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在建項目
--總投資12億項目一: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建成後將形成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大規模生產能力。公司作為專門從事各種微特電機的企業,已有十餘年的生產經營歷史。公司對電動汽車電機驅動系統加工工藝和設備都非常熟悉,具有項目產業化的製造優勢。
項目二: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研發及中試基地建設項目。擬通過研發、中試基地建設,加強研發基礎設施和完善研發平台,增加一批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建立多個產品檢驗測試和功能實驗室,加速研發和試產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新產品,掌握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核心技術和先進的生產工藝,建立獨立、自主、創新的研究開發能力。本項目建設將加強研發中心的研發基礎平台,為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撐,中試生產線將為產品實現產業化提供技術平台。
項目三:驅動啟動電機(BSG)及控制系統建設項目。驅動啟動電機簡稱BSG(即一種採用皮帶傳動方式進行動力混合的具備怠速停機和啟動功能的混合動力技術),系統通過BSG 系統能快速地啟停發動機,加裝在汽車現有發電機上可以有效實現節能3~5%。且BSG 系統結構簡單,重量輕,對整車原有結構改動小,性能經濟可靠。該項目產品的客戶群體主要為傳統汽車領域,針對如東風汽車為主的國內所有乘用車客戶。
項目四:大功率IGBT 及IPM 模塊封裝建設項目。項目完成後,公司有望在未來3~5 年成為國內大功率IGBT 及IPM 模塊封裝行業的領先企業,使公司產品鏈從電機到控制器,再向上游功率模塊拓展,在電力電子領域有所作為。IGBT 模塊主要應用在變頻器的主迴路逆變器及一切逆變電路,即DC/AC 變換中。IPM 智能功率模塊已被廣泛應用於交流電機變頻調速和直流電機斬波調速以及各種高性能電源。
2. 氫能源股票龍頭股
1.中國汽研601965:氫能源龍頭。19年5月,由中國汽研籌建的國內首個國家氫能動力質檢中心正式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同意建設的批復。
2.大洋電機002249:氫能源龍頭。2016年8月17日,公司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了《武漢臨空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公司擬在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子公司並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受讓土地使用權用於氫能源科技產業化項目、新能源汽車運營平台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製造項目、伺服電機研發及製造項目、武漢新能源汽車及動力總成系統應用研究院。
3.川潤股份002272:氫能源龍頭。2019年6月29日公告公司於近日加入「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產業聯盟」,公司為副理事長。
4.穗恆運A000531:2017年10月28日,公司在廣州以書面方式分別與科陸電子簽署了《NEM產業項目合作備忘錄》;與能態科技簽署了《NEM產業項目合作備忘錄》;與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德國開姆尼茨技術大學、中歐中心簽署了《中德能源創新研究院國際合作備忘錄》;與中歐中心簽署了《恆運氫能價值創新產業園項目合作備忘錄》;與德國FCPG公司簽署了《恆運-FCPG氫燃料電池華南生產基地項目合作備忘錄》。
5.*ST金鴻000669:2018年3月份,公司近期已與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公司就在張家口地區開展氫能綜合利用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6.美錦能源000723:2017年12月15日晚間公告,此前公司參與公開競購氫能源汽車製造企業飛馳汽車36.2%股權。12月14日,公司收到交易中心確認性文件,確認公司為標的股權轉讓項目的受讓方,公司摘牌成功。
7.航錦科技000818:公司出資3020萬元與北京高科合資設立北方錦化聚氨脂公司,利用公司氫氣、氯氣和公用工程興建5萬噸/年TDI項目。
8.*ST眾泰000980:2019年7月27日互動平台稱公司氫能源車型正在研發過程中。
9.誠志股份000990:2020年半年報披露,公司與AP合資設立的誠志氫能源與江蘇省常熟市高新區政府簽訂了加快建設常熟首座加氫站及區域投資運營中心的協議,該子公司將利用常熟區域優勢加快建成樣板式的加氫站,進一步推廣相關業務,為在江蘇蘇州、無錫,安徽銅陵等地布點打好基礎。
3. 中山大洋電機這家企業怎麼樣,前景如何
中山大洋電機這家企業很不錯,大洋電機未來走勢良好。
我們先來說說走勢良好的這種情況,通常一家公司要想走勢良好,必須具有穩定的運營發展策略、良好的公司形象等因素,如若不然,公司的股票走勢要麼一直下跌、要麼大起大落,這樣對公司來說,是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的,具體後果視情況而定。
分析一下大洋電機未來走勢如何,只要是放量大漲兩波,後續都是下跌,因為放量兩波位置是在K線形態的底部,這一輪燃料電池概念炒作很火爆,所以才能帶動整個概念股。
第一個月工資會很低,慢慢的到第三個月就正常了,但是有些部門待遇就比較差了,如鐵殼裝配部門,活多,經常加班,還沒有加班費,說是以計件的形式給工資。
大洋電機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摩托車、電機機車、麵包機、自動控制等行業,產品涉及單相電容非同步電動機、罩極電機、直流電動機、單相串激電動機、外轉子電容運轉單相非同步電動機等六大系列五百多個品種。
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微電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風機負載類電機、洗滌類電機、無刷電機、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機及驅動系統,以及其它類車庫門電機、水泵電機、縫紉機電機、攪拌機電機、健身搖擺器電機等。
4. 大洋電機新能源電機項目的進展如何如:廠址、投產時間等,越詳細越好。。。
大洋電機新能源電機項目的主體公司:
大洋電機新動力發展有限公司。 在北京有研發中心,在中山廣豐工業園有科加工中心。目前據我所知,有好幾個產品了,主要是大型的電動汽車電機。
5. 氫能源板塊股票有哪些
氫能源板塊龍頭股票有:
1、億華通(600218):龍頭,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2252萬,同比增長-135.24%;凈資產收益率-1.54%,毛利率43.66%,每股收益-0.3800元。
2、全柴動力(688339):龍頭,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1.72億,同比增長78.16%。公司為我國燃料電池產業化的開拓者,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公司形成了深厚的技術積累,突破了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車載氫系統集成、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低溫快速啟動、空氣流量與壓力解耦控制、水含量閉環控制等多項控制等多項技術難點,在我國較早實現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以及核心電堆的批量化生產,產品關鍵性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商業化實踐中進行了廣泛應用。
3、雄韜股份(000723):龍頭,2020年凈利潤7626萬,同比上年增長率為-55.47%。公司已在粵港澳大灣區控股國內最大的氫然料客車廠-飛馳汽車,通過參股公司控股膜電極廠商-鴻基創能,並在佛山市投運一座加氫站。
4、川潤股份(002249):龍頭,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6503萬,同比增長0.49%,近五年復合增長為45.4%;每股收益0.1528元。
公司擬在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子公司並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受讓土地使用權用於氫能源科技產業化項目、新能源汽車運營平台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製造項目、伺服電機研發及製造項目、武漢新能源汽車及動力總成系統應用研究院。
5、大洋電機(002272):龍頭,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1.04億,同比增長92.96%。
2019年6月29日公告公司於近日加入「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產業聯盟」,公司為副理事長。
氫能源股票其他的還有: 科恆股份、恆華科技、中材科技、天賜材料、江特電機、福田汽車、興發集團、石大勝華、龍蟠科技、隆基股份、隆盛科技、盛新鋰能、鴻達興業、豪森股份、陽光電源、百利科技、三孚股份、吉電股份、首航高科、開灤股份等。
6. 中山大洋電機成立於哪一年
中山大洋電機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 是一家專業的AC/DC馬達製造及出口企業。在中山大洋本部擁有固定廠房120000m2,員工約5000人,其中技術/管理人員500多人。
公司年產AC/DC馬達2600餘萬台,45%以上的產品出口美國、歐洲、中東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大洋是目前中國出口業績最棒的微電機企業,在全球微電機行業有著自己滿意的位置;大洋電機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摩托車、電機機車、麵包機、自動控制等行業,公司產品國內、國際市場中獲得很高的聲譽,並獲得數項國家專利。
公司發展前景非常樂觀,處於高速擴展價段。2003年7月成立常州分廠、2004年10月成立武漢分廠,2006年5月湖北工業園區奠基,2006年6月公司更名為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中山分廠投產,於2008年正式上市。
7. 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情況
2009 年公司先後與北京理工大學、福田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入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領域。結合具有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技術實力雄厚的整車企業、高等院校的研發基礎、公司的電機產業化能力三方優勢,以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為切入點,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2009 年公司全程參與並主導北京理工發明設計的新能源汽車用「大功率永磁同步電機及驅動系統」系列產品批量製造工藝技術及產業化研究,全系列新能源汽車用「大功率永磁同步電機及驅動系統」已經成功在大洋電機落地並順利批量生產。
2016年03月04日,中山大洋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魯楚平一行來到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雙方就深入開展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實習基地共建等校企合作項目進行了協商,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負責人及相關研究領域的師生參加了洽談會。
截止2009 年底公司在北京、中山已經完成新能源汽車用大功率永磁同步電機及控制系統產品的生產布局,已具備年產5000 台套的產能。09 年大洋電機新動力成為北京市純電動環衛車、公交大巴車等量產車輛中唯一的永磁同步電機及驅動系統的供應商。
大洋電機公布2012年年報,201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8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6元。由於自身銷售規模的擴大,加之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產品2011年釋放部分業績,使得公司全年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17.40%。
公告指出,2012年度,公司EV產業技術穩步推進,實現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等產品營業收入8530萬元,同比增長42%。據了解,公司EV產業仍處於國內行業領先地位,產品技術與市場不斷鞏固和提升,未來也將成為公司的重要銷售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