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2016中國外商投資額

2016中國外商投資額

發布時間:2022-03-12 04:24:43

⑴ 實際利用外資額與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是一樣的嗎

這兩個概念不一樣。

二者之間有一個外商間接投資的差額實際利用外資額概念要大於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外商間接投資之的是外國投資者以股權、債券等形式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實際利用外資額是中國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通過對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以及用其他方式籌措境外現匯、設備、技術等資源的過程中,根據投資協議(合同)實際執行的投資額。

外商直接投資是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包括華僑、港澳台同胞以及中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按中國有關政策、法規,用現匯、實物、技術等在中國直接投資的行為。包括:在中國境內開辦外商獨資企業,與中國境內的企業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或合作開發資源的投資(包括外商投資收益的再投資),以及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項目投資總額內企業從境外借入的資金

(1)2016中國外商投資額擴展閱讀: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優化外貿結構、平衡國際收支和擴大就業均做出重要貢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布的《中國外商投資報告》(2018)顯示,外商投資企業以全國不到3%的數量,創造了全國近一半的對外貿易、1/4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1/5的稅收收入。

在經濟增長效應方面,外商直接投資在資本形成、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和產出增長上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大多數學者的研究支持外商直接投資促進東道國的經濟增長。

截止2018年底,我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累計達95萬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2.1萬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圖1顯示了在1985-2016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及其增速。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總額在逐年不斷增加,從1985年的19.6億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260億美元,31年間增長約64倍。

⑵ 為什麼中國利用外商投資比例增加 而實際使用金額減少

外商投資中國的原因是對他們自己有利,西方國家由過去的殖民變到了現在間接的經濟殖民 郎咸平有一個在吉大的視頻說明了 具體原因,去那看看吧

⑶ 中國利用外資現狀

一、中國利用外資現狀及特點

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和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主動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舉措。26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的投資環境和市場運行環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商來華投資,使中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

截至 2005 年 7 月底,來自 192 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華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53萬多家,遍及第一、二、三產業的幾乎所有行業,實際投入外資金額達 6000 億美元。全球最大的 500 家跨國公司中近 450 家已在華投資,其中 30 多家設立了地區總部,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發機構 600 多個。

在累計批準的 53 萬家外商投資企業中,目前仍在注冊運營有 28 萬多家,大部分經營狀況良好,效益不菲。

具體講,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製造業為主要投資領域。截至 2004 年,企業數和合同金額分別占累計企業數和合同金額的 72.57% 和 64.76% 房地產業是第二大外商投資領域,企業數和合同金額分別佔83.9%和17.73%;批發和零售業,佔4.96%和2.86%;租賃和商業服務,佔3.56%和3.37%。

若從一、二、三產業來劃分,外商投資企業分別占外商企業總數的 2.84%、75.0%和 22.16%,合同利用外資金額分別占總額的1.94%、68.27%和29.79%。

二是外商投資區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佔全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86.25%,而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占 9.16% 和 4.59%。這與交通便利程度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密切關系。

三是互利共贏。這主要表現在:中國已成為跨國公司獲取利潤的重要來源。據調查,目前在華外商投資企業 2/3 實現了盈利,約 2/5 的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的利潤率高於其全球業務的平均利潤率,1990 年至 2004 年間,外商投資者匯出利潤就有2500多億美元。另據中國美國商會最近對 450 家作為其會員的美國公司所作的調查表明,68% 的在華美國公司 2004 年都實現了盈利或大幅盈利,86% 的公司表示收入高於上年。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2004 年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達 15240.5 億元,同比增長18.8%,高於同期全國工業增加值增幅2.1個百分點,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7.8%;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1993年-2002年十年間一直在 10% 以上,近兩年也在 8% 左右;進口額佔全國進口總額的57.8%,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總額的57.1%;繳納的稅收5355億元,佔全國稅收總額的20.8%;在外商投資企業直接就業人員近3000萬人,約占城鎮就業人口的10%。

僅從這兩組數據中就可以清楚看出,中國引進外資是互利共贏的,既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也使外商在中國的投資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同時,這也解讀了為什麼中國已成為很多外商投資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平台,而且吸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其全球投資戰略的重點。

二、新時期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基本走向

1、新時期中國利用外資環境與潛力

所謂新時期,我認為其重要標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 2006 年中國將開始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到 2010 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7081元/人)翻一番的目標,國民經濟發展邁上一個新台階,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二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入後過渡期,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開放型經濟將達到新水平,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更加緊密。

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市場規則紀律更加規范、透明和可預見,中外企業將在良好的投資和運營環境中取得新發展。

四是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處於一個進一步調整的新階段,其中包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外貿增長方式,這為世界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繼續向獲利前景持續看好的中國市場轉移,提供新的機會和巨大發展空間。

總之,未來幾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時期,也是外國投資者在這片投資熱土上可以大展宏圖的機遇期。希望有遠見的企業家們和戰略投資者,把握住機遇,積極參與和繼續參與到持續、快速、穩定增長的中國經濟建設與合作中來。商場上有一句比較流行的話,就是「有錢大家賺」。這也是中國利用外資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我們說,外商在中國投資的前景看好且潛力巨大,還基於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中國市場巨大,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200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生產資料銷售額約 2 萬億美元,同時進口了 6000 億美元的外國商品。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 9.5%,消費需求快速增長,許多產品(如手機、電視、鋼鐵、水泥等)的生產和消費都在世界名列前茅。目前,中國國內居民儲蓄已超過 15 萬億美元;全國中等收入人口每年新增兩千多萬;東部沿海地區人均 GDP 已經超過 2000 美元。住房、轎車、教育、旅遊等已經開始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到 2020 年,中國市場總需求將是 2000 年的 4 倍。這樣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不能不使跨國公司為之心動。

實際上,外商投資企業落戶中國,一方面是利用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瞄準中國的大市場。去年,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實現的產品價值達 4000 多億美元的產品,而在國際市場上實現的產品價值為 3300 多億美元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第二,勞動力資源豐富,低成本仍將是中國在較長期內的競爭優勢

中國有 13 億人口,勞動力資源供給充足,尤其是人才的高素質和低成本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除勞動密集型行業外,以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軟體業其人才成本優勢也十分明顯,比如中國軟體人才使用成本只相當於美國同等人才的1/9,相當於印度的1/2。因此,中國具有吸引更多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優勢。未來10年,中國至少有幾千萬大學畢業生加入到白領勞動大軍,這是一個保證人才供應的巨大蓄水池,也是保持高素質人才成本具有競爭優勢的調節器。

第三,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硬環境

目前,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到 3 萬公里;鐵路總營運里程 7.2 萬公里,居世界第三;港口吞吐量 41 億噸,居世界首位;電話用戶總數已超過 6.5 億戶,居世界第一;聯網用戶數超過9400萬戶,居世界第二。今後幾年,中國的交通、通信基礎設施還將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中外企業不僅在該領域有大量合作機會和潛力,同時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也為投資者們提供了便利條件。

第四,不斷完善法律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可預見的投資軟環境

加入 WTO 三年以來,國務院近 30 個部門,根據 WTO 有關規則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清理和修訂了近 3000 部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其中廢止 800 多件,涉及貿易、投資、知識產權等各方面,已經建立起完善、公開、透明的外商投資法律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可預見的投資軟環境。

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人們,尤其是握有世界專利技術 80%-90% 的跨國公司,比較關心的問題。確切地講,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知識產權保護領導小組組長就是由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親自出任的。從國家領導人到各政府部門,都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而且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刑事處罰力度。如 2004 年,對近 2000 名違法人員追究了刑事責任。今後,中國將繼續從法律制度建設和宣傳教育兩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常抓不懈,積極預防和嚴厲打擊侵權犯罪。這不僅是保護外國知識產權所有者利益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和自身利益的需要。據一份商業環境調查顯示,93% 受訪公司認為中國的經營環境得到了改善,92% 的公司對未來 5 年在中國的經營前景表示「樂觀」。

2.中國利用外資的未來走向

「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作為「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已經寫進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是中國政府發出的一個重要信息,表明中國將繼續保持吸收外資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歡迎外商來華投資,同時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加強對外資的產業和區域投向引導,促進國內產業優化升級。外國投資者應把握住中國利用外資的這一基本取向,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切入點,積極尋求投資合作機會。對此,以下幾個方面應引起特別關注。

第一,服務業是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點

目前中國服務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僅佔GDP的30%,因此,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了要「加快發展服務業」,「有序承接國際現代服務業轉移」。根據我國「入世」承諾,2005年開始允許外資在批發和零售企業控股,允許外資銀行向本地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允許外商設立獨資建築公司;2005年底,將允許外商設立獨資速遞、公路貨運和貨代企業;2006年底,將允許外資銀行提供全面的銀行服務,允許設立獨資鐵路貨運企業。相信,隨著中國服務領域的進一步對外開放,中國將是未來世界服務貿易增長最大、最快的市場,外商在該領域有很多合作機會。

第二,高新技術領域是利用外資著力推進的重點

高新技術是提升產業結構和競爭力的關鍵,因此中國歡迎擁有先進技術的投資項目,尤其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這也是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要求所在。目前,中國正在制定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的政策。但是,對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投資項目將予以限制或禁止。目前已取消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加工貿易的出口退稅。

第三,我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將成為新一輪投資的熱土

一是這些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有所改善,科技教育有相當的實力,經濟發展深具潛力;二是我國實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正在大力推進,國家已出台並將繼續出台一系列支持其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進來的政策措施,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包括商務部)為外商投資企業到這些區域去發展提供必要幫助。

第四,國企改革步伐加快,外資參與機會難得

「十一五」期間,中國將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深化壟斷性行業改革,放寬市場准入,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鼓勵和支持非公所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這為外商提供了難得的投資機遇。希望有實力的跨國公司不要錯失良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獲得共贏

⑷ 我國對外資企業投資總額的規定有哪些

‍‍

一、投資總額的概念外資企業的投資總額,是指開辦外資企業所需資金總額,即按其生產規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設資金和生產流動資金的總和。投資總額是外商投資企業法中的特有概念,在組成上,投資總額包括投資者繳付或認繳的注冊資本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借款。

‍‍

⑸ 國家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總額與注冊資本間的比例有何規定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萬美元以下(含3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十分之七。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萬美元以上至1000萬美元(含10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二分之一,其中投資總額在42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210萬美元。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至3000萬美元(含30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五分之二,其中投資總額在125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500萬美元。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其中投資總額在360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1200萬美元。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的比例,也按此規定掌握。外商投資企業增加投資總額的,其追加的注冊資本,應依據增加的投資額按上面所述比例,計算出應追加的注冊資本額。
國務院批准、對外經濟貿易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各方出資的若干規定》的主要內容是:
1.合營各方應當在合營合同中訂明出資期限,並且應當按照合營合同規定的期限繳清各自的出資。合營企業依照有關規定發給的出資證明書應當報送原審批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
合營合同中規定一次繳清出資的,合營各方應當從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六個月內繳清。
合營合同中規定分期繳付出資的,合營各方第一期出資,不得低於各自認繳出資額的15%,並且應當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三個月內繳清。
2.合營各方未能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內繳付出資的,視同合營企業自動解散,合營企業批准證書自動失效。合營企業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繳銷營業執照;不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和繳銷營業執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並予以公告。
3.合營各方繳付第一期出資後,超過合營合同規定的其他任何一期出資期限三個月,仍未出資或者不足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會同原審批機關發出通知,要求合營各方在一個月內繳清出資。合營各方自接到通知一個月內仍未繳清出資的,原審批機關有權撤銷對該合營企業的批准證書。批准證書撤銷後,合營企業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繳銷營業執照,並予以公告。
4.合營一方未按照合營合同的規定如期繳付或者繳清其出資的,即構成違約。守約方應當催告違約方在一個月內繳付或者繳清出資。逾期仍未繳付或者繳清的,視同違約方放棄在合營合同中的一切權利,自動退出合營企業。守約方應當在逾期後一個月內向原審批機關申請批准解散合營企業,或者申請批准另找合營者承擔違約方在合營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守約方未按規定向原審批機關申請批准解散合營企業或者申請批准另找合營者的,審批機關有權撤銷對該合營企業的批准證書。批准證書撤銷後,合營企業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繳銷營業執照;不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和繳銷營業執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吊銷其營業執照,並予以公告。

⑹ 誰知道世界各國外資在中國的份額比例是多少

作為世界上最大新興市場的中國,成為全球投資陰霾中少有的亮點之一,是國際直接投資流向變化中的主要受益者。在加入WTO後的第一年,中國利用外資保持了很高的增長勢頭。根據中國外經貿部統計,2002年1-8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44.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52%。可以預計,2002年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總規模將超過500億美元,創下歷年外資引進規模的最高記錄。而且,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提高,流入中國的外資構成也在發生積極變化,資金和技術密集型投資比重在明顯提高。從來自中國港澳台地區的投資構成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變化。僅根據台灣的統計,在1991-2000年間,台灣對大陸電子及電器製造業的投資僅占其對大陸投資總額的28%,而2001年則提高到45%,而相應地,紡織與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資則從12%下降到3%。
中國日益成為影響國際直接投資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的崛起,標志著國際直接投資格局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與兩年來亞太地區外資流入的減少形成鮮明的反差,投資中國與外資在華並購的熱潮正在升溫。由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並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國際直接投資格局開始產生顯著的影響。例如,2001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東道國不是美國,而是中國。而且,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在從東南亞遷往中國。造成這一狀況的因素,並非如人們所想像的是中國勞動力廉價所致。實際上,一向被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狀況正在發生變化。資料顯示,外資企業的中國職員的勞動力成本已高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而且,隨著外資大量流入和國內企業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對合格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加上中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斷完善,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資成本。因此,影響中國外資流入的勞動力價格優勢開始下降。

其實,真正影響和加快外資流入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如投資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入世」後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保障,都堅定了跨國公司投資信心。僅從中國的外資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中國政府本著鼓勵外商投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原則,增加了鼓勵類目錄,由過去的186條增加到262條;減少了限制類,由112條減少到75條。同時,放寬了外商投資的持股比例限制,並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熱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網路系統首次例外對外開放領域,進一步開放銀行、保險、商業等領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國公司卻紛紛表示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規模。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它們的全球戰略都將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資對象。中國投資市場的國際競爭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小到鍾表、眼鏡,大到汽車、航空,競爭的硝煙都將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僅以汽車業為例,在大眾、豐田等巨頭南北割據的情況下,不甘落後的日產公司亮出大手筆,投資85.5億元(10.3億美元)與東風汽車公司組建一家新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實現55萬輛汽車的年銷售目標。

在新的外資政策導引下,外商已不再滿足於已往的合資等投資方式。2002年前8個月,外商獨資企業佔新批外資企業總數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個百分點,體現出日益明顯的外商「獨資傾向」。伴隨著中國允許國有企業向外資出售股權政策的出台,外資在華並購必將呈現迅速升溫的現象。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將它們的地區總部遷入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的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已超過70家,其中以信息技術產品公司以及物流、航運等行業的跨國公司居多。值得指出的是,我國台灣企業在外資流入大幅減少的同時,對大陸卻顯示了極大的投資熱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資有88%都投在長江三角洲。而且,台灣電子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投資呈明顯的增長趨勢。

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的並購活動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為全球並購形勢中最為活躍的地區。隨著中國開始向外資出售國有企業股權和有關外資並購法規的完善,外資並購的可操作性將不斷提高,外資並購熱潮將從2003年繼續升溫。同時,作為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已居世界第六位的經濟大國,中國對外投資能力也必將迅速提高。尤其是隨著民營經濟的崛起,中國對世界直接投資增長的貢獻度會越來越大。作為周邊國家,其他亞太地區國家也紛紛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加上亞太新興地區現已成為國際資本最重要的避險地區,因此,可以預計,整個亞太地區正在醞釀著以中國為核心的新一輪企業兼並高潮

⑺ 外商投資法共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回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答規范外商投資管理,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外商投資法共分6章,包括總則、投資促進、投資保護、投資管理、法律責任、附則,共42條。

⑻ 2016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多少美元

2016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約3.55萬億美元。其中,出口13.84萬億元,下降2%;進口10.49萬億元,增長0.6%;貿易順差3.35萬億元,收窄9.1%。

具體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出口逐季回穩,第四季度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

二、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

三、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

四、民營企業出口佔比繼續保持首位。

五、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

六、鐵礦石、原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主要進口商品價格仍處於低位但跌幅收窄。

七、12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繼續回升。

(8)2016中國外商投資額擴展閱讀:

當前,我國外貿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具體表現在: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分別下降2.2%和5.6%;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4.9%。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海關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貫徹落實穩定外貿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圍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海關各項改革落地生根,著力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⑼ 外商投資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的比例

1、《關於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的暫行規定》(工商企字(1987)第38號)

第三條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的比例,應當遵守如下規定:

(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萬美元以下(含3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7/10。

(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 300 萬美元以上至 1000 萬美元(含1000萬美元)的 ,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1/2 ,其中投資總額在42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210萬美元。

(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 1000萬美元以上至 3000萬美元(含30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2/5,其中投資總額在125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500萬美元。

(四)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1/3,其中投資總額在360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1200萬美元。

第六條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參照本規定執行。

2、《商務部關於改進外資審核管理工作的通知》(2014.06.17

一、關於外資審核

(五)公司注冊資本和投資總額的比例仍需符合《關於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的暫行規定》及其他現行有效規定。

3、《國務院關於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的通知》(國發(2015)51號)

一、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按以下規定執行。

城市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由25%調整為20%,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機場項目由30%調整為25%,鐵路、公路項目由25%調整為20%。

房地產開發項目: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維持20%不變,其他項目由30%調整為25%。

產能過剩行業項目:鋼鐵、電解鋁項目維持40%不變,水泥項目維持35%不變,煤炭、電石、鐵合金、燒鹼、焦炭、黃磷、多晶硅項目維持30%不變。

其他工業項目:玉米深加工項目由30%調整為20%,化肥(鉀肥除外)項目維持25%不變。

電力等其他項目維持20%不變。

【備註:國發(2015)51號相較於國發(2009)27號文,少了「外商投資項目按現行有關法規執行」的表述。參照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的咨詢意見:依據《國務院關於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的通知》,對於外商投資的公司,若投資固定資產項目的,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應該按照本規定執行。】

閱讀全文

與2016中國外商投資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