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未來幾年中國的發展方向
中國未來職業發展趨勢展望
21世紀中國急需的人才
專家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行了分析和預測,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產業機構將發生根本的變化。未來10年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的行業和急需的人才主要有: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開發與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機電一體化、農業科技、環境保護技術、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工商與國際經貿、律師等
方面的人才。
在未來10年中,我國科學技術方面有重大發展潛力的領域有:
(1)、生物技術。生物技術主要是基因工程、蛋白質合成工程以及生物製品開發為核心的研究領域,將對二十一世界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生物技術的發展將使人類從根本上解決威脅人類的疾病,改善人類的生產、生活、甚至人類未來的命運。
(2)、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技術,該領域的主要技術包括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在1998年至2000年兩年的時間里,以計算機技術和國際互聯網技術在世界各國得到迅速發展,以這些技術為主的公司和企業在這兩年的時間里,技術和資產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代表高技術發展的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和計算機、互聯網的股票價格成倍上漲,香港和國內的網路股票和從事計算機生產和經營的股票也大幅度上漲。盡管2000年下半年至今,代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股票大幅度回落。但是,從信息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看,信息技術在未來的科學技術領域仍將飛速發展,並逐漸將當前知識經濟中存在的「泡沫」不斷平息,使信息技術真正引導世界經濟與技術發展的潮流。
(3)、新材料科學領域。材料科學是與人們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發展密切相關的應用科學領域。人類生產生活中需要各種特殊的高性能的材料,如工業和高科技領域需要的各種合金材料,超導材料,用於製造各種晶元的半導體材料,生活中的各種高分子合成材料(用於服裝、洗滌用品、美容保健品等),最近成為新材料技術熱點的納米技術,這些新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高技術產品,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和效率。在未來發展中,新材料科學將仍成為科技發展的主導領域。
(4)、新能源及相應技術開發領域。作為傳統能源的石油、天然氣、煤碳等能源用盡的時候,而人類生產生活的主導能源仍是這些能源,人類將無法生存。在未來的發展中,人類必須尋找新的能源替代這些即將耗盡的能源。其中,核聚變能、太陽能、海洋能源、風能、水電能源等將成為未來能源開發的主導領域,並在此基礎上,尋找和開發新的能源。
(5)、空間技術。二十一世紀將是人類開發外太空的時代,空間技術的發展將為人類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提供技術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太空的利用也越來越多,效率也不斷提高,如遍布於地球外層空間的用於通訊、軍事、地理遙感、天氣觀測、天文觀測等領域各種衛星,用於做各種材料合成實驗、科學實驗和太空中轉站的太空站,在地球以外空間進行空間探索的宇宙飛船,等等。在未來的發展中,人類還將對太空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如建立太陽能太空發電站、在太空建立人類居住的太空城、開發外太空的行星、天然衛星、小行星等天體上的礦物資源和能源等,這一切都需要先進的空間技術支持。
(6)、海洋技術與海洋資源開發。海洋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庫,它是人類的食品和原材料的重要來源,而目前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是非常有限的,對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將對人類社會經濟與技術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專家預測,上述六個領域的技術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可以形成九大科技產業,這些產業包括:生物工程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光電子信息產業、智能機械產業、軟體產業、新材料開發與製造產業、核能與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產業、空間技術與開發產業、海洋技術與開發產業。
21世紀中國社會的主導職業
我國的人事管理機構根據全國各類專業協會的有關統計資料,對我國未來急需人才進行了分析和預測。分析結果認為,我國未來世紀的主導職業包括:會計、計算機、軟體開發、環保、健康與保健醫葯、咨詢服務、保險、法律、老年醫學、服務、公關與服務、市場營銷、生命科學、咨詢與社會工作、旅遊管理與服務、人力資源管理等十六個行業。這十六中職業的基本情況及相關專業如下:
⑴、會計類職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財務管理規范化,社會上的各中企業事業單位對會計的需求也大大提高,會計也將成為各行業中的一個熱門專業,社會地位和收入也較高。該行業的從業者應具有助理會計師、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等不同職稱或專業資格認證的專業人才,一般需要具有會計專業、財經專業、統計學專業等專業的學歷或學位,並通過國家的各等級的會計師資格考試,達到會計師上崗的各種資格證書。
⑵、計算機技術類。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計算機硬體、軟體的開發、應用和維護成為社會各行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配置部分計算機技術人員從事計算機軟硬體方面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因此,在各行業(如銀行、醫院、政府部門、企業等)對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待遇也比較優厚,這些行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包括計算機硬體工程師、程序員、網路管理員、系統維護專家、及資料庫管理人員等,這些專業人員一般需要獲得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子技術或相關專業的學歷或學位。
⑶、計算機軟體開發類。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促進了計算機軟體業的飛速發展,軟體開發成為計算機行業的重要開發領域,軟體設計專家成為軟體開發業熱門人才。軟體開發專家主要從事操作系統、開發工具、應用軟體等計算機軟體的開發工作,要求具有計算機軟體專業或相關專業的學歷或學位,並具有一定的軟體開發經驗。這項職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將成為社會上的高技術和高待遇的職業。
⑷、環境保護類。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和國家與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社會對環境保護類專業的人才需求將呈直線上升趨勢。環境保護具體包括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治理(環境工程)、和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環境科學、地理學、生物學、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⑸、中醫和健康醫學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健康狀況也越來越關注,健康醫學也應運而生,醫用保健品的市場也越來越大,中醫學和健康醫學成為一個受大眾關注的領域。由於西醫對一些疑難病症的療效不大,而中醫在辨證治療和整體治療方面具有獨到之處,而且與當今的生物制葯領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社會對中醫師和健康醫學人才的需求量將逐漸增加。通常這方面職業從業者需要獲得生物醫學或中醫學專業方面的學歷或學位。
⑹、咨詢服務類。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膨脹的社會,信息獲取已經成為科學技術發展和商業運作的關鍵環節。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和專門化促進了信息咨詢和相關咨詢行業的發展,並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一個主導職業。目前社會上的咨詢行業有企業咨詢、心理咨詢、信息咨詢(包括各種信息服務咨詢)、教育咨詢等等。從事咨詢業需要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信息科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學歷或學位。
⑺、保險類。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和各種不可預期的因素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這就需要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促進了保險業的發展,保險業的發展將人們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社會對保險業務員、管理人員、精算師和索賠估價員需要也不斷提高,待遇也高於一般的職業。一般從事保險業的人員需要具有保險專業、金融專業、經濟類專業、管理類專業的學歷或學位。
⑻、法律類。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法律法規也不斷健全和完善,國家頒布的各種法律法規將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細,一般的老百姓對眾多的法律條文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從事司法工作的政府機構(如法院、檢察院)也需要高素質、高學歷的法律人才。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法律咨詢和處理各種刑事和民事案件,律師在社會上的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律師行業將成為一個高智力高社會地位和高收入的職業。從事律師行業需要具有法律或其他任何專業領域的學歷或學位,並獲得國家的律師資格證書。
⑼、老年醫學類。人口老齡化是全世界和我國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老年人的醫療、社會保障、心理問題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如何解決這樣一個龐大群體上述方面的需求成為一個重要的、急待解決的問題。其中老年醫療和保健是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從事老年醫學方面職業的社會需求也將大大提高。社會將急需醫學、老年醫學、健康保健和護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從事老年人醫療保健事業。如此大的社會需求也將為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同時也將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做出貢獻。
⑽、家庭護理和服務類。社會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使家庭成員的壓力加大,照顧病人、老人和孩子成為年輕和中年父母的沉重負擔,家庭護理的需求量也因此大大提高。相關的熱門人才為幼兒教師和家庭服務人員,這類人員通常不需要很高的學歷。但是,對於這個行業的管理者,則需要具備社會服務、管理學等方面的學歷或學位的專門人才。
⑾、專業公關類。公關和企業形象設計對一個公司或企業的發展是至觀重要的,公關行業因此成為極有發展有前景的職業,該職業的從業者一般需要獲得公共關系學、社會服務類專業、經濟貿易類專業、管理類專業的學位,並具有相關的工作經驗。
⑿、市場營銷類。市場營銷對企業產品銷售公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當今和未來社會發展中,產品的獨立承銷商和銷售網路的建立將成為企業運作的主要形式。這些承銷商和銷售網路同時負責為公司進行廣告宣傳和相應的技術或銷售服務。證券及金融業、通訊、醫療器械、計算機與網路設備、一般的商業機構(如商場)等以經營商品或某一產品的企業或公司均需要市場營銷方面的人才。從事這方面的人員一般需要具有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經濟類專業的學歷或學位。
⒀、生物化學和生物技術類。生物化學和生物技術是近些年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開發的一個熱門領域,該領域在生物制葯、保健品開發、治療疑難病症的葯品的研製、人工蛋白質的合成等方面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的新葯重要是生物化學家與生物技術專家開發出來的,並對治療和預防疾病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該領域的從業者一般需要具有生物化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的學位。
⒁、心理學類。我國已經將心理學列為二十一世紀重點發展的十幾個學科之一。自1997年起,國家教育部在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重點院校建立了心理學理科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基地。此後,國家在心理學領域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心理科學也逐漸成為一個受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專業,在社會各行業中的需求也不斷量也不斷提高。如從事市場研究、人力資源開發、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學習障礙的矯正、教育、心理學研究、人機交互作用的研究等等均需要大量的心理學人才。在中國,心理學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也得到國家政府部門、社會各行業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並在社會的各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從事心理學方面的職業需要獲得心理學專業或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位。
⒂、旅遊類。人們收入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戶外娛樂、休閑和旅遊活動經濟和時間上的投入也逐漸增加,並促使旅遊業迅速發展。旅遊業是投入少收益高的行業,獲取的利潤較為豐厚,在21世紀旅遊業將迅速發展。人們在旅遊方面的消費也將大幅度提高,隨之對旅遊代理公司的需求也將大幅度增加,同時也將帶動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如航空公司、計程車公司、客輪公司、商業、賓館和餐飲業等。旅遊業的發展將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旅遊業也將成為國家重點開發的產業之一。該職業的從業者一般需要具有旅遊管理或管理學、地理學或相關專業的學位或學歷。
⒃、人力資源類。未來社會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人才誰將在激烈的競爭中擁有立足之地。在近幾年的發展中,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企業,都建立了專門負責招聘人才的人事機構或人力資源部。其職能已不再是傳統的人才的檔案管理,其主要的職能是招聘和培訓員工,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開發人力資源的潛力,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人力資源管理也因此倍受企事業單位的重視,並成為政府機構和企業的重要職能機構。如國家人事部考試中心有專門負責公務員和企業力資源開發方面的中心,在國內的企事業單位人才選拔和安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開發了一系列人才選拔方面的工具。在國內的新興的大型企業和國外的大公司中也都設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企業和公司的各級人才的選拔和員工培訓。如國內北大方正和聯想公司,國外的IBM、NOKIE、MOTOROLA等著名的公司均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和人力資源專家。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對人力資源專家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大。從事這方面職業需要具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學歷或學位。
21世紀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根據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預測,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也在發生變化。某些行業社會需求加大促進了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據有關專家的預測,21世紀巨大發展潛力的行業主要有:
1、網路信息咨詢與服務業。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對網路信息的依賴也越來越大,網路信息服務也成為社會上的一個重要的行業。這個行業包含了網上購物、商業信息服務、廣告媒體服務、技術信息咨詢與服務等等。
2、房地產開發業。隨著住房政策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房地產開發業成為一個繁榮興旺的行業,購房也成為每個家庭的一件頭等大事,房地產開發業也因此面臨無限的商機,並因此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房地產開發、咨詢、銷售業務、物業管理、租借、二手房轉讓行業的迅速發展。房地產開發具有巨大的市場,也具有較高的利潤匯報,因此,成為眾多房地產投資者的青睞。
3、社會保險業。隨著國家經濟的進步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的安全防護意識也不斷提高,保險意識越來越強。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都意識到了花少量投入,保證家庭財務和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保險業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4、家用汽車製造業。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家庭對汽車的需求量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個人對家用汽車的需求將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上升,給家用汽車製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商家也將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同時,家用汽車市場的發展還將帶動汽車配件、維修以及相關的技術產品生產業等行業的發展。
5、郵政與電訊業。在當今的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人們對信息傳遞快接性、同步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相關通訊產品(如電話、手機、傳真機)以及通訊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中國的電話與行動電話人均擁有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通訊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這將給通訊業帶來新的機遇和豐厚利潤。
6、老年醫療保健品業。專家預測到200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1.3億左右,中國也隨之步入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帶來很多醫療、保健、社區服務等方面的需求的增加。因此,從事老年人保養品、葯品、生活必需品、社區服務等將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並形成一個獨特的產業。
7、婦女兒童用品業。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女性朋友和兒童對服裝、化妝品、洗滌用品以及她(他)們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些用品上的投入也比較高,並帶動相關的產業的迅速發展,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這一行業的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8、旅遊休閑及相關產業。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節假日數量的增多,外出旅遊休閑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們旅遊休閑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不僅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同時也代用了服務業、運動產品、體育場館、旅行社、旅遊產品等行業的繁榮發展,形成了一個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產業。
9、建築與裝潢業。國內城市的居民住房的商品化,帶動了裝修業的發展,室內裝飾產品和裝修工程承包業成為一個獲利豐厚的行業。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表明,當前城市居民裝修住房的投入大約在2-5萬元左右不等,並促進了裝飾材料業的發展。
10、餐飲、娛樂與服務業。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對快餐業的需求增加。雖然國外的西式快餐業在中國迅速發展,但是,西餐式的快餐業更多地是針對兒童市場。對於中國人來說,更習慣於中國式的快餐,因此中式快餐業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將佔有重要的地位。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新浪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准。
Ⅱ tio2是什麼品牌
鈦白粉 編輯詞條 添加義項名
B 添加義項
?
鈦白粉學名為二氧化鈦( Titanium Dioxide),它是一種染料及顏料,其分子式為TiO2,分子量為79.8658。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鈦白粉
外文名稱
titanium oxide
學名
二氧化鈦
主要成份
二氧化鈦(tiO2)的白色顏料
分子式
TiO2
分子量
79.8658
折射率
2.76~2.55
莫氏硬度
6-7、5.5-6
電容率
114~31
目錄
1分子結構
2基本信息
3主要特徵
4物性數據
5主要用途
6行業現狀
7安全信息
8系統編號
9出口量
10產能
折疊編輯本段分子結構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鈦白粉
英文名稱:Titanium(IV) oxide
中文別名:C.I.顏料白6;鈦白粉;鈦白;鈦酸桿;二氧化鈦;鈦糖;鈦酐;二氧化鈦(IV);金紅石;銳鈦礦;鈦白顏料0-520;二氧化鈦;氧化鈦(IV);鈦白粉(納米級);二氧化鈦(納米級)
英文別名:C.I. 77891; C.I. Pigment White 6; Titanium dioxide; Titanium Dioxide Anatase; Titanium Oxide; Titania; Titanium (IV) dioxide; Rutile; dioxotitanium
CAS號:13463-67-7;1317-80-2;1317-70-0
MDL:MFCD00011269[1]
分子式:TiO2
分子量:79.8658
(1)技術壁壘
目前美國杜邦、美禮聯和科美基三家公司掌握著先進的二氧化鈦氯化法生產技術,並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利用傳統的硫酸法生產二氧化鈦在實際生產中也需要大量的專有技術、技術訣竅和操作經驗,對准備進入該行業企業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資本規模
二氧化鈦工業是相對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新建一座採用硫酸法工藝的工廠,如達到經濟規模,一般估計建設資金將達到 1.2 億左右,建設同等規模的採用氯化法工藝的工廠,建設資金投入量更大;由於技術積累和操作經驗對正常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建成投產後仍有一段相當長的達產達標過程,對運營資金提出了很高要求。對准備進入本行業的投資者來說,須擁有較大的資本規模和資金籌措能力。
(3)產業政策的要求
[2]在氯化法技術國外封鎖、國內尚未完全掌握、不具備推廣應用的情況下,投資硫酸法二氧化鈦,如產品達不到國際標准、廢酸和亞鐵不能綜合利用、環保不能達標排放,國家產業政策予以限制,新建項目,禁止投資。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核准或備案,各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土地管理、城市規劃和建設、環境保護、質檢、消防、海關、工商等部門不得辦理有關手續。凡違反規定進行投融資建設的,要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9、10月鈦白粉需求旺季即將結束,鈦白粉價格年內再次上調的可能性不大,國內鈦白粉價格在目前1.3~1.4萬/噸的位置走平。
海關公布9月鈦白粉進出口數據,鈦白粉當月出口4.91萬噸,同比增長26.92%,環比增長4.38%;1-9月鈦白粉累計出口42.47萬噸,同比增長45.45%.9月鈦白粉進口量為1.85萬噸,同比減少2.12%,環比減少11.03%,1-9月鈦白粉累計進口15.38萬噸,同比增加7.1%.
簡評
鈦白粉出口持續向好,9月出口數量環比回升
繼8月鈦白粉出口數量高位盤整後,9月鈦白粉出口數量環比回升,鈦白粉出口重拾升勢。從出口分國別來看,排名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印度、美國,分別出口6365噸、4635噸、4553噸,我國鈦白粉出口到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繼續保持旺盛,出口到美國的鈦白粉數量也重拾升勢,環比增長37.35%、同比增長33.82%.整體來看,我國鈦白粉出口局面依舊向好。
去年下半年出口基數高,鈦白粉累計出口增速略有回落
其實,鈦白粉出口向好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顯現,去年下半年月平均出口數量為3.79萬噸,較上半年2.93萬噸增長29.38%,正是由於去年下半年出口基數較高,從而導致今年1-9月份鈦白粉出口增速出現回落,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鈦白粉出口數量增長仍將持續,但增速還會進一步回落。
全球鈦白粉產能向國內轉移,鈦白粉出口長期向好
智研咨詢隨著國外產能的收縮以及國內鈦白粉品質的提升,我國鈦白粉出口長期向好趨勢將不會改變。上市鈦白粉龍頭佰利聯與國際鈦白粉巨頭亨斯邁簽訂的《TR52出售協議》也反映出全球鈦白粉產能向中國轉移的信號。
鈦白粉行情仍將繼續,繼續推薦高彈性品種
今年年初以來,國際鈦白粉巨頭相繼提價,同時國內鈦白粉龍頭今年也已6次上調鈦白粉價格。但隨著明年需求旺季的到來,鈦白粉行情仍將繼續,特別是隨著我國房地產政策的放開,房地產銷售市場又進入新一輪回暖周期,隨著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釋放,將直接拉動我國鈦白粉消費增長。同時鈦白粉行業還有環保趨嚴的長期約束,環保將加速行業內產能整合,促進競爭優勢向龍頭企業集中。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特徵
金紅石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TiO2,Ti60%,有時含Fe、Nb、Ta、Cr、Sn等;其名稱來源:Rutlle一字;來自拉丁語Rutilus,指紅色(Red),象徵著金紅石的顏色。
其主要特徵為:以其四方柱形、雙晶、顏色為鑒定特徵;可以和錫石(cassitoritc)區別;不溶於酸類,加入碳酸鈉予以燒熔,則可溶解於硅酸,若再加入過氧化氫,可使溶液變為黃色。
因為形成於高溫條件下,主要產於變質岩系的含金紅石石英脈中和偉晶岩脈中。此外,在火成岩中作為副礦物出現,也常呈粒狀見於片麻岩中;金紅石由於其化學穩定性大,在岩石風化後常轉入砂礦。
金紅石作為副礦物產於花崗岩、偉晶岩、片麻岩、雲母片岩和榴輝岩等岩石中,也以碎屑或砂礦形式分布於沉積岩或沉積物中。金紅石主要用於提取鈦和製造白色顏料。[4]
折疊編輯本段物性數據
白色粉末。
質地柔軟的無嗅無味的白色粉末,遮蓋力和著色力強,溶點1560~1580℃。不溶於水、稀無機酸、有機溶劑、油,微溶於鹼,溶於濃硫酸。 遇熱變黃色,冷卻後又變白色。金紅石型(R型)密度4.26g/cm3,折射率2.72。R型鈦白粉具有較好的耐氣候性、耐水性和不易變黃的特點,但白度稍差。銳鈦型(A型)密度3.84g/cm3,折射率2.55。A型鈦白粉耐光性差,不耐風化,但白度較好。近年來發現納米級超微細二氧化鈦(通常為10~50 nm)具有半導體性質,並且具有高穩定性、高透明性、高活性和高分散性,無毒性和顏色效應。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用途
用於油漆、油墨、塑料、橡膠、造紙、化纖等行業;用於電焊條,提煉鈦和製造鈦白粉鈦白粉(納米級)廣泛應用於功能陶瓷、催化劑、化妝品和光敏材料等白色無機顏料。是白色顏料中著色力最強的一種,具有優良的遮蓋力和著色牢度,適用於不透明的白色製品。金紅石型特別適用於室外使用的塑料製品,可賦予製品良好的光穩定性。銳鈦型主要用於室內使用製品,但略帶藍光,白度高、遮蓋力大、著色力強且分散性較好。鈦白粉廣泛用作油漆、紙張、橡膠、塑料、搪瓷、玻璃、化妝品、油墨、水彩和油彩的顏料,還可用於冶金、無線電、陶瓷、電焊條
折疊編輯本段行業現狀
鈦白粉是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原料,廣泛應用於塗料、塑料、造紙、印刷油墨、化纖、橡膠、化妝品、陶瓷、搪瓷、電子、食品和醫葯等工業,其中塗料佔比最大,約60%。而在塗料產品中消耗鈦白粉最多的是建築塗料,占塗料使用量60%。由於房地產對塗料市場的影響滯後期約為1年,因為2013年房地產市場的火熱將使得鈦白粉的需求在2014年迎來高峰。
塗料產品中,建築塗料消耗鈦白粉最多,其次是汽車、輪船、鐵路車輛等交通設備。由此可見,建築塗料的消費直接影響到鈦白粉的需求,而建築塗料的消費與房地產行業聯系非常緊密。據相關統計顯示,房地產行業對建築塗料市場的影響滯後1年左右,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可以作為鈦白粉需求量的先行指標。房地產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風向標,直接影響到產業鏈相關產品的需求,此外我國商品房從簽約銷售到裝修的時間間隔在1年左右,因此商品房的期房銷售指標更能夠准確的反映出房地產行業對鈦白粉市場需求的影響。
《2015-2020年中國鈦白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由於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的實施,房地產銷售放緩。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房地產期房銷售量為8.5萬億元,環比增速2.4%,較2011年6.5%的增速下降4.1%。而2013年我國塗料製造行業的銷售收入為為3416億元,環比增速為9.5%。
折疊編輯本段安全信息
折疊風險術語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膚接觸及吞食有害。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折疊安全術語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折疊編輯本段系統編號
CAS號:13463-67-7;1317-80-2;1317-70-0
EINECS號:236-675-5;257-372-4;215-280-1
折疊編輯本段出口量
2014年5月我國鈦白粉進口量為16422.314噸,同比減少18.78%,環比減少13.30%;2014年5月我國鈦白粉出口51190.688噸,同比增加54.93%,環比減少2.54%。2014年1-5月鈦白總出口225330.1噸,同比增長57.37%。[3]
折疊編輯本段產能
鈦白粉是一種白色無機填料,根據其結晶形態可分為銳鈦型鈦白粉和金紅石型鈦白粉,主要用於塗料、塑料、造紙、油墨、其它(含化妝品、化纖、電子、陶瓷、搪瓷、焊條、合金、玻璃等)行業。造紙行業是鈦白粉第三大應用領域,在紙張中加入鈦白粉,可使紙張具有較好的白度,光澤好,強度高,薄而光滑,印刷時不穿透,質量輕。銳鈦型鈦白粉通常可起到熒光增白劑的作用,增加紙張的白度;金紅石型鈦白粉一般用於層壓紙,可滿足耐光、耐熱的要求。
隨著建築、塗料、汽車、塑料、造紙等行業的發展,鈦白粉需求過去十年間快速增長。1999-2012 年,我國鈦白粉產量從24.8 萬噸增長至188.6 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16.9%,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鈦白粉消費國。然而2011、2012 年至今,鈦白粉需求和下遊行業的增長正在逐步放緩,2013年以來下滑態勢更加明顯,2013 年前5 月鈦白粉下游主要產業塗料、塑料、造紙行業產量的增長已分別降至5.4%、7.5%和0.5%。
2010 年以來新增產能的大規模投放,使得國內鈦白粉行業處於嚴重的供過於求狀態。截至2012 年,國內總產能已達290 萬噸,過剩產能約為100 萬噸。目前全國鈦白粉在建項目產能合計131 萬噸,若這些項目全部按期竣工投產,預計2015 年行業總產能將達到420 萬噸。需求方面,假設按年均15%增速計算,到2015 年需求量也僅為290 萬噸。2013年以來,國內鈦白粉價格持續走低,我們判斷在需求不振、供給顯著過剩的狀態下,未來價格將維持弱勢。
Ⅲ 今年政府為什麼要出台取消鋼材出口退稅
鋼鐵行業的朋友,這兩天被:「重磅!財政部宣布取消146個鋼鐵出口退稅!」刷屏了!!!中國為何取消146個鋼鐵產品出口退稅? 影響有多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事情.
周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21年5月1日起,調整部分鋼鐵產品關稅。其中,對生鐵、粗鋼、再生鋼鐵原料、鉻鐵等產品實行零進口暫定稅率;適當提高硅鐵、鉻鐵、高純生鐵等產品的出口關稅,調整後分別實行25%出口稅率、20%出口暫定稅率、15%出口暫定稅率。
上述調整措施,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擴大鋼鐵資源進口,支持國內壓減粗鋼產量,引導鋼鐵行業降低能源消耗總量,促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此外,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5月1日起,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其中包含高速鋼絲、硅錳鋼絲、鋼鐵制魚尾板、鋼軌墊板等。
此前,有分析表示,為了彌補國內粗鋼產量下滑帶來的供給缺口,國家可能取消部分鋼材品種的出口退稅政策,影響鋼材出口。
從投資邏輯上看,壓減粗鋼產量,利多鋼材、利空原材料、鋼廠的利潤會回升。
取消出口退稅的鋼鐵產品清單
1、取消部分鋼材13%出口退稅,減少鋼材出口,冷軋鍍鋅卷沒取消
1)螺紋、熱卷、中寬頻全部取消13%退稅;
2)冷卷和鍍鋅卷沒取消,保持13%退稅,而冷軋切板、0.5以上鍍錫馬口鐵、部分鍍鋅二次加工材取消退稅;
3)窄帶鋼和鋼坯原先也沒有出口退稅。
2、取消生鐵粗鋼進口關稅,鼓勵進口
鋼坯2%、廢鋼2%、直接還原鐵2%、生鐵1%等進口關稅全部取消。
3、生鐵和鐵合金出口關稅提高5%,限制出口。
關稅緣何調整?
公開資料顯示,當前我國鋼材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東南亞和非洲,其中,普通鋼材佔了絕大部分。而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國鋼材出口可能會明顯收緊。不久前,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就曾提醒,鋼鐵等高耗能行業重在滿足國內需求。
此前工信部曾多次提及要堅決壓降鋼鐵產量,並提出將從四個方面促進鋼鐵產量的壓減,包括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推進鋼鐵行業的兼並重組、堅決壓縮鋼鐵產量。自2020年12月以來,工信部多次在重要會議上提及,鋼鐵行業壓減產量是落實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將鋼鐵行業列為2030年實現碳達峰的重點行業。
從一季度出口情況來看,3月份單月創下近三年新高至754萬噸,同比大增16.4%;2021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至1768.2萬噸,同比增長23.8%。
一季度進口方面,3月單月我國進口鋼材132.2萬噸,同比增16%;一季度總進口371.8萬噸,同比增17%。
實際上,受去年疫情影響,海外各國鋼鐵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創,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期間全球除中國外影響粗鋼產量約2500萬噸,這部分缺口在全球復工復產後,雖然有部分補空,但實際需求缺口仍然較大,導致全球鋼鐵價格自去年11月份開始持續上漲。
數據顯示,當前螺紋鋼已創下10年新高,截至4月28日下午收市,上期所上市的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報收5358元/噸,周一曾一度上漲至5475元/噸,創10年新高。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高達28.3%。
鋼企一季報大面積預喜
鋼材價格持續上漲,也帶到了上市鋼企業績大增。數據顯示,鋼鐵行業共計37家公司,截止4月28日收盤,已有15家對Q1業績進行了預告,除常寶股份外,其餘給出預告的公司業績均為預增,且絕大多數鋼企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翻倍。
華菱鋼鐵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業績快報顯示,一季度華菱鋼鐵實現營業總收入386.46億元,同比增長63.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4億元,同比增長81.06%,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創季度歷史最好水平。華菱鋼鐵盈利高增長並非孤例,此前重慶鋼鐵、南鋼股份等多家鋼鐵企業公布的一季報業績快報均顯示出巨幅增長,增幅較大的如重慶鋼鐵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59倍,同比增幅較小的也達80%到90%不等,凈利潤普遍數倍增長,鋼鐵企業的一季度業績不僅遠超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一季度,也超過2019年同期。
多數鋼企表示,2021年一季度,受宏觀經濟復甦影響,鋼鐵產品下遊行業需求增加,同時原料價格上漲也推動鋼材價格上升,行業景氣度提升是業績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認為,從3月海外鋼鐵生產來看,日均鐵水環比減少,日均粗鋼回升放緩,海外鋼鐵供給整體放緩。3月國內進口鐵礦石同比增加18.85%,原料端供需延續改善態勢。上周三大產品噸鋼毛利環比增加,熱軋和冷軋產品盈利延續高位。整體看來,在穩鋼價預期下,鋼材產品毛利將維持較高水平,鋼企盈利回到高位。在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下,鋼鐵股的低估值、高股息率,使得板塊投資性價比較高,防禦性較好。建議繼續重點關注板塊內具備高分紅率的相關公司和生產高端冷軋系列產品的公司。
影響有多大?
一位投資者稱,此消息公布後,新加坡鐵礦期貨就開始跳水了。
光大期貨黑色系總監邱躍成告訴記者,此次政策調整的背景是鋼鐵行業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導鋼鐵行業降低能源消耗總量,國內粗鋼產量面臨壓減,政策導向鋼鐵產量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適度擴大進口資源補充,減少出口。從公布的「鋼鐵產品進口關稅調整表」和「鋼鐵產品出口關稅調整表」看,關稅調整力度並不大。具體來看,進口關稅調整主要針對的是生鐵、鋼坯等原料,此次調整後,位於調整目錄中的原料品種進口關稅全部降到零;出口關稅調整針對的是硅鐵、生鐵、鉻鐵,其中硅鐵出口稅率恢復至25%,生鐵出口暫定稅率由10%提高到15%,鉻鐵出口暫定稅率由15%提高到20%。
在此次調整之前,享受出口退稅待遇的鋼鐵類代碼為166個,此次調整取消了146個,其中熱軋類產品除鋼軌、 車輪、車軸外,均取消了出口退稅,保留出口退稅的品種包括冷軋合金鋼板、冷軋普通中厚寬鋼帶、冷軋薄寬鋼帶、電鍍鋅板、熱鍍鋅板、鍍錫板、鍍鋁鋅板、電工鋼等。2021年1—3月保留出口退稅的鋼材品種出口429萬噸,占總出口量的24.3%;取消鋼材出口退稅的鋼材出口1337.8萬噸,占總出口量的75.7%。
「此次出口退稅調整力度較大,但比之前傳說的全部取消的最嚴版本要寬松一些。目前國內外價差較大,最近鋼廠全擔退稅變化風險的中國熱卷主流報價已經達到930—950美元(FOB),退稅取消後的出口價格依然高於國內。短期看對國內供需影響不會很大,中長期影響取決於國內外價差以及海外的需求情況。」邱躍成說。
值得注意的是,對廢鋼、鋼坯、生鐵等鋼鐵原料進口關稅從2%調整至零。「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擴大鋼鐵原料進口,對鐵元素供應形成一定補充,存在一定的壓制鐵礦石價格的意圖。」邱躍成說。
實際上,取消進口關稅,降低了海外鋼鐵進入國內的成本,能夠增加進口量,對於彌補國內的供需缺口也有積極的作用。
上述受訪人士告訴記者,通過取消相關產品出口退稅,將提高相關出口企業的出口成本,相關企業只有提高鋼材出口報價才能獲得收益,將使得相關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減弱,抑制其出口。大部分產品出口將轉回國內市場,有助於緩解國內供需緊張局面,有助於穩定鋼價。
來源:網頁鏈接
Ⅳ CPI、PMI以及GDP相互之間的關系
CPI 是什麼意思? 在經濟學上,稱零售價指數,亦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考察城市工薪居民購買的特定系列商品價格平均值的一個統計指標。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CPI是一個固定的數量價格指數並且無法反應商品質量的改進或者下降,對新產品也不加考慮。 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E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PPI是什麼意思?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Procer Price Indexes 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二、 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 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GDP簡介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 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PMI 是什麼意思? PMI即采購經理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英文縮寫為PMI。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世界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已經建立。PMI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PMI有五大特點: 1.具有及時性與先導性。由於採取快速、簡便的調查方法,在時間上大大早於其他官方數據。2.具有綜合性與指導性。PMI是一個綜合的指數體系,涵蓋了經濟活動的多個方面,其綜合指數反映了經濟總體情況和總的變化趨勢,而各項指標又反映了企業供應與采購活動的各個側面。 3.真實性與可靠性。PMI問卷調查直接針對采購與供應經理,取得的原始數據不做任何修改,經過匯總並採用科學方法統計、計算,保證了數據來源的真實性。 4.科學性、合理性。根據各行業對GDP的貢獻率確定每個行業的樣本比重,並考慮地域分布和企業不同的類型來確定抽樣樣本。 5.簡單、易行。 PMI計算出來之後,可以與上月進行比較。如果PMI大於50%,表示經濟上升,反之則趨向下降。一般來說,匯總後的製造業綜合指數高於50%,表示整個製造業經濟在增長,低於50%表示製造業經濟下降。 PMI指數體系無論對於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還是企業來說,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是政府部門調控、金融機構與投資公司決策的重要依據。它是一個先行的指標。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在過去40多年裡,美國製造業PMI的峰值可領先商業高潮六個月以上,領先商業低潮也有數月。另外可以用它來分析產業信息。可以根據產業與GDP的關系,分析各產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第二,企業應用PMI可及時判斷行業供應及整體走勢,從而更好的進行決策。企業可利用PMI評估當前或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其對企業目標實現的潛在影響。同時,企業也可根據整體經濟狀況對市場的影響,從而確定采購與價格策略。 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是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時反映市場動態的先行指標,它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與GDP一同構成我國宏觀經濟的指標體系。目前,采購經理指數調查已列入國家統計局的正式調查制度。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體系共包括11個指數:新訂單、生產、就業、供應商配送、存貨、新出口訂單、采購、產成品庫存、購進價格、進口、積壓訂單。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一個綜合指數,計算方法全球統一。如製造業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通常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 ============================================================ 如何看待GDP與CPI、PPI的背離 核心提示:大規模投資推動的經濟增速不可能持久,因為,消費這架馬車不啟動,投資催生的生產能力不能最終被消化,必將出現庫存上升、產品滯銷、企業效益下降,最終造成生產力的大浪費和大破壞。 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介紹了上半年我國經濟的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398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環比 下降0.5%)。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7月16日 新華網) 從一般經濟學原理上講,一個健康的經濟運行體,GDP增長與CPI、PPI應該是正相關的,具有一致性。一般來說,通縮必然最終帶來經濟衰退,通脹與經濟高增長伴生。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經濟體,經濟發展的變化與物價水平、工業品出廠價格變動都基本保持一致性。 而中國從今年2月份以後,GDP增長與CPI、PPI變動一直處於嚴重背離狀態。GDP一季度同比增長6.1%,上半年同比增長7.1%,而CPI一直在下降通道,分別下降1.6%、1.2%、1.5%、1.4%和1.7%;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9%,並且1-6月,同比降幅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1-6月分別下降3.3%、4.5%、6.0%、6.6%、7.2%和7.8%。 這說明,我國國內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沒有從根本上啟動起來。要看到眼下價格仍處在下降的現實,居民消費意願不強,總需求仍顯不足,經濟增速不但背離物價走勢而且仍低於潛在的增速,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生產能力利用率偏低。今年二季度,鋼鐵行業生產能力利用率僅為73.1%,鋁冶金為65.7%,鐵合金為70.4%。PPI大幅下滑就是集中反映。在消費不振,總需求不足情況下,對外貿易又出現了持續大幅下降的情況。上半年,進出口總額9461億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億美元,下降21.8%;進口4246億美元,下降25.4%。 眾所周知,拉動經濟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當前我國的情況是,消費不振,沒有根本啟動;進出口貿易繼續大幅下滑,沒有根本改善。三駕馬車中兩架都有問題,三條腿出現兩條短腿。這就充分說明,今年以來GDP增速完全是投資拉動的。數字也證明了這一點。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321億元,同比增長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8098億元,增長33.6%(6月份增長35.3%),加快6.8個百分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13223 億元,增長32.7%,加快9.5個百分點。 GDP增長與CPI、PPI變動方向的背離,暴露的是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視的嚴重問題。 一個健康的經濟體,消費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一般佔到三分之二以上,大規模投資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突發性應急措施可以,但絕不能作為長久之策。否則,將會帶來嚴重經濟問題。這種問題在中國已經有所顯現。 大規模投資推動的經濟增速不可能持久,因為,消費這架馬車不啟動,投資催生的生產能力不能最終被消化,必將出現庫存上升、產品滯銷、企業效益下降,最終造成生產力的大浪費和大破壞。 4萬億投資的部分實施和7.4萬億信貸的大投放,正在催生並吹大資產價格泡泡。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56.9萬億元,同比增長28.5%,比上年末加快10.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19.3萬億元,增長24.8%,加快15.7個百分點;市場貨幣流通量(M0)余額3.4萬億元,增長11.5%,回落1.2個百分點。這么大的信貸投放,這么快的貨幣供應量增速,已經使得剛剛觸底、非常虛弱的實體經濟難以承受和消化,出現了過剩流動性,導致了信貸的溢出效應。這些過剩流動性流到了股市樓市,溢到了股市樓市。因此,吹泡泡(貸款進入股市樓市吹起資產泡泡)和發票票(發貨幣)支撐不起中國經濟,並且可能釀成金融風險。僅僅資產價格膨脹和泡沫,還不能簡單地說成是通脹。因為,它比通脹危害更大。通脹必然伴隨著經濟過熱增長、消費高漲,而資產價格膨脹只能帶來經濟金融風險,最終導致滯漲惡果。 資產價格膨脹和泡沫產生的財富效應又吸引實體經濟資金進入股市樓市,吸引國際熱錢大量流入股市樓市(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突破2萬億就是證明),進而又促使資產價格加劇膨脹,這是一個非常危險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要想方設法通過投資拉動民間內生投資力量啟動,必須要切實提高消費對經濟拉動的貢獻度,必須使得大量投資進入實體經濟里,嚴格把握資金投向。這樣才能使得我國經濟走出經濟危機陰影的步伐更加扎實一點。 GD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凡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都可以統計為該項)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國民生產總值(只能統計擁有中國國籍的資產統計)
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GNP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比方說,我國的居民通過勞務輸出在境外所獲得的收入就應該計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最終成果。GDP是按國土原則核算的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比方說,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創造的增加值就應該計算在GDP中。
GNP與GDP的關系是:GNP等於GDP加上本國投在國外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再減去外國投在本國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以2001年為例,當年我國GDP為95933億元,GNP為94346億元,兩者差額為1587億元,也就是說2001年,外商來華投資和來華打工新增加的價值之和比中國人在國外投資和勞務輸出新增的價值之和多1587億元。
從1985年起,我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正式採用GDP對國民經濟運行結果進行核算。目前,我們採用的是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方法,並採取國家統計局統一制定方法制度,各級政府統計局分別核算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分級核算方法。現在講經濟總量一般用的是GDP指標。 外匯占款是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一般來說,貿易順差、外資使用以及海外熱錢流入等因素是引起外匯占款大幅上升的主要推手。
Ⅳ 業績預增慨念股該怎麼投資
業績預增概念股
編者按:隨著中報披露進入高峰,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告也逐漸浮出水面。據統計,在已經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238家公司中,有171家預報實現凈利增長或扭虧,佔比達71.85%。分析指出,隨著三季報預告分批出爐,業績超預期出現反轉的上市公司將迎來交易機會,目前是布局的好時機。
238家三季報業績預告 超七成預喜
隨著中報披露進入高峰,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告也逐漸浮出水面。據同花順(行情,問診)iFinD數據統計,截至8月14日,滬深兩市一共有23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報實現凈利增長或扭虧的公司有171家,佔比達71.85%。
預喜的個股中,有34家預計2014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大可到達100%或超過100%;這當中,大富科技(行情,問診)、大慶華科(行情,問診)、愛康科技(行情,問診)、和鑫富葯業(行情,問診)最大預增幅度超過1000%。
目前為止,大富科技三季報預增幅度最大,達到驚人的8693.52%。公司預計,2014年1月至9月實現凈利潤變動區間45872.37萬元至48422.37萬元(上年同期550.66萬元),同比增加8230.43%至8693.52%。公司稱,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和通信市場的大規模啟動,公司銷售收入穩定增長,主營業務凈利潤將大幅上升。
己經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錫業股份(行情,問診)、西部證券(行情,問診)、牧原股份(行情,問診)、安控科技(行情,問診)、西部資源(行情,問診)、涪陵電力(行情,問診)、福建南紡(行情,問診)和明星電纜(行情,問診)等8家表示2014年三季報業績「不確定」。
238家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扣除171家凈利實現增長或扭虧的以及8家業績「不確定」的公司;剩下的59家三季報業績預告欠佳。其中,合金投資(行情,問診)、深圳惠程(行情,問診)和中海海盛(行情,問診)等14家三季報「首虧」。www.southmoney.com
路翔股份(行情,問診)是己經披露的業績預減的公司中降幅最大的一家。公司預計2014年1至9月實現凈利潤-5800萬元至-5300萬元,按此算,較上年同期劇減53853.48%至49219.56%。對於利潤驟降的原因,公司表示是由於全面退出瀝青業務轉型到更有前景的鋰業行業戰略規劃所致。
統計顯示,醫葯生物、化工和電子元器件等是目前業績預喜比重最高的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樣本覆蓋面積較廣,綜合這些行業已發布的三季報業績預告情況,有助於了解相關行業的大致情況。
業績預增股布局正當時
8月5日以來,盡管大盤高位震盪,但不少業績預增的個股還是繼續走出上漲行情。如三季度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936%-1297%的愛康科技 (002610),8月5日以來的八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26%,其間滬綜指是下跌近0.76%。
東方證券分析師在接受《投資快報》記者采記時指出,一般來說,同一行業中出現多家公司同時預告業績增長,說明這個行業的的整體成長性相當不錯。
「隨著三季報預告分批出爐,業績超預期或者出現反轉的上市公司將迎來交易機會,目前是布局中報行情的好時機。」分析人士表示,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基金等主力機構在二季度建倉、籌碼集中度相對較高的三季報預增股。
有券商研究員對《投資快報》記者表示,業績預增可以作為一條投資線索,不過,最終能否選出牛股,還要配合其他條件。市場總體情況是否持續走好、業績是否可以持續等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在選擇預增股時,上述研究員建議投資者要剔除去年同期基數過低的公司。
其實,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中,部分個股預增其實難副其名。記者發現,不少高預增源於去年基數較低。同時,從利潤來源上看,部分公司凈利潤出現大幅預增是由於轉讓股權帶來的一系次性收益。
不過,有業內資深人士提醒投資者,在挖掘預增品種的同時,不能只看重預增幅度,更要看重行業趨勢和成長延續性。
重點關注環比增長的公司
市場玩的就是「超預期」,因此,相比增長已成定局的公司,那些三季報業績同比、環比增長都有驚喜的公司,更有望獲得機構的青睞。如二季報業績下滑或增幅有限、但三季報預計大幅增長的公司中,或許就有「黑馬」。
統計顯示,三季報業績預喜的171家公司中,僅有32隻個股預告凈利潤環比增長,其中,沃華醫葯(行情,問診)、證通電子(行情,問診)、新世紀(行情,問診)和眾信旅遊(行情,問診)等4隻個股預告凈利潤環比增幅至少超過100%。
目前,預告凈利潤環比增長最大的是沃華醫葯,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5.51萬元,同比增長49.48%;此外,公司預計1-9月實現凈利潤1211.32至1514.15萬元,同比增長100%至150%。按此算,三季度公司預告凈利潤環比增幅達369.54%至555.21%。
Ⅵ 如何全面准確把握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特點和變化
2010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和值得關注的問題
◆2009年中國經濟運行特點
2009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和極其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國政府堅持宏觀調控政策取向不動搖,堅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隨著2008年四季度出台的應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的實施,較快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的態勢,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整體向好態勢趨於明顯,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我國經濟增長逐季加速,穩步上升趨勢基本確立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78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8.9%。連續2個季度的持續上升,表明宏觀經濟企穩的態勢已經明確。
2、快速回升主要依靠內需拉動,投資和消費增勢強勁
據測算,在2009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個百分點,投資的貢獻率為7.3個百分點。而出口在三個季度對GDP的拉動則是負的3.6個百分點。2009年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內需起到了關鍵作用。
3、進出口跌幅收窄,出口已在低位企穩
前三季度的外貿數據表明中國出口已經低位企穩。11月份,全國進出口總額增長9.8%,實現年內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長。11月份,全國出口同比下降1.2%,環比增長2.6%。
4、CPI和PPI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收窄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1%,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6.5%,二者均呈現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收窄態勢。
◆2010年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經濟仍具備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但也應看到,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因素,一些長期性的矛盾和問題還需要通過深層次的改革和調整來加以解決。
(一)外部條件分析
2010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復增長需要較長時期。在各國開出的「強力葯方」作用下,全球經濟出現大病初癒跡象。美國經濟在經歷了前幾個季度的衰退後初露增長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但目前仍面臨失業率飆升、財政赤字劇增和消費不振等諸多挑戰,經濟刺激計劃也將收縮或陸續退出,經濟全面復甦將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
(二)內部條件分析
1、國內消費市場拓展空間廣闊,但難度增大
國內消費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首先,農村消費市場將會迅速啟動並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增加,有利於刺激本輪消費升級。但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農民增收困難情況下,同時受未來支出和消費習慣等多重因素制約,我國消費增長難以持續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2、國內投資增長具備潛力,但民間投資意願不強
我國的國內投資增長具備一定的潛力,主要表現在:就業壓力和改善現狀的迫切願望,形成了高漲的投資熱情;房地產、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產業規模擴大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變化,為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巨大的國民總儲蓄和國外投資,為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但目前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拉動,政府投資增速比民間投資增速要快得多。實現經濟明顯復甦的關鍵還是要帶動民間的投資。
3、穩定出口政策成效明顯,但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首先,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美元中長期弱勢格局難以根本改變,而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和巨大的貿易順差,人民幣升值壓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於中國出口回升。其次,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國。中國未來要想重現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續高速增長局面已不太現實。
4、工業增長條件充足,但結構調整難度很大
一方面,工業經濟增速發展條件充足:工業企業利潤的增長慣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費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投資較快增長的態勢將增大對製造業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業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產能過剩這一中國經濟的頑疾。前幾年出口的指數型增長,吸收了我國不斷產生的過剩產能。
5、財政和金融環境良好,但通脹預期逐漸顯現
2010年我國面臨的財政和金融環境相對比較穩定和良好。首先,財政實力和外匯儲備實力逐漸增強。近年來,中國財政收入出現快速增長趨勢,財政實力不斷增強。其次,我國的外債償債率,負債率等各項指標均持續回落。再者,金融監管體系在穩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國通貨膨脹的預期和壓力,都將逐步增強。
◆2010年中國經濟走勢預測
2010年總需求的變化將呈溫和走高的趨勢,隨著世界經濟回暖,外貿出口的狀況將發生比較明顯的轉變。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經濟增長將會保持平穩上升的趨勢。
1、投資仍將保持較大規模
2010年投資增長的可持續性仍然樂觀。主要原因在於:其一,新開工項目增速達81.1%,顯示未來仍有大量在建投資項目支撐較快的投資增速;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財政投資4875億元之中仍有2000億元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資空間較大;其三,隨著外需可能逐漸恢復,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奏效,民間投資有望進一步回升。
2、消費增速會進一步加快
2010年,隨著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政府公共教育和醫療支出的增加,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和推進,中西部消費潛力的釋放,以及其它推動消費的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將對居民消費起到更有力的推動作用。
3、出口有望轉負為正
從目前情況分析,2010年世界經濟有望出現緩慢復甦,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總體趨於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0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1%。隨著各國穩定金融市場的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金融市場風險降低,增強了金融機構放貸的信心。
4、嚴重通脹不會出現
面對2009年的天量貨幣供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脹」是極富市場感召力的一種觀點。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通貨膨脹的生成可能源於中央銀行對貨幣發行權的使用,向市場注入了過多的流動性,也可能源於商業銀行擴大信貸供給,在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下,導致了貨幣擴張。但是,在一個開放的系統中,通貨膨脹的生成不僅僅導源於以上兩個原因,外部因素推動也是一個重要導因。基於國內和全球過剩產能的存在和總需求的不足,我們認為,2010年不會出現嚴重通脹。
5、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延續,結構調整將成為主要抓手
2010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結構將會更加優化,對於民生、社會保障等領域會加大投入。2010年貨幣政策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10年將繼續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發揮好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適時適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預計2010年GDP增長將達到9%左右;2009年1—10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率達到33.1%的水平,2010年的投資增長速度仍將延續;從消費增長率來看,2009年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18億元,同比增長16.2%,全年將保持16%的水平,2010年的消費增長率將是溫和上升趨勢;進口增長率在2009年1—9月累計同比負20.4%,出口增長率負21.3%,但自8月份進出口已出現收窄趨勢,2010年外貿情況會有所改善。
◆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通脹問題
2010年,一方面我國內需強勁恢復、貨幣信貸高增長,以及資源、能源價格體制進一步改革,都將形成重新推高物價的動能;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抑制通脹的因素。因此,在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下,2010年的通脹問題不會非常突出,但下半年開始通脹的壓力可能明顯增強。
(二)房地產問題
當前,對房地產「泡沫化」的擔憂與日俱增。2009年前三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9%。房價上漲較快,投資、投機往往大於消費,虛擬資產的特徵就會明顯突出。解決房地產「泡沫化」的政策取向:一是關注和控制樓市中虛擬資產因素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二是切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建設;三是鼓勵居民從投資實體經濟中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四是運用稅收、金融等手段,抑制投資性住房需求。
(三)結構調整問題
1、以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內需為突破口
當前結構調整的關鍵,就是要從最終消費需求入手。第一,要抓緊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機制。堅持市場化方向,創新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建立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的保障機制;通過對低收入群體加薪,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要盡快提高國民的社會保障水平,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財政要更快地向公共財政轉型;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降低農村居民的不確定性。第三,要改革現有的城鄉分割的二元分配機制。制定能夠調動城市政府主動接納農民進城的積極性的公共政策;積極建立進城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制度;建立失地農民的補償制度。
2、全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
第一,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場機制。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市場機制上;通過設立設備規模、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技術性指標作為市場准入門檻。第二,加快提升技術進步貢獻率。各級財政應及時將政策支持重點轉移到調結構方面來。
(四)戰略性新興產業問題
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生物醫葯、信息網路、海洋工程和地質勘探七大行業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條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取向是:第一,加快制訂和實施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第二,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第三,鼓勵企業擴展投資主體且引入風險投資。第四,培育重點產業的新增長點。
Ⅶ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什麼時候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7)合金投資環比增長擴展閱讀: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Ⅷ 國內銀首飾及其他製品市場概述
王瑩 王維瑋 靳湘雲
銀作為最早被人類所了解的金屬之一,在全球歷史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東方,白銀早在公元前220年成為漢代貨幣金屬,明代開始正式實行銀兩本位制。而在西方,銀幣應用的痕跡在聖經中就已經出現,猶大為了30枚羅馬銀幣出賣耶穌。近代大航海時代,西方遠洋船隊在南美洲開采白銀後橫渡太平洋運至亞洲以換取瓷器、香料等。
隨著「銀本位制」時代的結束以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白銀從貨幣金屬向工業金屬轉變。在貴金屬中價格最便宜的白銀,因為擁有最好的導電性、延展性以及高達91%的反射性,被廣泛應用在現代工業中,包括電子電氣行業,如銀合金電接觸材料、太陽能銀漿等,催化劑、釺焊料、電池、感光攝影、環保凈化以及醫學保健等。同時首飾、銀器、銀幣等應用依然在白銀製造業消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尚未解除的大背景下,投資者積極尋求避險工具。白銀與黃金一起,成為投資者熱捧的產品。中國人民銀行每年發行貴金屬紀念幣,其中銀幣種類包含熊貓幣在內一般在20個左右。此外,隨著銀行個人貴金屬業務的推廣,紙黃金紙白銀等產品快速進入市場並被消費者所接受,呈翻倍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海關總署
2011年,國內白銀產品的進出口繼續延續自2007/2008年以來的下滑態勢。
隨著國內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以及一些國際公司在國內開設工廠,白銀深加工產品的供應能力提高,進口呈下降趨勢。如硝酸銀的進口從2007年開始銳減,銀粉進口在2008年達到峰值後開始下降。
從進出口產品種類分析,進口產品為國內生產能力不足的高端產品,出口則主要為初級原料。國內深加工技術處於中低端水平,急需企業升級換代,發展高端產品,謀求發展空間。
2011年其他銀質首飾及其零件出口334.1噸,同比下降18.9%。銀制器皿及其零件出口11.34噸,同比增長60.93%。自2007~2008年國家對出口退稅優惠政策進行調整後,銀制器皿及其零件優惠政策取消,導致出口的大幅縮減。從2007年的334噸銳減到2008年18.2噸,降幅達94.7%。同時,其他銀質首飾及其零件出口量也從峰值的525噸,下降至433.8噸,降幅17.42%。
圖13 2011年銀質首飾及其他零件出口國別及地區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安泰科
圖14 2011年銀制器皿及零件出口國別及地區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安泰科
根據出口國別及地區分布,2011年銀質首飾及其他零件出口主要面向美國、香港、德國、英國、荷蘭、韓國等,其中美國和香港為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分別占出口總量41%及31%。
在2007年國家取消出口優惠退稅政策以前,銀制器皿及零件出口地區主要是香港,佔全部出口量的99.6%。但在2011年,主要出口地區是香港和剛果,分別佔57%和35%。
6.下遊行業需求量及構成
2000年,白銀市場開放後,極大地推動了深加工行業的發展。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對白銀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國內白銀主要用於電子電氣、釺焊合金及焊料、照相業、鑄幣證章、銀飾品及其他。2011年,國內白銀消費量達到6088噸,同比增長6.8%。
隨著白銀工業的發展和成熟,國內發展深加工產品的熱情逐步提高。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白銀產品深加工開發逐步呈現四大熱點:電子電氣工業、焊料合金(銀基合金)、納米銀和銀系抗菌材料等。銀幣銀章等作為實物投資手段的一種,越來越被國內的消費者所關注,增長較快。
Ⅸ 滬指和創指三連陽,結構性行情將延續,操作上謹慎樂觀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
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加快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滬指和創指三連陽,結構性行情將延續,操作上謹慎樂觀
宏觀視點:受益十四五規劃,光伏股又迎來一波大漲
有色鈷行業:需求缺口或超萬噸!鋰電池重要原料價格上漲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420.76,漲0.22%;銅52200,漲0.19%;螺紋鋼3593,跌1.88%;橡膠12340,漲0.69%;PVC指數6555,跌0.23%;鄭醇2083,漲3.37%;滬鋁14405,漲0.95%;滬鎳118770,漲0.83%;鐵礦823.5,跌1.79%;焦炭1974.0,跌0.38%;焦煤1254.0,跌0.36%;布倫特油42.18,漲2.03%;玻璃1642,跌3.41%;純鹼1681,跌4.71%。
農產品:豆油6926,漲0.79%;玉米2413,跌0.66%;棕櫚油6058,漲1.51%;鄭棉12845,漲1.66%;鄭麥2606,跌0.11%;白糖5222,漲0.58%;蘋果7334,跌0.93%;紅棗9990,跌0.20%;
匯率:歐元/美元1.18,跌0.14%;美元/人民幣6.78,跌0.41%;美元/港元7.75,平。
二、重點推薦
1、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
事件: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02%。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點評:8月工業增加值進一步回升至疫情後的新高,1—8月工業增加值亦實現由負轉正,顯示經濟修復速率加快。基本面向好將對市場表現構成支撐,但考慮到經濟向好將會導致政策動力下降以及流動性收斂,預計行情將繼續呈現結構性演繹特徵。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2、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加快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事件: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15日在重慶開幕。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強調,加快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產業優化升級、提升人類福祉的重要路徑,開放合作仍然是必由之路和全球共識。鼓勵國內外企業、科研機構加強對接,廣泛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進人工智慧基礎共性技術研發。
點評:人工智慧作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關鍵驅動力,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目前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一定的優勢,隨著人工智慧和產業的深度融合,人工智慧已進入規模化商用期,預計產業規模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相關個股值得持續關注。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三、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滬指和創指三連陽,結構性行情將延續,操作上謹慎樂觀
周二各大股指繼續小幅震盪反彈,截至收盤,滬指收盤上漲0.51%,收報3295.68點;深成指上漲0.93%,收報13143.46點;創業板指上漲0.88%,收報2595.15點。滬指和創指日K線呈現小三連陽。市場成交量略有萎縮,兩市合計成交7255億元。北向資金當日凈買入33.21億元。盤面上,旅遊、機場航運、酒店餐飲、食品等漲幅居前,農業服務、採掘服務、物流等跌幅居前,板塊個股出現分化炒作,當前伴隨經濟逐漸恢復,國內經濟轉型等背景下,預計大盤將延續結構性行情,操作建議注重控制倉位和節奏參與。板塊可重點關註:國產軟體、有色、金融地產、化工等。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受益十四五規劃,光伏股又迎來一波大漲
事件:受益十四五規劃,光伏股又迎來一波大漲,光伏企業股票緣何連續高漲?市場觀點認為,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目標或將上提,這一預期對市場起到了催化作用。
點評:今年4月9日,國家能源局曾發布《關於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按照能源局規劃,9月底前將完成《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研究》報告,11月底前將完成《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可見政策對光伏扶持力度明顯提速加碼,預計相關龍頭有望受益,建議適當關注留意。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有色鈷行業:需求缺口或超萬噸!鋰電池重要原料價格上漲
近期國內金屬鈷報價反彈,國內鈷市行情回暖,國際鈷價小幅緩慢上漲。鈷的消費領域主要包括電池、高溫合金、硬質合金、催化劑、磁性材料、色釉料彩以及乾燥劑、粘結劑等介質材料。鈷的需求結構中,電池材料佔比高達54%;其中動力電池佔比12%、3C電池佔比42%。相關龍頭公司值得關注。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Ⅹ 市場點評: 政策基調偏暖,個股活躍度提升,操作可適度靈活積極波段參與
一、財經新聞精選
央行:5月M2同比增長8.3%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27.55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高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1.68萬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0.7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8.42萬億元,同比增長5.6%。當月凈回籠現金1626億元。
外交部:「春苗行動」 幫助海外超過118萬中國公民接種疫苗
6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汪文斌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一直牽掛著每位海外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3月7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兩會記者會上宣布推出「春苗行動」。外交部和各駐外使領館積極行動,協助我在外同胞接種疫苗,目前已有超過118萬名海外中國公民在150多個國家接種了中外新冠疫苗。
央行:堅持全局性謀劃,構建過緊日子常態化格局
6月10日,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會計財務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要求,會計財務部門要堅持前瞻性思考,做好研究儲備,不斷完善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會計財務框架;堅持全局性謀劃,構建過緊日子常態化格局,完善財務統籌保障體系和企事業工作體制機制,夯實人民銀行履職保障基礎;堅持戰略性布局,深化管理變革,突出績效導向,促進效能提升;堅持整體性推進,深化財會監督工作,推進會計財務全面從嚴管理。
經合組織:一季度G20成員經濟總量恢復至疫前水平,中國同比增長最強勁
當地時間10日,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數據稱,今年第一季度,二十國集團(G20)成員經濟總量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3.4%,已經恢復至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不過,各成員之間的經濟現狀與增長趨勢差異明顯。經合組織還指出,二十國集團成員中,中國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的同比增長最為強勁,達到18.3%;英國則下滑最為嚴重,同比減少6.1%。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呼籲:抵制對多晶硅、矽片產品的過度囤貨、哄抬物價行為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呼籲,建議全體會員和光伏企業守法合規、理性經營,尊重契約精神,自覺抵制對多晶硅、矽片產品的過度囤貨、哄抬物價行為,以及非自身生產經營需求的投機行為。自覺抵制電池組件環節低價傾銷等惡意競爭的不當行為,讓硅料價格盡快到正常區間,共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投資顧問:林旭銳,執業證書號S0260615100004)
二、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 政策基調偏暖,個股活躍度提升,操作可適度靈活積極波段參與
周四A股各大指數集體震盪反彈,截止收盤,滬指上漲0.54%,收報3610.86點;深證成指上漲1.19%,收報14893.59點;創業板指走勢強勁,漲幅達到2.43%,收報3285.51點。兩市成交額重新達到上萬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鴻蒙概念股爆發。當日北向資金凈買入68.2億元。市場成交量有所溫和放大。盤面觀察:國產軟體、區塊鏈、半導體、鴻蒙概念股漲幅居前;白酒造紙、林業種植、養殖概念股跌幅靠後。市場情緒維持結構性活躍,考慮近期政策基調相對偏暖,市場預計將延續強勢震盪上行,操作可適度靈活積極波段參與,合理逢低布局盈利景氣度高的行業品種,關注半導體、證券、有色等。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易會滿談科創板:堅守「硬科技」定位,更好服務科技創新
事件:6月10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隨著改革的持續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場主體的歸位盡責意識明顯增強,優勝劣汰機制進一步健全,市場法治供給取得突破性進展,投資者保護渠道更加暢通,市場預期明顯穩定,市場整體生態呈現積極向好變化。他表示,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各項制度安排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改革中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是科創板走向成熟必然要經歷的。我們要保持改革定力,堅守「硬科技」定位,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則,持續提高科創板服務科技創新的質效,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來源:人民日報
點評:科創板正式推出兩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證監會著眼於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眼於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堅持「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工作方針,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理念,把握好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三個原則,推動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這項重大改革平穩落地。從目前的情況看,改革整體效果較好,符合預期,分析認為消息面整體偏正面利好。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有色金屬行業:有色風雲再起,布局周期成長
事件:維持有色行業「強於大市「評級,周期板塊風雲再起,二季度盈利確定性強,持續推薦能源金屬、高端製造、銅鋁板塊配置機會。
來源:中信證券研報
點評:有色風雲再起,布局周期成長。1)持續推薦能源金屬板塊。新能源下游產銷保持高景氣,二季度消費階段性淡季即將完結,下游備庫開啟,氫氧化鋰價格持續上漲以及海外鈷價觸底反彈均反映這一趨勢。鋰作為確定性最強的板塊,預計下半年價格仍將持續上漲,重點關注資源保障和一體化布局的龍頭企業。鈷價拐點臨近,相關標的受益銅價上漲等因素業績增長確定性高。正極材料、稀土板塊相關企業受益量價齊升,高景氣延續。2)重點關注高端製造板塊。以貴金屬材料、高溫合金、高端銅管材、高端鈦材為代表的長周期增長明確的公司。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三、新股申購提示
納微科技申購代碼787690,申購價格8.07元;
四、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