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劉強的期貨大作手風雲錄都是他的真實經歷嗎
他這個關於期貨的風雲錄,並不全都是他個人的一些真實經歷,這個只是以他個人經歷為藍本,然後通過一些藝術的加工寫成的一本書,它裡面所包含的一些東西所講的一些東西或者一些經驗,其實也有好多是參考別人的,在結合自己實際經歷的一些東西寫出來的,其實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他這本書主要是說的一些關於期貨和股票在2000年前後的一些基本的情況,他大致的講解了一些基金經理在這個時期的一些操作手法和一些生活狀態,以及他們在操作這種金融方面的精神世界。
但是不管怎樣,他的書中所寫的一些操作手法以及一些基本理論,甚至是一些操作的觀點及態度,都是正能量的,都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去學習的,就像他在書中所寫的,不管我們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應該堅持下去,努力克服它,這樣離實現自己的理想才會更進一步。
⑵ 中國有做期貨發家成功人士嗎
在期貨這個高風險行業,一般不會有太多人留下來的。一般人只要賺了錢,就會轉身離開,其投資其他, 例如實業了 ,
⑶ 5個成功人士的故事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同樣,成功的秘訣不在於一蹴而就,而在於你是否能夠持之以恆。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1987年,她14歲,在湖南益陽的一個小鎮賣茶,1毛錢一杯。因為她的茶杯比別人大一號,所以賣得最快,那時,她總是快樂地忙碌著。 1990年,她17歲,她把賣茶的攤點搬到了益陽市,並且改賣當地特有的「擂茶」。擂茶製作比較麻煩,但也賣得起價錢。那是,她的小生意總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歲,仍在賣茶,不過賣的地點又變了,在省城長沙,攤點也變成了小店面。客人進門後,必能品嘗到熱乎乎的香茶,在盡情享用後,他們或多或少會掏錢再拎上一兩袋茶葉。 1997年,她24歲,長達十年的光陰,她始終在茶葉與茶水間滾打。這時,她已經擁有37家茶莊,遍布於長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們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豎起大拇指。 2003年,她30歲,她的最大夢想實現了。「在本來習慣於喝咖啡的國度里,也有洋溢著茶葉清香的茶莊出現,那就是我開的……」說這句話時她已經把茶莊開到了香港和新加坡。 還有一個故事。 新生開學,「今天只學一件最容易的事情,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每天做300下。」老師說。 一個月以後有90%人堅持。 又過一個月有僅剩80%。 一年以後,老師問:「每天還堅持300下的請舉手!」整個教室里,只有一個人舉手,他後來成為了世界上偉大的哲學家。 這是兩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子吧!孟喬波和柏拉圖,一個賣茶的商人和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從這兩個故事中可以發現:成功沒有秘訣,貴在堅持不懈。任何偉大的事業,成於堅持不懈,毀於半途而廢。其實,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能真正堅持下來的,終究只是少數人。巴斯德有句名言「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從事期貨行業以來,亦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總被他們的執著和堅持感動。曾在《我的期貨夢想》中寫道「我喜歡期貨的神奇和魔力,經過無數綠肥紅瘦的日子,前方的路充滿荊棘和考驗,堅持不懈才會有夢想和希望。」如今的我,也在努力並堅持著,不過是想一條路走到底而已。 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⑷ 做期貨有成功人士嗎
一般來說期貨里的成功人士都是很低調的。。。
⑸ 為什麼美國做期貨的成功人士都是大學肄業 可以說學習不是很好的
期貨從業人員一般要求學歷與你呢管理並重。但是從事期貨交易,或者投資就沒那要求了。米國全民投資,投資環境比天國好很多倍。
⑹ 不工作只炒期貨的人,以後的生活會怎樣
首先,單從目前的年齡、生活重心和資產情況就去判定其以後的生活狀況會如何,還是略顯草率的。
其次,可能因為目前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資情況給到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虧錢,而且會認為是不務正業,所以也會本能的對題中這類人會有色眼光去看待。
⑺ 什麼樣的人做期貨更容易成功
和訊復特約 一、期貨是他最愛的制事業。不僅每天心甘情願為之投入至少12小時以上,而且將奮斗、拼搏看作是人生的快樂和榮耀。 二、禮貌謙虛、不恥下問,樂於接受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觀念的挑戰。因為禮貌謙虛,承認自己不是萬事皆知,所以能夠傾聽和解讀別人。因為不懂即問,使得無論現實還是網路中,都能比他人得到更多。因為准備充分,所以不會為無數個未知所困擾。 三、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環境,擁有和他同方向並走在他前面的良師益友。如弗朗西斯
⑻ 有見過期貨老大:葉慶均,的真人嗎這人有什麼特點和過人之處
成王敗寇。
我覺得這沒什麼特點和過人之處。
但是我知道 成功的投資者所具備的共同特點 就是執行力強。1
⑼ 靠期貨發家的真實故事
可以講述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的傳奇故事:
1998年,在中國的江蘇省,有一個億萬富翁在期貨市場上,連受重挫,遭到3000萬的虧損,瀕臨滅頂之災。
然而,5個月後,這位富翁在一個高參的指點下,卻奇跡般地得以「復活」。不光把虧損的3000萬元扳了回來,還倒賺了5000萬元!
短短5個月,搏取8000萬,這神話是怎麼創造的?那位使億萬富翁復活的「高參」又是誰呢?
為尋根探秘,記者多次慕名來到江蘇中期期貨有限公司,對被人們稱為「神鷹」的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
1997年,為了向國際化基金管理、專業理財方面靠攏,公司讓吉明到南京總部負責基金試點。
當時,期貨交易的品種比較多,有不少品種如天津紅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動巨大,機構操縱現象多。盡管機會很多,但他還是把這類品種排除在視野之外。因為這些品種可分析性差,超出了個人的判斷之外,掙錢是偶然的,而賠錢卻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則,他選擇了大連大豆、上海銅和海南橡膠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活躍的大品種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投資機會。這正是吉明在進行基金投資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往往對風險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穩。
吉明在選擇好了品種後,接著就對所關心的品種做戰略性的評估。即當前的走勢處於發展的什麼階段:是積蓄能量?還是處於趨勢能量釋放的尾聲?還是在構築頂底等等什麼的。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決定著下一步的操作計劃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評估行情的中心任務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戰略投資意義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義的短線行情。
至於對於鎖定的交易品種,交易機會的捕捉,吉明傾向於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趨向與價格所表現的技術面達到統一時。這樣做,才符合每戰必勝的操作宗旨。他認為貫穿《孫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於全勝的思想,期貨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說,基本面的內在要求,決定著做交易的方向。而進出場策略、時機,則更多地應用技術面的表現。根據他總結的總體方針:「宏觀順勢,微觀逆勢」,戰略方向一旦確定,就在看似最危險的地方進場交易,而實際上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和可轉化的。
⑽ 做為成功的期貨操盤手應具備哪些特質
期貨投資界存在各種盈利模式,有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有兩者相結合;有震盪模式,也有趨勢模式;有主觀交易,也有客觀交易。各種盈利模式正如江湖武林中少林、峨嵋、武當、華山、崆峒等武功派別,各有優勢,不存在哪種更好哪種更壞的問題。本期,趕集返佣網的小編就可大家探討下:成功的期貨操盤手應具備哪些特質?
每個投資者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而不是盲從的人雲亦雲。另外每個盈利模式都有自身存在的缺陷和軟肋,不用刻意的去優化這種缺點,但是一定要有風險控制來防止各種模式的黑天鵝事件。
成功的期貨投資人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豐富的閱歷必定是圍繞其中,擁有厚重的沉澱。這個閱歷必將充滿大勝的喜悅和失敗挫折的洗禮。
目前市場上很多人往往理論知識講起來一套又一套,但是往往缺少這種用心經營的閱歷,自己一路走來,這點感觸是頗為深刻。很多投資人從眼神里就透露出缺乏這種堅韌閱歷之後的淡定從容,自然也很難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獨立思考能力是做好期貨投資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有機會接觸行業內眾多期貨成功人士,你會發現這一點是絕對的共性,思維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如果自己沒有任何主張,人雲亦雲,到處打探各種消息,最後只會成為別人的饕餮盛宴!
期貨市場上要想取得大的利潤不外乎有這樣幾種模式:一是對的單子拿的時間足夠長,幾年甚至更久;二是在對的時候你拿的單子量足夠多,也就是倉位重;三是小雞嘬米式的反復復利累積。
哪種方式更容易實現?趕集返佣網的小編個人認為哪種都不容易,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么多人很難賺錢的原因,因為你的內心過不了一系列關卡。對於第一種長線拿住盈利單,我覺得對很多人來說在有生之年你可以嘗試,當你真正收獲兩年以上的盈利單後,正如第二點所說,你的閱歷中增加了大勝的喜悅,至少朝著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高拋低吸做短差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投資誤區(對於少數盤感極好的人例外)。這個正是投資市場給人的一個誘導假象,把人的貪婪和恐懼發揮的淋漓盡致。實際上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看清楚了這一點而理性對待投資市場,那期貨之路也會少了許多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