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2. 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是2015-12-15在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街道鵬飛路7號A205。
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35952744X6,企業法人梅永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農業相關股權投資、投資咨詢、投資管理(不得從事信託、金融資產管理、證券資產管理等業務
3. 深圳華大基因家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深圳華大基因家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2018-02-1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福山社區濱河大道5012號東華大廈6F。
深圳華大基因家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MA5F0G4Y76,企業法人王世鵬,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深圳華大基因家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一般經營項目是:建築工程設計;工程項目咨詢;工程項目管理;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設計;建築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建築機電安裝工程施工;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綠色生態工程技術和產品研發、銷售。(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項目除外,限制的項目須取得許可後方可經營),許可經營項目是:綠色生態工程產品生產。
深圳華大基因家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深圳華大基因家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 深圳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華大基復因生物醫學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5月3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貿易經紀與代理等。
法定代表人:劉娜
成立時間:2013-05-30
注冊資本:1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737828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鹽田區北山路146號北山工業區11棟
5. 估值150億IPO這家公司為何與騰訊、華為並稱「深圳三寶」
【被譽為「國內基因測序龍頭」、「基因測序界的騰訊」的華大基因,今日正式過會,並有望在在一個月內登錄A股。】
備受投資界熱捧的華大基因要叩開二級市場的大門了。《21CBR》記者獲得證實,證監會將在今晚發布創業板發審委會議公告,華大基因已於今日下午正式過會。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遞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不低於4000萬股,籌資17.32億元,所募資金將用於精準醫學服務平台升級項目等5個項目建設。按照目前的發審節奏來看,華大基因有望在一個月內登陸A股。
華大基因的上市歷程頗有些一波三折。15-16年間,華大基因首次遞交IPO以中止審查告終,證監會顯示中止情形為: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
今年3月,華大基因再度沖擊IPO。公開信息顯示,華大基因的排隊序號一度在短時間內從第65位躍升至第27位。3月1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華大基因更新後的招股書。
然而,當晚證監會下發的「59問」《反饋意見》引來外界議論紛紛。意見顯示,證監會就公司獨立性、同業競爭及多次重組等共計59個規范性和信息披露問題向華大基因作出詢問,上市進程因此再度擱置。
深圳國家基因庫
然而,前沿科研成果如何轉化為臨床可應用的基因檢測技術,並真正落地惠及民生,是基因產業在起跑階段的一大難題。以應用最為普及的產前基因檢測為例,目前國內單次檢測費用普遍仍在3000-5000元之間,且大多不在地方醫保體系內,價格仍是眾多中國普通家庭被拒之門外的現實理由。
前沿技術的快速奔跑需要極高的計算力支持,對後端的技術支撐也提出了要求。2015年10月,華大基因與阿里雲、英特爾聯合成立精準醫療開放雲平台,旨在加快基因測序的診斷和治療時間。高性能的計算平台和人工智慧底層技術加快了精準醫療的行業發展,但現階段長達數周的檢測和診斷時間並不能滿足行業以及後市場的需求。
對華大及其衍生出的眾多「華小」而言,未來能跑的多快並非單由自身決定,仍要依賴政策傾斜、相關行業協同推進以及受眾的廣泛接納。此番上市成功或將加大中國在基因測序產業鏈的話語權,但華大與「華小」們的前路依舊任重道遠。
6.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重大項目
一個物種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就意味著這一物種學科和產業發展的新開端。
——向仲懷院士
基因組/基因DNA測序是基因組學研究的基礎。動物、植物與微生物,伴隨著人類共同組成這個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解碼它們的基因組/基因是研究它們的性狀和進化過程的起點。對於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聯系的物種來說,例如水稻,解讀它們的基因組/基因能夠大大加速生物技術的產業化過程。目前,華大基因的科學家正在對地球上不同的生物進行測序,並對他們的基因組解碼構建「生命之樹」。
華大基因目前正在開展的相關項目有:
國際大熊貓基因組計劃
「世界三極」動物基因組計劃
黃瓜基因組計劃
蘭花基因組計劃 群體關聯分析:大規模的疾病關聯分析及重測序研究的方案設計、生物信息學分析和生物學解釋策略的開發和應用。
癌症基因組計劃:利用測序及高通量突變檢測方法識別與癌症發生發展相關的關鍵基因。
古人類基因組:探索古人類的遺傳學特徵。 全基因組從頭測序計劃:牽頭發起構建更多重要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參考圖譜的研究計劃。
大規模基因組重測序計劃:通過對已經有基因組參考序列圖譜的亞種和個體進行大規模重測序,並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探索和研究相關群體的遺傳變異和進化。 宏基因組學:研究直接從環境中提取的遺傳物質。
微生物基因組測序:建立有重要價值的微生物基因組的參考序列圖譜。 被譽為20世紀的生命科學阿波羅計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開辟了生命科學的新篇章。從2000年完成第一個人類基因組圖譜以來,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基因組的技術和科學取得了巨大進展,除了更多更為精確的人類和各種種類的生物體基因組圖譜得以解析,而且基因組科學研究的技術本身也得到跨越式的發展,新的、更高通量,更低成本的測序技術和更為高效和精確的分析計算技術使得基因組科學迅速滲透到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並已開始邁向實用階段,成為迎頭而來的轉化醫學,以及農業和工業生物技術的支撐技術。基因組科學所產生的巨大的生物信息數據使得生命科學進入一個以基因組為基礎的數字醫學或數字生命科學時代,並將成為21世紀生命科學的主流技術領域。高效整理、分析、挖掘測序得到的海量基因組數據,解析生命現象,回答科學問題和提供應用基礎是基因組科學,乃至整個數字生命科學的面臨的最大挑戰,並具有多學科交叉綜合的特點,需要包括數理、計算機、軟體和生物科學的交叉配合。
然而,目前 們現行的教育體系和模式難以快速培養適合這一重要發展領域的人才,需要一種結合現實和未來實際需求的復合型學科人才的培養模式和體系。華大基因研究院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通過與多家拔尖大學合作已經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本科生,特別是低年級本科生新型生命科學前沿人才培養的體系,開創了一套以大科學問題為切入點的邊研究、邊學習的「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華大基因研究院全新和獨特前沿人才培養模式,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培養目標就是以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培養適合未來生命科學前沿發展,以及新興生物技術產業的拔尖人才。在過去十年間,在華大基因研究院,一大批本科學生通過這一體系的培養迅速成為具備掌握跟蹤前沿發展,掌握先進技術,並具備實戰經歷和能力的優秀生命科學復合型人才,走上重要的工作崗位,做出在Nature、Science等知名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的出色成就。在此基礎上, 們已與華南理工大學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低年級(2年級)至高年級(4年級)2+2本科培養體系,以及完善的高年級畢業實習體系。每年通過選拔吸引包括生命科學專業、計算機專業、軟體專業和數理專業的優秀本科生進入這一培養體系。
經過2年的建設和完善,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具備了更為完善的學習和實習條件,因此決定在國內拔尖院校中擴大本科生創新班和創新實習的規模,並且與後期華大-哥本哈根大學、華大-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攻讀計劃相銜接,為華大基因研究院和基因組和數字醫學/生物學領域提供「實用型和未來型」的頂尖後備人才做出貢獻。 2010年12月人類(健康)篇專題研討班
上海地區生物信息學研討班
2010年10月經典論文回顧系列之水稻(植物)篇專題研討班
紀念華大十一周年 經典論文回顧系列
2010年8月生物信息學前沿技術專題班
2010年7月生物信息學統計演算法暑期班(北京)
2010年 美國國家綜合進化研究院NEScent·BGI聯合系統發育暑期班
2010年廣州地區專場培訓班
2010年7月生物信息學前沿技術專題班
2010年6月表達譜,轉錄組專題班
2010年5月台灣學者研討班 (已結束)
2010年5月前沿技術培訓班
生物信息學軍科院應用專題培訓班 (已結束)
2010年首屆生物信息學研討班
台灣學者研討班
生物信息學新技術研討班·復雜疾病方向
【生物信息校園系列第一站(第二期)】中國農大·農業方向
【生物信息校園系列第二站】----首醫大醫學方向
【十周年特別推薦·深圳】生物信息學前沿技術專題培訓班
醫學繼續教育培訓班 華大基因自1999年9月9日成立以來,在科學、技術、產業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不僅為中國和世界基因組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更奠定了中國基因組科學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但豐碩成果的背後,華大人不會忘記的是對社會的回饋。為了推動基因組學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和發展,進一步培養和發掘基因科技人才,華大基因一直致力於基因科普工作的推廣。
目前,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已被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為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隨後又掛牌成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學術指導中心。2009年暑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與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合作,成功舉辦了高中生「探索生命奧秘」夏令營活動;並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全國重點高校合作,舉辦了大學生「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暑期班活動。活動期間,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深圳電視台等媒體先後進行了跟蹤報道,反響熱烈。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現已成立科普中心,每年暑假都會定期開辦高中生夏令營及本科低年級暑期班活動。科普推廣工作也將作為華大的一項長期工作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