增量資金自然會推高股價,現在有倉位的就有機會坐轎子。
至於現在松綁股指期貨,我認為是利好。畢竟在低位磨了這么久了,該跑的都跑完了,現在需要的是增量資金進場。
Ⅹ 股指期貨松綁對股市來說有什麼影響
由於之前監管不力,導致股指期貨被惡意做空,所以證監會一直把股指期貨封閉了,限制了開倉手數和平今的手續費,現在是准備要逐步放開限制,對股市的影響肯定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