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風證券近期有哪些投資者教育活動
有的,在今年的3·15消費者保護日和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天風證券配合上交所宣傳推廣了新《證券法》的線上趣味知識競答活動,自主設計製作了投教作品進行傳播。天風這次還獲得了上交所頒發的「傑出組織獎」。你可以在天風證券投教平台官網官微上看看,內容和形式都很豐富,長知識!
B. 葉飛「爆料門」事件經過如何
2021年5月,前私募冠軍葉飛「手撕」中源家居的一條微博在市場發酵。葉飛此前在微博中稱,自己之所以會爆料,是因為中源家居做市值管理找的所謂「盤方」賴賬。
據葉飛爆料,上市公司中源家居找到某中介進行市值管理,該中介又找到葉飛「轉包」,向他提供上市公司200名股東名冊等資料,提出鎖倉代持,並許諾股價拉升30%。
葉飛自稱找到了某些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購買公司股票,不料在1500萬元買入後,股價不斷下跌,使得接盤方出現較大損失,隨後中介又賴賬不付尾款,等於股價方面吃了暗虧,中介費也沒了影。自此撕破臉,葉飛從中源家居爆起,並表示「有幾百G的料,估計40天爆完,計劃爆料18家上市公司,只多不少」。
2021年5月13日晚間,中源家居發布公告,對葉飛的爆料予以明確否認。
2021年5月1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零容忍」工作方針,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打擊包括惡性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在內的各類重大違法行為,持續凈化市場生態。針對近期媒體報道有相關方涉嫌合謀實施不法行為等問題,根據交易所核查情況,證監會決定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利通電子、中源家居等股票價格立案調查。
2021年5月17日早間,爆料上市公司操縱股價的前私募基金經理葉飛再次通過微博發聲,他表示,「我沒有披露十八傢具體股票名單,誰亂寫名單,誰自己負責!」
證監會重磅發聲:研究建立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
5月15日,證監會舉辦2021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宣布啟動「重走百年路,投教紅色行」投資者保護宣傳活動,並為宣講團代表授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出席活動,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出席並講話。
閻慶民在講話中表示,證監會正會同立法司法機關等方面,加快推動健全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這有利於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治理效能,夯實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法治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葉飛
C. 證券法的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基本原則。
法律總是傾斜保護弱者的利益,在證券市場中,投資者,由其是專中小投資者,由於信息不對屬稱、持股比例相對較小,相比於控股股東和公司管理層,其一般處於弱勢地位。為此,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需要重點保護。
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全方位的保護,意味著證券市場交易是安全穩定的。從而,其他投資者對市場就用信心,入市的資金和人數也會相應地增加。由此觀之,保護投資者的權益主要目的在於讓投資者樹立信心。因為,投資者保護不僅關繫到證券市場制度的規范和發展,而且也關繫到整個經濟的穩定增長。
至於投資者保護對證券法、金融法以及金融市場的運行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能防止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行為,維護市場的安全,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交易環境;其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能夠促進市場的成熟化,加快市場監管體系的構建和發展,並及時發現監管中出現的問題,影響未來相關領域立法的趨勢。
希望有所幫助!
D. 市場點評:金融股帶動指數放量上攻,今日上證有望站上3500點
財經新聞精選
劉鶴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會議
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5月14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劉鶴主持會議並講話。科技部就「十四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編制工作作了匯報,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了討論。
會議還專題討論了面向後摩爾時代的集成電路潛在顛覆性技術。
來源:中國政府網
證監會依法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中源家居等股票行為立案調查
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零容忍」工作方針,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打擊包括惡性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在內的各類重大違法行為,持續凈化市場生態。針對近期媒體報道有相關方涉嫌合謀實施不法行為等問題,根據交易所核查情況,證監會決定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利通電子、中源家居等股票價格立案調查。
來源:證監會網站
海運價格「高燒不退」 有航線集裝箱運價兩周內飛漲2000美元
航運業正在上演一場甚於去年的瘋狂。5月11日,面對北非航線集裝箱價格的持續上漲,義烏港貨運代理章華(化名)在朋友圈感嘆,北非航線集裝箱運價即將突破17500美元,簡直「百年難遇」!
航運業經濟指標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5月5日飆升至3266點,達2011年來最高。此外,反映市場行情的「晴雨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5月7日顯示,CCFI達2074.35,創歷史最高。
來源:貝果財經
擔憂貴金屬風險加劇 銀行集體限制交易
銀行渠道貴金屬交易管控持續加碼。5月以來,三家銀行發布賬戶貴金屬業務調整公告,對銀行渠道貴金屬投資「限流」管控。
來源:中國經營報
今年來600餘只私募清盤
截至4月底,今年以來已有超600隻證券類私募基金遭遇清盤,其中八成產品提前清算。而絕大部分提前清算的產品來自於5億元管理規模以下的私募管理人。多位業內人士直言,小私募在渠道面前相對弱勢,很難拒絕清盤線要求,因此在市場快速調整時小私募新產品提前清算的比例會明顯提升。
來源:上海證券報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金融股帶動指數放量上攻,今日上證有望站上3500點
周五兩市大盤指數振盪反彈,市場總成交金額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具體來看,滬指收盤上漲1.77%,收報3490.38點;深成指上漲2.09%,收報14208.8點;創業板上漲3.06%,收報3033.81點。
盤面上看,證券股、保險股和軍工股表現活躍,漲幅居前,資源類周期股則跌幅居前。從走勢上看,上證指數在金融股的帶動下放量突破壓制已久的60日均線,本周有望延續反彈並站上3500點上方,但3550點附近是前期籌碼密集區,預判本周在3500點上方震盪換手為主。
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本周個股有望繼續保持活躍。機會上,短線建議把握數字能源概念股、食品飲料股、醫美概念股、數字貨幣概念股、華為汽車概念股和疫苗概念股的輪動節奏,中線建議關注資源類周期股。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宏觀視點:證監會重磅發聲:研究建立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
5月15日,證監會舉辦2021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主題為「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守初心擔使命,為投資者辦實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宣布啟動「重走百年路,投教紅色行」投資者保護宣傳活動,並為宣講團代表授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出席活動,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出席並講話。
閻慶民表示,證監會將堅持把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保護投資者作為監管的主題主線,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和投資者保護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強化「大投保」理念,積極構建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監管保護和救濟渠道,切實增強投資者的安全感、獲得感。
來源:證券時報
點評:閻慶民指出,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持把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保護投資者作為監管的主題主線,重點做到「四個一」。一是進一步推進「一系列」的資本市場改革舉措;二是進一步完善「一攬子」的配套制度體系;三是進一步健全「一竿子」到底的維權機制;四是進一步豐富「一籃子」的便利服務。只有積極構建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監管保護和救濟渠道,才能切實增強投資者的安全感、獲得感。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有色金屬行業:行業盈利爆發式增長,業績增速仍有上行空間
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2021Q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8.3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352.22%。2021年一季度在國內與歐美開始大規模疫苗、美國推出新一輪1.9萬億財政刺激,全球經濟復甦與通脹歸來預期再度升溫,刺激有色金價格在高位基礎上進一步上漲,有色金屬行業業績全面釋放,再疊加去年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的低基數效應,使2021Q1有色金屬行業績增速繼續上行。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2021Q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8.39%,業績同比增長352.22%。考慮到銅、鋁、鋰、鋅等有色金屬價格在二季度仍在繼續上漲創出新高,以及二季度處於有色金屬下游需求旺季有色金屬企業產銷兩旺,疊加去年二季度有色金屬價格的低基數,2020Q2有色金屬行業業績增速有望進一步走高。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研報
點評:2021Q1在國內與歐美開始大規模疫苗、美國推出新一輪1.9萬億財政刺激,全球經濟復甦與通脹歸來預期再度升溫,刺激有色金價格大幅上漲,有色金屬行業業績全面釋放。倫銅等金屬價格創歷史新高以及二季度供需銷兩旺,2021Q2有色金屬行業業績增速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新股申購提示
海程邦達申購代碼732836,申購價格16.84元;
東鵬飲料申購代碼707499,申購價格46.27元;
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E. 證券市場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公司監管是重要措施,其核心點是什麼
1.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原則。我國證券法將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作為「立法宗旨」,這充分體現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2.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公開原則是指發行人發行證券時必須依法將與證券有關的一切真實情況向社會公布,以供投資者投資決策時參考。只有以公開為基礎,才能實現公平和公正。公平原則是指在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中,發行人、投資人、證券商和證券專業服務機構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其合法權益受到同等保護。只有實行公平原則,才能夠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確立平等競爭的市場機制。公正原則是指證券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履行職責時,應當依法行使職權,對一切從事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市場主體給予公正的待遇。
3.平等、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證券法第4條規定,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4.合法原則。證券法第5條規定,「證券的發行、交易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欺詐、內幕交易和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這體現了在證券市場上的一切發行和交易活動都必須具有合法性。
5.國家集中統一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原則。證券法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根據需要可以設立派出機構,按照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在國家對證券發行、交易活動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設立證券業協會,實行自律性管理。國家審計機關對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進行審計監督。
F. 證券投資者教育宣傳總結報告怎麼寫
宣傳、服務與管理的重要。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G. 《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之稽查執法
《稽查執法評價報告》共計約1.6萬字,包括八個部分,其中,引言部分概括介紹了《稽查執法評價報告》編制的意義、背景以及報告的整體框架;正文部分主要從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框架、稽查執法制度建設取得的進步、稽查執法工作取得的成效、稽查執法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取得的成績、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的情況、稽查執法滿意度情況以及政策建議等七個方面,系統總結了2017年度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狀況。
《稽查執法評價報告》中的主要內容和結論有:
一是稽查執法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經過多年的探索完善,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制度建設已取得了較好成果,稽查執法法律供給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總體健全有效;稽查執法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執法合力進一步增強。
二是2017年稽查執法工作取得較大成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稽查執法力度持續趨嚴,有效打擊了各類違法行為。2017年,共受理違法違規有效線索625件,啟動調查478件,調查啟動率76%;全年新增立案案件312件,立案率65%,同比增長9.8%;新增立案案件中重大案件90件,同比增長一倍;全年辦結立案案件335件,同比增長43%。
行政處罰數量和金額再次刷新歷史峰值,有效凈化了市場生態。2017年,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項,同比增長1.35%;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市場禁入25項/44人,同比增長18.91%。
專項執法案件統籌部署、快速查處,持續牢築風險防線。2017年,共部署4個批次專項執法行動,組織查辦54起重大典型案件,對財務造假、炒作次新股、利用高送轉等違規交易以及私募領域違法違規等四大市場亂象進行了及時精準的打擊。
行政處罰機制進一步優化,轄區監管權威性和威懾力進一步強化。2017年,各地證監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23件,同比增長44%,占同期證監會全系統行政處罰數量近40%,罰沒款金額2.06億元,同比增長57%。
此外,稽查執法科技執法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稽查執法效率進一步提升。
三是稽查執法內部評價、外部評價整體向好。2017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案件被提起行政復議41件,同比下降38.80%,復議部門已作出復議決定39件,維持原行政行為39件,2件復議尚未完結,行政復議維持率達100%;2017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不含各地方證監局)共辦理行政處罰訴訟案件48件,法院對其中35件案件作出判決或裁定,原告主動撤訴5件,法院駁回再審申請1件,剩餘案件無一例判決撤銷或改變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
四是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密切,形成強大的監管合力。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與刑事司法部門、其他相關行政監管部門深入開展執法協作,不斷拓寬跨境聯合監管執法空間,形成強大的監管合力。
五是稽查執法滿意度、透明度進一步提升,稽查執法市場認可度逐年增長。2017年稽查執法滿意度、稽查執法透明度滿意度分別是64.7%、64.9%,創歷史新高,獲大多數投資者的肯定。
六是政策建議。建議進一步完善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一整套體系化制度安排,重點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建議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稽查執法透明度;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切實提高行政處罰案件執行率;建議逐步探索將行政處罰罰沒款用於賠付市場投資者損失。
H. 《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之總報告
2017年度《白皮書》總報告共計2.9萬字,分成九個部分,分別是引言、年度資本市場運行及投資者概況、投保制度發布落實情況、稽查執法情況、自律組織投資者保護情況、市場主體投資者保護情況、投資者保護改進建議、結語和展望以及附錄。其中,前面的引言簡單介紹了《白皮書》編制的意義和過程;後面的附錄概況了《白皮書》編制框架、方法和數據來源;中間七個部分是主要內容,系統總結了市場投資者概況和各方面投資者保護的成效與不足,並提出改進建議以及未來展望。
總報告中匯總的市場及投資者概況和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主要結論有:
一是2017年底,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3485家,排名世界第四位,滬深總市值56.71萬億元,位於世界第二位。投資者賬戶數量共計1.34億,其中自然人投資者賬戶佔比99.73%,非自然人賬戶佔比0.27%。
二是投資者保護法律法規更加健全。《民法總則》首次將投資性權利列入民事主體權利保護的對象,確立了股權及其他投資性權利在民事基本法中的合法地位,資本市場各項制度制定和修訂中對投資者保護的要求進一步加強。
三是稽查執法制度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稽查執法工作總量、查處案件的廣度和深度、工作效率、透明度等方面取得較大的成效,外部評價和投資者滿意度得到提升。
四是各交易所、各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在投資者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加強一線監管,制定完善投資者保護具體規則和措施,開發投資者教育服務產品,開展投資者保護活動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上市公司投資者保護狀況總體向好,投資者決策參與權、知情權和投資收益權的保護進一步加強,累積投票制、高管薪酬、業績預披露、現金分紅等狀況持續好轉。
六是證券公司投資者保護狀況較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投資者財產安全」和「投資者服務教育和監督投訴權」保護得分上升;「投資者自主選擇和公平交易權」和「投資者受償權」保護得分下降。此外,證券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取得顯著成效,扶貧捐贈金額和支持貧困地區融資均取得較大進步。
七是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狀況較去年有所改善。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規管理情況較好,六成以上公募基金產品的收益跑贏基準線,投資者教育服務情況較好,超七成投資者對投教活動表示滿意,客服電話接聽率接近九成。
總報告對我國投資者保護提出的建議主要有:一是進一步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體系。二是繼續加強投資者保護組織體系建設。三是在投資者保護和教育中更加註重公平性和適當性。四是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五是進一步提升市場各主體的投資者保護水平。
I. 新證券法宣傳系列之五:普通投資者與專業投資者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新證券法)第89條規定了「投資者可以分為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有針對性的做出了投資者權益保護安排。對於具體標准,則授權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即中國證監會)來規定。證監會於2016年12月12日發布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了兩類投資者的不同條件,結合管理辦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兩類投資者的基本情況。什麼是專業投資者
管理辦法對專業投資者規定了具體詳盡的條件。總的來說,專業投資者有著相當高的門檻要求,包括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養老基金與公益基金、符合條件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等五大類。每類具體條件如下表。普通投資者的標准及特別保護
對於普通投資者的標准,管理辦法採取了除外規定的方式,將專業投資者之外的投資者都視為普通投資者。可以說,普通投資者的范圍非常廣,只要不符合專業投資者條件的就是普通投資者。
因普通投資者專業知識所限及信息不對稱等因素,新證券法及管理辦法均規定了對普通投資者的特別保護。比如:新證券法第89條第二款規定,「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糾紛的」,在舉證責任上對證券公司實行過錯推定責任。也就是說,當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糾紛時,「證券公司應當證明其行為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及證監會的規定,不存在誤導、欺詐等情形,如果證券公司不能證明,則要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此外,管理辦法對於普通投資者的特別保護規定得更為詳盡,明確了「普通投資者在信息告知、風險警示、適當性匹配等方面享有特別保護」等內容。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的相互轉化
當然,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的身份並非一成不變,根據管理辦法的規定,「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1.專業投資者轉化為普通投資者。專業投資者若要轉化為普通投資者,條件很寬松,專業投資者只需要書面告知經營機構選擇成為普通投資者即可,此時,「經營機構應當對其履行相應的適當性義務。」不過根據管理辦法的規定,能夠轉化為普通投資者的專業投資者在范圍上有所限制,僅限於符合條件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專業投資者、符合條件的自然人專業投資者這兩大類。
2.普通投資者轉化為專業投資者。普通投資者若要轉化為專業投資者,需要符合下列兩個條件之一:第一,「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最近1年末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且具有1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黃金、外匯等投資經歷的除專業投資者外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第二,」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30萬元,且具有1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黃金、外匯等投資經歷或者1年以上金融產品設計、投資、風險管理及相關工作經歷的自然人投資者」。符合這兩個條件之一的普通投資者可以申請轉化為專業投資者,然而,即便是符合條件,經營機構最終還是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同意其轉化。可以說,普通投資者想要轉化為專業投資者,條件還是相當嚴苛。
綜上可以看出,區分普通投資者與專業投資者的標准、特別保護普通投資者以及嚴格限制普通投資者向專業投資者的轉化,實際上均是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應有之義,對於強化普通投資者的源頭保護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