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樟樹市遠景投資公司投資項目

樟樹市遠景投資公司投資項目

發布時間:2022-05-10 15:07:36

❶ 樟樹市和泰安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怎麼樣

樟樹市和泰安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是2017-07-26在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注冊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鹽城大道幹部小區36棟樓底150號。

樟樹市和泰安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982MA364RKF35,企業法人樟樹市伊華和泰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委派代表:張量),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樟樹市和泰安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樟樹市和泰安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更多信息和資訊。

❷ 中國交通情況

一、北京規劃增加四個城客運樞紐
北京市客運樞紐規劃再增加4個,這些新樞紐安排在主要交通走廊沿線,它們的設計將考慮「停車換乘」。

這4個新增加的客運樞紐分別是宋家莊、菜戶營、望京和北苑。加上已經建成的動物園交通樞紐以及此前已列入規劃的和已開工建設的西直門、東直門、六里橋、一畝園、四惠和北京西站,北京市規劃建設的客運樞紐共有11個。

除了菜戶營外,新增加的客運樞紐都有地鐵經過。宋家莊是地鐵5號線的南端,望京有地鐵13號線經過,北苑同時有地鐵13號線和地鐵5號線經過,和快速交通工具「接軌」成了這些客運樞紐的共同特點。

到2010年之前,北京市將初步建立城市客運與城際客運一體化的綜合樞紐體系,這些樞紐將被設計為「停車換乘樞紐」,即在市區邊緣沿主要交通走廊,規劃建設一批可以供市民停車換乘的樞紐設施,家住各個新城或遠郊區縣的市民駕私家車到這些客運樞紐後,可以免費或以較低的價格停車,換乘軌道交通或其他快速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市中心上班,下班後再回客運樞紐「取車」。

此外,除了11個客運樞紐,北京市還規劃有天竺國際空港、清河、來廣營、門頭溝、石景山、良鄉、新發地、黃村、十八里店、馬駒橋10個貨運樞紐,其中十八里店、馬駒橋、良鄉及天竺國際空港貨運樞紐將在2010年之前建成。

二、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綱要分析
由交通部親自牽頭制訂的區域性交通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綱要》出台

《綱要》首次打破了地區界限、體制界限以及行業界限,對長三角公路水路交通發展作出具體描述

(一)目前長三角人均擁有公路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單位產值擁有公路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與現代化的要求及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二)預計到2020年,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客、貨運量將翻一番,分別達到60億人次、50億噸。長三角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

(三)按照《綱要》總體規劃,到2020年,長三角都市圈內中心城市實現「三小時互通」,所有地區「20分鍾上高速」;而上海與長三角以外周邊地區將可實現「五小時溝通」,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覆蓋長江三角洲的「半日交通圈」

(四)對於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綱要》規定,將重點發展以上海為中心、浙江寧波和江蘇蘇州為兩翼的集裝箱干線港,連雲港、南通、南京、鎮江、溫州為支線港,其他港口發展喂給運輸的集裝箱運輸體系

《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綱要》是在交通部組織下,由蘇浙滬兩省一市交通部門及交通部規劃研究院、同濟大學等單位共同組成綜合課題組,經過2個余月的努力後完成的。

《綱要》首次打破了地區界限、體制界限以及行業界限,從整合長三角地區交通資源的角度,對2004年至2020年的長三角公路水路交通發展作出了具體描述,是長三角地區交通規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五)變被動整合為主動整合

到2020年,長江三角洲區域公路網總里程將由目前11.8萬公里達到30萬公里左右,公路密度大體上接近歐洲發達國家水平,同時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蘇浙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綱要》的意義在於對長江三角洲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要求,蘇浙滬兩省一市對於干線、航道網的系統管理從此將有了公共目標。

經濟一體化的基礎是交通一體化,《綱要》的實現將對該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既有利於國際製造業的轉移,有利於減少該地區的商務成本,也有利於促進產業的升級換代。

長江三角洲綜合運輸樞紐將按照輻射范圍大小分作三個層次,分別為國家級綜合運輸樞紐、區域性綜合運輸樞紐和一般樞紐。其中,上海、南京、杭州、寧波、溫州、徐州、連雲港這7個城市被規劃為國家級綜合運輸樞紐。

一方面,長江三角洲區域間各種運輸方式缺乏有效銜接,信息不能共享,各種交通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不高,不能適應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長江三角洲城鎮、產業、人口高度密集,運輸需求量大,土地、岸線資源非常緊張,因此,整合公路、水路等各種交通資源,實現其利用效率最大化勢在必行。

《綱要》展望的前景,既是對兩省一市交通資源的整合,同時也是對各種運輸方式的整合,即在對外開放中,在沿海、沿江的丁字路口,圍繞煤炭、原油、鐵礦和集裝箱等重點物資運輸,在綜合運輸的統一藍圖下,充分發揮公路、水路組合的綜合優勢。

以前蘇浙滬兩省一市中也各自有類似的整合,不過那時是被動的,現在通過制定區域性交通規劃綱要,則變被動為主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長三角交通一體化。

(六)高速公路建設分兩步走

長三角高速公路網作為區域路網的骨架網,按照《綱要》總體規劃,其里程將由目前的3779公里達到規劃里程1.18萬公里,其中上海850公里、江蘇5700公里、浙江5250公里,基本連接10萬人口以上城市、主要港口及機場,城市間以高速公路順直連接,中間城市形成多線路、穩定可靠的高速公路網。到時,長三角都市圈內中心城市「三小時互通」,所有地區「20分鍾上高速」;而上海與長三角以外周邊地區將可實現「五小時溝通」,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覆蓋長江三角洲的「半日交通圈」。

除了長期目標,《綱要》還規定2010年前實施重點為長江三角洲區域內國家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公路輔助線及跨長江和杭州灣通道工程,力爭2004年至2010年間建成高速公路5700公里左右,使高速公路網總里程達到9500公里,區域內國家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基本形成區域高速公路網,在大中城市之間建成設施完善的快速客運通道。

目前長三角人均擁有公路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單位產值擁有公路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通達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與現代化的要求及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由於經濟發展,帶動全社會交通運輸需求總量不斷增長,預計到2020年,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客、貨運量將翻一番,分別達到60億人次、50億噸。長三角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

一場聲勢浩大的「路橋運動」已在長三角地區展開,高速公路網路正在加速成型:蘇、浙、滬已建、擴建、在建、待建的高速公路有滬寧、寧杭、杭甬、寧太等近20條;與此同時,今後,上海與蘇、浙的高速公路通道將增至7條和4條;未來5年內,浙江將投入600多億元建成1000多公里高速公路,江蘇也力爭在3年後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2500公里,屆時浙、蘇之間的高速公路通道將增至4條。

對沿海港口的規劃也是《綱要》的重大內容之一。其中,對於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綱要》規定,將重點發展以上海為中心、浙江寧波和江蘇蘇州為兩翼的集裝箱干線港,連雲港、南通、南京、鎮江、溫州為支線港,其他港口發展喂給運輸的集裝箱運輸體系。

三、天津市重點公路大修改造
為進一步優化天津市公路路網結構,促進郊縣經濟發展,天津市公路部門加大了路網中具有動脈功能的國、市干線公路改造力度和新建局部連接通道的力度。

目前,24個重點公路路橋改擴建和大修工程已全面啟動,總里程達270公里。其中國、市干線公路15條段,佔216公里;區縣級公路9條段,佔54公里,全部工程計劃到10月底前全部竣工。

此外,為了提升公路行車通行能力,天津市公路部門還對因超載運輸破壞較重的公路路段安排了大修,包括寧河境內的津渝公路大修36公里,寶坻區境內的寶平公路大修21公里,西青區京福公路大修12.8公里,薊縣津圍公路大修18公里,這些國道及市級干線公路大修後,將大大提高現有的通行能力,促進建材等貨物運輸及旅遊經濟的發展。

四、合肥至武漢高速鐵路動工
合肥至武漢高速鐵路正式動工,計劃工期為三年半,建成通車後從合肥至武漢全程所需時間將從目前的10個小時大幅縮短為2個小時。

這條高速鐵路是國家規劃的新的滬漢蓉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起合肥,穿越大別山腹地,經六安、麻城至武漢,線路全長350多公里,其中安徽境內202公里。項目建設投資預計超過187億元,設計時速為200公里。

五、上海崇明陳海公路中段工程正式開建
上海崇明陳海公路(中段)工程於日前正式動工建設,工程建成後將使全長67.2公里的陳海公路東、西兩段全線貫通。

陳海公路(中段)工程西起三雙公路,東至堡鎮北路,全長25.8公里,按一級公路標准設計,設計車速為每小時100公里,道路用地寬度為60米,路基寬28.5米,設雙向四車道,全線設中、小橋梁13座,工程計劃明年底竣工。

陳海公路(中段)工程的建設是崇明島道路交通綜合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建成後將使整個陳海一級公路東、西兩段全線貫通,打通了崇明島東西交通主動脈,對促進崇明島的經濟建設,改善崇明社會環境、投資環境,加快開發開放,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崇明融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奠定了交通設施基礎。

六、南京東山新市區規劃有3條地鐵線
繼河西、仙林之後,南京市規劃部門於日前編制完成了「一城三區」布局中另一個新市區—東山新市區的總體規劃。

東山新市區將發展成南京市南部地區次區域級綜合服務中心以及南京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從8月10日至8月24日,該規劃將在江寧區規劃局、南京市規劃局網站和南京市城市規劃展覽館(成賢街118號科技會堂1樓)進行公示。

(一)鐵路南站選址東山新城路

位於新城路和規劃中的站南路的交匯處。

鐵路方面:要新建4條鐵路,包括京滬高速鐵路、滬漢蓉快速鐵路、滬寧杭城際鐵路、寧杭鐵路,還要對寧蕪鐵路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容。

公路方面:要拓寬改造繞城公路,建設公路二環、寧杭高速公路,改造104國道。寧溧路在二環以北段改造為城市快速路,拓寬改造寧丹路。同時,在鐵路南站旁邊配套建設長途客運站。

東山新市區規劃北抵繞城公路,南至公路二環,東起規劃中的寧杭高速,西至寧丹路及江寧區行政界線,面積約107平方公里。

新市區總體布局結構為「一軸六片」,「一軸」是以秦淮新河和秦淮河為城市功能景觀發展主軸,「六片」指以秦淮河、秦淮新河、牛首山河為自然邊界,結合城市主幹路網布局,劃分為岔路、百家湖、九龍湖、機場、老城、科學園6個片區。

東山新市區規劃2007年人口規模為40萬人,中期2010年為50萬人左右,遠景為85萬人左右。

(二)東山新市區內有3條地鐵線

為了溝通主城與東山新市區的聯系,共有3條地鐵線從主城進入東山新市區,分別是地鐵1號線南延、地鐵3號線和地鐵5號線。另外,新市區內的道路也是四通八達。

路網規劃包括「二橫一縱」的快速路系統,由宏運大道、天元路、雙龍大道構成;「四橫五縱」的主幹道系統,由站南路、秦淮—金箔路、誠信大道、吉印大道、將軍大道、利源路-蘇源大道、土山-竹山路-天印大道、城東路構成

規劃繼續加強東山新市區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優勢,在九龍湖片區新建東南大學及摩托羅拉研發中心等企業研發機構。

規劃東山新市區內共有高等院校(分校)6所,分別是南航、河海、東大、氣象學院、南京工程學院、正德學院;中等專業學校、成人教育學校及民辦中等學校共9所,分別是華夏學校、省法官培訓學院、中英文學校、水利學校、教師進修學校、區委黨校、南方攝影學院、東山外國語學校、供銷社千部學院;高級中學6所,分別是江寧高級中學、南師附中、秦淮高級中學、英華高中、城北高中、岔路高中;初中10所(含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共22所。

醫療衛生設施規劃方面,新建設同仁醫院(九龍湖片區)、江寧醫院百家湖分院、九龍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此外,東山新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5.80平方米,遠景日供水量達68萬噸且家家用上天然氣。

七、廣州五項重點交通工程通車緩解多個交通瓶頸
廣州市五項重點交通改善工程通車,廣州市多處交通瓶頸一一疏通。此次建成通車的五項工程是:廣園西高架路改造工程、黃埔大道——華南快速路立交改造工程、廣州大道——花城大道交叉口交通改善工程、廣州大道北——天河北路交叉口交通改善工程、廣州大橋北周邊道路改造工程(又叫臨江大道西延線工程)。

另據悉,廣州市政府今年安排的41項道路工程項目正在緊張實施之中。

(一)構建廣州城市交通主骨架

圍繞迎接亞運會和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對2010年之前的城市交通建設發展和現有路網改善作出了全面規劃和安排。在對外交通方面,將全力建設好新白雲國際機場、新火車客運站、南沙深水港和「珠三角」城際交通。在對內交通方面,將在全速推進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建立地下快速通道的同時,加速推進道路交通系統建設,盡快形成由高速路、快速路、城市主幹道和次幹道組成的層次分明、功能明確、暢順便捷的城市路網體系。

構建城市交通主骨架,改善城市交通,是廣州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城市建設的重要任務。

一方面,要加快構建城市交通主骨架,盡快形成新城區的快速路網。

另一方面,要加快改善中心城區的交通,力爭在明年10月前利用現有道路,在內環路和環城高速公路之間再建設一條沒有紅綠燈的城市快捷路;同時對中心城區現有道路的交通節點進行全面改造,拓寬交通「瓶頸」;進一步改善交通管理設施,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目前,市政府今年安排的41項道路工程項目正在緊張實施之中。廣州市建委將盡快按計劃修通花果山廣州電視台和三元里等路段的連接匝道,接通從東往西的交通聯系,分流交通流量,緩解這一地段的交通阻塞狀況;全面實施天河地區交通系統改善工程,針對各個交通阻塞點展開一系列整治;全面實施城市快捷路工程,力爭在明年10月前完成這項任務,在中心城區建設一條功能相當於內環路的快速通道。

(二) 廣州大道北——天河北路交叉口改善工程

概況:該工程為城市主幹道與主幹道形成的「T」型交叉路口。本工程主要包括明挖隧道510m,道路1560m,排水管1500m,人行過街設施等。廣州大道南往北採用單向隧道下穿,隧道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箱形結構,總長510m,總投資9400萬元。今年1月8日開工,6月28日竣工通車。

作用:工程建成後將提高廣州大道的通行能力,緩解天河北地區的交通壓力。

六大舉措完善天河交通

措施一:改善公共交通。採取抽疏主幹道重復性較高的公交路線、加密低等級道路線路和在新增道上布設線路等措施對公交線網進行優化調整,增加天河地區線網密度,降低線路重復系數,此項措施將在三年內陸續完成。

通過優化調整公交站點,如國防大廈站應與黃埔大道地下人行隧道出口相接,以免由於行人出了隧道口後,再多走路而導致的行人不走隧道引起的交通混亂狀況。以及設置公交專用道,在天河城等重要片區設置計程車臨時停靠點,規范計程車的停靠,從而減少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措施二:改善交通組織。根據地鐵三號線建設計劃和路網改善的建設時序,改善廣州東站地區、龍口天河北地區、華陽街地區、崗頂地區、天河南地區、五山立交地面、廣州大道-廣園中路-禺東西路所圍成的「三角道路」、廣州大道/天河北路路口、黃埔大道賽馬場路段、廣州大道/花城大道路口、廣州大道北端橋頭的交通組織以及華南路東輔道建成後沿線路口等區域的交通組織。

措施三:改善行人交通。改造黃埔大道和天河路現有8座人行隧道的配套設施,包括安裝自動扶梯、監控設施等;在天河立交橋底等3處增設人行過街橫道;在體育東路/天河南一路等10處人行橫道上增設過街信號燈;在天河路/天河東路路口等12處增設二次過街安全島;增設49塊行人引導標志牌,加強對廣州東站、天河體育中心、地鐵站、人行立體過街設施等人流吸引較大的重要公建及大型建築的行人引導。並通過整治人行橫道佔用、清除路障、完善交通設施改善行人步行環境。

措施四:改善交通信號控制。通過天河北路沿線11個路口線控改造,減少天河北路機動車延誤時間和停車次數;結合人行信號的設置,優化改善天河路、體育東路等9個路口的信號配時;將天河東路/海欣街等13個無控路口(路段)改造為信號控制路口(路段)。

措施五:改善靜態交通。在石牌西/天河路西南角、富星大廈兩處已確定再建二處停車場,車泊量為1380個,此外廣和路東側、石牌西路/黃埔大道東北角、南雅苑附近等地點也將配套建設停車場,以緩解天河地區停車供應不足的矛盾。

措施六:改善交通信息管理。在天河地區建立交通信息誘導系統,通過發布實時路況信息使出行個體調整出行線路及時間,緩解天河地區交通壓力。

應該說,廣州城市道路建設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2000年以來,廣州市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用於城市道路建設,使交通擁堵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有專家曾預計,在10年內,廣州堵車問題不會出現。但僅僅不到四年時間,專家的預言就站不住腳了。從去年年底開始,一度大為緩解的塞車問題,在廣州多個路段再次出現,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事實上,城市道路改善力度跟不上車流量發展速度,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城市中是個通例。因為城市道路的建設是有限的,但車輛增長的速度卻是無限的。因此,硬體改善是必要的,但僅僅改善硬體卻是不夠的。

要解決交通矛盾,還須在改善軟體上下功夫,即強化管理,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強化交通管理水平,如強化路面監控,及時處理違法違章,合理引導車流人流運行等。

城市道路狀況趕不上廣州的香港,其交通狀況則優於廣州,原因就在於他們的交通管理水平更高。廣州也到了向管理要效率的階段了。

(三)廣州大道——花城大道交叉口改善工程

概況:該工程位於廣州大道、寺右新馬路和花城大道的「十」字交叉口,是廣州市急需打通的20項「斷頭路」、瓶頸路之一,主體工程由一座550M雙向六車道的車行主隧道及一座配套人行天橋組成。所建隧道全長513.417m,為雙孔式隧道,隧道凈寬26.3m,底板埋深約10.00m,人行天橋結構為拱式鋼桁架-魚腹式反梁鋼結構組合橋。該工程今年1月8日開工,6月28日竣工通車。

作用:工程建成後,廣州大道南北向的直行交通不受燈控限制,對提高廣州大道的通行能力,加強五羊新城與珠江新城間的交通連接,緩解老城區的東西向交通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四) 廣園西高架路改造工程

概況:全線採用高架及地面兩層式通行,工程主要實施內容為:拆除原內環路廣園西立交的三個落地匝道以及原新機場三元里立交的落地主線;新建高架橋兩端分別與內環路廣園西立交和新機場三元里立交高架相接。該工程主線高架橋設置在地面道路的中線上,為雙向四車道,標准段橋寬18米,主線高架全長1400米,共7個上下匝道,結構為鋼筋砼箱梁和鋼疊梁結構,其中鋼結構3800噸,樁基礎167根。該工程於2003年12月23日開工,2004年6月28日竣工。合同造價為14186萬元。

作用:該工程建成後,實現了內環路與機場高速路的高架快速連接,縮短了出入新機場和中心區往北方向的通行時間,改善了廣園西路長期塞車問題,使整體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五) 黃埔大道——華南快速路立交改造工程

概況:該工程實施內容包括:(1)西往西調頭匝道橋;(2)東往東調頭匝道橋;(3)EA、EB、WA、WB加寬匝道橋;(4)新建N、H匝道橋;(5)黃埔人行天橋(鋼結構);(6)華南快速人行天橋(鋼結構);(7)新建鋪道;(8)黃埔大道路面加鋪瀝青砼面層。匝道橋均為現澆鋼筋砼箱梁結構,樁基143根。該工程全長共計5.8公里,合同中標價為4251萬元。工程於2004年2月1日開工,2004年6月28日竣工。

作用:該工程建成後,解決了黃埔大道與華南快速交叉地段車輛調頭和交通「腸梗塞」問題,改善了沿線單位國防大廈、暨南大學、廣州賽馬會、華僑醫院、翠湖山莊等周圍壞境。

(六)廣州大橋北周邊道路改造工程(臨江大道西延線)

概況:主線(A線)西起寺右一馬路與寺右南路交叉口的珠江賓館北門口,沿楊箕涌東側,至珠江邊,沿珠江北岸東行,下穿廣州大橋,與橋東側臨江大道相接。計劃總投資3730萬元。2003年12月23日開工,6月15日土建工程完工,28日竣工通車。

作用:工程建成後將緩解五羊新城的交通壓力,改善廣州大橋北行交通的壓力。

八、江西「天」字形高速路主框架建成
京福高速公路江西溫沙段、上海至瑞麗國道主幹線江西西段昌金高速將於9月底同時竣工。

隨著這兩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江西省高速公路將達到12條,總里程1421公里。

江西省「天」字形高速公路主框架基本建成。這標志著江西省出省通道和省會南昌至各設區市全面實現高速化,同時也意味著南昌到省內各設區市的「四小時經濟圈」及到滬、浙、粵、閩、鄂、湘等周邊省市「八小時經濟圈」即將形成。這必將對實現江西率先在中部地區崛起、打造一個基地兩個後花園、促進江西地區經濟的發展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動作用。

溫沙高速:北京至福州國道主幹線江西境內的南段,起於進賢縣溫家圳,與梨溫高速公路相接,經進賢縣、撫州市臨川區、南城縣、黎川縣四個縣區,終於黎川縣贛閩交界處的沙塘隘,全長177.364公里,總投資47.33億元,雙向四車道,行車速度80~100公里/小時,路基寬24.5~26米。

昌金高速:為上海至瑞麗國道主幹線在江西境內的西段,起於樟樹市昌傅鎮,途經新余、宜春、萍鄉三個設區市的樟樹市、渝水區、分宜縣、袁州區、蘆溪縣、安源區、上栗縣、湘東區8個縣(市、區),終於萍鄉贛湘交界處的金魚石,全長168公里,總投資44億元。雙向四車道,行車速度為100公里/小時,路基寬26米。

❸ 鑫茂科技擬投資涉足AR及自動駕駛領域消息屬實嗎

公司擬與北京青雲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樟樹市遠景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❹ 嘉定區江橋鎮臨夏路800弄3號602室住的人是叫刑志華嗎我找他有急事!

貴溪市
目錄貴溪有關
·地理和氣候
·自然資源
海關
·行政區劃
·歷史
BR /> BR />貴溪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總面積? 2480平方公里,包括建築面積? 168000平方公里。一個總人口為563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2萬人,城鎮人口15萬人。
市人民政府在花園街。郵編:335400。郵編:360681。編號:0701。拼音:的貴溪石。

桂西地區閩東北移的中間達到控制的南江,東至江蘇,浙江,江西貴溪市。唐代永泰縣,自1240年建成第一年(公元765年),於1996年撤縣設市。土地面積? 2480平方公里,人口55萬,轄1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七林(種植,園藝)場。 ?34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內,建築面積? 16.8平方公里,全市人口15萬。這是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先進市全民健身「支持模式在全國的城市,被稱為」銅銀鄉。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貴溪市在福建,浙江,江西,朱德,王稼祥,方誌敏留下戰斗足跡貴溪5540烈士英勇獻身的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BR /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浙江,江西,安徽,江西,鷹潭 - 廈門鐵路營業里程156.3公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15個火車站連珠集群,高速公路,國道320206,上海瑞高速的公路穿過之一該項目已開放的高速鐵路線的運輸,貴溪南昌1.5小時到5.5小時,四個小時,從上海到杭州,市,鄉,通暢的城市水上運輸特里尼達和多巴哥鄱陽湖信江:肥沃的土地,豐富的農業資源。貴溪市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南方早梨基地,江西主要木材農村公路網路是相互關聯的生產基地,長江防護林基地,以上2630000英畝,在國家糧食儲備基地城市的50萬英畝的耕地,林地,3100萬英畝,竹子和水果產業領域的10畝,水面5000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56%,國內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農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非常高的金,銀,鉛,鋅,鈾礦,粘土,石膏,硅石,花崗岩等30多種冷水探明儲量的銀,雷河石膏礦儲量在中國東部最高的國家,我認為粘土礦儲量,品位列花崗岩儲量在中部省份江西品種最
工業和經濟實力的640000立方米,10多個大型大中型企業的頂部300工業企業在中國的江西銅業集團企業,亞洲最大的,排名第十的世界,中國的最先進的銅冶煉廠 - 貴溪冶煉廠,陰極銅產量說:「在本著名的」中國銅,400,000萬噸,裝機容量50萬千瓦,中國東部電網主電源工廠 - 貴溪電廠於2004年11月,已開工建設的投資2.7億元,裝機容量60萬千瓦,在第一第二階段的四個內置在4磷胺廠,年產240,000噸的復合肥廠,銀鋅儲量,在當地行業中的快速崛起的城市的最東邊的銀礦山和大型建築企業首鋼,中國的非鐵金屬15MCC。十萬公里的規劃和建設要求,按照「五高」,貴溪市工業園區,35家企業已建成並投入運行,形成五支?柱銅,光電子,建材,化工,工業,醫葯,食品等行業。南方照明公司七賢七賢竹林七賢,該公司被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企業,一些名,優,特,精度高,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在南方的上海至瑞麗高速公路的高標准貴溪銅產業循環經濟園區(市銅拆解加工區)的規劃和建設,提高它呢?貴溪銅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平台。<BR /美麗的城市,最適宜的生存環境有很多好處業,交通運輸業,商業,信息,旅遊,輻射,城市中心的贛東北的互操作性,以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和道路循環,空氣清新,城市的主要指標遵守;完成改造的老城區,南部地區的主要街道,新的發展,形成了「顯著的山不露水,綠色」的生態城市。
獨特的風景旅遊龍虎山圭峰山脈,廣闊的發展前景,武夷山,五土地,在巫山樓的領土國家風景區龍虎山,道教聖地「思漢天師府包圍香山的森林公園上山修竹山莊,白鶴湖,的桂枝孔香爐峰三陽洞住宅的自然景觀;象山南方學院宋代四大書院網站在贛東北紅色根據地,她的風格,4個鎮,明,清建築和文化景觀;
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減少行政審批,規范行政審批,收費,以提高優惠政策,在稅收,土地使用,融資和建立的聯合應用中心和經濟環境投訴中心,創造的社會氛圍富裕的親商的安全業務。貴溪已成為一個熱點,低成本,高回報的投資。貴溪

亞熱帶溫室面積?的地理和氣候,高溫,光照充足,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地形復雜,地區差異大氣候。一般分為中旬到3月下旬,平均氣溫10°C,在春天的日子結束,約70天,平均溫度為22°C是穩定的,因為在夏天結束九月底,9月底以來,120天,年平均氣溫低於22°C,有一天,11月下旬為秋季,約60天,自11年底以來,年平均氣溫低於10°C第二中間到晚冬天,110天左右。

貴溪季節氣候特點可以概括如下:溫和的春天多雨,炎熱的夏季,洪水和乾旱顯著涼爽的秋季降水和漫長的冬天,雪量相比去年同期。

天然資源,森林在城市范圍內的土地和森林資源? 213300000畝,林地面積?住站在竹林31700000英畝的210.6英畝,4,927,000
立方米,森林,竹4348萬和5萬立方米,年木材採伐,採伐竹1,000,000生產高峰期,毛澤東森林,發展竹13畝森林分布相對集中的
城市供水
許多河流,大量的水。 10,236全市現有的池塘??,水庫,6中型水庫,小(一)(二)型水庫18126信水庫流域面積的??超過50平方公里,在主要支流的11日,全市水電儲備230000千瓦, 110000千瓦,可以開發。
農業資源
近50萬畝耕地在城市,70公斤重的貨物,主要是水果,每年為國家,已開發品種的柑橘,梨,桃,李基數的10畝的。旅遊資源

象山學校網站南宋陸九淵山掛榜三山,鬼谷洞,仙人橋,白鶴洞,三陽洞地板。
金屬礦產資源,礦產資源
發現金,銀,鉛,鋅,銅,鐵,稀土及其他非金屬礦工(石)石膏,粘土,粘土,硅石,石灰石,透輝石,花崗岩,長石,石英,石墨,石英,紅石,能源礦產,鈾,煤,油,礦泉水,礦物質和30種
(一)鉛和鋅:在冷水鎮,過量的白銀開采區和近10000噸的大,中型礦床,銀資源近300萬噸,鉛,鋅,黃鐵礦20萬噸,銅和金礦,鏑等礦產資源和礦石機構設置靜脈層伏輸出,厚度幾米到幾百米,礦石品位銀160-280克/噸,鉛+鋅>個人鉛+鋅3%,8%,30%的硫含量。
()RE:在主廣場的文字,塘灣,耳口,冷水沿礦體層狀,透鏡狀,厚1-5米的味道TR2O3(輕稀土)0.11-0 .15%,方便容易掌握,稀世罕有的稀土元素鑭,鈰,鐠,釹,釤,銪,釓,釔,鈧等10餘種的耳嘴REE分布,很多15平方公里,68平方公里的更好的成千上萬噸的稀土總量,輕稀土鈧富銪1200噸資源,銪含量為0.75%,0.19%,鈧含量。裕民坊,新濠水的稀土元素的分布沿礦體厚度為2.5-6.15米水平和數千萬噸的儲量為0.126%TR2O30.08堡REE唐婉??蒼蠅和可生物降解的染料村,礦場的厚度為2-6米,水平TR2O30.05 0.06%,近萬噸的儲備。證明了石膏的石膏礦
(三)「:羅馬尼亞塘石膏礦是世界上最大的石膏礦在中國東部城市的優勢礦產? 4000米,礦體延伸超過500米,超過20脈,煤層厚度大於4米,品位SO356-70%,C + D級儲量5000萬噸冷水孔源石灰石礦C + D級儲量的363萬噸
(四)石灰石礦座落在寒冷的水溫方,金Zhunlun倫敦的塔橋塔橋塔橋(Tower Bridge)。 20萬噸,遠景儲量達數百個礦體 - 幾公里長,幾米厚 - 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可行性研究的經濟價值,高品質的石灰石礦石品位的CaO> 50%,以滿足水泥,溶劑需要。
(五)陶瓷粘土礦物(岩石):主要分布在樟樹市裕民坊靈溪,奧斯特斯汀,B + C + D級儲量3000噸,主要河口的願望塘灣石英脈和凝灰岩風化岩石風化的冷凝慶祝瓷石幾百米,厚10-30米,寬100米,延伸數公里中國粘土,兩個主要礦石品位24%AL2O35 75%SiO268,江西,最好的質量塘灣 - 公里半徑的脈沖形狀希望花崗岩
(F):方聞香樟樹地磅,塘灣,冷水,不朽的紅色品種(裕民坊西窯)(方文,張平),杜鵑紅,黑色和粘土礦物儲量均居。白色的花(塘灣)黑珍珠(冷水)儲量達一百萬立方米,杜鵑儲備,400000立方米,荷斯坦牛托爾斯泰因素億立方米的黑珍珠億霍施之光廣場不朽的紅色儲量超過500億立方米,
(G)分布在教會的硅石礦 - 周廣場,倫敦塔橋塔橋(Tower Bridge) - 紅塘山存款3000米,長9米,40米厚的礦石品位一般立方米。 SiO297%TFE 1%的土地?周圍有很多SiO298%,儲量50萬噸鰂魚應該如下:
(H),主要分布在的頭暈源東坑山,冷水茶山耳朵和嘴巴,樟腦樟腦樓東坑鎮螢石儲量為10萬噸, 100米靜脈輸出脈沖寬度,脈沖寬度為2-5米,3米CaF252-87%的平均水平。
(九)透輝石採石場位於源附近的會計趙雯坊鎮近東西向延伸,長30米,寬10米,水深20米以上,噸儲量,輝石材> 85%<BR / (10)鐵礦石:沉積變質磁鐵礦,金屯耳鎮,烏石坑看到我的網站上金屯鎮兩層的磁鐵礦礦體焊接長度542米,平均厚度為5.22米,磁鐵礦,平均品位為35.5%, II長度為381米,距裂紋礦磁鐵石英岩和酒吧D級儲量約1.3億噸,平均品位為18-25米,平均厚度為1.61米,30.7%的存款
( K)的礦泉水。:主要分布在幾個星期廣場,250噸礦泉水每天流入近10萬噸的排放,52-70%的偏硅酸含有多種有益的微量元素,無污染,口味純正,今年,動態穩定的行政區劃

轄3個街道,13個鎮,7個鄉(鎮),男石街,東門街,花園街,鎮泗瀝溪潭鎮周,智光鎮流鎮,羅坊鎮紅光鎮,昌河,金屯啊畲族的耳朵,冷鎮塘灣鎮文坊鎮,指定鎮,清鎮市,臨江鄉,白田,雷鎮,彭城鎮,農村人口在他的家鄉,22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總章錯誤。林(填海工程,園藝)場:::西窯森林塔橋園藝場,河,湖墾殖場,深圳市雙林耳口,冷林,三縣嶺森林上清森林。龍虎山鎮,清鎮市上清液管理的森林龍虎山山。
東門街面積:11.7k平方米,人口:40248人郵編:335400代碼:360 681 001
的貴溪火電廠,貴溪鐵路,河流,燒箕山附近的河,北城市,男性的石頭。石碌辦公室的人
男石街的面積17.4k平方米,人口:29812郵編:335400代碼:360 681 002
5個居委會,東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冼期凹常山管理局管理辦公室離開家塘路
花園街:10.1K平方米,人口:31765郵編:335400代碼:360 681 003
四建在貴溪市冶金貴溪化肥廠?煉油廠,銀杏,花園,五居委會的管理。
泗瀝路鎮辦公室的建設。面積:131.1k平方米,人口:31233郵編:335401代碼:360 681 100在
灣管轄權王某,赤石,銀,珍珠嶺廣場,泗瀝,山陽新農村的何政芳,東紅,桃園村13鎮政府在金斯灣
河潭鎮面積:150.1k平方米,人口:25856人郵編:335422代碼:360681101
司法管轄??區豐田,橫山,花屋南塘,總爐Sitang,龍石溪分校湖,九夏天,村,鎮政府的頭發家塘。
當周坊鎮本區:人口200.7公里:37622郵編:335403編號:360 681 102 /管轄權?區?區域?周三黃培元陽河,賈慶林,老港口庫橋,菱角,高門,在神的面前,胡佳,長塘,橫嶺15個村。 <BR /雄鎮面積:119.9k㎡人口:36263郵編:335405代碼:360681103管轄權
?楊銅陵家裡,八仙嶺爐,富岡宋土豆店紅山涼山,工藝,黃柏,夏塘,界牌鎮在該地區的海洋堂鎮政府。古老的城市,
志廣鎮面積:90.4k㎡人口:33602郵編:335405代碼鎮,橫田基地塘,港口和其他村L6:360 681 104
司法管轄??區,李淵的撥浪鼓周信江,西江,湖塘湖石王橋塔橋塔橋塔橋(Tower Bridge),花柏山花柏山,簡田村12。古城九甲鎮政府。
流?鎮:73000平方米人口:18488人郵編:335400代碼:360 681 105
管轄權?區新河橫路官莊聖元嶺,細葉,李源,板橋村8。鎮政府在新河。
在該地區,「鎮:100.1k平方米,人口:47,288郵編:335419編號:360 681 106 /管轄權?區黃墩區,年輕人,源的潛在嶺,三田,魚排,昂貴的皮特,樟腦裘槎基金會,陳龍山,通陽,大田廣域市翁源縣太陽,曲畢業,羅,周劍王洋橋18個村委會,鎮政府在屠宰場。
金燕子的實際大小: 93.4k平方米,人口:19050郵編:335418編號:360 681 107
管轄權?唐區金屯,周洋,馬,楓樹嶺,南jiaokeng農場,公共設施浣熊,杏,10個村委會。區?
塘灣鎮:172K平方米,人口:31,822郵編:335418代碼:360 681 108
塘灣街居委橋古塘山坑金源,塘,塘灣奧斯汀,寨西港,江載芳,財政資源,東港市,奧斯特斯汀,我認為,農場,銀杏,15個村委會。
文坊鎮面積:245.4k㎡人口:25184人郵編:335415代碼:360 681 109附近
裕民坊街,西窯,方聞,沙脊。
冷水鎮塘頭,東的人際護城河水的精神的小溪天華山門票虹橋壇石吊橋海外桶樓,李占源15個村委會:152K方米,人口:5442郵編:335413代碼:360681110
附近的雲蒙山,繁榮,亞麻,冷水村
龍虎山鎮面積:80000平方米人口:1098????郵編:335400編號: 360 681 190
宮店附近的魚塘,西園,龍虎村魚塘鎮政府。
清鎮面積:120.7k平方米,人口:18,598郵編:335411代碼: 360 681 191
府前街附近的上清液逐漸寶,貴州,門,沙灣,亞歷山大,如雨後春筍般Niwan橋村九。鎮政府府前街。
臨江鄉面積:116.1k平方米,人口:37,558郵編:335400代碼:360681200
司法管轄??區的西寶橋,山背,洪塘,江南,江北流嶺金沙本山大叔的黃坑銅浮橋L2村。鄉(鎮)政府在男性的石板路。
白田區:65.7k㎡人口:15,376郵編:335 402代碼:360 681 201
管轄權行的馬堯,白田,小田,黃藍色的天空,甘肅,北山,香港,裴家村九很難防守。鎮
雷鄉面積:54K平方米,人口:18,713郵編:335400代碼:360 681 202
管轄權?,重磅紙,雷河區富岡橋,南山,鯰魚橋,通,:八甲港羅塘其他九個村莊鄉政府。
Pengwan項目認為傑克遜:64。的7K平方米,人口:10654郵編:335400編號:360 681 203
司法管轄??區,萬興鵬明,白色的小寺廟靈:西苑村。
樟腦地板畲族鄉面積:114.8k平方米,人口:4082郵編:335414代碼:360 681 204
深圳,太原,西排村四黃詩
耳口鄉面積:180000平方米人口:10110郵編:335412代碼:360 681 205
司法管轄??區的耳朵口,潭尾南康,Sebastiscus寶駿橫崗村六組。鄉政府管轄。在吉大港。
我的家鄉面積:116.7k㎡人口:23855人郵編:335408代碼:360 681 206
滴管轄下的壩農場,的球源庄源,在這一天孟加拉國青少年流洛杉磯灣跨海大橋口,超過11個村委會。蓮塘鎮政府的立場。

❺ 4月南昌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南昌市風景名勝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擁有文化遺址600餘處,人文景觀18處,自然景觀26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986年,國務院命名南昌市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多處。南昌加快滕王閣景區擴建、梅嶺景區、象湖景區、天香園三期、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等旅遊項目建設,逐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強化南昌紅色旅遊珍品、文化旅遊名品、生態旅遊精品、休閑旅遊新品等四大品牌。南昌十景:滕王閣、鄱陽湖、梅嶺、繩金塔、八一廣場、南昌之星、百花洲、瑤湖、青雲譜、八一起義紀念館。

鳳凰溝茶海
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擁有茶葉、蠶桑、綠化苗木、果業等成熟生態產業體系,其中生態茶園2150畝,標准化高產示範桑園100畝,生態旅遊果園650畝,生態景觀花卉苗木基地5000畝,水面1000畝。園區內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候鳥成群,為人們享受綠色、親近自然、感受歡樂的世外桃源。

滕王閣因初唐文學家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與岳陽樓、黃鶴樓並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一代文學家韓愈撰文贊道:「江西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麗絕特之稱。」故有「江西第一樓」之譽。又與蓬萊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繼王勃之後,唐代的王緒寫了《滕王閣賦》,王仲舒寫了《滕王閣記》,史書上稱為「三王記滕閣」,成為佳話。歷朝歷代文人雅士們以滕王閣為歌詠主題的詩作數不勝數,其中就有張九齡、白居易、杜牧、蘇軾、王安石、朱熹、黃庭堅、辛棄疾、李清照、文天祥、湯顯祖等古今一時人傑。

南昌寶葫蘆游樂場
被譽為江西的迪士尼樂園,處於南昌西部,具體位置在素有「中國藠頭之鄉」的新建縣生米鎮,生米大橋、南昌國際體育中心南側,東臨贛江,西接新建縣望城新區,南鄰厚田沙漠,北連紅角洲,周邊還有西山萬壽宮、夢山、象山森林公園等景點,為今後規劃區際旅遊線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繩金塔
古代傳說鎮火消災的鎮城之寶。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4年—907年),是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塔高49.89米,7層8面,每層飛檐迴廊,八面均有拱門相通,是南昌古代最高的建築。塔頂為銅制鎮火鼎,鼎壁刻有水族獸和陰陽八卦。1998年塔身進行維修曾出土佛家舍利等幾十件歷史文物。每年農歷十五都會舉行大型廟會活動,展示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和各地美食。塔園內設有古戲台、文廟、農家小院。古戲台每天都會上演傳統地方戲劇「採茶戲」,文廟主要供奉孔子等賢人像,香火旺盛。農家小院是以古南昌的農家風格設置,院內設有石磨等古代農器供遊人遊玩。
八大山人紀念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位於南昌南郊15華里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雲譜。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古代畫家紀念館。位於市南郊定山橋畔,原為道院,1959年10月辟為八大山人紀念館,由郭沫若題寫館名。佔地約1公頃。清流環繞,白牆古木,綠蔭掩映。整個庭院布局巧借地勢,富有江南古韻,因形設景、亭、廊、橋、池、山、花、木錯落有致,古雅幽靜。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書法家,一代山水寫意大師朱耷(號稱八大山人)曾經隱居於此經行創作。三百年來其人品、畫品畫壇上啟迪著「揚州八怪」、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等畫家,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1985年,「八大山人」朱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十大文化藝術名人」之一。
天香園
天香園距市中心八一廣場僅4公里,國家5A級景區,是南昌人引以為驕傲的自然家園,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園內以江南民宅藝術為底蘊,集鳥趣、園藝、禪佛、書法等於一身,濕地、湖泊、沼澤串通成片,野生候鳥群落共有132個品種,18萬余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盟的有關專家一致認定為,這里的鳥類之多、密度之大、與人之近堪稱世界城市之第一。2004年天香園侯鳥被確定為「世界侯鳥保護研究中心」,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這里還是盆景之國,6000株樹樁盆景,它們大多是樹齡在100-900年間的森林古樹,置身於園中,總能給人一種擁抱綠色,回歸自然的感覺。
南昌海洋公園
南昌海洋公園一期項目海洋水族館總投資一億元人民幣,佔地40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總水體5000餘噸,海底隧道總長74米,海洋生物800餘種,數量10000餘只(尾),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水族館之一。
南昌樟樹林
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是江西省首個由老工廠改造而成的創意商業項目,同時是南昌市場上第一個只租不售、全程運營的商業項目,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佔地約110畝,總建築面積為6.2萬平方米,設車位超過850個,按每100平米配1.37個車位的配備,遠超市區商業車位配備水平。是國內繼北京798廢棄工廠的國內第二個廢棄工廠建設的藝術文化街區,林內共分為四個特色組團,分別是香樟谷、八千錠、尚都匯、體搏會。
百花洲
東湖位於南昌市區中心,湖面約13公頃。自唐以來,東湖即為著名風景湖,唐代詩人韋庄曾吟誦道:明代以後,分成東、西、南、北四湖,有橋涵相通。東湖之中有三座小島,俗稱三洲即百花洲。現有九曲橋、百花橋及海成堤(亦稱「蘇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華」館、中山亭,百花洲亭,蘇圃和文物廣場等名跡。
百花洲位於東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兩洲在八一公園內。「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學家吟誦豫章的詩篇。南宋紹興年間,豫章節度使張澄在此建「講武堂」以習水軍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書「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東湖夜月」、「蘇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間。
摩天輪
「南昌之星」摩天輪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紅角洲贛江市民公園,是全球第二高的摩天輪,2008年4月15日開放的「新加坡飛行者」以165米的高度超越了「南昌之星」和世界第三高摩天輪英國「倫敦眼」。該摩天輪總高程為160米,轉盤直徑為153米,比位於英國泰晤士河邊的135米高的「倫敦之眼」摩天輪還要高。
佑民寺
佑民寺是享譽東南亞的古剎。位於民德路中段,東湖之畔,建於南朝梁代天監年間(502年至519年)。該寺幾經興敗,數易其名,1929年改名「佑民寺」至今。殿宇雄偉,寺內後殿原有巨型銅佛,高5.3米,重達3.6萬斤。近代民謠「江西窮又窮,還有三萬六千斤銅」,即指此。文革時期被回爐冶煉為毛主席像。
秋水廣場
秋水廣場位於贛江北岸紅谷灘新區,南瀕滔滔奔騰江,與江南名樓滕王閣隔江而望。「秋水廣場」取《滕王閣序》中「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意,是南昌市一道靚麗景觀。工程於2003年7月動工,2004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約6000萬元,佔地面積8.6萬平方米,總體平面呈月牙形,岸線長1100米,最寬處110米。秋水廣場以音樂噴泉為主題,擁有全亞洲最高最大的超級音樂噴泉群,主噴高度達128米以上。
孺子亭
位於市區西湖中心。為紀念東漢名士徐稚(字孺子),始建於三國吳永安年間(258—264年)。解放後擴建為孺子亭公園,佔地面積4.3公頃,水面2.1公頃。
安義千年古村落
千年古村群游覽區,位於南昌市所轄安義縣南面約十公里的西山梅嶺之麓。該游覽區,由京台、羅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組成,面積約3平方公里。3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勢,村間有長壽大道、祈福古道和豐祿大道(簡稱"福、祿、壽''三星''道"相連通,各自相距僅一里之遙。三大村落既是獨立的,又是一個有機整體。
京台村有1400年歷史。該村有劉、李兩大姓。劉姓村民,為漢代學者劉向後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遷居此地。明初洪武年間,李氏之祖則由朝廷授封而落戶於此。千年古村,遠離囂塵,許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如石牌坊、古井石槽、古戲台、磚石大門、四十八天井古屋等。遊人至此,定能感受農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歸園田居之趣。羅田村有1200年的歷史。該村均為黃姓,傳為祝融帝後裔,為避戰亂,於晚唐廣明年間由湖北蘄州遷徙至此。民謠有雲:"小小安義縣,大大羅田黃。"足見羅田黃家名聲之大。該村乃當年香客赴西山萬壽宮。
梅嶺
梅嶺,南昌市的著名旅遊景點,位於南昌市西北部的灣里區,距市區中心約15公里,被稱為小廬山[1]。梅嶺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古稱飛鴻山,相傳西漢末年南昌縣尉梅福棄官隱此修道,後人築梅仙壇於嶺上,故改稱梅嶺。梅嶺櫻花谷不僅是國內最大的櫻花觀賞園,也是繼日本東京地區的亞洲最大觀賞四季花色的美景之地。櫻花谷共分為國色櫻花觀賞區、浪漫櫻花觀賞區、愛情櫻花觀賞區、友誼櫻花展示區、遠景櫻花觀賞區,濱水櫻花觀賞帶,是成片的五區一帶。
梅嶺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主峰洗葯湖海拔841米,共有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餘個,岩洞、奇石、泉瀑、幽谷、雲海佛光、古樹名木,處處皆景,融雄、秀、奇、幽於一體,使之成為南昌市郊自然風光最勝之處。梅嶺森林覆蓋率達67%,夏季平均氣溫為22℃—25℃,素有「小廬山」之稱。梅嶺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中國古典音律和道教凈明宗的發源地,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杏花樓
杏花樓位於市區南湖之中,始建於唐代。明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曾為寧王朱宸濠之妻婁 妃的「梳妝台」。萬曆年間,一度為相國張位別墅,稱「杏花樓台」。內設「閑雲館」,湯顯祖、劉應秋、吳應賓等人在此多有吟詠。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改稱「觀音亭」。亭高2層,傍湖挺立,四面環水,有一橋與湖岸相通。現辟為「南昌畫院」。
象湖風景區
象湖坐落於南昌市區西南角,地處撫河支流故道的上游,北起將軍渡閘,南至南隔堤,東起施堯路,西至桃花路,原為一片水草豐茂、湖水浩淼、候鳥聚集的沼澤之地。1958年,箭江、將軍渡建閘堵口,始由自流湖變為固定湖。1998年,為抵禦百年難遇的洪澇實施圍湖築堤、綠化植樹,始具今日公園之雛形。因當年陸九淵曾在此開壇講學,「象湖」一名由其號(象山先生)而來;也有一說因湖貌酷似大象外形,故名「象湖」。
1998年象湖被列入城市重大景區工程:建設旅遊休閑、水上運動、生態園三大功能區,形成了「環湖一路、湖心四島、湖中兩條堤、西南一座山、八千水面柳如煙」的總體格局。主要景點有:灌嬰廣場、觀禮台、渡口長亭、藉香榭、環漪閣、萬壽宮,還有沙灘泳場、千畝垂釣中心等。
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
艾溪湖濕地公園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塊典型城市天然濕地,位於高新開發區艾溪湖東岸,佔地2500餘畝,北起城東一路、南至北京東路、東起長堤路、西至艾溪湖東堤,與4.5平方公里艾溪湖相鄰。
公園栽種喬木5萬余株,竹子4萬余桿,草坪60萬平方米,堆築島嶼30餘個;規劃種植樹木160餘種,已栽種南酸棗樹、苦練樹、臘梅、紫荊、水杉、濕地松、小鋼竹等120餘個品種。公園建成後,將逐步與天香園候鳥公園連為一體,成為鄱陽湖候鳥通道。而艾溪湖4.5平方公里的水面也將與2500餘畝土地一起將構成自然、立體的森林濕地體系,成為南昌繼梅嶺之後的又一個天然綠肺。
西山萬壽宮
西山萬壽宮位於新建縣西山鎮,是著名的道院。清代曾盛極一時。晉朝教武帝寧康二年(374年),為祀奉治水有功的名士許遜,在此建立了「許仙祠」(即萬壽宮前身)。宮內庭院寬敞,古柏參天。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每逢農歷八月,更是人涌如潮。西山萬壽宮四面環水,遊客不僅可以參禪,也可以泛舟湖上。
八一公園
八一公園位於市區中心,面積26.27公頃,其中陸地面積6.4公頃,水面面積19.8公頃。中國共產黨八一起義時,是戰場之一。建於1932 年。原名湖濱公園,1946年改為中正(介石)公園。1949年正式命名為現名。公園由東湖、百花洲及東湖東岸陸地組成。早在唐初,東湖、百花洲就是著名的風景游覽地。園內有「水木清華館」、「蘇圃」、「冠鰲亭」、「九曲橋」、「柳堤」等著名景點和建築。「豫章十景」中的「東湖月夜」和「蘇圃春蔬」就在園中。
洪崖丹井
洪崖丹井,相傳為黃帝的音樂大臣,史稱「伶倫」。他創制了十二音律,被譽為華夏音樂鼻祖。傳說他在此處鑿了五口井汲水煉丹,丹成便脫俗成仙,「洪崖丹井」因此聞名於世。北崖石壁上「洪崖」二字是清康熙年間的摩崖石刻,經歷了三百多年風雨,字跡仍清晰。
南磯山
南磯山,位於新建縣南磯鄉,系鄱陽湖中的兩座島嶼。曾是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時的水軍基地。尚存朱元璋將士墓及軍師劉伯溫的釣魚台遺址。島上觀賞日出、日落及候鳥,美景尤其壯觀。
民俗博物館
位於子固路95號,為中國唯一的一座省會民俗博物館藏機構。博物館展覽主要有四個部分:南昌婚俗、兒童服飾、吉祥圖案、中國歲月風俗畫。展示了南昌風土人情、傳統風俗、藝術等。
青山湖風景區
青山湖位於南昌城區東北,北依贛江。古時因湖四周山丘環抱,山色青青而得名,古時建有徐孺子祠堂,惜現已不存。湖面南北長近5公里,東西寬1.5公里,水域面積300公頃,陸地面積近65 公頃。建成了相思林公園、湖濱公園、燕鳴島公園。整治後的青山湖顯現出歐式風格,是環境優美的大型城市公園。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李渡燒酒作坊位於進賢縣,是目前中國年代最早、遺跡最全、遺物最多、時間跨度最長且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白酒(俗稱「燒酒」)作坊遺址。
已發掘出的遺址位於江西進賢縣李渡酒廠廠區內,經過發掘考證,確定這是一個發現面積15000平方米、距今逾800年的特大古代白酒作坊遺址。發掘面積已有350平方米,其揭露的遺跡現象竟然包涵有橫跨元、明、清至近現代的爐灶、晾堂、酒窖、蒸餾設施、牆基、水溝、路面、灰坑和磚柱等,能夠完全的說明中國古代燒酒生產的工藝流程。
汪山土庫
汪山土庫地處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大塘坪鄉汪山崗,距省城南昌45公里,是清道光初年興建起來的官僚豪門府第。土庫以江南園林建築、徽派建築與清朝宮庭建築相結合,建築規模浩大、氣勢偉絕,在江南乃至全國實屬罕見,在民間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稱。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在此書下一聯饋贈:湖山意氣歸詞苑,兄弟文章人選樓。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位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馬池「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內。舊址原是江西大旅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層大樓,共96個房間。1927年7月下旬,起義部隊到南昌,包租下這個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為委員的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江西大旅社成為領導起義指揮中心。

❻ 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率有要求嗎

根據一下:

第一條 為加強土地宏觀調控,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發揮最佳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綜合效益,使有限的土地資源不斷滿足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對土地的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中發(1997)11號)、《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決定》(贛發(1997)11號)以及其他相關法規、政策的規定,依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和《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綱要》對江西省土地利用的控制指標和要求,制定本規劃。

第二條 本規劃以1996年為基期年,2000年為階段年,2010年為規劃年,並部分展望至2030年。

第三條 本規劃適用於全省行政轄區內的一切土地利用行為。

省域內各地、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本規劃控制下進行運作,非農建設用地及其佔用耕地、土 地開發、整理、復墾、基本農田保護等指標必須服從本規劃,充分體現土地供給制約和引導需求的原則。

省域內城鎮建設、交通、水利等專項用地規劃必須服從本規劃。

第四條 本規劃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具有法定效力,必須嚴格執行。

省人民政府制定確保本規劃實施的行政、經濟、法律、技術措施與制度。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本規劃實施的日常監督與管理工作。各有關部門應當密切配合,通力協作。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每年對執行本規劃有顯著成效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土地資源及利用狀況

第六條 據1996年土地資源變更調查,全省土地總面積16689433.8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4416473.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6.38%,包括耕地2993434.9公頃、園地216847.5公頃、林地10273121.2公頃、牧草地4360.4公頃和水面928709.5公頃;建設用地面積942632.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65%,包括居民點及工礦用地590493.8公頃、交通用地122896.1公頃和水利設施用地229242.2公頃;未利用地1330328.2公頃(含灘塗和葦地20427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97%。

1996年全省已利用土地1359105.6公頃,土地利用率92.03%;土地農業利用率為86.38%;土地墾殖指數為1 7.94%;全省耕地復種指數為202.1%。

1996年全省單位面積平均土地生產率為9091元/公頃,在華東地區居倒數第一;其中單位農用地面積產值為4940元/公頃,單位耕地面積產值為12979.6元/公頃,單位林地面積產值為452.2元/公頃,相對較低,單位水域面積產值為5090./1元/公頃。全省糧食耕地生產力為4947公斤/公頃(播面單產);棉花播面單產為1146公斤/公頃;油菜播面單產為957公斤/公頃。

第七條 江西省山地丘陵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78%,平原崗地(含水域)只佔土地總面積的22%,這一地貌組合給全省的土地利用增加了難度。

由於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全省集中連片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鄱陽湖平原和吉泰、贛州、撫州一南豐等盆地中;林地主要集中在贛、撫、信、饒、修五大河流發源地的邊緣山區;水域主要集中在鄱陽湖平原;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和交通用地是北部平原丘陵區高於中部的盆地和丘陵區,中部盆地丘陵區高於南部及省境周邊的山區。

第八條 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人增耕地減,人地矛盾日趨突出。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人均土地尤其是人均耕地越來越少,分別從1951年的1.008公頃和0.1 7公頃降為1996年的0.4065公頃和0.073公頃,並仍呈減少的趨勢。

(二)農業用地未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體現在:(1)農業盧業結構不合理,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不高;(2)優質耕地逐年減少,土壤肥力不佳。僅1985--1992年的七年間,耕地就被佔用17364.3公頃,且佔用的絕大多數都是優質良田;(3)果園品種雜亂,管理粗放,科技推廣率低。除柑桔外,其它果樹的主栽品種在各地均不明顯,區域化程度低,許多地方至今還沿用傳統品種。全省科技對果樹增產的貢獻率不到30%;茶園的茶類單調,良種面積小,高中檔茶葉比重小,經濟效益差;桑園未能形成連片種植,品種有待更新,建園和管理水平不高,丘陵山地及河灘塗地未得到充分利用;(4)林地生產力水平低,林種、樹種和齡組結構不合理,全省森林面積平均蓄積量每公頃36.5立方米,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37.44%;(5)草地的開發利用非常薄弱。江西天然草地資源分布廣泛,但目前放牧利用的僅僅是鄰近居民點的局部地段,大部分草地主要用作割草為薪。且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少,經濟效益低;(6)水產養殖資金不足,無力擴大經營規模和進行深度開發。這些都是規劃期內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三)非農建設用地缺乏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作指導,浪費土地嚴重,利用效率不高。

l.由於城鎮規劃布局不夠合理,部分城鎮規劃框架設計偏大,佔用耕地較多,人均用地偏高,達到104.8平方米:小城鎮多建在大、中城市周圍,分布不均衡;農村居民點用地浪費現象嚴重。全省農村人均用地超標准,1996年農村居民點人均用地121.9平方米,超過國家的《村鎮規劃標准》;集鎮發展的區域差異明顯。在大、中城市周圍和沿主要鐵路干線、部分平原地區,集鎮發展較快。而在邊遠山區和老區,集鎮分布稀疏,發展速度慢。

2.交通用地處於相對落後狀況。江西交通基礎設施近幾年雖有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著交通網路不夠完善,基礎設施相對比較落後。

3.水利設施老化,病險情況突出。 已建水利工程標准偏低,病險水庫仍存在。沿江濱湖的主要圩堤只有1000多公里達到原設計標准,只佔37%左右。農田灌溉工程數量不夠,配套不全,全省還有35.5%的農田還末達到旱澇保收標准。

(四)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由於盲目的圍湖造田和毀林開荒,特別是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致使鄱陽湖面積縮小了1011.57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面積達到41035平方公里,洪澇和乾旱的災害發生頻繁。特別是水土流失導致大量泥砂下泄,帶走大量土壤有機質和氮、磷、鉀,使土壤肥力下降;抬高河床,影響行洪泄洪能力,給工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威脅。工業企業排放的「三廢」和化肥農葯施用不當,造成對土地的污染不斷加重。

(五)後備土地資源數量有限,開發利用難度大,耕地佔補平衡任務艱巨。1996年江西省盡管有未利用土地(含灘塗、葦地)面積1330328.2公頃,但經過適宜性評價,未利用地中來來可開發為農、林、園等利用的總面積只有736930公頃,宜牧地21372公頃,特別是能作耕地開發的只有118400公頃(其中能開發為水田的只有41440公頃),且隨著未利用地的不斷開發,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後備土地資源將越來越少。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土地需求量大,開發利用後備土地資源的經濟技術條件較好,但人地矛盾突出,後備土地資源緊缺,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土地資源數量大。後備土地資源數量多,形成地域反差。

第三章 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針、任務與發展目標

第九條 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利用的要求:

(一)到2010年,全省總人口由1996年的4105.46萬人增加到4805.6萬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承載量要由1996年的245.99人提高到287.94人。人口分布逐步向城鎮轉移,城鎮化水平要由1996年的23.86%提高到2010年的40.66%。

(二)到2000年,全省每平方公里的國內生產總值要在1996年90.9l萬元的基礎上有較大幅度增長;到20lO年,要在2000年基礎上再翻一番,即達到363.64萬元左右。

(三)到20lO年,既要保證凈增加的約700萬人的糧食需要,又要滿足現有人9因生活質量提高而增加的用糧,還要確保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省份的地位。20lO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2129萬噸以上,比1996年凈增加363萬噸,增加20.6%。

第十條 規劃期土地開發利用的有利條件:

(一)江西省處在東、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國家實施沿長江開放開發戰略,建設京九鐵路經濟帶的重要區段,加上農業資源豐富,礦產資源配套程度較高,隨著國家實施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各項政策措施逐步到位,有利於發揮區位優勢,盡快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地方經濟。

(二)江西土地總面積、人均土地和後備土地資源數量均居華東六省一市之首。 1996年全省有未利用地1330328.2公頃。根據未利用地適宜性評價結果,未利用地中有宜耕地118400公頃,宜園地149670公頃,宜林地468860公頃。同時,全省還有中低產田、低產園、低產林和低產水面413萬公頃,其中中低產田面積218萬公頃,糧食增產潛力在500萬噸以上。

(三)江西省氣候具有明顯的亞熱帶濕潤特色,日照充足,雨量豐沛,四季變化分明,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特別是「堅持把江西經濟大廈建立在現代農業基礎上」的發展戰略,為發揮農用地資源優勢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四)貫徹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主要內容,對節地挖潛、保護耕地、實現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五)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資金、技術都已積累到較高的水平.科學技術的進步、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都有利於土地利用的動態優化。全省國民經濟正持續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增加對土地的投入,增強抵抗自然災害能力,更替土地質量與用途,以及恢復良好的土地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利的經濟條件。

第十一條 規劃期土地開發利用的不利因素:

(一)l 996年,全省人均土地僅o.407公頃,只有解放初期的32%,比全國人均土地面積少一半多,人均土地雖在華東七省市為最多,但人均耕地只有全國和世界人均水平的68%和23%,特別是山多平原少,耕地後備資源有限,人地關系基礎十分脆弱。尤其是未來幾十年,工業化、城市化進入加速期,人口仍將每年以一個中等縣的數增加,人地矛盾將越來越尖銳,存在著許多制約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二)全省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上,偏重微觀,忽視宏觀。大部分城鎮與農房沿公路呈帶狀分布,或布局分散,內部利用不緊湊,團聚系數低,凝聚力差,城鄉土地利用基本處於粗放狀態,要引導其立足存量土地挖潛,集約利用土地,尚需做艱苦而持久的努力。

(三)江西省經常受到北方乾冷空氣和南方暖溫氣流等不利天氣的交替侵襲。春有「春寒」、「小滿寒」,秋有「寒露風」,冬有冰凍。暴雨和洪澇是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乾旱也時有發生。減災防災任務艱巨。

第十二條 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針。

為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充分發揮土地開發利用的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保障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全省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針是:

(一)堅持「一要吃飯,二要建設,三要保護生態環境」的方針,依靠科技進步,把保護耕地和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放在土地利用與管理工作的首位。

(二)堅持以上地供給制約和市場需求引導相結合的方針,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使產業結構與用地結構日趨合理。

(三)堅持「開源」與「節流」並舉的方針,以節地挖潛為重點,充分挖掘非農建設用地潛力,千方百計提高農用地使用效益.適度開發土地後備資源,縮小土地資源的現實生產能力與潛在生產能力之間的差距。

(四)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正確處理地面建設用地與開發利用地下資源的關系,堅持山、水、田、林、路、渠、村綜合整理,消除土地利用中非持續發展因素.不斷拓展土地利用戰略空間,提高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並為子孫後代的發展留有餘地。

第十三條 土地利用的基本任務:

(一)貫徹「可持續發展」和「兩個根本轉變」的方針,體現國家集中統一管理土地的要求,穩定用地總態勢,適當擴大城鎮建設、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用地,縮小農村居民點用地。

(二)按照有利於保護耕地、維護生態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根治水患的原則,科學安排好「退耕還林、退田還湖」和「坡改梯」工作。

(三)推進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的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不斷改善土地利用布局的科學性和管理的有序性。

(四)以控制非農建設用地規模為重點,對各類非農建設佔用耕地,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實行佔用與開發復墾掛鉤制度。落實和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五)根據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原則,對耕地進行分等定級,建立耕地地力補償制度,提高土地質量。

(六)在用地配置中充分考慮產業間、行業間的用地相關關系,提高初級產品加工增值程度,使各產業協調發展,相互促進,提高土地利用的宏觀效益。

(七)適度開發土地後備資源,禁止土地的過度開發和掠奪式利用,提高森林覆蓋率,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三效益的統一。

第十四條 土地利用發展目標

(一)農用地。

1.耕地。到201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達到2990673.9公頃,比1996年的993434.9公頃減少2761公頃(含生態退耕地、災毀和建設佔用),比《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中江西省2010年耕地侏有量多10673.9公頃。糧經比大體保持在1:0.19,糧食單產每公頃達到8780公斤,與規劃基期年相比,早產提高21.44%。

在耕地保有量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達到2546542.4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為85.07%,略高於《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中的指標。

2.園地。到2010年,全省園地面積達到282007.5公頃,比1996年的216847.5公頃增加65160公頃。

3.林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宜林荒山、荒灘等營造防汛林、護堤林、水土涵養林,著力抓好四旁植樹,通過「丘陵山區果林化、平原農田林網化、城鎮郊區園林化」,使森林覆蓋率逐年得到提高。到2010年,全省林地面積達到10461956.4公頃,比1996年的10273121.2公頃增加188835.2公頃。

4.牧草地。根據宜牧則牧的原則,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種植牧草,使全省牧草地由1996年的4360.4公頃提高到2000年的10708.4公頃和2010年的20040.4公頃。

5.水面。 由於水利建設和退田還湖等的需要,全省水面將由1996年的928709.5公頃增加到2000年的946639.5公頃和2010年的948898.5公頃。

(二)建設用地。

1.城鎮用地。按照有利於促進全省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科學布局全省城鎮體系的要求安排城鎮用地,全省用地總規模由1996年的102657.9公頃發展到2010年的166090公頃,規劃期間凈增加63432.1公頃。

2.鄉村建設和工礦用地。到2010年,全省鄉村建設及工礦用地達到443805.6公頃,比1996年的487835.9公頃減少44030.3公頃。農村居民點用地由1 996年的381145.5公頃壓縮到2010年的302269.6公頃,規劃期間凈減少78875.9公頃;獨立工礦用地由1996年的81686.3公頃發展到2010年的111987公頃,規劃期間凈增加30300.7公頃;鹽田保持1996年的?4公頃的水平;特殊用地由1996年的24930.1公頃發展到2010年的29475公頃,規劃期間凈增加4544.9公頃。

3.交通用地。到2010年,全省交通用地達到166369.1公頃,比1996年的122896.1公頃凈增加43473公頃。

4.水利設施用地。加快水利設施建設,保證全省防汛抗旱和重點水利、水電設施用地。到2000年,水利設施面積達到234842公頃,比1996年的229242.2公頃凈增加5600公頃,其中佔用耕地1500公頃;到2010年達到241762.2公頃,比規劃基期年凈增加12520公頃,其中累積佔用耕地控制在3993公頃左右。

(三)未利用土地。到2010年全省未利用土地控制在967830.2公頃以內,比1996年的1330328.2公頃凈減少362498公頃。

(四)保證土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要將易造成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災毀的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逐步退耕還林(轉園),到2010年退耕還林、還林果面積達到30337公頃。控制住人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規劃期間共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6萬平方公里,減少水土流失面積1.2萬平方公里。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2010年的各類自然保護區由現有的44處達到70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至5處。要將鄱陽湖區影響蓄洪的耕地逐步還湖,1997年至2001年退田還湖面積為16330公頃,另外實施低水種養、高水還湖的耕地面積為25000公頃。

(五)近、中期發展的重點區域和不同區域的發展重點。

發展的總方向為:以京九沿線為主幹,浙贛沿線為兩翼,逐步形成沿江沿路縱橫交叉的生產力分布格局;發展的重點是昌九景、京九鐵路沿線、浙贛鐵路和320國道沿線等三個區域。

1.以南昌、九江、景德鎮三個中心城市為依託,以昌九工業走廊為重點,加速形成長江經濟帶和環鄱陽湖經濟帶。在這一地區創造對全省乃至周邊省具有高強度輻射和吸附功能的大城市或特大型城市。投資適度向九江傾斜。新建項目,特別是大型項目適度向九江集中,把九江建成繼南京、武漢之後中國第三大內陸港口城市。南昌和九江的中間地帶,依託已設立的一批開放開發區和城鎮,盡快成為骨幹工業帶。要著力抓好世界瓷都----景德鎮的建設,盡快形成環鄱陽湖經濟帶。

2.在京九沿線藉助於市場導向以優化農業、繁榮商貿、主攻工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形成支持全省下世紀經濟發展的脊樑。

(1)在京九鐵路、浙贛鐵路和贛粵高速公路的中間段,以吉安為中心,向塘、豐城、樟樹、新干、峽江等為重點,積極推進京九中段生產力的布局,發展一批現代化的小城鎮,強化各自間的內在聯系,力爭該地段成為綜合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群。

(2)以贛州市為中心,加快建設與粵閩和港澳互補的經濟帶。

3.繼續依託和增強浙贛鐵路和320國道沿線的經濟實力,使之進一步成為支援我省東西走向生產力布局的主體。「九五」期間,重點是改造浙贛沿線的中心城市和現有企業,有計劃地建設一批骨幹項目,逐步形成新宜萍、東鷹貴、饒廣玉3個功能較為完備、產業層次較高、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群;320國道沿線地區要逐步形成若干個與浙贛沿線城市群相互呼應,功能互補的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小城鎮,成為省域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示範區。

(六)2030年土地利用展望。

預計至2030年,我省人口總數將達到5131.86萬人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6%,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向中等富裕國家水平靠攏,與此相適應的用地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首先是由耕地提供的糧食作為主食的比重下降,大食物(包括肉蛋奶及木本糧、油、木本飲料、調味料、水果)結構的格局已經形成,耕地總量大體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山地資源得到較充分開發。其次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區域用途明確,生態環境優美,全省80%的水土流失地區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各類自然保護區面積擴大到166.7萬公頃。節約用地、合理用地、集約用地蔚然成風,土地用途管制嚴格,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大大提高。

第四章 土地利用結構調整

第十五條 為保障規劃期土地利用的各項目標得以實現,根據全省各業發展用地需求和土地供給總量.結合土地資源的現狀特徵,土地的適宜性,以及上級土地利用規劃分解給全省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標,在預測和方案優化選擇的基礎上,提出規劃期全省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指標。

第十六條 農用地結構調整。

(一)耕地調整。

規劃至2010年,規劃基期年耕地的96.52%得到有效保護,有3.48%即104234公頃的耕地用作用途轉用。其調整的原則是按照有利於根治水患,確保骨幹工程項目用地,有利於耕地置換和動態優化進行。其主要的去向是:本規劃第十一條中生態退耕中鄱陽湖區退田還湖和丘陵山區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還林(果)面積,轉作居民點擴展用地21033公頃,轉作獨立工礦用地6943公頃,轉作特殊用地716公頃,轉作交通用地15382公頃,轉作水利設施用地3993公頃,及農田災毀中難以復耕的耕地9500公頃。規劃期間補充耕地101473公頃,是被佔去耕地數的97.35%,其中通過開發補充耕地46919公頃,復墾耕地7464公頃,土地整理補充耕地47090公頃。

在耕地調整中,1997年至2000年共允許轉用耕地用途61433公頃,其中轉作林、果(退耕還林、果)21448公頃,轉作湖面(退田還湖)16330公頃,轉作水利設施用地1500公頃,災毀4000公頃,轉作交通用地5942公頃、轉作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22]3公頃:共補充耕地55133公頃

(二)園地調整。

至2010年,規劃基期年園地的93.14%得到保護,約有6.86%的用於用途轉用,同時在「進庭園、拓四旁、上山下灘」,禁止佔用耕地建園(生態退耕除外)的前提下,大力增加園地面積,使園地在基期年的基礎上再增加30%。規劃期內園地的減少是由於建設需適當的佔用及農業內部地類合理調整佔用,其中1997年至2000年轉作交通用地1250公頃,轉作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4035公頃,轉作各種水利設施用地520公頃、水面440公頃;2001年至2010年間,轉作交通用地1880公頃,轉作居民點及工礦用地5365公頃,轉作各種水利設施用地640公頃、水面745公頃。 園地的增加一是來源於未利用地(含灘塗)中宜園地,1997年至2000年開發22580公頃,2001年至2010年開發38165公頃。二是來源於林地中坡度較緩的疏林地、跡地以及退耕轉園等,1997年至2000年林地調整為園地2365公頃、退耕轉園9108公頃,2001年至2010年林地調整為園地3470公頃、退耕轉園3267公頃。三是利用廢棄上礦用地復墾為園地,1997年至2000年600公頃,2001年到2010 480公頃。

(三)林地調整。

規劃基期年林地的99.34%得到保護,o.65%用於用途轉用,同時,在規劃基期年的基礎上再增加1.84%的林地。林地的增加主要來自於未利用地中宜林荒地的開發、灘塗的開發、退耕還林和廢棄工礦用地的復墾,其中]997年至2000年由未利用地開發為林地86800公頃,灘塗開發為林地1380公頃、退耕還林12340公頃、廢棄工礦用地復墾為林地1500公頃,2001年至2010年由未利用地開發為林地145000公頃、灘塗開發為林地1380公頃、退耕還林5622公頃、廢棄工礦用地復墾為林地1300公頃。林地的減少主要是由於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等建設佔用以及林地轉為園地和水面,其中1997年至2000年轉作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433公頃,林地調整為園地面積2365公頃,轉作交通和水利設施用地分別為9436公頃和3120公頃,轉為水面5230公頃;2001年至2010年轉作居民點及工礦用地9564.8公頃,林地調整為園地面積3470公頃,轉作交通和水利設施用地分別為12368公頃和3267公頃,轉為水面6233公頃。

(四)水面調整。

規劃期內訌西省的水面增加主要是蓄洪行洪用的退田還湖、水利建設增加水面和水毀農田。水產養殖主要是擴大已有水面的精養范圍和提高集約養殖水平,嚴格禁止挖耕地為養魚塘。1997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10年全省分別增加水面面積為20120公頃和5433公頃。水面減少主要是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佔用,1997年至2000年共減少2190公頃,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佔用1165公頃,交通用地佔用1025公頃;2001年至2010年共減少3174公頃,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佔用1534公頃,交通用地佔用1640公頃。

(五)牧草地調整。

我省未利用的荒草地大都為森林資源破壞後形成的次生植被,且多為山丘地,特別是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放牧的經濟生態價值不高。 因此,放牧的牧草地發展不宜過大。規劃期間,1997年至2000年新增6420公頃,2001年至2010年新增9260公頃。採取圈養、割草形式發展畜牧養殖業基地,在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前提下,鼓勵合理佔用耕地種植牧草,並仍將其統計到耕地中。

第十七條 建設用地結構調整。

(一)城鎮用地調整。

根據全省人口城鎮化的要求,全省城鎮建設用地立足內涵挖潛,總量適度增加,結構合理調整,並按照「逐步做到自然村縮並、農轉非進城鎮、退建還耕與城鎮發展佔用耕地平衡有餘」的總要求安排好城鎮擴展用地。至規劃期末,全省城鎮用地比基期年凈增加6L 79%,其中,約有30%是由原村莊用地及工礦用地轉變而來,其餘30%除由本規劃第十六條調整而來外,還將佔用部分未利用土地。

(二)鄉村建設用地及工礦用地調整。

農村居民點應向集鎮和中心村集中,在規劃期內既要佔用16000公頃的土地,其中佔用耕地2900公頃,用於調劑村鎮集中縮並,又要通過土地整理及非農建設用地內的轉用,使村鎮縮並整理出的耕地面積大於佔用指標,使94875.9公頃的原宅基地調出農村居民點用途(包括村莊整理過程中的16000公頃置換用地數)。從而使規劃期內壓縮農村居民點目標得到落實。

江西省地下礦藏豐富。儲量居全國前三位的有十幾種,其中銅、鎢、銀、鉭、稀土、鈾被譽為江西的「六朵金花」。其用地供給是確保國家計劃內的開采,嚴格控制個體戶的濫開亂采。加強對工礦區等廢棄土地的復墾和利用。

規劃期間,全省城鎮村及獨立工礦發展

❼ 宜昌的歷史等

民俗文化
歷史悠久的宜昌,是古代巴文化的搖籃、楚文化的發祥地。這里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屈原好的使者——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這片神奇的土地,記錄了無數古往今來的歷史名人。古城周圍山川形勝天下稱奇,歷朝歷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學家、詩人、學者先後來過宜昌。他們無不陶醉於此,留連於斯。自唐宋以來,這里因地理位置偏遠,又成為朝廷作安置處罰官史的地方,遭貶而來的有朝中正直大臣和一些不明不白被貶謫的文人學士。他們各自的經歷和苦吟而出的無數詩文,又給這里留下一部值得研究的「古代貶官文化史」。
南朝齊梁間思想家、《神滅論》的作者范縝,仕齊任宜都(宜昌古稱)太守。在任期間,一方面廢淫祀,教民破除迷信鬼神;一方面鼓勵民眾勤於農事,安居樂業。政績斐然,為民稱頌。1600年前,東晉人袁崧在這里考察山川形貌,寫下了對古代文壇頗有影響的《宜都記》,被現代學者錢鍾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我國最早獨立成篇的山水記。至唐代,大詩人李白成長於四川,雖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他還是三次歷三峽之險,而且縱情吟唱三峽之美。「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句。公元725年,李白離蜀出峽,曾在夷陵(宜昌古稱)小住。住了多久?《郢門(即荊門)秋懷》一詩說:「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已作了回答。他的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可說是歷史上最先對江水出峽、險夷交替景象的生動描繪。除了李白,杜甫與三峽更有一段詩緣。他在夔州一住就將近兩年,寫出了《白帝城最高樓》、《八陣圖》、《詠懷古跡》、《登高》、《秋興》等詩作400餘首,可算是創作上的大豐收,他在夔州居住過的地方,曾建有杜公祠,遺址尚存。公元768年春,杜甫離夔州東下,抵峽州(宜昌古稱)後受到地方官的熱情款待,並在下牢溪畔的津亭,為他設宴洗塵。他寫了《春夜峽州田待御長史津亭留宴》一詩以記其事。他還游覽了附近的山川,所寫《虎牙行》一詩,生動地描述了虎牙(在宜昌境內)的險峻形勢。唐元和十三年(818),詩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升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與弟白行簡一同赴任。恰巧另一位詩人、白居易的好友元鎮,由通州(今四川達縣)司馬徙虢州(今河南靈寶)長史,出峽東下。三人於元和十四年三月相逢於夷陵(宜昌古稱),便乘舟同游江上。他們在上牢溪上岸尋幽時,發現岩壁間有一奇洞,便入洞飲酒敘懷,通宵不寐。言末盡意,又各賦古調詩二十韻。為記其事,白居易特作《三游洞序》,詩與文均抄寫在洞壁上。今詩已失傳,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的《三游洞序》碑。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成為後世的游覽勝地。同時期的唐代「茶聖」、著名學者陸羽,不僅是我國最早的茶葉專家,而且也善詩文,平生著述不下五十卷。他考察栽培茶樹及水質情況,走遍了全國山川。峽州(宜昌古稱)本茶葉故鄉之一,峽江兩岸當然也留下他的足跡。他將天下水列入前茅者計二十種,而鑒別西陵峽口蛤蟆泉水為第四品,故蛤蟆泉號稱天下第四泉。又鑒別香溪水為第十四品,因而香溪也有天下第十四泉之稱。在他的專著《茶經》中還記載有:巴山峽州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對峽州茶葉也評價甚高:「山南,以峽州上」。至宋景祐三年,一代文宗歐陽修坐貶夷陵縣令。他在此任縣令時,體察民情,教民建瓦屋,增城柵,辟南北之街,作市門市區。還用他那支妙筆,為我們記述了北宋時期古城的市貌風情。「西陵山水天下佳,寄人堪畫圖誇」便出自歐陽修之手。他在任約一年時間,留下了《與尹師魯書》、《峽州至喜亭記》、《祭桓候文》、《黃楊樹子公賦》、《夷陵九詠》等詩五十餘篇(首)。其中不少篇章是今天研究宜昌歷史的重要資料。三游洞岩壁上,還保留歐陽修親筆題刻一處。為紀念這位文學大師,明代在夷陵城(今宜昌城)東修建了「六一堂」,現有跡可導。近年,宜昌文化部門在三游洞附近山頭,修建了仿古建築「至喜亭」,並在亭中豎立了新鐫刻的《峽州至喜亭記》碑。到宋嘉祐年間,著名文學家蘇洵與兒子蘇軾、蘇轍,從故鄉眉州(今四川眉山縣)赴汴京(今河南開封)受任。途經三峽,對峽中風物多有吟誦。到夷陵(宜昌古稱)後,「三蘇」同遊了三游洞,在洞中各賦詩一首寫在洞壁上,因而被世稱作「後三游」。蘇軾過三峽,還留存《入峽》、《出峽》、《至喜堂》、《黃陵廟》、《峽州甘泉》等詩篇。此外,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被貶到涪州(今四川涪陵)、黔州(今四川彭水)期間,曾於紹聖二年、靖國元年三次到峽州(宜昌)游覽三游洞,並題名洞壁,書寫了《三游洞序》。惜所書《三游洞序》已失,只在洞壁上還殘留他的手跡一處。黃庭堅還在四川萬縣留下了寶貴的《西山碑》。所著《黔南道中記》,有關於三峽風流的記述,也描繪了三游洞的奇觀。到了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中年曾至川陝一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軍旅生活。在這里,他寫下了大氣磅礴的《初發夷陵》,又在他的《入蜀記》中,對夷陵古城名勝作了生動的描繪。孝宗乾道六年(1170)入蜀時道經三峽,寫了不少詩文。在三游洞游覽時,取山下清洌的泉水煎茶,覺得很甜美,便寫了一首七律詩記述這件事,在詩中贊道:「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於是便留下了「陸游泉」這個名勝。明清時代,宜昌古城內讀書之風甚濃,隨著社會穩定,加之讀書人中涌現出劉一儒、王篆、趙勉、顧嘉衡、王世恩等一批學業有成的人物。城內相繼興建起爾雅書院、墨池書屋等院舍,使古宜昌城成為鄂西學子們嚮往的地方。宜昌城內現殘存欲傾的青灰色磚木結構建築物,大多是這一時期所建。這些古宜昌人的宅院,雖然大多隻剩斷壁殘牆,但當年的飛檐翹角,仍古樸典雅依稀可辯。時人把每棟這樣的宅院門庭稱之為「朝門」。一座朝門宅院內有五、六道門坎,各家門樑柱上的雕畫十分講究,門口兩旁多立有石凳、石鼓。街巷地面鋪著整齊的青石板,使整個街巷顯得十分幽深、恬靜。從而形成古宜昌宅院建築特色。

閱讀全文

與樟樹市遠景投資公司投資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