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鵬城人才卡的申請標准
申報條件
注冊地在南山區的重點企業、高校院所、專業服務機構等用人單位可申領鵬城優才卡「南山領航卡」。
(一)行業領軍企業
2020年度在南山區納稅達到2000萬元,納入南山區核算產值(營收)達到3億元的行業領軍企業,應屬於以下情形之一:
1.經認定的南山區總部企業。
2.2020年度南山區納稅百強企業。
3.2020年度南山區工業百強企業。
4.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含中小板、創業板)及海外主要資本市場主板和創業板上市的南山轄區企業。
5.2020年度南山區服務業100強企業。
6.2020年度南山區文化產業30強企業。
7.2020年度納稅5000萬元以上、在南山區注冊的持牌金融機構總部及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一級分支機構。
8.屬於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與健康、數字與時尚、綠色低碳、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區塊鏈與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細胞與基因(生物育種)、合成生物、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深地深海、空天技術等未來產業的領軍企業。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長期企業
2020年度在南山區納稅為500萬元(含)至2000萬元(不含)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長期企業,應屬於以下情形之一:
1.連續2年稅收增長20%以上。
2.納入南山區核算產值(營收)連續2年增長20%以上。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科研型企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科研型企業,應屬於以下情形之一:
1.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任期內)擔任企業法人代表或企業副總經理級別以上的公司高管,出資額達到30萬元且股權超過30%。
2.擁有廣東省引進創新創業團隊、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團隊、「領航團隊」的企業,且團隊在協議期內。
3.2019年1月1日以來,承擔國家或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四)市場認可的初創企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初創企業根據融資情況,應屬於以下情形之一:
1.2016年1月1日以後創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企業,累計融資額達到5000萬元(含)以上;港澳居民創業的,累計融資額達到3000萬元(含)以上。
2.2016年1月1日以後創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企業,獲得清科集團2020年度「中國創業投資機構100強」前10名機構投資的初創企業。(前10名機構名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啟明創投、江蘇毅達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聯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經緯創投(北京)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深圳同創偉業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五)產教融合型示範企業
納入各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的企業。
(六)專業服務機構
2020年度在南山區納稅達到200萬元,納入南山區核算產值(營收)達到3000萬元,在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管理咨詢、科技金融、法律服務、會計服務等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服務機構。
(七)高校院所
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鵬城實驗室、虛擬大學園管委會。
(八)其他類別
2020年南山區「十大創新工匠」獲獎者所在單位。
註:用人單位同時滿足以上多個類別條件的,除第五類、第八類可與其他類別同時申報外,僅可選取其中1個類別進行申報。
B. 同創偉業pe發展歷程
2000年6月26日,鄭偉鶴(1966年出生,南開大學法學碩士)在深圳創辦的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同創投資」),是中國第一批專業創業投資公司,專注於發掘資新興產業的隱形冠軍。同創投資通過IPO退出的項目有10個。投資時間在2001年到2008年之間,總投入金額1.49億,平均每個項目投入1491萬元。其中,洛陽軸研項目投入260.63萬元,為最小;深圳格林美投入最晚、金額最大(3250萬元)、回收期最短、IRR在10個項目中排第二,為同創投資增色不少。
拓展資料:
另外還有10個沒有通過IPO退出的項目總投入6487萬元,平均每個項目投入不到650萬元。
2008年之後,A股市跌至谷低,同創早期投資、退出高潮隨之過去。在2000年到2008年那波大潮中,同創投資共完成20個投資項目,投資金額2.14億元。而通過IPO退出的金額達15.6億,為總投資額的7.3倍,戰績還是比較耀眼的。
2010年12月,鄭偉鶴、黃荔夫婦與同創偉業投資公司共同設立同創偉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開啟了同創偉業時期。注冊資本3000萬元,分兩期繳足。第一期600萬元於注冊時繳足,第二期2400萬元於2012年11月繳足。
經過多次轉讓及增資擴股,到2015年4月,鄭偉鶴、黃荔各自持有668.4萬股,在4000萬總股本中佔比都是16.71%;同創偉業投資等三家同創系公司合計持有2240萬股,占總股本的56%;剩餘的10.58%由六位自然人持有。
鄭偉鶴、黃荔夫直接、間接持有同創偉的78.42%的股權。同創創贏由表中8位自然人持有,其中丁寶玉(2009年5月加盟)持有43%、馬衛國(2012年2月加盟)持有25%。
同創偉業在國內有6家子公司,其中4家的法人代表為鄭偉鶴,2家為黃荔。
2015年7月15日,同創偉業完成了階段性戰略目標,開始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目前轉讓價在20元左右,對應市值約為8.4億元。
與所有PE管理公司一樣,同創偉業也要做好「融、投、管、退」這「四門功課」。
同創偉業實繳規模僅為81億,而中科招商、九鼎投資分別為274億和214億。
同創偉業專注於「三大三新」等六個領域:大健康(含生物醫葯、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大信息(含TMT、消費電子、移動互聯網)、大消費(含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等)及新能源(含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新材料、新工業(含高端製造業)。投資階段以VC和PE為主。
自成立以來,同創偉業管理的基金累計投資項目共194個,累計投資金額為50.39億元。投資項目中退出41個(其中完全退出29個,已報證監會審核項目7個)。
同創偉業看似一家「小而美」的PE管理公司。規模小是有目共睹的,於是拿35.97%的退出項目IRR(內部收益率)說事兒,「力壓如日」中天的九鼎投資和家大業大的中科招商,成為」最會賺錢的PE「。
C. 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投資管理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投資管理分公司成立於2012年07月0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投資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馬衛國
成立時間:2012-07-05
工商注冊號:11010801505593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北二街8號11層1216
D. 同創偉業私募口碑如何
你好,同偉創業同創偉業集團成立於2000年6月26日,是中國首批專業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之一。 同創偉業擁有18年投資管理經驗,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00億元,累計投資企業達400多家。
拓展資料:
1、開公司的步驟和注意事項有哪些,核名:到工商局領取《企業(品牌)名稱預先核准申請表》,填寫要獲取的公司名稱,工商局查詢是否有重名互聯網(工商總局的內聯網)。如無重名,可使用該名稱,並出具《企業(品牌)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個體工商戶的注冊登記是最簡單、容易、劃算、管理簡單、成本低的。有限公司注冊手續比較麻煩,管理比較麻煩,稅務是審計徵收,需要有專職會計師,管理成本高。但是,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公司承擔有限責任。
2、租金:租一間辦公室。租房後,簽訂租房合同,要求房東提供房產證復印件。簽訂租賃合同後,您必須到稅務局購買印花稅並將其粘貼在租賃合同的首頁。在後面需要使用租賃合同的地方,需要粘貼一份帶有印花稅的合同副本。准備公司章程:《公司章程》範本可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網站下載並修改。公司章程的最終稿應由全體股東簽署。刻印:拿到會計師事務所的「銀行查詢函」:聯系會計師事務所,拿到「銀行查詢函」(必須是原件,會計師事務所蓋章)。
3、到銀行開立公司驗資賬戶:全體股東到銀行領取股份,攜帶公司章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驗名通知書、法定代表人印章、身份證、驗資款、空白詢價函表格,然後去銀行開一個公司賬戶。您應該告訴銀行是否開立驗資賬戶。開立公司賬戶後,各股東應當按照自己的出資額,將相應的款項存入公司賬戶。
4、辦理驗資報告:持銀行開具的股東付款通知書、銀行蓋章的詢價函,以及公司章程、驗名通知書、租賃合同、房產證等復印件到會計師事務所驗資報告。
8. 注冊公司: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獲取公司設立登記的各種表格,包括設立登記申請表、股東(發起人)名單、董事經理的監督、法定代表人登記表、以及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的登記表。填妥後,連同核名通知書、公司章程、租賃合同、房產證復印件、驗資報告一並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E. 達安基因到底是做什麼的
達安基因主要做生物監測試紙盒,醫療器械銷售(20%為自己製造,80%為其它公司產品),最近投資3000萬成立不孕不育中心,還有其獨立生物研究室。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於2001年3月8日經廣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批准(穗改股字[2001]3號文),並經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確認,由中山醫科大學、廣州生物工程中心、汪友明、紅塔創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泓清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劉強、國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同創偉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何蘊韶、程鋼、周新宇、吳軍生作為發起人,將中山醫科大學達安基因有限公司依法整體變更、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注冊資本3,470萬元。
2001年10月26日,根據國家教育部教發[2001]42號文《關於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中山大學的決定》,本公司原第一大股東中山醫科大學與中山大學合並組建新的中山大學。合並後,新組建的中山大學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