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險資可以投哪些產品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范圍
保監會資金部2015年12月下旬下發了《關於調整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范圍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一位業內人士將這份文件解讀成,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范圍增加了信託等資產,同時明確了創新標的產品的申報工作。
關於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范圍,現行的依據為保監會2013年2月份發布的《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這一規定將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范圍限於銀行存款、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及中國保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而新下發的《徵求意見稿》欲將保險資管產品投資的基礎資產范圍調整為:符合監管規定的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以及債權收益權等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品種。
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在《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中有明確規定。2014年2月份中國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將保險資金可投資資產分為五大類,包括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和其他金融資產。其中,其他金融資產包括集合信託計劃、銀行理財、金融衍生品、項目資產支持計劃以及其他保險資管產品等。
一位保險資管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此次《徵求意見稿》對於資管產品業務投資范圍的最大變化在於「增加了信託」,相較現行規定相當於有了很大程度的放寬。
「另外,《徵求意見稿》還明確了創新型產品的申報流程,給出了指引。」該負責人稱。
《徵求意見稿》根據基礎資產的不同欲將保險資管產品分成兩類:基礎資產范圍在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內的,為普通型產品;基礎資產范圍超出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的,為創新型產品。
《徵求意見稿》規定,保險資管公司獲得產品業務資質且完成普通型產品發行後,可以申請發行創新型產品。保險資管公司申請發行創新型產品,需進行產品創新能力備案。申請發行創新型產品,實行首隻產品風險評估、同類產品事後報告的模式。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行資管產品時,應當通過保監會指定的資產交易平台進行登記、發行、交易轉讓和信息披露,並且按照《通知》規定向保監會提交事後報告。
保險資管產品經營范圍擴至養老險公司
另外,《徵求意見稿》還欲將開展資管產品業務的機構,由現行的保險資管公司擴圍至養老保險公司,後者開展產品業務參照相關規定執行。
依照此前保監會《通知》中給出的定義,保險資管產品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作為管理人,向投資人發售標准化產品份額,募集資金,由託管機構擔任資產託管人,為投資人利益運用產品資產進行投資管理的金融工具。產品分為定向產品和集合產品,前者認購門檻3000萬元,後者投資門檻100萬元,投資人為保險機構等機構主體。「門檻是100萬元,比拼的是各資管公司的投研能力。」某保險資管公司固定收益投資人士如此評價這一業務。
而在養老險公司人士眼中,這一業務的發起機構擴展至養老險公司並不突兀,「養老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資產管理機構,本身就有包括年金、以養老保障為目的的資金受託管理等具有資產管理性質的業務,養老險公司現在也在向資產管理機構轉型。」一位養老險公司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這位養老險公司高管也表示,獲准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符合養老險公司向資產管理機構轉型的發展方向,但開展這一業務的壓力也大,要做好並不容易,畢竟資管領域的競爭激烈。
試點以來,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開展業務的保險資管公司不斷增多,保險資管產品類型不斷增加,投資范圍不但覆蓋國內傳統投資及另類投資領域,還覆蓋到境外投資品種的產品。比如,某保險資管公司發行了多隻投資於證券公司融資業務的債權收益權資管產品,同時,其發行的「全球新股及流動性機會資管產品」欲在全球范圍「打新」,產品中不超過40%的資產投向境外主要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資產。
對於發展規模,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截至2014年6月底,保險資管產品規模為611億元,普華永道預計,目前保險資管產品業務規模在1000億元左右,占險資運用余額的1%。未來,保險資管產品業務將由現行的試點調整為對行業完全放開。
保監會資金部要求各資管公司結合市場及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將對《徵求意見稿》內容的書面意見於2015年12月31日前反饋。
2. 概念股有哪些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
1、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
2、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
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
其有具體的名稱,事物題材等,例如金融股,地產股,資產重組股,券商股,奧運題材股,保險股,期貨概念等都稱之為概念股。簡單來說概念股就是對股票所在的行業經營業績增長的提前炒作。
3. 險資和游資分別是什麼意思,險資舉牌的概念股一覽
險資很多啊,恆大系的恆大人壽;寶能系的前海人壽等。舉牌概念比如梅雁吉祥、萬科a等,各大行情軟體都有這一類別,詳細的你可以去看,關於炒股技術你看傻瓜理財
4. 險資舉牌為什麼會被國家約束
您好,
首先,險資舉牌的個股主要分布在地產、百貨商場等行業。主要原因是地產股的市凈率(PB)低,百貨商場股的現金流較好且資產(大樓地皮)的重估價值較高。34隻險資舉牌個股中,有20隻個股的PB低於5倍,11隻個股低於3倍。——而整個A股剔除負凈資產個股及異常高PB個股後,2744隻個股均值為6.86。
其次,這些個股的凈資產收益率(ROE)普遍不差,34隻個股的均值高於7%,其中有22隻的ROE也超過7%。扣除4隻虧損股後,平均ROE超過10%。整個A股剔除虧損股、微利股、ROE異常股(通常是ST之類的),平均ROE大約是9%左右。險資對ROE可能較為看重。
第三,總體的分紅收益率並不高,換言之,多數個股險資可能不是沖著分紅來買票。34隻個股平均分紅收益率不到1%。險資的資金核算成本、保單暗含收益率加上各種費用,通常年度投資收益率需要有4%-5%左右。34隻個股中,最高的分紅收益率才4%,超過3%的只有2隻股票,超過2%的才5隻股票。顯然,險資不太看中分紅。
最後,在市盈率(PE)方面,剔除虧損股、微利股之後,25隻個股平均PE約為40多倍,低於A股整體的PE水平(扣除虧損及微利個股後,1700隻A股的算術平均PE約76倍左右),但仍然遠遠高於海外成熟股市。34隻個股中,PE低於26倍的,只有7隻個股。顯然,險資對PE也不是非常在意。越是小保險公司、新保險公司,越喜歡炒作績差股。
您所說的我也表示贊同,但是國家需要對這些企業進行管控,不好說╮(╯▽╰)╭
5. 互聯網保險概念股有哪些
互聯網保險概念股個股解析如下
中國平安(601318):為直接涉眾安在線的公司。
高鴻股份(000851):涉互聯網保險代理業務。
中國太保(601601):壽險轉型見成效,產險承保需檢視。
新華保險(601336):價值轉型迎來轉機。
邦訊技術(300312):網優反轉,並購整合中,拐點已現。
天茂集團(000627):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是主要利潤來源。
大眾公用(600635):有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9.52%股權。
6. 險資一般什麼情況進入股市
保監會可能在8月份發布《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和《關於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的通知》、《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投資比例的通知》,對保險資金運用進行系統性規范,投資A股上限最高可達20%。有4000億險資將進入股市,對股市股民都是利好。
7. 險資舉牌的有哪些個股的最新相關信息
險資舉牌概念股就是被保險公司舉牌的股票。這些股票具有價值低估,業績優秀,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因而備受險資青睞。被舉牌公司的投資價值正逐步得到市場認同,舉牌概念或將持續發酵。
2014年以來,A股華夏銀行、農產品、金地集團、新黃浦、中興商業、中煤能源、特爾佳、積成電子、精倫電子、天目葯業、西藏葯業、中百集團、沙河股份、中化國際、力合股份、青松建化、魯泰B、工大首創、*ST天業、*ST商城先後被舉牌。其中中百集團、力合股份等公司更是多次被舉牌,公司股價也均有靚麗表現。
格力電器(000651):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2005年至今,格力空調連續5年全球銷量領先。該企業是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旗下的一家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
吉林敖東(000623):建立了「公司+標准化基地+特許農戶」的產業鏈經營模式,逐步發展成為「資源共享、管理科學、持續發展」的集醫葯業、證券業、采礦業、公路建設業」為一體的控股型集團上市公司。
中國建築(601668):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大型建築房地產綜合企業集團。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伊利股份(600887):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唯一一家乳製品贊助商,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品牌。
南玻A(000012):1992年2月,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是中國玻璃行業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
8. 銀保監會:鼓勵險資增持 上市公司股票
新快報訊 見習記者劉威魁報道 1月28日,新快報記者從銀保監會官網獲悉,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更好發揮保險公司機構投資者作用,維護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拓寬專項產品投資范圍,加大專項產品落地力度。
肖遠企指出,支持保險公司開展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研究推進保險公司長期持有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評價機制。對於保險資金一般股票和重大股票投資等,依法合規加快有關備案、核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保監會於1月24日、25日連續兩日發布消息稱,保險資金可以投資銀行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在此前,保險機構作為機構投資者,是次級債的重要投資者,但銀行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類一級資本補充工具不在保險機構的投資范圍中。
銀保監會方面認為,此舉有助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充實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擴大信貸投放空間,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抵禦能力,豐富保險資金配置。
9. 互聯網保險概念股票有哪些
互聯網保險概念股個股解析如下
中國平安(601318):為直接涉眾安在線的公司。
高鴻股份專(000851):涉互屬聯網保險代理業務。
中國太保(601601):壽險轉型見成效,產險承保需檢視。
新華保險(601336):價值轉型迎來轉機。
邦訊技術(300312):網優反轉,並購整合中,拐點已現。
天茂集團(000627):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是主要利潤來源。
大眾公用(600635):有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9.52%股權。
10. 中國人壽股票為什麼會跌
業績下滑顯然不是保費收入下降的原因。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在17年是5123億元,18年增長至5326億元,雖然增長不多,但好歹是漲的。根據中國人壽自己的解釋,業績下滑這么多是因為18年股市不好投資失利,凈利潤就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了?!小組的第一反應是,中國人壽的小夥伴們,年終獎是不是也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
對於中國人壽這樣動輒千億的投資規模而言,在權益市場通常配的都是些大藍籌和基金,靠選股、賺個股的超額收益是不存在的,只能跟著市場走。17年市場大藍籌漲勢喜人,重倉的保險機構自然也跟著賺得盆滿缽滿;18年大盤不好看,保險也嗷嗷虧錢。保險機構收了一大把保費,總歸要做點權益投資,和市場行情共生共榮本身是正常的。所以以前一直把保險股當作強周期股看待。
問題在於,中國人壽的權益投資虧得也太多了吧!況且2017年監管還很有先見地調低了險資投資股市的比例,上限從40%重新下調至30%,股票持倉最多從4成變成3成,等於變相幫你減倉了。
中國人壽這把估計是卡著紅線,滿倉幹了。
小組特地去翻了一下中國人壽的三季報,凈利潤還有198.69億,才比去年同期下降25.9%。這才一個季度過去,凈利潤下降幅度就變成了50%-70%了。根據17年的凈利潤倒算,中國人壽四季度凈虧損高達32.42億-101.93億!這拍的到底是恐怖片還是紀實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