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鼎暉投資的創始合夥人有哪些
首先,CPA當然是硬性條件。但也不是說有CPA就能當合夥人。能否當合夥人最根本的因素是你手上有多少客戶。
❷ 私募大佬排名
私募大佬的排名?
Carlyle:全球前5 PE,Buyout (「控股收購型」)和 Growth(「成長型」)都做,各個行業也基本都覆蓋。
淡馬錫:新加坡國企,錢多,一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主要做成長型,TMT行業看得比較多。
MBK:韓國起家PE,之前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中國區老大走了,自己去開了fund,加做Nexus Point Capital。目前應該是韓國項目多一些,當然中國也會看。主要做控股收購型,大部分行業都看,但是由於是並購導向,互聯網之類的企業不太看。
中信資本:中國本土PE,錢多,資源多,控股收購型為主,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在大陸地區投資非常活躍,屬於國內做得比較好的本土PE。最近投過的項目包括順豐、麥當勞等。
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專注於亞洲市場,主要做控股收購型,看的行業也是除了純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
華平:全球前10 PE,主要專注於成長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不過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在互聯網、新消費領域的投資案例,比如最近在進行的58同城的私有化、前段時間接盤神州租車等。
軟銀:起源日本,孫正義嘛,大家肯定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他最出名的項目之一了。成長型為主,行業的話,互聯網和高科技行業為主,而且他的打法是搭建一個大平台,裡麵包含了各種他們投資的科技企業,最終遠景估計是要引領世界科技發展了。當然最近的wework,uber,OYO等,讓很多LP對孫正義的投資邏輯產生了懷疑。接下來如何發展就拭目以待了。
PAG:專注於亞洲,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稍微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最近做的項目包括樂信、珍愛網、盈德氣體等。
L Catterton:主要是做消費品行業,比如飲料、啤酒、食品之類的。
Blackstone:全球排名第一的PE,在全球市場非常活躍,但是過去幾年在中國活躍度一般。以控股收購型為主,投的行業偏傳統一些,過去2-3年在中國應該是收購了一家包裝公司和一家物流倉儲公司。
KKR:全球前5 PE。青島海爾、現代牧業等經典案例就是私募大佬劉海峰之前在KKR時期投的,後來劉大佬自己去開fund了,叫做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類型上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
高瓴資本:從AUM來講,現在是亞洲最大的PE。一級和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以成長型為主,但是也會做控股收購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的TMT組和消費組,投過京東、格力、百麗、喜茶等大家熟知的公司。
方源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唐葵也是私募界的出名的大佬之一,做成長型比較多,投過很多互聯網行業,比如360金融、貓眼、老百姓、房多多等。
春華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胡祖六博士,應該很多人聽過這個名字。他們也是投互聯網行業比較多,和阿里巴巴關系極好,經常一起做項目,和阿里一起投過的項目比如哈啰單車、大搜車、百勝中國等,春華資本也投資了螞蟻金服。
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劉海峰大佬在加入KKR之前,曾在這里待過。主要做成長型項目為主,行業上除了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近期比較出名的項目應該是飛鶴。
Goldman Sachs PIA:也是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比較低調,不太經常看到他們的新聞或者碰到他們的人,不過高盛在金融圈的名聲足以讓他們在私募領域里也有超強的deal sourcing能力。他們做的項目也是以成長型為主,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聚水潭、口子窖等。
CVC Capital Partners:全球前10 PE,在亞太區域主要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俏江南、大娘水餃等。
Silver Lake:全球前20 PE,在亞洲貌似做東南亞項目和印度項目比較多,沒太聽說他們做了什麼中國地區的項目。經評論知友提醒,他們曾投資過阿里巴巴的Pre-IPO。
Bain Capital:全球前20 PE,基本只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比較出名的是他們的醫療行業組。
EQT:歐洲起源PE,做控股收購型項目為主,但是在中國不太活躍,比較出名的項目是老百姓。
Affinity:和PAG、Baring有點類似,屬於專注於亞太區域的PE,但是somehow沒有看到過太多他們近期投資的項目,經評論知友分享,Affinity曾在2016年的時候投過今麥郎。
弘毅資本:聯想旗下的PE,曾經一度引領風騷,在中國本土PE中大放異彩,但是後來據說表現沒以前好了,比較出名的項目,像途牛和pizza express好像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厚朴投資:中國本土PE,創始人方風雷也是中國投行界的元老之一。主要以成長型項目為主,各個行業基本覆蓋,科技、消費、地產等行業關注較多。出手非常大,之前投過蒙牛、中國銀行等大項目,前段時間還跟上面提到的高瓴資本在搶格力。
博裕資本:目前來講,應該是中國本土表現最優異的私募基金了,近期比較出名的投資是猿輔導、KLOOK、完美日記、網易雲音樂和快手等,歷史上也投過中糧肉食和同程旅遊這樣的典型案例,他們投的消費品、互聯網和醫療行業多一些,以growth為主。
中金資本:也是券商系基金,在國內非常活躍,所有行業都覆蓋,以growth為主,最近投了聚水潭、比亞迪半導體、凱樂士、小鵬汽車等。
鼎暉投資/CDH:中國本土PE,前身是中金/CICC的直接投資部,從fund類型上來講已經非常完整,包括PE、VC、地產、夾層資本等等,比如他們最近剛完成了第五個夾層資本基金的募資,達到了80億人民幣的規模,這也是中國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夾層資本了。PE方面的話,以成長型機會為主,覆蓋的行業包括消費品、工業製造業、現代服務、醫療、金融、能源等,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蒙牛、雙匯、鏈家、分眾傳媒以及奇虎360等。
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上面提到私募大佬劉海峰後來自己出來開fund了,就是指DCP,首期基金規模就募到了25億美元。從項目類型上來說,既看控股收購型項目,也看成長型項目,行業上來說主要包括消費品、工業技術、醫療健康、農業/食品安全、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和TMT等。雖然成立時間不長,2年多左右,但是已經投出了多個項目,包括啟明醫療,MFS Technology,遠東宏信,中糧肉食等。
CMC資本:中國本土PE,創始人黎瑞剛,江湖人稱黎叔,大家應該多多少少聽過他的名字,屬於政界+傳媒界兩邊都吃透的大佬。CMC Capital剛成立的時候,應該是專注於黎叔本身最擅長的文娛領域,不過後來看的行業也慢慢拓展,現在基本文娛,科技和消費品都看。專注於成長型機會。在中國投資界非常活躍,經常能看到他們投資的新聞,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完美日記、猿輔導、樂其電商、快看漫畫等等。
TPG:全球前10 PE,但是在中國並沒有很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中金、摩拜單車、維金信科、深圳發展銀行、和睦家醫療等。
GIC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新加坡的國際投資機構,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瓜子二手車、點融網、微盟、菜鳥網路、以及「著名的」瑞幸咖啡。
General Atlantic / GA / 泛大西洋投資:全球前20 PE,過去兩年在中國比較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但是以高科技和消費品為主,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最近正在進行的58同城私有化、自如、西瓜製造商等。
Nexus Point Capital:提到之前MBK的中國區聯合創始人出來開的一個Fund,就是這個。在香港和上海都有辦公室,只做並購型項目,專注於mid-market,最近做過的項目包括台灣的漢堡王和幾家醫療領域的公司。
雙匯集團的控股股東是雙匯國際,雙匯國際的控股股東是鼎暉投資,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前身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的直接投資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的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ing,corporate finance)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那請問,雙匯的最大股東是誰?明白不?應該明白了!
❹ 鼎暉投資做股票投資嗎
有做股票投資的基金。
鼎暉投資成立於2002年,目前管理基金規模超過70億美元,其中包括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地產投資和證券投資基金。鼎暉的投資人包括100多家國際和中國的機構投資人,其中有主權基金、各國養老金(包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捐贈基金、家族基金和專業基金中基金。鼎暉投資人還包括國際和中國的高資產個人投資人。
鼎暉投資有70多位投資專業人員和支持專業人員,在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深圳和雅加達有辦公室。
❺ 鼎暉投資的發展歷程
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前身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的直接投資部,中金公司是中國最早開展直接投資業務的投資銀行,在中金公司期間,管理團隊在五年的實踐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投資業績,主導投資的總額達到1.2億美元,投資的年均收益率超過30%,並培養了一隻有豐富經驗的管理團隊。
2001年中國證監會發布了禁止證券公司從事風險投資業務的規定,中金公司決定將其直接投資部及投資業務進行分拆。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由管理團隊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蘇黎士投資集團(CapitalZ)和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共同發起成立。
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初期發起並負責管理一隻總額約為一億美元的海外基金和一隻約3億元的人民幣基金。主要基金投資人包括了國內外一些著名的投資機構。 日用消費
網路產業
電信通訊
環保節能
其它行業 鼎暉投資在投資實踐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投資業績,主要投資了蒙牛乳業、李寧體育用品、雙匯食品、百麗女鞋、分眾傳媒、LDK太陽能、九陽小家電等十多個中國知名品牌企業,其中多家已經成功上市,為被投資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並取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
投資區域: 遼寧 朝陽 會員信息
投資機構/個人名稱: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❻ 鼎暉投資 是個騙局
首先,建議前往當地派出所報警(說備案更准確),保留好所有相關證據,打款記錄,包括聊天記錄等信息。但是一般警方是很難處理這種問題的,大概只是做個登記,備案。要是哪天對方自首了,也許還能還你一點,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你既然在這里公開的問了這個問題,很快會有人以更直接的方式找上你,幫你維權。建議無論任何人找你,說幫你找回損失的,一定要保持警惕,讓提供資料盡量配合,因為你的配合程度決定了你能不能追回,在賠償本金到你的銀行卡之前,不要輕信任何人的律師費,關系費等各種費用。也有人可能會說,讓你去另一個平台開戶,是否操作都無所謂,那也是騙子,只要你開戶了,就很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繼續在新平台操作。
總之一句話,收到錢之後,再付酬勞,其他都是騙子!
現在不管是什麼外匯平台都是屬於非法交易的,不管他說自己是受哪裡監管的,只要沒有大陸的監管就都是非法的,在上面的投資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所有的未經國家監管認可的外匯期貨金融平台,都是詐騙平台,鼓吹被美國NFA監管,其實,其所有的交易數據都沒有和國際外匯期貨對沖對接,所有客戶在平台內對賭,都是一個詐騙手法極其高明的黑平台。
我的主頁可以看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希望這些可以幫到你
❼ 充電樁納入新基建,百億投資加持,風口之上如何走向成熟
[億歐導讀]?新基建按下的加速鍵,會如何催熟市場?
電動汽車充電/Pexels
不過,「新基建」地位的確立,並不意味著充電樁未來的發展就能一帆風順。十三五期間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顯示,到2020年底,中國要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截至到2020年2月,這一數字僅達為3.2:1。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還在拖累著行業的發展速度。因此,2020年實現這樣的目標恐怕並不容易。
雖然當下的行業發展遠未達2015規劃的目標水平,但億歐汽車對於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仍有巨大的信心。近年來,全球汽車企業開始走向電動化、CTP等動力電池技術走向量產、更多高效的充電場站完成建設、新能源汽車成本逐漸下探、V2G技術距離量產越來越近……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的活力也將不斷提升。
在今年1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預計,在2025年之前,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相關技術都會全方位成熟,電動化拐點來臨;同時,新能源發電價格拐點也將到來。
億歐汽車預計,在2025年左右,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逐步超越燃油車,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的發展期也將結束,正式邁向成熟階段。
因此,基於新能源汽車的良好發展前景,充電樁作為其配套補能設施也必將隨之成長,不管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
新基建按下了加速鍵之後,充電樁的快速布局成為推動新能源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它卻不是制約消費者購買的唯一原因。
(近期,億歐汽車正在推進《2020-2025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預期研究報告》,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鼎暉投資是騙局嗎
我被鼎輝投資理財騙了,把家底都騙光了,還借外債了,怎麼辦
❾ 淘寶第一家三金冠店主年入7億,做微商竟然上市了,還是馬雲徒弟,你咋看
說起電商平台的「黑馬」,那肯定有拼多多的一席之地,雖然說拼多多一直被詬病貨品質量不行,甚至還出現假貨的情況,但是絲毫擋不住成為我國首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電商平台。就在五一勞動節,當大家都在享受假期時,有一家企業在5月3號正式上市,它就是雲集。和拼多多一樣,雲集也是誕生於2015年的社交電商平台,當時,大家對於社交電商這個名詞基本上很陌生,就像現在的「新零售」一樣,但是雲集和拼多多一樣,突破重圍,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大佬的夾擊下存活下來,而雲集的老闆,任何人都想不到,還是馬雲的「徒弟」,曾經是個開淘寶店的。
為什麼說肖尚略是馬雲的徒弟?因為肖尚略在2018年的時候正式成為了湖畔大學的學員,而這所湖畔大學是由馬雲,柳傳志,史玉柱等9名企業家一起創辦的,而且馬雲是校長,如果放在古代,馬雲就是師傅,入學的肖尚略可不就是徒弟了?在每一個學生入學之後,馬雲會親自給他戴上校徽,和肖尚略同期的學員都是頂尖的企業家,例如說有滴滴出行總裁柳青,每日優鮮CEO徐正等。
肖尚略目前是雲集的最大股東,個人持股46.4%,並且在准備上市之前的融資中,雲集也引進了以鼎暉投資為首的多家投資機構,這幾家股東也是目前雲集最大的幾個非自然人股東。
很多人到現在還在疑惑,雲集到底是怎麼突出重圍最後上市的呢?其實小編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和它的模式有關,目前雲集已經有了900多萬的付費會員,正是這些會員成了雲集的核心力量,並且客戶粘性非常強,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雲集的「鐵粉」了,所以這也是目前雲集的核心競爭力,是其他的競爭對手所不能比較的。
❿ 2020年雙匯發展的企業管理團隊
摘要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