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法律制度健全嗎,請詳細解答
不是很健全,舉一個稅收方面的例子 2008年6月25日-26日,由縱橫合力主辦、《財經時報》聯合主辦的「2008(第四屆)中國創投融資發展高層論壇暨2008(第二期)中國創業投資價值榜啟幕」在北京隆重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上圖為軟銀賽富創始合夥人閻炎演講。 閻焱: 大家好,2007年到2008年是中國風險投資的高潮,也是歷史的高潮,我想我們在2007年到2008年,市場經歷了一次非常大的波動,去年中國股市上90%以上的股民都是賺錢的,今年92%的股民都是賠錢的。在這樣一個大的外部宏觀條件下,我們怎麼看待中國的風險投資和PE。我想跟大家一塊兒來分享一下對這個行業的思考。 2007年到2008年是一個瘋狂與理性的交織,使中國成為私募股權投資和融資的中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印象中,似乎每一個基金都有偉大的退出案例和成功融資的經驗。我想尤其是在中國的風險投資歷史上是非常輝煌的幾年,我們很多的第一期去融資的基金都成功地融到了錢,而是賺了很大的錢。在時下的中國,風投和股權投資占據了大部分商業精英的想像力,也成為了中國政府官員和普通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 這一段時間以來,我所碰到的很多過去在中國做實業的商業人士,都在問我一個問題,就是說我怎麼能夠做風投?各地風投公司風起雲涌良莠不齊,政府在鼓勵風投和限制外資的兩難間徘徊。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國的各地政府,包括北京市政府都在組建一些投資基金。天津的濱海新區的渤海基金是一個非常大的政府和國有企業間合作的範例。但是另外一個由於人民幣的升值,實際上外資進入中國的困難度大大地增加了,商務部在批准外資進入的時間和困難度上,要大大地增強了。輿論炒作和中國的風投過熱,我們看到很多的在座的新聞界的朋友們都在說中國的風投是不是過熱。但是實際上VC和PE的投入,相對於中國企業對資本的需求也許是杯水車薪,我們去年投資大概是30多億美金,美國去年風投在美國這么不景氣的條件下大概是300億美金,相當於中國的10倍,美國的GDP如果按照PPP來算的話,美國的GDP大概是中國的6到7倍左右。但是VC的投入差不多是中國的十倍。中國跟美國比較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以色列一個600萬人的小國,去年的風險投資金額大概是28億美金。如果說一個28億美金的VC投資對於一個600萬人的小國來說不算太多,那麼如果30億對於中國來說,更不是過多的了。 對於我們大家所看到的VC的現象,很多人在問到底中國的VC、PE是一個即將冉冉升起的旭日還是一個即將破滅的泡沫。2008年到2009年,這個低迷的市場會不會促進VC的理性投資的回歸和整合。目前股票市場的低迷對於VC來講是一個有好有壞的事情。低迷的股票市場對於VC投資的退出是一個障礙,我們很多的IPO的時間都往後推了。但是另一方面就是在估值方面更進一步地趨向於理性。實事求是地講,現在在很多公眾市場的公司,就是你去買股票的話它的價值比做PE要更加合理。很多中國一線的公司,目前的PE都在單位數。對於我們來講,一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的問題,作為資產的一類,中國的VC和PE是否會在今後的十年裡整體的平均回報率高於世界任何其他類資產。應該這么說在過去大概五年裡面,中國的VC和PE作為資產的一類,我們可能是創造了一個世界的奇跡,我們在中國TOP10裡面的話,它應該是比美國和任何一個世界的國家的VC都應該是整體要高。但是這樣一個好景是否能夠持續?也就是說我們在今後的十年裡面是不是能夠超過世界上其他的資產的一部分,這可能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誰也沒辦法預測未來,但是我想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性是超過一半以上的。 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在中國做風險投資,它所相關的風險是高於任何一個其他資產的行業的。但是無論怎麼樣,在未來的十年中國將是VC和PE的樂土,我們都知道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個二八定律,在任何一個行業裡面它的20%的人賺了這個行業的80%的利潤,那麼在風險投資界這樣一個二八定律是不是也適用,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個規律一樣適用的,如果你的時間足夠長,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夠擺脫這個統計上的大定律。 在目前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的高潮中間,其實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在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是有利和弊,先說說好的方面為什麼中國VC會這么熱,高速成長的龐大的市場,這是一個對孕育風險投資的溫床,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對資金和原料的大量的跨境需求,使得我們對風險投資和PE投資來講,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總體資金的供求關系仍然是有利於資金的提供者,就是我剛才講的在中國仍然是需求資金的人,仍然要遠遠大於對資金的供給。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銀行體系和資本流動的效率的低下,為VC和PE提供了大量的機遇。比如說在座的人要是去創業,做一個軟體的公司,我可以告訴你中國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會給你提供貸款,也沒有任何的財務的源泉,你唯一的希望就是你的家人、朋友,另外一個就是對於專門做種子階段的風險投資基金。 民營經濟在數量和規模上的發展都超過了臨界點,為VC和PE的投資提供了優質的項目源,這一點上我想是中國經濟經過二十年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什麼在中國過去前十年,中國的VC不能夠發展,我想除了政策上的原因之外,還有相當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中國的民營經濟實際上在發展的規模超過了臨界點。另外一個就是在中國過去幾年裡面,我們會看到與中國特有的一些商業模式的出現,這個對風險投資基金來講無疑是一個福音。 那麼在中國VC和PE投資的話,也有很多的弊病,比如說到目前為止,中國的VC和PE的法律和稅收制度都是不健全的,基本上中國目前對這些事情都是要個案處理,中國的大部分創業者對於現代企業管理機制了解甚少,而且有抵觸。絕大多數企業的財務和會計制度是不健全的。另外一個,在中國的企業信用制度不完善而且不發達,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投資審批的手續繁雜,政府幹預太多,而且官員對真正的VC和PE了解的人是少之又少。 另外一個我們剛才提到政府在鼓勵風投和限制外資的兩難中間徘徊,退出機制不完善。大家去年都對中國風險投資基金能夠在中國的A股退出,很多報紙和媒體都報道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其中其實它的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就是在中國我們的A股市場退出有一個三年的鎖定期,在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場中間,只有中國是有這么長時間的鎖定期的,貨幣的流動性差,銀行的效率低下。另外一個國內到目前為止還是非常缺乏真正在VC和PE方面懂VC和PE管理的人才。但是中國這兩年VC和PE變得非常熱門,所以愛好和熱衷非常想積極參與到裡面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能夠懂VC和PE管理的人士是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來培育的。 一個好的企業的成功,對於風險投資來講是非常關注的事情,企業的成功是不是都有相同的地方?,就像一個人,有DNA,我想好多企業也有很多類似的NDA的東西,你比如說一個好的企業一定要有好的團隊,一個好的企業要有相對清晰的盈利模式,我們去看過很多的中國企業,中國的很多企業是希望什麼都做,尤其是在早期生存階段可能做得不錯,但是真正到了發展階段,這種不清晰的發展模式,90%以上都是不成功的。 另外每一個核心的企業都具有核心競爭力,要麼是別人沒有,要麼是同樣一個東西能夠比別人做得更好、更精、更便宜。另外一個好的企業都需要一個好的企業文化,以及這種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融洽、專注非常重要,我們很多在中國不乏做風險投資和創業的激情,但是這種激情往往很短。另外一個對於商機的把握。但是是不是有了好的DNA就一定會成功?我想這也不一定,這也就是做VC和PE的難處,尤其是在中國做VC和PE的秘密所在。希望大家、歡迎大家都加入到VC和PE的行業裡面來,謝謝大家。(
B. 私募首期創利是什麼意思
私募股權公司是指從投資者中籌措資金並以無記名股權的形式投資的公司。
最早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是1976年,著名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三位合夥人所成立的投資公司KKR公司,該公司專門從事並購業務。迄今,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遍地開花,全球專門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公司已有數千家,其中KKR公司、凱雷投資集團和黑石集團都是行業的佼佼者。
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在我國的正式發展起於2006年12月30日,國務院特批的中國首支私募股權性質的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在天津成立,該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期募集60.8億元,規模尤為巨大,是我國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人,主要通過聚集市場上的閑散資金進行投資、理財,該基金的成立是中國本土私募股權基金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公司名稱
私募股權公司
成立時間
1976年
公司類型
專業投資管理機構
定位
基金的策劃人等
外文名
PrivateEquity Firm
快速
導航
具體作用
概述簡介
私募股權公司作為專業投資管理機構,是實現「集合投資,專家理財」功能的核心。它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起設立、管理運營和到期清算中都要肩負重要作用。從整體上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定位體現在三個方面:
具體作用
基金的策劃人。基金管理人根據自己的專業分析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結合經濟社會和產業領域發展的需要,設計具有特定投資方向和明確標底物的基金方案,提供給潛在投資人進行投資決策。
基金的牽頭發起。基金管理人要牽頭組織基金的融資募集工作,具體組織實施基金設立工作,包括組織基金募集路演、確定出資意向、組織對設立文件條款的談判、組織投資者創立大會,完成投資者出資和法律文件簽署,同時幫助投資者選擇確定基金託管人,組織投資者與託管人簽署合作協議。
基金的管理運營。這主要是根據基金委託管理合同,尋找調研項目提供給基金作投資決策,在通過投資決策後,協調基金託管銀行劃撥投資款項。同時, 基金管理人要向被投資項目派出產權代表,代表基金履行投資人權益,並給項目提供增值服務。在每個財務年度,基金管理人要提交基金年度報告和利潤分排方案, 並接受基金董事會的評估和監事會的審計。
基金的到期清算。在基金設立期限到期時,基金管理公司要履行清算職責,幫助基金做好財產登記、資產評估和清算方案。在基金設立期限最後2年,要盡快完成所投項目的退出,最大限度回收現金,最大限度實現資產證券化。
C. 個人如何股權投資
1、新三板是國家新推出的股權交易市場,可以自由甄別公司,然後進行股權投版資。但是大權多企業為了融資,財務狀況、經營狀態都不明確甚至有造假,投資需謹慎。
2、可以在風投、融資類公司內選擇適合自己活著自己熟悉的有潛力項目進行最初投資。只要項目發展良好,未來有機會進入新三板甚至主板,這樣投資回報才會更高。
3、任何股權投資都有很大風險,如果不能承擔風險,那麼久不要貿然選擇。高利潤的背後一定蘊藏高風險的。
D. 最近一二年,中國市場上比較有名的私募案例
隨便都是,給你找幾個看看吧,呵呵
1、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掛牌,國內首支以人民幣募集的私募股權基金成立
2006年12月30日,經過一年的籌備期,中國首支在大陸境內注冊以人民幣募集資金的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正式在天津掛牌成立。基金以契約型形式設立,採用私募發行方式,該基金總規模為200億元,存續期15年。首期60.8億元資金已募集完畢。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亦於同日掛牌成立負責該基金的投資與管理。
目前在中國大陸直接以基金名稱注冊的產業投資基金都是基於特別批准而設立,中外合資外幣產業基金共有兩只,它們是中瑞合作基金、中國-比利時直接股權投資基金。而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是在中國注冊的第一隻契約型產業基金,也是中國第一支以人民幣募集資金的產業投資基金。
渤海產業基金的成立,打破了目前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由外資基金主導的局面,必將推動中國本土私募投資的迅速發展。
2、一系列相關法規政策出台,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影響重大
2006年,中國政府先後發布實施了一系列法規政策,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2006年9月8日公布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外國投資者將可以有限制地對A股進行戰略性投資,並在限售期後在二級市場賣出。
中國大量優秀的A股上市公司對於外資私募股權基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這一規定為海外私募股權基金投資A股上市公司掃清了道路,擴大了基金可投資的項目范圍。新規發布後,已有一大批海外基金開始頻頻活躍於各地上市公司,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12月底,共有19家在大陸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企業獲得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PIPE),融資27.05億美元,占年度私募股權投資額的20.8%。
此外,《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主要對外資並購境內企業進行規范,並加強了對涉及外資並購行業龍頭企業或重點行業的監管和審查力度,嚴格限制了境內企業以紅籌方式在海外上市的模式,對海外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的並購投資和今後海外上市退出活動都將造成了一定障礙。
《合夥企業法》的修訂,增加了有限合夥制度,雖然不是這對私募股權及船業投資行業需求直接點明,但仍間接對我國私募股權基金按照有限合夥企業形式設立與運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國本土私募股權投資能夠採用有限合夥這一國際通行的私募基金形式,避免了在公司制下的雙重征稅,不僅大大提高了私募股權投資的運作效率,而且也拓寬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募資渠道,將極大促進中國本土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
3、多家海外私募股權基金直接進駐中國大陸,「中國戰略」日益被重視
由於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屬於新興市場,在這一產業,外資一直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過去大部分海外私募股權基金僅在香港或環中國周邊地區設立總部或辦公室,作為其投資中國大陸的橋頭堡。然而,在近幾年特別是2006年,多家海外私募基金直接在中國大陸設立常駐辦公室。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止2006年底,有29家私募股權基金將辦公室設立在北京;23家私募股權基金在上海設立辦公室,深圳有2家。
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加上巨大而又穩定的市場消費潛力和日益改善的投資環境,使得私募股權基金對「中國戰略」日益重視,紛紛在中國大陸設立常駐辦公室,方便投資中國企業。
4、亞洲(包括中國大陸)私募股權基金募資活躍,可投資中國資金比例增加
2006年,海外私募股權機構紛紛加快了投資中國的戰略准備,有多支針對亞洲(包括中國大陸)的海外私募股權基金成功募集,其中對於投資中國的資金比例相比以前也大幅攀升。如凱雷成立第二支亞洲區(日本除外)的凱雷亞洲基金II,募集資金18.00億美元;安博凱(MBK PARTNERS)為旗下的北亞收購基金 (North Asia Buyout Fund) 成功籌得了15.60億美元以及中國渤海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60.8億元人民幣等。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06年12月,有40支可投資於中國大陸地區的亞洲私募股權基金成功募集,募集資金高達141.96億美元,下半年資金募集金額增長尤為迅猛,募集資金高達95.65億美元,比同年上半年募資金額增長106.5%。這充分表明中外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亞洲和中國市場的信心,充裕的資金也為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本基礎。
5、產業投資基金試點先行,本土機構爭相涉足私募股權基金行業
2006年中國出台的「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產業基金試點。今年首個中資產業基金試點-天津渤海產業基金獲得國家批准成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時間全國各地興起了一股申報產業基金試點的熱潮。據估計,中國目前有十餘家產業投資基金正在申報成立。
另一方面,今年多支由中國本土機構發起的私募股權基金也成功募集,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有6支由中國本土機構發起設立的私募股權基金(包括渤海產業基金)成功募集,募集金額達到15.17億美元,占整體募資金額的10.7%,平均每支本土基金的募資額達到2.53億美元。這與中國當前對產業投資基金的積極試點和本土機構設立私募股權基金的熱情息息相關。隨著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政策法律環境的不斷完善,2007年,中國大陸將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由本土機構發起設立的私募股權基金。
6、中國市場成為亞洲最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創新高
2006年,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大規模的投資案例頻頻見諸報端。高盛集團以私募股權形式投資25.8億美元購買中國工商銀行5.75%的股份成為本年度中國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事件。其他如蘇格蘭皇家銀行投資湖南瀏陽生物醫葯園,高盛聯合鼎輝競購雙匯發展,漢鼎亞太聯合德意志銀行旗下機構PREEF投資希爾頓中國區酒店,渣打、華平等投資綠城等大規模私募股權投資案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外私募股權基金共對129家大陸及大陸相關企業進行了投資,參與投資的私募股權機構數量達到75家,投資總額達到129.73億美元。
7、傳統行業領跑投資,房地產業最受青睞
2006年,傳統行業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重點領域,無論從投資案例數量還是投資金額方面來說,傳統行業的投資都排名第一。2006年1-12月傳統行業共發生73起私募股權投資案例,占年度投資案例總數的56.6%;該行業投資金額為65.13億美元,占年度總投資額的50.2%。
私募股權基金對傳統行業的投資中,中國的房地產業最受基金青睞。2006年,世貿房地產、上海復地、綠城中國、首創置業、陽光100等國內多家房地產企業紛紛獲得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06年12月,房地產行業共有31個私募股權投資案例,占傳統行業投資案例總數的42.4%,投資金額達30.37億美元,占傳統行業總投資金額的46.6%。
8、成長資本領舞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收購案例逐漸增多
在歐美發達的私募股權市場,並購投資往往占據了非常顯著的份額;而在中國的私募股權市場上,則是成長資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6年1-12月,屬於成長資本的投資共有66起,投資金額達28.57億美元,占年度投資案例總數的51.2%。
2004年5月,新橋資本收購深發展銀行是人們記憶中第一起外資收購基金成功收購中國企業案。到了2006年,這樣的案例更多的涌現出來,如CCMP收購武漢凱迪電力環保公司70.0%股權,PAG取得好孩子集團67.5%的控股股權,華平聯合中方合作夥伴收購山東中軒98%的股份,CVC 收購吉象木業85%股權等。據清客研究中心統計,截止12月底,私募股權基金收購未上市企業控制權案例達到12起,投入收購資金高達23.68億美元。
9、私募股權退出持續活躍態勢,回報良好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年度調查,共觀察到33起私募股權基金退出事件,如漢鼎亞太退出北京美大,華平退出亞信,3i退出分眾傳媒等案例均給私募股權基金帶來了良好的投資回報。
2006年,共有23家私募股權機構支持的企業實現IPO,退出活動十分活躍。
2006年,中國銀行相繼在香港主板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行上市前,引入了4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RBS China、亞洲金融私人有限公司、瑞士銀行以及亞洲開發銀行,分別投入30.48億美元、15.24億美元、4.92億美元和7,374萬美元。中行上市後,按A股發行價計算,這4家投資機構大約獲得2.6倍的投資回報。
2006年9月,邁瑞公司作為中國第一家在紐約交易所IPO的生物/醫葯企業,總計發行2,000萬股美國存托股份,上市前,邁瑞獲得高盛集團約2,780.47萬美元的注資。上市後,按照發行價計算,高盛獲得約4.4倍的投資回報。
良好的投資回報和中國退出環境的逐漸改善將加強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信心。預計在2007年,私募股權基金支持的企業IPO退出案例數將超過今年。
10、外資並購引發關注,經濟安全成關鍵詞
隨著近幾年國內法規、政策等方面發生變化,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的並購成為新的潮流。凱雷並購徐工,這起商業性質的案例在成為今年中國並購的關鍵詞,該案例會同幾起同樣倍受關注的外資並購事件在2006年引發了一場關於外資對產業的滲透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大討論。今年8月,商務部聯合國資委、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證監會和外管局正式發布《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對外資並購問題引發經濟安全問題作出回應,規定明確要求「今後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並取得實際控制權,涉及重點行業、存在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因素的,當事人應向商務部進行申報」。
目前外資並購占外商直接投資的比例並不大,據商務部統計,不超過7.0%。商務部稱,制定外資並購國內企業的規章並非限制引資,而是要繼續擴展利用外資的渠道。預計在2007年,由於全球資本流動性過剩,以及中國企業的良好投資價值,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的並購中國企業案例將繼續增加。
資料來源:清科創業投資研究中心
E. 天津渤海國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怎麼樣
天津渤海國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是2011-12-0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天津市河北區勝利路405-411號D區101室A。
天津渤海國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2010558641973X6,企業法人郭元慶,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天津渤海國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從事對未上市企業的投資,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投資以及相關咨詢服務。(以上經營范圍涉及行業許可的憑許可證件,在有效期限內經營,國家有專項專營規定的按規定辦理。)。
通過愛企查查看天津渤海國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F. 天津銀行上海分行7.8億票據案細節曝光,騙出的數十億元資金流向了哪
天津銀行的十億資金,都轉入禾和公司朱輝等人的銀行賬戶,由於這些資金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好處費”、“過橋費”等成本,所以第二部分的資金獲得的四億多元,基本上全部轉入了吉慶村鎮銀行,並且這些有的人還將這些錢用於炒股。
在2016年4月6日,張仲夏主動到公安局自首,最終揭露了這場是天津銀行損失7.8億元的流動資金的案件,張忠夏也以挪動資金罪和接收賄賂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沒收個人財產一百萬元,而李文亮等七人以詐騙罪和行賄罪,被判有期徒刑19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並罰款三百萬萬元。除了天津銀行這個案子以外,還有其他類似的案件,更加的嚴重,更加的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