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指數化投資理論

指數化投資理論

發布時間:2022-05-03 02:51:33

A. 請問什麼是指數型基金

指數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
美國是指數基金最發達的西方國家。先鋒集團率先於1976年在美國創造第一隻指數基金——先鋒500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的產生,美國證券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00種指數基金,而且每年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動的指數基金產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今在美國,指數基金類型不僅包括廣泛的美國權益指數基金、美國行業指數基金、全球和國際指數基金、債券指數基金,還包括成長型、杠桿型和反向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則是最新開發出的一種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的迅猛發展得益於該基金特有的上述優勢。2002年6月,在上證所推出上證180指數僅半年的時間,深交所也推出深證100指數。之後,國內第一隻指數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的面市,2003年初,又一隻緊密跟蹤上證180指數走勢的基金——天同上證180指數基金也上市發行。然而指數基金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為了規避系統風險及個股投資風險,中國的優化指數型基金採取了與國外指數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則。其差異主要表現為:國內優化指數型基金的管理人可以根據對指數走向的判斷,調整指數化的倉位,並且在主觀選股的過程中,運用調研與財務分析優勢,防止一些風險較大的個股進入投資組合。在指數化投資部分,基金興和、景福跟蹤上證A股綜合指數,基金普豐跟蹤深圳A股綜合指數。從該類基金的實際運作結果看,表現不盡如人意。探究其原因,不僅有中國證券市場本身的缺陷,也有基金公司操作上的原因。盡管如此,指數基金仍然成為眾多投資者喜愛的金融工具。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基金業的蓬勃發展,相信指數基金在中國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指數基金優點:
1、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小。
2、費率低。一般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率是1-1.5%,而指數基金是0.5-1.2%。
3、被動跟蹤指數個人理財計算器,非常直觀。也適合短期波段操作。
4、長期投資風險小、回報優。
指數基金缺點:
1、波動太大。對於短線操作來說,風險很大。
2、領漲但不抗跌。在任何市場下,指數基金都是高倉位的,無法通過基金經理的操作來規避股市的風險。
3、基金贖回的風險。如果想提前退出,要在低位賣出,容易虧損。
4、基金定投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效果差異很大。

B. 什麼叫指數分級基金

這種基金是一隻基於指數化投資的分級基金產品,其中分級份額內含杠桿機制,在市場上漲的時候有機會獲得超越指數的投資收益,屬於指數基金的創新品種。

指數分級基金操作策略

指數分級基金存在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不僅獨特的分級結構設計可以給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提供不同的投資策略,而且投資人還可以通過各級份額之間的交易,衍生出更多投資策略。

目前,指數分級基金有三個主流的操作策略,分別包括長期持有、波段操作和套利交易。

而除了長期持有,目前最主流的指數分級基金投資方式就是不同份額輪番投資、波段操作。

相較於前面兩類操作策略,分級基金的套利交易要復雜許多,並衍生出許多不同的投資方式。

具體來看,套利交易主要可分為六種,包括折溢價套利、股指期貨對沖風險套利、無風險(持有底倉對沖風險)折溢價套利、結合融資融券套利、結合ETF套利和期現套利。

(2)指數化投資理論擴展閱讀

投資注意事項

1、溢價率

基金價格的變動依據主要在於其凈值,只要基金的凈值在提升,那麼其價格就會上漲,把基金價格與基金凈值的比稱為溢價率,這個溢價率是需要關注的。

2、看指數分級基金的走勢

現在指數基金已經很多,像深成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50指數、300指數、中證100指數等等。由於指數所包含的成分股會有差異,所以在指數基金的選擇上面還需要有所側重。

比如本輪行情到目前為止藍籌權重股的走勢相對強勢,因此其所對應的分級基金漲幅就大一些。如果像前期的一波行情中中小盤個股的走勢相對強勢,所以對應的分級基金漲幅就大一些。

3、基金的流通性與期限

基金畢竟不是主要投資對象,因此很多基金的流通性嚴重不足。不會長期持有,所以必須考慮流通性,特別是對於大額投資者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C. 指數基金 是什麼意思啊

指數來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源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指數基金有四種類型

  1. 封閉式指數基金。 它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但是不能申購、贖回;

  2. 一般的開放式指數基金。它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但可以申購、贖回;

  3. 指數型ETF基金。ETF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但申購、贖回採用組合證券的形式;

  4. 指數型LOF基金。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


(3)指數化投資理論擴展閱讀

市場上指數基金越來越多,選擇難度越來越大,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最需要重視的有兩點

  1. 選擇跟蹤成長性較好的指數的基金,找到這樣的指數的難度不亞於選股票;

  2. 選擇投資跟蹤誤差較小的指數基金,跟蹤誤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越強,投資者更能實現獲得指數收益率的目標。



參考資料

網路:指數基金

D. 指數型消極投資策略有哪些

樓主你好,現在市場上利息基本在1.5%-2%之間,股票配資是沒有區域限制的。掘墓鞭屍

E. 什麼是指數基金/

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兼具股票、開放式指數基金及封閉式指數基金的專優勢和特色,是一屬種高效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策略類型豐富。
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F. 指數基金的指數是什麼意思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投資服務機構Portfolio Solutions和Betterment曾經發布研究報告,分析持有10種資產的投資組合在1997年至2012年間的表現。結果發現,指數基金投資在82%到90%的情況下,表現好於主動管理投資。

編制原理
指數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指數基金根據有關股票市場指數的分布投資股票,以令其基金回報率與市場指數的回報率接近。運作上,它比其他開放式基金具有更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延遲納稅、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從長期來看,指數投資業績甚至優於其他基金。
指數基金優點
1、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小。
2、費率低。一般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率是1-1.5%,而指數基金是0.5-1.2%。
3、被動跟蹤指數個人理財計算器,非常直觀。也適合短期波段操作。
4、長期投資風險小、回報優。

指數基金缺點
1、波動太大。對於短線操作來說,風險很大。
2、領漲但不抗跌。在任何市場下,指數基金都是高倉位的,無法通過基金經理的操作來規避股市的風險。
3、基金贖回的風險。如果想提前退出,要在低位賣出,容易虧損。
4、基金定投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效果差異很大。
以上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G. 什麼是指數化證券組合

指數化證券組合模擬某種市場指數。信奉有效市場理論的機構投資者通常會傾向於這種組合,以求獲得市場平均的收益水平。根據模擬指數的不同,指數化證券組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模擬內涵廣大的市場指數,這屬於常見的被動投資管理;另一類模擬某種專業化的指數,如道·瓊斯公共事業指數,這種組合不屬於被動管理之列。

H. 用市場均衡理論回答如何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現代金融市場理論主要包括相輔相成的四大理論體系,即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有效市場理論、資本結構理論以及方興未艾的行為金融理論。

一、資本資產定價理論

在金融市場中,幾乎所有的金融資產都是風險資產。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追求投資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在同等風險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是在同等收益水平下的風險最小化。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研究的是風險資產的均衡市場價格問題。該理論認為,投資者只能通過改變風險偏好來影響風險溢價,即「只能通過承擔更大的風險來謀求更高收益」。

CAPM理論為消極投資戰略——指數化投資提供了理論依據,而且也為評價基金經理的業績提供了參照系。CAPM理論在假設前提上的局限性導致了實證的失效,這也為行為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理論空間。其在假設上的非現實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市場投資組合的不完全性。由於信息不對稱和經濟主體對理性預期的偏離,各個投資者不可能達到一致的市場組合。第二是市場不完全導致的交易成本。在一個完全的資本市場中,追求投資者效用最大化的投資者是完全理性的,不存在稅收和政府管制等交易成本,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市場結構處於完全競爭狀態,信息是完全對稱的,且經濟主體可以無成本地擁有信息,金融資產是完全可分的。然而,現實的金融市場並不是無摩擦的,而是存在各種各樣的交易成本,如證券借貸限制、買空賣空限制和稅收等。第三是該理論僅從靜態的角度研究資產定價問題,且決定資產價格的因素也過於簡單。從發展的角度,需要加入多因素跨期博弈模型來研究投資組合的動態變動。

二、有效市場理論

有效市場理論主要研究信息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其影響路徑包括信息量大小和信息傳播速度兩方面得到內容。如果資本市場是競爭性的和有效率的,則投資的預期收益應等於資本的機會成本。如果在一個證券市場中,證券價格完全反應了所有可能獲得或利用的信息,每一種證券的價格永遠等於其投資價值,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市場。

羅伯茨於1959年首次提出用於描述信息類型的術語。當信息集從最小的信息集依次擴展到最大的信息集時,資本市場也就相應地從弱勢有效市場逐步過渡到強勢有效市場。

1、弱勢有效市場假說

該類有效市場假說是指信息集包括了過去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說,當前價格完全反應了過去的信息,價格的任何變動都是對新信息的反應,而不是對過去已有信息的反應。因此,掌握了過去的信息(如過去的價格和交易量信息)並不能預測未來的價格變動。

2、半強勢有效市場假說

該類有效市場假說是指當前的證券價格不僅反映了歷史價格包含的所有信息,而且反應了所有有關證券的能公開獲得的信息。歷史價格信息和能獲得的公開信息就構成半強勢有效市場假說的信息集。在半強勢有效市場假說下,信息對

證券價格的影響是瞬時完成的。對普通股來說,與收益和紅利有關的信息能迅速體現在證券價格中。因此,在半強勢有效市場中,投資者無法憑借可公開獲得的信息獲取超額收益。

3、強勢有效市場假說

該類有效市場假說是有效市場假說的一種極端或理想的情況。在強勢有效市場中,投資者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均反映在證券價格上。任何信息,包括私人或內幕信息,都無助於投資者獲得超額收益。

有效市場理論的缺陷:有效市場理論的成立主要依賴於理性投資者假設、隨機交易假設、有效套利假設這三個逐漸放鬆的根本性的假定之上,然而這三個假設條件與現實往往有較大的出入。另外,該理論還面臨體檢方法的挑戰,而且實證表明現實市場存在著與有效市場理論相悖的現象。

三、資本結構理論

所有權資本和債權資本的構成比例稱為資本結構。資本結構理論研究的是企業最優負債比率問題,即企業所有權資本和債權資本的最優比例,以使公司價值最大化。從理論演進的歷史來看,經濟學家研究資本結構的視角是從交易成本、企業契約關系和信息經濟學來依次展開的。

1、資本機構的交易成本理論

對企業來說,通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獲得的資本可分為所有權資本和債權資本。所有權資本,即企業利用發行股票和保留利潤形成的資本。債權資本,即企業利用發行債券和銀行借貸等方式形成的資本。不同形式的資本和構成比例稱為資本結構。

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合作發表了《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和投資理論》一文。開創了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來研究資本結構的先河,應用套利理論證明了公司市場價值與資本結構無關,提出了眾所周知的「不相關定理」,又稱「MM定理」。

「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無論以負債籌資還是以權益資本籌資都不影響企業的市場總價值。企業如果偏好債務籌資,債務比例相應上升,企業的風險隨之增大,進而反應到股票的價格上,股票價格就會下降。也就是說,企業從債務籌資上得到的好處會被股票價格的下跌所抵消,從而導致企業的總價值保持不變。企業以不同的方式籌資只是改變了企業的總價值和債權者之間分割的比例,而不改變企業價值的總額。

閱讀全文

與指數化投資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