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小白怎麼在熊市的時候選股
你好,以下分享在熊市選股的一些技巧,僅供參考:
1.符合經濟周期和產業方向 「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快速成長的股票多半正處行業輝煌期。曾經輝煌的公司多是時勢造就的「英雄」,他們站在浪尖上,時代的浪潮可以順順當當地推動他們向前。「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只是每一階段「成長」的含義不同,A股市場可以穿越經濟周期、不斷成長壯大的「真成長」並不多,有些只穿越了一輪熊市,比如鹽湖股份(000792),有些穿越了兩輪熊市,比如萬科A(000002),以雙鷺葯業(002038)和雙匯發展(000895)為代表,醫葯和食品飲料行業的優質標的可以穿越三輪熊市。
2.龍頭公司穿越股市周期的概率更大 正處行業輝煌期的股票很多,但能穿越熊市的少之又少,聰明的市場選擇了「帶頭大哥」,這些公司要麼是已經穩居市場龍頭的大市值公司(行業競爭格局比較穩定),要麼是當年擁有競爭優勢的小市值龍頭(行業競爭格局仍不穩定),而行業內的其他股票跟隨大盤一瀉千里。 也就是說,成長分兩類,一類是龍頭公司的穩健成長,一類是小公司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為行業龍頭的大市值公司容易確定,但抓住未來能夠成長為細分行業龍頭的小市值公司更有吸引力。
3.關注基金抱團取暖的品種:最優質的核心資產 熊市中漲幅喜人的股票基本都是優質的核心資產,同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相似之處,前十大流通股東充斥著境內外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機構股票投資者抱團明顯,占流通股比重超過30%的情況屢屢皆是。
4.在新股中掘金,事半功倍 剔除36隻獲得正收益的重組股後,158隻穿越熊市的股票中,當時的新股或次新股有64隻,佔了超過1/3的篇幅,也就是說,做足新股功課、挖掘未來細分行業龍頭的成功概率更高些。 重組股也在熊市中出盡風頭,重組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新股,重組出牛股的概率其實非常高,而不單只是對殼資源的炒作,因為借殼者往往是某領域後來居上的佼佼者,或者新興行業的龍頭,比如分眾傳媒(002027)借殼七喜控股、順豐快遞借殼鼎泰新材(002352)、恆力股份(600346)借殼ST橡塑,只是除非把握不對稱信息,否則重組概念很難把握介入時機。此外,在注冊制改革推動的進程中,博弈重組的性價比越來越低。
5.在熊市,績優股也沒有被低估 從熊市的走勢特徵來看,熊市有三段,第一段是所有股票普跌的階段,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在第一波下跌中也會跟隨大盤的下跌而下跌,而在熊市中後段,它們可以先於大盤見底、啟穩和突破,指數有可能再創新低,但這類股票的底部卻在逐漸抬升。 從這個角度,如果小股票的跌幅顯著小於指數,這類股票值得我們關注,有可能是市場選美「選」選出的未來細分行業龍頭。 熊市的績優成長板塊演繹出局部結構性牛市,漲多了依然會出風險。在2005年8月,上證綜指下破1000時,績優板塊抗跌明顯,但當指數從998點反彈到1200點再次開始下跌時,長期不跌的績優板塊突然大幅下跌,以深赤灣、中集集團(000039)為典型代表,這些牛股大幅破位,績優股陷入「防禦性泡沫」的困境,機構之間博弈明顯,這個階段幾乎所有的基金重倉股都開始下跌。
6.熊市中的概念 熊市中概念炒作可能一樣精彩紛呈,但概念很難兌現業績,或不能很快兌現業績,這些概念股被捧得越高,最後一棒的接力者往往摔得越慘,熊市炒概念的操作難度較大,不可戀戰。但有一類概念,是熊市中可操作性較高的:漲價概念。在熊市中,漲價概念往往會走出一波行情。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2. 談談如何在熊市中選股
你好,以下分享在熊市選股的一些技巧,僅供參考:
1.符合經濟周期和產業方向 「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快速成長的股票多半正處行業輝煌期。曾經輝煌的公司多是時勢造就的「英雄」,他們站在浪尖上,時代的浪潮可以順順當當地推動他們向前。「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只是每一階段「成長」的含義不同,A股市場可以穿越經濟周期、不斷成長壯大的「真成長」並不多,有些只穿越了一輪熊市,比如鹽湖股份(000792),有些穿越了兩輪熊市,比如萬科A(000002),以雙鷺葯業(002038)和雙匯發展(000895)為代表,醫葯和食品飲料行業的優質標的可以穿越三輪熊市。
2.龍頭公司穿越股市周期的概率更大 正處行業輝煌期的股票很多,但能穿越熊市的少之又少,聰明的市場選擇了「帶頭大哥」,這些公司要麼是已經穩居市場龍頭的大市值公司(行業競爭格局比較穩定),要麼是當年擁有競爭優勢的小市值龍頭(行業競爭格局仍不穩定),而行業內的其他股票跟隨大盤一瀉千里。 也就是說,成長分兩類,一類是龍頭公司的穩健成長,一類是小公司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為行業龍頭的大市值公司容易確定,但抓住未來能夠成長為細分行業龍頭的小市值公司更有吸引力。
3.關注基金抱團取暖的品種:最優質的核心資產 熊市中漲幅喜人的股票基本都是優質的核心資產,同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相似之處,前十大流通股東充斥著境內外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機構股票投資者抱團明顯,占流通股比重超過30%的情況屢屢皆是。
4.在新股中掘金,事半功倍 剔除36隻獲得正收益的重組股後,158隻穿越熊市的股票中,當時的新股或次新股有64隻,佔了超過1/3的篇幅,也就是說,做足新股功課、挖掘未來細分行業龍頭的成功概率更高些。 重組股也在熊市中出盡風頭,重組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新股,重組出牛股的概率其實非常高,而不單只是對殼資源的炒作,因為借殼者往往是某領域後來居上的佼佼者,或者新興行業的龍頭,比如分眾傳媒(002027)借殼七喜控股、順豐快遞借殼鼎泰新材(002352)、恆力股份(600346)借殼ST橡塑,只是除非把握不對稱信息,否則重組概念很難把握介入時機。此外,在注冊制改革推動的進程中,博弈重組的性價比越來越低。
5.在熊市,績優股也沒有被低估 從熊市的走勢特徵來看,熊市有三段,第一段是所有股票普跌的階段,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在第一波下跌中也會跟隨大盤的下跌而下跌,而在熊市中後段,它們可以先於大盤見底、啟穩和突破,指數有可能再創新低,但這類股票的底部卻在逐漸抬升。 從這個角度,如果小股票的跌幅顯著小於指數,這類股票值得我們關注,有可能是市場選美「選」選出的未來細分行業龍頭。 熊市的績優成長板塊演繹出局部結構性牛市,漲多了依然會出風險。在2005年8月,上證綜指下破1000時,績優板塊抗跌明顯,但當指數從998點反彈到1200點再次開始下跌時,長期不跌的績優板塊突然大幅下跌,以深赤灣、中集集團(000039)為典型代表,這些牛股大幅破位,績優股陷入「防禦性泡沫」的困境,機構之間博弈明顯,這個階段幾乎所有的基金重倉股都開始下跌。
6.熊市中的概念 熊市中概念炒作可能一樣精彩紛呈,但概念很難兌現業績,或不能很快兌現業績,這些概念股被捧得越高,最後一棒的接力者往往摔得越慘,熊市炒概念的操作難度較大,不可戀戰。但有一類概念,是熊市中可操作性較高的:漲價概念。在熊市中,漲價概念往往會走出一波行情。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3. 想問下各位興全綠色基金怎麼樣,投資50000元到今年年底能有不錯的收入嗎
真心話,不會太好的,我對興業有機,興業社會責任,興業趨勢,興業全球視野都有投資,新基金在目前狀態下能夠有5%收益就是不錯,希望說出來別得罪你啊。
請參考我的基金貼吧。
一、不值得在證券公司開戶的話可以通過網上銀行選擇買基金或者基金定投。比如興業全球視野,南方高增長,國投瑞銀創新,興業有機增長等。每月投資額度隨您自己的資金情況而定,定投至少每月200月,關鍵在於時機而不是數量。時限在第四條。
二、建議您選擇網上基金智能定投。智能定投能夠把投入的量與時機的主動掌握在自己手中,隨著股市波動而不會被動的在高處投入多,低處投入少。/
因為隨著股票大盤波動,當估值低的時候投資最好,但是這卻跟投資前期確定的日子沒有任何規律性相關。所以建議您根據自己每月資金的周轉進入情況來先定個合適的區間,然後選擇智能定投(每個基金網站上都有其基本定投和智能定投的規則介紹),根據股票大盤和自己基金重倉股增長的情況來具體在每月中選擇停投,增加投資或者是修改時間以及增加投資次數等。
勤選擇出效益。就像買東西,一定要求自己有頭腦積極行動並捕捉住真正的市場規律才行。
三、建議您在基金投資組合上如下:
一定要有200元的指數型基金比如興業滬深300,
之後注意定投尤其是可控制定投數量與時間調整的智能定投於股票型或者偏股型基金如南方績優或者南方價值等,這部分資金在股市較低而許多股票(你選擇的基金重倉股)經過分析發現處於歷史較低位時可以佔到比例的60%左右。
當股市指數增加,股票型或者偏股型基金估值增加到較高水平時,就要及時贖回或者轉換投資混合型平衡保本型甚至債券型以及貨幣型基金,以致贖回獲利。
資金充分的話,以及股市不穩定時,還要有15%以上或左右的比例投資與債券型基金以便享受穩定的利潤。
四、建議您在基金贖回上如下:
成本攤薄後如果已經達到10-20%之間的收益就可以賣掉,以目前的大盤還有高點所以再交錢也是可以的,但是可以逐步減少投資額並逐步停止。對於當時2007年的高點就不要在意了。今非昔比。
建議網路王群航的博客看看我寫的文章或者在我的貼吧中看我給基金問題做的回答,每天都有新的。通過學習您一定會更加有自己的主見,茫茫股海,自己的主見最關鍵。切記啊。這些血汗錢不要成為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們謀求暴利的炮灰啊。
4. 巴菲特教你如何看上市公司年報
本報選取了股神巴菲特看重的幾個指標,藉助於股神的智慧來幫助投資者觀察、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質量、成長能力和公司治理。有意思的是,巴菲特的選股經和行業表現似乎不搭界,去年增速最快的行業是飼料和畜禽養殖,而增速最慢的是林業和航運業,但今年一季度,飼料、養殖增速明顯放緩,表現最好的是火電、旅遊和通訊行業,而航運、鋼鐵依然處於低迷狀態。 暴利公司254家三大指標篩選「高帥富」 ●按毛利高於40%、凈資產收益高於15%、凈利率高於5%過濾後僅剩下75家公司。 作為新近流行的網路詞彙,「高帥富」形容男人在身材、相貌、財富上的完美無缺,這樣的男人往往會博得眾多女性的青睞。巴菲特也是這樣,擅長於尋找上市公司中的「高帥富」。毛利率持續較高、長期能賺錢的公司可以堪稱是上市公司中的「高」,再加上凈資產收益率高於15%、凈利率高於5%,一個可供選擇的「高帥富」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好公司一定是高毛利 按巴菲特的標准,毛利率過40%是底線。結合已披露年報上市公司2011年業績來看,254家公司已經連續5年保持了毛利率超過40%。考慮很多上市公司上市時間不長,嚴格按照巴菲特要求至少十年高毛利並不切合實際。即便如此,這254家公司也並非全都是巴菲特眼裡的優秀公司,很多公司連續高毛利,卻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帥富」。 高毛利是巴菲特很看重的一個財務指標,他認為只有具備持續競爭力的公司,才能保持高毛利。他投資的可口可樂毛利率一直保持60%以上,穆迪及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運輸公司也是如此。 相反,那些毛利率低的公司往往慘淡經營。2011年,以廣汽集團(601238)、一汽夏利(000927)為代表的汽車公司,柳鋼、鞍鋼為代表的鋼鐵公司毛利率都在10%以下,且最近幾年來,一直如此。在巴菲特的眼裡,美國包括通用汽車、美國鋼鐵在內的公司毛利率多在20%以下徘徊,屬於賺錢辛苦的公司,不屬於他鍾意的類型。 高毛利受到股神的看重,也難怪去年媒體總拿個別行業的高毛利說事,比較典型的案例是說一些高速公路公司毛利率超過9成,賺錢太瘋狂。 真正好公司的判斷標准 實際上,巴菲特絕不單純以高毛利來衡量公司的質量。254家連續5年高毛利的公司,從毛利率指標來看光鮮照人,但只要加上凈資產收益率高於15%,凈利率高於5%這兩個指標過濾,254家公司中,就有179家公司褪去華麗外衣,僅剩下75家公司。事實上,凈利率高於5%可能仍不足以滿足巴菲特的要求,因為有些時候CPI就已經超過5%了。 很多公司有很高的毛利率,但公司投資建設項目時花費很大,相關的利息費用很高,最終企業顯得並不賺錢。中原高速(600020)去年的毛利率高達56%,且持續性較好,但其凈資產收益率僅有4.69%。這意味著,要靠項目利潤回本,要超過25年。 剩下的75家「高帥富」公司主要有白酒、醫葯、旅遊、IT等幾大類。根據巴菲特的傳統觀念,一般不選擇投資更新步伐太快、需要不斷投資開發新產品的IT類公司。此外,黃山旅遊(600054)、麗江旅遊(002033)等旅遊類企業雖然也顯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但景區類公司體現出一定的公益性質,在投資上爭議也較大,最直接的是其門票價格的確定往往需要價格聽證會,不夠市場化。此外,很多景區公司的利潤是與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分成,公司自己對利潤掌控能力較差。 在75家公司中,也有一類企業難以用行業劃分,但也顯現出一定的共性。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三安光電(600703)、萊寶高科(002106)、南國置業(002305)等。這些公司往往在一段時間經歷了行業的繁榮發展,短期一兩年、甚至幾年內呈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之所以強調連續10年以上保持高毛利,就是要規避這種搭乘上行業高景氣度浪潮的公司。例如,國內房地產公司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景氣度,從財務數據上看,這些公司往往體現出很強的獲利能力,但實際上,一旦脫離行業屬性,很多公司就喪失了自身的護城河。 巴菲特喜歡那種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依靠獨特競爭力立足於市場的公司。 從數據上來看,初步符合巴菲特毛利指標的公司主要是白酒公司和部分制葯企業、資源型企業,具體包括酒類里的貴州茅台(600519)、張裕A(000869)、瀘州老窖(000568)、五糧液(000858);醫葯里的雙鷺葯業(002038)、華蘭生物(002007);資源類企業里的鹽湖集團、金嶺礦業(000655)等。 當然,僅僅就毛利、凈利率等指標簡單篩選上市公司並不可取,實際投資過程中則需要投資者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和調查,並結合更多的財務數據來進行分析判斷。多數時候,由於國內外投資環境的不同,也要求投資者在選擇上市公司時更加謹慎。
5. 高分急求 雙鷺葯業短線走勢
近期縮量下跌,是隨大盤的,沒什麼好說的。如果大盤回補缺口的話,必然會再次跌落到3000點以下,現在看來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此這個股票還是有一定下跌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