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任澤平未來投資方向

任澤平未來投資方向

發布時間:2022-04-10 07:43:13

㈠ 最貴經濟學家任澤平確認加盟東吳證券,這對品牌會有什麼影響

任澤平是行業知名的學者,他的多篇文章都有著上億的轉發和瀏覽,影響力是其他經濟學者所不能及的,任澤平加盟之後,東吳證券在行業的影響力有望再上一個台階。說到任澤平,做投資的人應該都知道的,最早在國發院做研究員,後來跳槽到國泰君安做首席經濟學家,在國泰君安期間,任澤平帶領的團隊,創造了多個投資排名榜的第一,成為行業的風雲人物。

㈡ 重磅!恆大新總裁年薪1500萬!他乃何方神聖

據多家媒體報道,恆大集團宣布任命任澤平為首席經濟學家,享受恆大副總裁級待遇。負責宏觀經濟發展方向、行業發展動態研究,薪資定為1250000元/月,其中包括625000元的工資和625000元的獎金。

在11月初,恆大俱樂部做出了高層的重磅調整,原集團副總裁,俱樂部董事長劉永灼遭罷免,他被免職的原因,是由於在球隊引援、球場改造及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嚴重失職。

對於劉永灼的下課,有內幕人士曾經披露,劉永灼遭到解僱與保利尼奧年初與日本女優葵司聯手代言境外網站樂投的事件有很大關系。2017年3月初,國際著名博彩公司樂投(LET97.com)與保利尼奧簽約,邀請其成為品牌代言人。然而,對於管理嚴格的恆大來說,保利尼奧經紀人促成的這次合作,卻遭遇了中國國情式的尷尬,而作為俱樂部直接管理者的劉永灼也因此背鍋。

如今,恆大聘請任澤平擔任新副總裁,有觀點指出,任澤平最核心的價值不是他的宏觀經濟研究能力,也不是他作為網紅經濟學家的名氣,而是任澤平曾經任職的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人才是很多企業做大做強的根基,處於轉型中的恆大集團,這幾年在人才引進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一位接近恆大的內部人士表示,這幾年恆大從地產公司轉型多元化集團發展,在進入一些新的領域時,加之,集團總部搬到深圳,恆大在「挖牆腳」方面出手確實比較大方。

任澤平簡歷:

任澤平,男,漢族,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

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

2011、201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量化績效考核排名第4、6位。

2014年5月,任澤平加入國泰君安。當時,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正在到處挖掘宏觀分析人才,幾番接觸之後,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的任澤平最終加入,拋出的全新觀點和分析框架備受市場關注。一年後,任澤平及團隊獲得新財富四項大獎。

自2014年離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下海,任澤平曾先後提出「新5%比舊8%好」、「5000點不是夢」、 「一線房價翻一倍」、「經濟L型」、「新周期」等判斷,2015年獲得新財富最佳宏觀分析師第一名,2016年、2017年也連續獲得新財富最佳宏觀分析師第三名。

2016年6月,任澤平離開國泰君安,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聯席所長。

2017年11月,任澤平離開方正證券,下一個選擇卻不再是賣方研究,而是將轉型從事智庫和實業研究及相關管理工作。

任澤平11月29日在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中發布的感謝信中說:「榮譽的背後,是團隊成員巨大辛勤的付出,建立了完整的研究框架、資料庫以及報告體系,3年多來推出報告1000多篇,勤勤懇懇跑調研路演,飛行270多次、40萬公里。」

此前,任澤平曾有過暗示表明自己接下來要做一些「不一樣」的事。當時任澤平表示,未來可能會做一些更務實的事情,比如說研究跟實業相結合的這些領域,會是他以後的興趣。還有,現在的研究可能是落地在大類資產,尤其是資本市場上,以後可以考慮范圍更廣一點,比如落腳在社會價值、公共政策的建議上,讓研究發揮更大的價值。

任澤平一直在金融行業發展,而恆大一直在搞投資並購,任澤平的加盟無疑讓恆大如虎添翼。對此,很多網友不由的感慨,搞什麼互聯網、搞什麼大數據,金融和房地產仍然最有錢!

基金,銀行,證券,保險,在未來發展中哪個行業會比較

如果在投資領域的話必然是基金,基金由固定收益,浮盈收益,如果公司有良好的風控體系就能保證投資收益,如果在保障范圍的話保險也在飛速發展中,但是國內和國外保險的法律區別比較大,所以保險在規則一樣之前肯定還是部分香港保險更有優勢。您要知道銀行,保險公司都會在基金公司做投資保證固定收益,再返還給消費者。任澤平剛剛說過他個人認為銀行理財會大規模消亡,原因就是老百姓已經慢慢知道理財的方式方法了

㈣ 假如任澤平去炒股,會怎樣

從概抄率來看,任澤平看襲得很准,但如果去炒股呢,我看未必有多好。
對於分析師和投資者的區別,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有過經典的描述:
個人以為,在劉備與諸葛亮的關繫上,諸葛亮是賣方分析師,劉備是買方投資者,買賣雙方的角色對人的性格和才能的要求完全不同。
成功的買方至少需要三個條件:
一是准確地識別和判斷、並快速採取行動的能力;
二是網路和聚攏人才的能力;
三是敢於接受巨大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
劉備長坂坡上摔阿斗,對於收攏趙雲的人心肯定有作用。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其表演能力(假摔而不是真摔)、快速的行動能力(說摔就摔)、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萬一摔死了怎麼辦)都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至少諸葛亮未必能夠。
成功的賣方分析師也需要三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善言雄辯的表達能力;
二是全面客觀的觀察能力;
三是縝密細致的推斷能力。
之前有私募抱怨說,本來不太看好的,聽任澤平說「乾乾干」,然後就真去幹了,還好乾得不多,倉位也不高。後來看又有說「股市要健康發展」,又覺得有希望了,後來看市場不好。算了,虧錢走人。

㈤ 任澤平預判2021核心在通脹預期,這么判斷的根據是什麼

他指出,海外多個國家都出現了大量的貨幣寬松,未來通脹的壓力會不斷增大。任澤平在入職東吳證券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就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未來一年內,大家最關注的就是通脹預期。因為雖然疫情逐漸好轉,但各國對貨幣寬松的依賴,不斷增強,即便經濟已經好轉,但對貨幣寬松的依賴依然沒有斷,甚至依賴性相對之前,還更強了。因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各國經濟增長基本靠股市來推動,實體經濟一片蕭條,沒有起色。

㈥ 新機遇 新生態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長城汽車成功舉辦

易車訊 2021年6月28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長城汽車聯合主辦的「新機遇 新生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舉辦。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長城汽車運營管理、技術研發團隊與行業專家、合作夥伴、投資人代表以及媒體夥伴共500餘位嘉賓齊聚會場,就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及智能化、碳中和的未來格局進行了深入探討。

同濟大學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教授、主任 余卓平

同濟大學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教授、主任余卓平則表示:「長城汽車在新能源發展的布局在95分以上,是經過深度思考的,我希望長城汽車能在新能源領域成為排頭兵。」

碳中和作為世界性問題,所有企業與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相關領域的各個生態夥伴更應該深度合作,抓住其中的巨大機遇,收獲綠色未來。

當下,碳中和與智能化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此次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長城汽車聯合主辦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為跨行業、跨領域的協同互動提供了絕佳平台。與會領導專家們各抒己見,指明了汽車產業參與智能化、助力碳中和的路徑,更描繪了中國汽車產業引領全球創新的宏偉圖景。

㈦ 任澤平說房地產是中國最堅硬的泡沫,你認同他的說法嗎

我非常認同他的看法,而且我也不覺得房地產行情會出現暴跌的現象。

很多人對任澤平這個人不是很熟悉,可以把他簡單理解為一個網紅經濟學家,這位大師的履歷特別光鮮,戰績也很傲人,放著1500萬的年薪都可以不要,是一個十足的敢說敢當的大佬。

房地產是中國最堅硬的泡沫。

在任澤平重新回歸到金融市場以後,任澤平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房地產是中國最堅硬的泡沫,絕對不可能被戳破,也不會突然爆裂。之所以講這個觀點,主要因為他覺得中國房地產會向更加平穩和健康的方向發展,很多人不相信中國房地產會軟著陸,但是他充滿信心。

㈧ 任澤平:房地產改革一定要軟著陸

當前,在教育、地產、醫療、社保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調整說明,我國開始將調節收入分配和實現共同富裕上升到更高戰略層面。從效率優先到重視公平,這是一個社會發展到新階段的重要轉變,也是一個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需要。
背後原因是什麼?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收入分配有一個原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早期中國經濟基礎薄弱,所以要優先發展經濟,採取的是效率優先的收入分配製度,即先富帶動後富。
為什麼經濟發展到今天,要重視公平、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共同富裕?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我們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收入分配問題關繫到社會的穩定、人民的美好生活。收入分配解決不好,會出大問題。
其二,美國當前的整體動盪、社會撕裂、民粹主義、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等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現在國民收入差距回到了100年前的水平。而拉美等國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也和這種收入分配差距有關。
其三,今年上半年,我國的GDP實現較高速度增長。經濟復甦是以大企業為主流,但在中國,小微企業往往是解決就業的主力。
其四,我國收入的金字塔特點比較明顯,呈現了K型復甦。而K型復甦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分化,即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不同企業,以及不同人群從危機走向復甦呈現出顯著不平衡性。
怎麼重視公平?政府肯定要推出一系列公共政策。當前一輪又一輪地加碼調控房地產,目的就是促進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那麼,中國房地產改革何去何從?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房地產的發展要軟著陸,避免硬著陸。
硬著陸的代價很大,往往會令經濟受傷。國際上有很多房地產硬著陸的案例,近到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遠到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破裂,都對一國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尤其是日本,整個民族的自信心都受到了打擊,失去了發展的黃金20年,而年輕人落入所謂的低慾望社會,老齡化、少子化等問題到來,都與地產行業硬著陸有關。
筆者有一個觀點:10次危機9次地產。房地產是周期之母,它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大行業,是居民的巨大財富。當前,房地產帶動的相關投資占我國固定資產投資1/3以上。居民財富里,股市、房市、債市加起來,房地產大約佔70%以上。此外,銀行對房地產領域貸款占整個銀行貸款比重超過1/3。所以,房地產對經濟貢獻大,但風險也大,讓它實現軟著陸非常重要。
怎麼軟著陸?筆者認為有兩個辦法:
一是房地產要用時間換空間。比如,如果全國的房價10年內都比較穩定,但居民收入、經濟都在增長,慢慢地發展就可以把上漲的房價消化。如果政策操之過急,這個風險就會非常大,處理不好可能會爆發我們自己的「次貸危機」。
二是用市場的方式。首先,確立城市群發展戰略,未來中國經濟整體發展都是以都市圈的城市群為主體。其次,人地掛鉤,人來了就供地,實現土地與人口相匹配。
筆者建議,在全國建立土地指標的全國流動交易市場,以此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供求平衡。簡單來講,比如某個人從東北流動到了深圳,那麼,用地指標就要劃到深圳。在當前人口大幅度流動的前提下,建立全國用地指標的拍賣市場很有必要。
總之,我國房地產要實現軟著陸,針對房地產的調控一定不能操之過急。

㈨ 任澤平:未來5年買三種硬通貨,這三種硬通貨指什麼

優質的房產,優質大公司的股票還有就是稀有具有升值價值的金屬。事實上,輸入項通脹已經開始了,未來貨幣貶值的速度會增加,如果你沒有將你的儲蓄資金進行一個很好的資產配置,那未來自己損失的會更加多。而任澤平提出的三種硬通貨其實還是優質資產。首先是房產,雖然國內房地產市場橫盤已經很久了,但仔細看就會發現,部分城市樓市依然火熱,尤其是人口不斷湧入的城市,房產增值潛力依然存在,而且即便在同一座城市,不同區域房價也不一樣,靠近市區,有學區資源的房產,依然具備保值潛力。

其實長期來看,貨幣貶值會持續,如果不能對自己的資產和現金,進行一個很好的配置,未來自己的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其實現在來看,股市還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在資本市場大改革的背景之下,A股的行情不斷走高,再加上外資不斷流入,A股未來幾年,整體的發展還是非常可觀的。

㈩ 7省推出25萬億重點項目!這一輪基建投資新在哪裡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龐大投資計劃。不僅如此,推出新一輪大規模基建的呼聲也在不斷增長。

7省推出25萬億重點項目

在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郭金華表示,2020年,雲南將推出52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階段發布投資計劃的省份不只雲南。自春節後各地陸續復工以來,多個省份發布了2020年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

2月20日,河南省發布980個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

2月25日,福建省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印發2020年度省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確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1567個,總投資3.84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257個,總投資2.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005億元;預備項目310個,投資0.87萬億元。

而在春節前,四川、重慶、陝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經發布了本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2020年,四川省重點項目700個,計劃總投資約4.4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6000億元以上;重慶市重大項目1136個,總投資2.6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3476億元;陝西省重點項目600個,總投資3.38萬億元,年度投資5014億元;河北省重點項目536個,總投資1.88萬億元,年計劃投資2402億元。

從這7個省份公布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來看,總投資接近25萬億元,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也近3.5萬億元。另外,全國其他省份公布了重點項目清單,但是沒有公布投資總額,還有一些省份具體數據不夠詳實。

比如,浙江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落地落實,支撐重大標志性工程實施,浙江未來將重點推進200多個重大項目建設,總投資超2萬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約3000億元。

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特點。各地啟動的這些投資項目並非針對疫情而來的,是在年度計劃中就有所安排的。當然,針對疫情的沖擊,各地肯定會在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更加重視。

事實上,在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類會議上,穩投資作為重要政策工具被凸顯出來。從重點項目復工復產的進度推進到各類要素的配給,以及應對疫情的政策措施中,各地都強力穩投資。

2月28日,四川省委召開常委會會議暨省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要求聚焦「三駕馬車」精準發力,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搶抓政策窗口努力擴大政府投資,帶動擴大社會投資。

專家建議推出「新基建」

當下,以擴大基建規模穩定投資進而拉動經濟增長的思路再次受到矚目。

比如,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最近就建議啟動新一輪基建。任澤平認為,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推出「新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國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時,都採取了大規模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來應對。

對於啟動大規模的投資應對危機,四川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宏觀組副組長王小剛向第一財經表示,這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舉措,可以盡快把經濟恢復起來,而且疫情反映了我們存在的短板,補短板是比較明確的投資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

「疫情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資增長潛力所在,就是發展空間所在。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地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2月2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在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就發布了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這項工程總投資約3.6萬億元,主要是聚焦基礎設施領域,包括鐵路、公路、跨境電網和智能電網、5G網路全覆蓋、多式聯運物流網十大工程。

不過,任澤平認為,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比如要調整投資領域,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

易小光也認為,投資是穩增長的抓手,但是投資結構決定了未來的供給結構,是結構能否優化的重要方面。當前階段的投資拉動和以前的投資勞動是有區別的,關鍵在於如何擴大有效投資。

因此他認為,擴大投資要著眼於彌補中國經濟的短板,最重要的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以及我們確定的發展方向所需要推動的基礎設施可以適當超前建設,從而塑造新經濟發展的硬體環境,引領經濟增長。

閱讀全文

與任澤平未來投資方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