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美國國際集團亞洲基礎設施基金

美國國際集團亞洲基礎設施基金

發布時間:2022-05-12 21:52:07

① 為什麼中國還要拉各國建立亞洲基礎設基金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顧名思義就是為亞洲國家提供基礎設施投資貸款的銀行。這主要是因為,亞洲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存在的巨大資金缺口,但是因
為亞洲缺少融資渠道而造成了亞洲區內資金外流,而亞洲目前是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對其不進行基礎設施投資,有可能會造成這種「活力與增長」不能持
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不僅將夯實經濟增長動力引擎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將提高亞洲資本的利用效率及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水平。基礎設施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在各類商業投資中潛力巨大,增長帶動力強。

亞洲的絕大多數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進程中,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前提條件就是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設不僅可以加快亞洲國家的發展,亦可帶動全球經濟的復甦將同域外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合作,相互補充,共同促進亞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同時亞投行可以體現出中國嘗試在外交戰略中發揮資本在國際金融中的力量,和更值得期待的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可能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制
度保障,方便人民幣「出海」。這要比空洞提出亞元要有實際得多。

第二個原因是,亞洲普遍存在著的高儲蓄現象。亞洲各國並不缺錢,儲蓄率高,但錢都借給了發
達國家使用,其中中國最典型。中國有3萬多億美元借給外國,然而亞洲自己的建設項目需要很多資金,卻經常不能自己滿足,更為重要的美元貶值政策,讓中國損
失巨大。把資金用好,一直是中國的政策目標之一,現在讓高儲蓄變成高亞洲的高投資,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實現亞洲國家相互融資,做大的項目,比如跨
國家的高速鐵路和水利工程,以及那些基礎設施落後國家的城市化建設。

第三個原因是中國已經形成巨大的原料生產能力,許多產業產能過剩,如果向外投資,則可
以幫助中國消化這些產能,也可以使中國有許多直接投資的機會。另外,中國提倡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能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
行的(WB)的進一步改革,因為這些金融機構實在太偏愛發達國家或者非亞洲國家,亞洲因為有中國這樣的國家,使他們似乎忘記了亞洲,亞太地區的獲得投融資
與國際援助職能的機會要由自己來創造

② 為什麼那麼多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由中國發起的亞投行在籌備之際,在創始成員國資格確認截止日期臨近之際,歐洲大佬之一英國率先打破了沉默,申請加入亞投行,作為美國鐵桿盟友的英國,此舉自然招來美國的強烈反對,但英國卻不顧美國的反對。接著,法德意三個歐洲大佬也在3月17日申請加入亞投行,至此,傳說中的西方七國已有4國申請加入亞投行,而這幾個歐洲大佬當然都是美國的鐵桿盟友,對於他們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美國自然也是極力反對的,這也是由於美國的反對,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仍然不敢申請加入亞投行的根本原因。至此,已有31個國家成為亞投行的簽約國。
大家都知道,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全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中國倡儀並主導的世界性銀行,總部設在北京,對於中國來說,當然具有深遠意義,體現了中國嘗試在外交戰略中發揮資本在國際金融中的力量,同時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制度保障,方便人民幣「出海」,是對美國和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和世界銀行(WB)為主的國際金融基金秩序發出的挑戰。
所以,在美國獨大的當下,美國自然是不高興中國在國際金融秩序中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尤其不希望人民幣在不久的將來就取代美元,所以,美國的反對當然是相當強烈的。但是,作為美國的傳統鐵桿盟友英、法、德、意四國卻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而申請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呢?丁丁認為,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歐洲大佬已意識到世界的未來並非由美國一國主導。美國雖然是當今世界的老大,但世界多極化趨勢已不可避免,中國作為迅速崛起的一極,任何國家已不可阻擋中國的發展,中國在未來是否能夠代替美國雖然很難預料,但絕對是未來世界的重要一極是可以確定的,歐洲大佬們不可能不意識到這一世界趨勢,雖然他們還在美國的領導下在和中國作對,但已是表裡不一,與中國合作已越來越成為歐洲大佬的最大共識。現在,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無論他們參加與否,在未來世界經濟展現的力量已不可阻擋。即使美國極力反對,但現實利益的需要是美國不能給的,所以,面子沒有里子重要,既然美國無法阻止中國的未來,那我們何必去得罪中國呢?
二是聯合中國或許才能展現歐洲力量。二戰以來,西歐各國作為美國的盟國,但美國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根本沒有考慮到歐洲各國的利益,尤其在前蘇聯瓦解之後,美國對越來越強大的歐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總是處心積慮在歐洲製造各種矛盾,表現出來的完全是雙重標准,如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只想一箭雙雕,既然埋葬俄羅斯,又想擊垮歐洲,所以,作為歐洲的大佬不可能沒有看到美國的險惡用心,在美國對待中國的崛起上,美國是明目張膽的用雙重標准在圍追堵截中國。所以,歐盟已經強烈意識到,跟著美國最終只有死路一條,在當今世界,只有存在強大的中國,包括俄羅斯,歐洲在世界的地位和力量才能得到展現,歐洲才有可能成為美國不敢任意拿捏的一極。
三是中國與歐洲沒有直接的矛盾。歐洲大佬遠在歐洲,中國遠在東亞,中歐相距遙遠,沒有直接的矛盾,如主權、如所謂的威脅等,只有所謂聽意識形態方面的矛盾,這個矛盾其實說穿了只是統治階級加強統治的一種工具加噱頭而已,並沒有實質的沖突,所以,中歐之間有的只是經濟方面的利益互補,尤其在歐洲經濟出現問題的當下,歐洲需要中國這樣的經濟參天大樹,而美國卻不能提供歐洲需要的經濟利益。既然如此,為何不參與中國經濟的發展而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呢?更何況美國對於歐盟來說,強調的只是與俄羅斯的矛盾,現在,和中國搞好關系並不矛盾吧。
四是歐盟不希望丟掉人民幣未來的利益。雖然現在美元還是世界最主要的貨幣,但人民幣的發展勢頭大有代替美元的可能,至少在不久的將來人民幣能夠與美元、歐元並駕齊驅,作為金融中心的倫敦,在未來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利益中,自然不甘心失去這一塊利益,所以,英國自然不會失去這么一個機會,這也是英國率先申請加入亞投行的根本原因。而德、法、意在金融方面也是世界的傳統強國,自然也想分得一杯羹,不能落在別人之後。
五是增加未來經濟秩序的話語權。中國主導亞投行,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阻止的產物,這也是中國要重新參與制定世界經濟游戲新規則的根本體現,作為當前世界經濟的幾個大佬,既然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沒有能夠阻止中國的崛起,尤其是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那就順應歷史潮流吧,何況,在美國主導的時代,這些歐洲大佬也只是附和著美國在制定世界秩序,現在,在新舊老大交替之際,歐洲大佬們如果趁勢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能夠得到中國的感激,在未來的經濟秩序游戲規則的制定方面,或許有更大的主動權,同樣能夠在未來的世界裡成為大佬級國家,何樂而不為呢?
可以想像,在英、法、德、意的榜樣示範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亞洲國家尤其是西亞的經濟大佬們包括南北美洲國家會在近幾天紛紛要求加入亞投行,因為許多國家只是礙於美國的反對,怕得罪美國而不敢申請,何況,韓國、澳大利亞現在已公開說明是迫於美國的壓力,說明這些國家申請加入亞投行只是時間問題,或許就在這幾天,畢竟,時間緊迫。說不定美國最終也坐不住,會申請加入亞投行,畢竟,美國雖然為當今世界老大,但如果不認清形勢,恐怕會掉隊,因為曾經多年作為世界老大的中國,在這方面是有深刻教訓的。

③ 為什麼那麼多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那麼多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因為:

(1)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不僅將夯實經濟增長動力引擎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將提高亞洲資本的利用效率及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水平。

(2)基礎設施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在各類商業投資中潛力巨大,增長帶動力強。「研究如何將亞洲的高儲蓄變成高投資」將是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任務之一。

(3)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簽約儀式中國提倡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一方面能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的進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是補充當前亞洲開發銀行(ADB)在亞太地區的投融資與國際援助職能。

(4)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建立,將彌補亞洲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存在的巨大缺口,減少亞洲區內資金外流,投資於亞洲的「活力與增長」。

(5)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是繼提出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NDB)、上合組織開發銀行之後,中國試圖入主國際金融體系的又一舉措。

這也體現出中國嘗試在外交戰略中發揮資本在國際金融中的力量。更值得期待的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可能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制度保障,方便人民幣「出海」。

④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你可以從股東國家就能明白中國能獲得什麼好處。歐洲的目前暫不討論,他們僅內僅是參與,主要討論容亞洲,這是目前就能獲得回報的。

  1. 印度、沙特等國的基建貸款除了國內銀行,將第一時間考慮亞投行,中國在此僅僅是分紅;

  2. 既然中國控股,那麼基礎設施建設在國際招標中會優先考慮哪個國家?——中國的建築公司有活幹了,否則建設過程中的風險就會更高;

  3. 由於日本沒有加入亞投行,在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估計以後很難再有大的作為。-------越南、柬埔寨、泰國的橫向高鐵很可能要黃!

以上都是經濟戰略,至於政治戰略是經濟戰略的衍生物,不討論。

⑤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國際投資的促進作用與發展對策

第一,它對促進亞洲國家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通過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的合作,有效彌補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推進了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
第二,有利於擴大全球投資需求,支持世界經濟復甦。
第三,有利於通過基礎設施項目,推動亞洲地區經濟增長,促進私營經濟發展並改善就業


第四,通過提供平台將本地區高儲蓄率國家的存款直接導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本地區內資本的有效配置,並最終促進亞洲地區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

亞投行的利好消息讓人看到「一帶一路」戰略的穩健步子,這一切是世界對中國外交「有所作為」的認可
。中國社會必將從局面的不斷向好轉變中收獲信心,也積累如何在復雜國際環境下發揮中國作用的經驗

亞投行不僅有利於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助力經濟發展,更加體現了一種大局思維,讓新興市場國家不再受制,也把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的地位再次拉升了一個檔次,帶動中國產業升級,推動中國金融服務業的改革發展和國際化接軌,這是一個新的起點

亞投行的產生,可推動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推動亞洲的經濟增長
。亞投行不僅僅是一個「修橋」和「造路」的機構,更能在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亞投行會幫助亞洲和全球經濟持續增長,以及增強全球經濟的穩定性

中國提倡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一方面能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的進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是補充當前亞洲開發銀行(ADB)在亞太地區的投融資與國際援助職能。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建立,將彌補亞洲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存在的巨大缺口,減少亞洲區內資金外流,投資於亞洲的「活力與增長」。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是繼提出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NDB)、上合組織開發銀行之後,中國試圖主導國際金融體系的又一舉措。這也體現出中國嘗試在外交戰略中發揮資本在國際金融中的力量。更值得期待的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可能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制度保障,方便人民幣「出海」。
國際影響
截至2015年4月15日,中國倡議推動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朋友圈」已達57個國

家。
雖名為「亞投行」,其創始成員卻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中國這一倡議獲得了全球認可,掀起了一股「亞投行熱」。
縱觀亞投行誕生過程,中美外交「暗戰」、「交鋒」、「對決」等說法,頻現於各大媒體。而各方受內政外交因素影響,加入亞投行的決策過程各異。
亞投行倡議的成功實現,成為標志性事件,最終結果也顯示出各方對於中國合作共贏理念的認同。

⑥ 請簡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何戰略意義

對美國來說:這是中國正在挑戰美國的金融霸主地位。 對全世界來說:這是避免美國利用美元盤剝全世界的一個避風港。 對中國來說:這個機構將來可能是人民幣走向世界貨幣的橋頭堡。 按常理理來說:亞投行是多餘的,因為已經有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了。 按實際來說:美國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大肆盤剝世界各國,連最親密的盟友都不放過,所以大家自然就對亞投行趨之若鶩了。 美國利用美元盤剝全世界的行為達到了令人不寒而慄的程度,80年代初,美國利用美元霸權一舉剝奪了日本20年的發展成果,直到30多年以後,日本的經濟依然沒有走出低谷! 還有歐洲各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還有世界上數不清的小國都曾經被美元吸幹了血

⑦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有什麼區別

分工不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主要任務是為亞洲基礎設施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是在基礎設施融資方面對現有國際金融體系的一個補充,要抓緊籌建。
絲路基金要服務於「一帶一路」戰略,按照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原則,搭建好公司治理構架,盡快開展實質性項目投資。

⑧ 路勁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94年
惠記集團與美國國際集團亞洲基礎設施基金合作成立路勁,主營收費公路回
1996年
路勁在香港聯合交易答所主板上市,股票編號1098
1997年
被《亞洲周刊》列為「國際華商500」之一
2001年
被列入恆生綜合指數200成份股之一
2003年
開始國內房地產業務
2004年
投資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廣州雋悅園
購入廣州雋峰苑項目地塊
2005年
購入常州御城、天雋峰、又一城三個項目地塊
2006年
與順馳地產集團簽訂收購協議
2007年
完成收購順馳,奠定全國化發展布局
購入上海上雋嘉苑項目地塊
2009年
購入廣州花都項目地塊
2010年
購入廣州荔灣項目地塊
購入北京昌平項目地塊
購入無錫蠡湖項目地塊
購入上海外岡項目地塊
2011 ·位列外資房地產開發企業第3名,中國房企50強
2012 ·購入上海嘉定地塊
·購入常州武進高新區地塊
·位列外資房地產開發企業第2名,中國房企50強
2013年
·路勁地產榮列外資房地產開發企業第1名 中國房企35強

⑨ 中國為什麼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為了支持亞洲國家基礎建設需求,同時也為國際投資人提供一個投資渠道,也有利於我國基礎建設產能輸出,更有利於亞洲國家共同發展。

⑩ 亞洲基礎設施銀行設立,如同美國的惡夢.

說惡夢或者惡噩夢都有點言過其辭。中國搞這個亞投行絕不是為了和美國斗氣,爭面子這么淺薄的。

中國建立亞投行,短期目標是造亞開行的反,中長期目標是為了給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做配套服務的。
這個一帶一路只是為了和美國的TPP對抗的嗎?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對抗。中國是奔著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集團這個野心去的呀。
二戰,美國敲掉了德日這兩個想稱霸的對手,在除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集團所建立的平行市場以外的整個世界建立了以美國為中心,以為美國市場和產業做配套服務,獲取美元為目標的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集團。按照美國的規劃,西歐做機械電子和精密儀表儀器配套,日本韓國台灣做勞動密集型產業配套,中東和南美做礦產資源配套。這個配套的經濟市場正經讓美國過了幾年好日子。可是隨著冷戰爆發,美國全力投入和蘇聯的爭霸,結果讓德日抄了後路。
首先是德國放棄單獨崛起,委身於西歐集體之中,先是煤鋼聯營,之後建立西歐六國共同市場,最後發展出歐共體,直至最終形成歐盟。等於又形成了一個經濟集團來。美國雖然不爽,但是畢竟在歐洲面臨蘇聯巨大的壓力,需要西歐做一個強有力的幫手。所以,美國也就認了。讓歐盟建立了資本主義第二個經濟集團。
可是這時候日本也起來的。美國對日本就限製得比較緊了。畢竟遠東不是蘇聯的主要戰略方向,而當時的中國雖大,但是又窮又弱,對美國的威脅沒有蘇聯在歐洲方向那麼大。所以,美國只是需要日本成為一個小伙計,不想要一個強大的盟友。雖然美國允許日本向韓國和台灣擴張經濟力量,後來又滲透入東南亞。但是美國只准日本進行資本和技術產業轉移,不能建立以日本為首的新的經濟集團。美國最後從越南跑掉,一度從亞太和西太平地區撤走,讓日本最終坐大,而且這時中國大陸也開始改革開放了。一度和日本的經濟極為密切。於是乎,膨脹的日本居然提出了以日本為首的所謂雁型經濟模式。美國一看日本已經吞下了韓台,又拿下了東南亞,現在又要把龐大的中國作為腹地。這簡直就是當年的大東亞共榮圈的還魂呀。當年在戰場上你都得不到的東西,怎麼可能讓日本如今不費一槍一彈的實現呢?於是美國開始出手,從廣場協議開始,一系列組合拳把日本胖揍一頓,從巔峰給踢了下來。日本企圖建立第三個經濟集團的夢想破滅了。
中國從改革開放開始,從一開始給人家歐美日本做低級的產業配套開始起家,一是為了以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迫在眉睫的勞動力就業問題,二是利用自己的人口紅利和勞動力廉價優勢掙點辛苦錢,積攢點起家的本錢。現在 中國苦幹了30年,為了給全世界市場做配套而建立起了龐大的產能,也積攢起了可觀的本錢。現在歐美日一來是自身經濟低迷,不可能滿足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的產能的驚人胃口,二來人家現在也醒過來了,開始忌憚中國了。開始限制你了。
中國的經濟總量中出口導向型的產業接近70%,這么龐大的產能沒有出路是不行的。所以,中國搞這個一帶一路,表面上是為產能找市場,找出路,而其本質就是企圖也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新的經濟集團了。這才是美國最害怕的。美國對這個亞投行如此敏感和忌憚,不是美國小心眼,而是老奸巨猾的美國已經聞出味兒來了,預感到什麼了。美國的TPP畢竟只能迫使日韓台和動東南亞國家再一次被美國整合。但是中亞和西亞國家,目前是無法參與TPP的。以亞投行對美日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釜底抽薪,甚至對美國掌控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庭抗禮,美國還都能應對。但是如果想再建立一個經濟集團,那對美國來說才是真正的要造反了。
雖然,以中國占據產業鏈如此低的環節,能否只以自身龐大的市場來讓其他國家給中國做配套,對中國來依附跟進式的發展?我也感到沒底兒,甚至不太看好。擔心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最後變成一哄而上,最後又一鬨而散。但是美國作為霸主,它是不敢大意和掉以輕心的。所以美國非常警惕,甚至已經開始和中國和其他國家酸臉了。

閱讀全文

與美國國際集團亞洲基礎設施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