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企業投資的意義及投資管理的原則
一、企業投資的意義:企業需要通過投資配置資產,才能形成生產能力,取得未來的經濟利益。投資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前提,企業的生產經營,就是企業資產的運用和資產形態的轉換過程。
二、投資管理的原則:
1、認真進行市場調查,及時捕捉投資機會。
2、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認真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3、及時足額的籌集資金,保證投資項目的資金供應。
補充資料:
企業投資意義和投資管理的詳細說明:
一、企業投資的意義:
1、投資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前提;
2、投資是獲取利潤的基本前提;
3、投資是企業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業投資主要靠自籌資金,也可採取多種方式籌資,如採取銀行貸款,向社會及本企業職工發行股票、債券,與其他企業合資,通過商業信用賒購設備、租賃設備等。
二、企業投資管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企業投資應該遵循的四個基本原則:
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原則;
2、效益最大化原則;
3、市場需求導向原則;
4、量力而行 原則。
(二)投資決策是指投資者為了實現其預期的投資目標,運用—定的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程序對投資的必要性、投資目標、投資規模、投資方向、投資結構、投資成本與收益等經濟活動中重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判斷和方案選擇。投資決策是生產環節的重要過程。
(三)是企業所有決策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決策,因此我們常說:投資決策失誤是企業最大的失誤,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此,財務管理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職能就是為企業當好參謀把好投資決策關[1]_。
四、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對某一項目(包括有型、無形資產、技術、經營權等)投資前進行的分析、研究和方案選擇。投資決策分為宏觀投資決策、中觀投資決策和微觀投資決策三部分。
Ⅱ 投資市場的四個原則是什麼
投資市場選擇投資項目的四個原則
第一,產品和服務具有獨特性
你所選擇投資的產品或者企業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嗎?這些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品牌、成本等方面,而這些優勢能保持多長時間也是你投資成敗的重要因素。
第二,要有風險意識
無論你選擇哪一個投資項目,都會有風險。如何規避風險應放在選擇投資項目的首位。因此,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不要光想著如何賺錢,應該時刻想著如何不賠錢。
第三,確定你的最大風險承受底線
例如說,你現在的投資資本是幾十萬元,但其中的十幾萬元是借來的,那麼,你的風險承受底線最大就是十幾萬元,甚至要考慮設在幾萬元的范圍,因為一旦失敗還要考慮自我生存的問題。
第四,投資時要為自己創造市場
如果是二次投資,或者可以一次性籌到比較多的投資資本,就要自己來創造市場,把潛在的市場由投資者自己開發出來,以此獲得超常的利潤回報。
選擇投資項目要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環境而異。對於小額資本的投資來說,要下功夫比別人做得更好。對於大額資本的投資來說,要找到能夠達到和促進資本迅速增值的那個「點」,要遵循選擇投資項目的四大原則,進而助力自己獲得人生的財富。
Ⅲ 投資控制要遵循哪些原則
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財稅(財會、財務、會計、審計、稅務)在線學習網站,今天為大家介紹以下知識:
投資控制的原則:
(一)成本效益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要求企業力爭以最小的控製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時所花費的成本與由此而產生的經濟效益之間要保持適當的比例,即投資控制所花費的代價不能超過由此獲得的效益。因此,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的過程中,要樹立成本收益的觀念,避免控制的繁瑣與復雜。那種不顧企業實際,過分強調所謂的「嚴密」控制,不但浪費企業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還會導致員工產生厭煩情緒,不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二)風險控制原則
投資風險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和特定時期內,客觀存在的導致投資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風險無處不在,因此,一個企業的贏利能力與其防範風險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規避風險、控制風險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贏利能力。資本追逐利潤,利潤伴隨風險;利潤越高,風險越大,這是一條鐵的規律。所以,企業要想取得預期的投資收益,就應對投資風險進行控制,投資風險控制的基本手段有風險迴避、風險抑制、風險自留、風險集合、風險轉移等。
(三)合理性原則
任何企業的投資控制活動都要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投資業務的效率、效益和安全。因此,在對投資活動進行控制時,既要考慮到控制制度設計的經濟性,又要考慮執行時的效益性。控制時要注意節省費用,更要強調控制制度嚴密性與完善性,應盡量減少過繁的程序和手續,簡化書面作業和避免重復勞動,使控制工作簡化、效率提高,節省費用、增加收入。
(四)適用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投資控制必須符合管理者的需要,對其經營管理有用。由於企業的性質、行業、規模、組織形式和內部管理體制及管理要求等方面往往存在差異。所以,企業應根據經營的特點和內外環境的實際情況,恰當地設置適用的投資控制措施、手段及程序等,才能發揮應有的控製作用,滿足管理的需要。而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採用別的企業的成功模式,應在借鑒的基礎上,採用適合企業投資業務特點的控制方式。
(五)有效性原則
投資控制的有效性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1.企業對投資活動所採取的各項控制手段和方法在實施過程中應具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2.企業應定期檢查投資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及時加以處理,並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完善措施。
(六)預見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投資活動的初期,應通過對企業內、外環境以及以前年度的經營情況的分析,來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便爭取主動,提前實施積極、有效的控制,來防止影響投資活動順利進行的不利情況發生,而不能等到問題出現後,再來考慮控制的問題。
(七)協同性原則
投資控制的協同性原則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1.企業對不同持有期限的投資,即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投入要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以保持企業資金的流動性。
2.企業對不同對象的投資,即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的投入要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以控制企業的投資風險。
3.企業投出資金和借入資金之間要相適應,應避免不顧籌資的能力而盲目投資,致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八)實事求是原則
企業進行投資活動的過程中所收集的資料應是真實可靠的。為了保證投資活動的信息收集、分析、決策等過程准確可靠,企業應盡量使用科學、合理和有效的方法,來避免主觀臆斷和憑經驗辦事。
(九)彈性控制原則
投資控制的彈性是指在對投資業務進行控制的過程中的可變程度,這是靈活性和有效性的保證,可以避免僵化,單純為了控制而控制。企業應根據各項投資的具體情況對投資的控製程序、環節、內容進行調整和修改。
(十)全面控制原則
投資控制的全面控制原則包括兩個方面:
1.對投資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即對投資建議、可行性論證、投資決策、投資投出與管理、投資記錄、投出資產處置、監督評價等每一個環節都實施嚴格的控制;
2.全員控制
即對每一位參與投資業務活動的員工都要進行控制。企業的員工既是施控的主體,又是受控制的主體,使每一參與投資活動的員工,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到執行人員都受到相應的控制,才能保證企業的投資活動有序進行。
(十一)控制點原則
企業的投資控制目標,需要通過若干相應的控制因素予以實現。要使這些控制因素發揮作用,企業應根據某些容易產生錯誤或進行作弊的業務環節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而那些容易產生錯誤或進行作弊,因而需要控制的業務環節,通常稱為控制點。投資控制的控制點有:審批、審核、核算、保管等。投資控制的目標主要是通過對相應控制點的控制來實現的。
(十二)相互牽制原則
相互牽制原則是指一項完整的投資業務活動,必須分配給具有互相制約關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分別完成。即在橫向關繫上,至少要由彼此獨立的兩個部門或人員辦理,以使該部門的工作接受另一個部門或人員的檢查和制約;在縱向關繫上,至少要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環節,以使下級受上級監督,上級受下級牽制。
(十三)崗位分離原則
投資控制的設立是與企業的管理模式緊密聯系的,企業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設立工作崗位,並賦予其責、權、利,規定相應的操作規程和處理程序。責任和權力是崗位責任原則中的關鍵因素,有什麼樣的崗位責任,就要賦予此崗位完成任務所必須的權力,不應出現崗位責任不明確、權力不清楚的現象。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時需要分離的職責主要是:授權、執行、記錄、保管、核對。具體表現在:
(1)投資預算的編制與審批;
(2)投資項目的分析論證與評估;
(3)投資的決策與執行;
(4)投資處置的審批與執行;
(5)投資業務的執行與相關會計記錄。通過不相容職責的劃分,各部門和人員之間相互審查、核對和制衡,避免一個人控制一項交易的各個環節,以防止員工的舞弊行為。另外,還必須注意讓員工理解其各自的責任,一方面要讓員工懂得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即操作規程和處理程序;另一方面要讓員工明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履行職責的重要性。
(十四)協調配合原則
協調配合原則是指在投資控制過程中,各部門或人員必須相互配合,各崗位和環節都應協調同步,各項投資業務的程序和辦理手續需要緊密銜接,從而避免扯皮和脫節現象,減少矛盾和內耗,以保證投資控制活動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協調配合原則,是
對相互牽制原則的深化和補充。貫徹這一原則,尤其要求避免只管牽制錯弊而不顧辦事效率的機械做法,而必須做到既相互牽制又相互協調,從而在保證質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實現既定的投資目標。
(十五)程式定位原則
程式定位原則是指定位應根據各崗位業務性質和人員要求,相應地賦予投資任務和職責許可權,規定操作規程和處理手續,明確紀律規則和檢查標准,以使職、責、權、利相結合。相互牽制是基礎,協調配合是升華,因而,協調配合對人員素質的要求很高,企業的投資控制制度是由人建立的,也要由人來行使,如果企業行使控制監督職能的人員在思想道德上、心理素質上、技能上和行為方式上未能達到實施控制的基本要求,對控制的程序和要求含糊不清,連最基本的崗位責任也不能執行到位,那麼,再談協調配合顯然已不能勝任。
(十六)整體結構原則
整體結構原則指企業投資的各項控制要素和各部門的子控制系統必須有機構成,形成企業投資控制的整體框架。按照系統網路原則的要求,各項控制點應在企業管理模式的控制之下,設立要齊全且點點相連、環環相扣、不能脫節。各個控制點的設立必須考慮到控制環境、控制活動對它的影響。控制環境和控制活動構成了企業的氛圍,它主要包括員工的誠實性和道德觀、崗位匹配能力、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和經營風格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等,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其對投資控制的實施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而,建立必要的風險評估、信息溝通和監督機制,隨時適應新情況,適時調整不適合的控制點,以保證整個網路下的控制點連成一片,協調順暢地發揮作用。
(十七)信息反饋原則
信息的反饋是否及時,直接關繫到控制的有效性。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時,應事先確定與控制有關的人員在信息傳遞中的任務與責任,並規定好信息的傳遞程序、收集方法和時間要求等事項。然後,根據信息反饋過程及各階段的特徵,在企業內部設有嚴密的記錄和報告等控制環節,使各控制主體能夠及時了解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不失時機地行使權利,履行責任,調整投資活動,有效地實現控制目標。
(十八)權責明確原則
企業要實現既定的投資目標,必須制定一套符合企業管理需要的組織方案,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分工責任。職責與職權必須協調一致,要履行一定的職責,應具有響應的職權。只履行職責而無職權或許可權太小,則其職責承擔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必然受到束縛,最終也不可能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相反,只擁有職權而不負任何責任或責任程度極小,必將導致濫用權利和「瞎指揮」,甚至產生官僚主義等。
(十九)合法性原則
合法性原則是指企業對投資業務的控制,要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不能與有關的法律法規相抵觸。企業在對投資控制時,要嚴格遵循國家為了規范企業的投資行為而頒布的相關投資法規,規范企業的投資活動,使企業的各種投資的交易手續、程序、文件記錄以及賬面的反映和財務報表的披露等均符合國家的投資法規,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活動的安全性。
資料來源: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
(歡迎收藏或關注,不然以後找不到哦!資料來源:中華第一財稅網首席專家賀志東主講課程供稿人: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
Ⅳ 個人投資理財的原則是什麼
個人投資理財的原則就是不要冒特別大的風險,每天只要有特別低的收益就很滿足了,不想讓自己把本錢賠進去。但是投資就是有風險的,自己做的事情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何不去賭一把呢。
我有一個舍友前幾天在一個基金裡面投了兩千塊錢,但是沒有任何收入,之後她又投了兩千塊錢,第一天賠了二十元,第二天就賺了小一百元,這下子她可高興了,她說坐著都可以賺錢,她特別開心。不論是什麼投資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只要你可以承擔的起,你就可以去投。錢乃身在之物,但是每一分錢都是特別不容易賺來的,所以自己要懂得珍惜,不要去揮霍。
當然自己也要有火眼金睛,看清每個股的潛力與缺點,合理的去理財,不要因為自己急於求財的心理然後亂投錢,最後讓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
Ⅳ 國家投資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基本原則是「平等互利、講求實效、 形式多樣、共同發展」。平等互利,就是雙方的合作是平等的,不 附帶其它附加條件的、互惠互利的合作;講求實效,就是注重合作 的實際效果:形式多樣,就是不拘泥單一的合作方式,鼓勵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共同發展,就是強調合作雙方要共同發展。
二、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基本立場是什麼?
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基本立場是「守約。保質、薄利、重義」。守約,就是要信守合同;保質。就是要確保工程項目,技術和勞務項目的質量:薄利,就是中國公司在承攬項目時是根據市場行情和成本情況確定成交價格,保本微利;重義,就是在對外經濟合作中,講究商業道德,重視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誼。
三、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基本政策是什麼?
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基本政策主要有: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類企業對外投資辦企業,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鼓勵企業以現有設備及成熟技術為主從事對外投資,開展境外加工貿易;鼓勵對外開展承包工程,支持有實力的大型實體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對企業承攬技術含量高、能帶動國產設備材料和勞務出口的總承包項目提供便利支持鼓勵對外開展勞務合作,要求經營公司切實保障外派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嚴禁利用對外勞務合作從事非法移民活動,或向國(境)外不健康場所輸出勞務等:要求企業在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嚴格遵守駐在國的法律。法規,在人員入境.居留等方面遵守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簽證、居住許可等要求。
四,截至2003年6月底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的簡況如何?
根據商務部業務統計,截至2003年6月底,經商務部批准和備案設立的境外中資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共計7178家,切、議投資總額147.89億美元,其中中方協議投資額99.69億美元,分布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貿易、資源開發、工業生產加工、交通運輸、旅遊、承包工程、研究開發、咨詢服務、農業及農產品綜合開發等諸多領域。累計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23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879億美元,帶動國產設備和材料出口67.2億美元。累計簽訂對外勞務合作合同額307日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52 3億美元,外派各類勞務人員282萬人。經國家批准具有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已近2000家,業務幾乎遍及全球,涉及建築。石油化工、電力、交通、通訊、水利、台金和有色金屬、鐵路、煤炭、林業、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項目檔次和技術含量日益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迄今已有39家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評選的世界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行列,11家進入世界最大國際設計企業200強.外派勞務人員素質不斷提高,既有普通技工,也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經營管理人員。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經濟合作,我國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貿合作關系,為有關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有利於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一批由我國企業建設的規模大、質量好、技術含量高的投資合作項目,在當地產生了廣泛影響,贏得了良好信譽。
Ⅵ 企業投資的基本原則
企業投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謀求利潤,增加企業價值。企業能否實現這一目,關鍵在於企業能否在風雲變幻的市場環境下,抓住有利的時機,作出合理的資決策。為此,企業在投資時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認真進行市場調查,及時捕捉投資機會
捕捉投資機會是企業投資活動的起點,也是企業投資決策的關鍵。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投資機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它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受到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企業在投資之前,必須認真進行市場調查和市場分析,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市場是不斷變化的、發展的,對於市場和投資機會的關系,也應從動態的角度加以把握。正是由於市場不斷變化和發展,才有可能產生一個又一個新的投資機會。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斷增加,人們對消費的需求也就發生很大變化,無數的投資機會正是在這種變化中產生的。
(二)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認真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投資決策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為了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有效,必須按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認真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對投資項目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有效性進行論證,運用各種方法計算出有關指標,以便合理確定不同項目的優劣。財務部門是對企業的資金進行規劃和控制的部門,財務人員必須參與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三)及時足額地籌集資金,保證投資項目的資金供應
企業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大型投資項目,建設工期長,所需資金多,一旦開工,就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供應。否則,就會使工程建設中途下馬,出現「半截子工程」,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投資項目上馬之前,必須科學預測投資所需資金的數量和時間,採用適當的方法,籌措資金,保證投資項目順利完成,盡快產生投資效益。
(四)認真分析風險和收益的關系,適當控制企業的投資風險
收益和風險是共存的。一般而言,收益越大,風險也越大,收益的增加是以風險的增大為代價的,而風險的增加將會引起企業價值的下降,不利於財務目標的實現。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必須在考慮收益的同時認真考慮風險情況,只有在收益和風險達到最好的均衡時,才有可能木斷增加企業價值,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
Ⅶ 財政資金的使用原則
財政資金的使用原則:
1、最根本的原則是起到促進我國經濟平穩運版行的作用;權
2、明確財政資金範圍和用途,加強對財政資金的預算管理;
3、嚴格專項資金的撥付和使用程序,加強專項資金監督檢查。
財政資金是指以國家財政為中心,它不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還包括與國家財政有關系的企業、事業和行政單位的貨幣收支。財政資金是一個國家社會資金的主導,它對社會資金的運作有巨大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Ⅷ 簡述固定資產投資法的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原則包括:投資規模合理原則投資規模合理是指投資規模必須與國家的綜合國力相適應,投資總需求與總供給基本平衡,在建項目投資規模與年度投資規模相適應。投資布局合理原則各經濟部門和經濟地區的協調發展,是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提高投資效益原則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好壞必然對社會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影響巨大。加強投資責任制原則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領域一直存在著籌資、建設與生產經營相脫節的弊端,使得工程建設過程中資金利用不合理、工程質量問題層出不窮的現象大量存在,因此必須講求投資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第十五條 國家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政府投資項目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依法負責項目審批的機關不得批准建設。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第六十八條 負責審批政府投資項目的機關違反本法規定,對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予以批准建設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開工建設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或者將該項目投入生產、使用的,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或者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產性項目,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關閉。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 第十七條 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依照國家有關固定資產投資的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