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玻璃纖維產業基金

玻璃纖維產業基金

發布時間:2022-02-24 17:13:36

⑴ 玻璃纖維主要用途,那個行業用的比較多,現在的玻璃纖維的市場怎麼樣投資一條生產線的資金需要多少

做玻璃鋼啊,玻璃纖維屬於是建材行業吧,玻纖市場一般,主要是國外反傾銷太凶了,那要看你准備建多大的生產線了。

⑵ 未來的玻纖產業的前進趨勢是什麼樣的知道嗎

行業高速發展,產量和需求量增長

我國玻璃纖維產業近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2012-2019年,我國玻璃纖維產量逐年上升。特別是近兩年隨著玻璃纖維產品供求關系好轉,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市場景氣度快速回升。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玻纖產量達到527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



——更多數據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研究報告》。

⑶ 我國玻璃纖維產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全球玻纖誕生於1938年,近年來產能迅速擴張

玻纖行業源自於美國。玻璃纖維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1938年1月,美國歐文斯科寧玻璃纖維公司成立,標志著玻璃纖維工業正式誕生。二戰期間,隨著玻璃纖維和玻璃鋼應用於防止彈片刺穿的油桶、雷達罩等戰爭設施,玻璃鋼研發和應用加速發展。1958年,美國開始使用池窯拉絲工藝,池窯拉絲法的投產,極大地促進了生產。1997-1999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牽連,全球玻纖工業發展緩慢。度過IT行業不景氣及美國「911」事件的影響後,全球玻纖產量保持著8.1%復合增長率高速增長,而我國復合增長率達到28%。2008年以來的經濟危機再一次使得玻纖行業陷入困境,各大公司庫存積壓,多條生產線停產。2010年上半年經濟復甦勢頭顯現,受到電子工業的率先復甦,國內玻璃纖維企業先後復產,玻纖行業又一次迎來連續的高增長。

海外玻纖產量自2013年起步入緩慢增長階段,且增速低於我國玻纖產量增速。海外玻纖擴張放緩,一方面源於全球玻纖需求周期步入緩慢增長階段,另一方面源於海外玻纖企業在玻纖紗領域的優勢減弱,國內玻纖紗龍頭企業的產品性價比已超過海外龍頭。伴隨2017年全球經濟復甦的開始,海外玻纖企業也開始啟動冷修技改計劃,如OC計劃將印度產線擴產至8萬噸、電氣硝子計劃在美國擴產4萬噸、JM計劃擴產美國工廠等。海外玻纖企業的產能擴張決策,印證了玻纖行業需求呈現全球復甦趨勢,但海外產能擴張的影響較有限。

目前,世界玻纖產業已形成從玻纖、玻纖製品到玻纖復合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其上游產業涉及採掘、化工、能源,下游產業涉及建築建材、電子電器、軌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車製造等傳統工業領域及航天航空、風力發電、過濾除塵、環境工程、海洋工程等新興領域。


⑷ 玻纖產業里的玻纖知識你都知道哪些

玻纖具有高強輕質、抗腐蝕、耐高溫、電絕緣性能好等多種優點,是常用的復合材料原料之一。同時我國也是世界玻纖生產第一大國。

一、 玻纖簡介

玻纖是什麼

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是以二氧化硅為主要原料的天然礦物,添加特定的金屬氧化物礦物原料,混合均勻後,在高溫下熔融,熔融玻璃液流經漏嘴流出,在高速拉引力的作用被牽伸並急速冷卻固化成為極細的連續的纖維。

玻璃纖維單絲的直徑從幾微米到二十幾微米,相當於一根頭發的1/20—1/5,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

玻璃纖維基本性質:外觀為表面光滑的圓柱狀,截面呈完整的圓形,圓形截面承受載荷能力強;氣體和液體通過阻力小,但表面光滑使纖維的抱合力小,不利於與樹脂的結合;密度一般在2.50-2.70 g/cm3,主要取決於玻璃成分;抗拉強度比其他天然纖維、合成纖維要高;脆性材料,其斷裂伸長率很小;耐水性和耐酸性較好,而耐鹼性較差。

玻纖分類

從長度分類分可以分連續玻纖、短玻纖(定長玻纖)和長玻纖(LFT)。

連續玻纖是國內目前應用最廣的玻纖,就是通常說的「長纖」,代表廠家有巨石,泰山、興旺等。

定長玻纖就是通常說的「短纖」,一般是外資改性廠與國內部分企業在用,代表廠家有PPG,OCF及國內的CPIC,巨石泰山也有少部分。

LFT是近些年在國內興起的,代表廠家有PPG,CPIC及巨石,目前國內金發、上海納岩、蘇州禾昌、傑事傑、中廣核俊爾、南京聚隆、上海普利特、合肥會通、長沙爭明、日之升等企業都有批量生產。

從鹼金屬含量分可分為無鹼,低中高,通常改性增強用無鹼,也就是E玻纖,國內改性一般使用E玻纖。

玻纖的應用

玻璃纖維拉伸強度高,彈性系數高,具有不燃性、耐化學性、吸水性小、加工性能佳等優良特性,通常作為復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國外玻纖按產品用途基本分為四大類:增強熱固性塑料用增強材料、熱塑料用玻纖增強材料、水泥石膏增強材料、玻纖紡織材料,其中增強材料佔70-75%,玻纖紡織材料佔25-30%。從下游需求看,基建約佔38%(包括管道、海水淡化、房屋保暖和防水、水利等),交通約佔27-28%(遊艇、汽車、高鐵等)、電子約佔17%。

綜上所述,玻纖應用領域大致有交通運輸、建築建材、電氣工業、機械工業、石油化工、休閑文化和國防科技等。

二、 國內行業發展狀況

我國玻纖工業於1958年起步,1978年形成工業體系,2007年玻纖產量達到160萬噸,成為世界玻纖產能第一大國。在此之前,全球玻纖行業一直處於國外壟斷格局,美國歐文斯科寧、PPG和法國聖戈班為玻纖行業三大巨頭。但隨著近些年的發展,我們玻纖企業迅速崛起,玻纖產能高速投入,形成全球六大玻纖供應商:巨石、OC、CPIC、PPG、泰山、Johns Manivel,六大廠商玻纖產能佔到全球的80%。

國內行業現狀:

1) 技術進步促進產能迅速擴張。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就,提高了行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無鹼池窯拉絲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鹼玻纖產品也進入池窯時代,玻纖復合材料種類也得到較快發展。

2) 節能減排工作持續進行,水平不斷提升。技術進步使得節能減排、環保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3) 出口比例不斷增加,但一些高檔製品仍需進口。我國玻纖出口量世界第一,但是主要以中低檔玻纖及製品為主。

4) 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建成。

5) 三大玻纖企業崛起,成為國內產業發展領頭羊。巨石、CPIC、泰山三大廠商崛起,改變國內產業格局。

近些年,我國玻纖產業發展迅速,完成了從坩堝拉絲到池窯拉絲的技術升級,正在向著一個玻璃纖維技術強國挺近,目前我國正從初級材料生產向深度加工延伸產業鏈,正從「大而不強」生產大國向技術強國邁進。

隨著玻纖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玻纖應用領域的擴展,我國玻纖產能也在不斷擴張,生產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就在今年的9月15日,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公司三期四萬噸池窯拉絲生產線成功點火,標志著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首個20萬噸海外玻纖生產基地全面建成。9月26日,位於桐鄉市經濟開發區四期的中國巨石智能製造基地首線15萬噸玻纖生產線正式開工。


資料來源:網路文庫,《玻璃復合材料》,中材科技。

⑸ 知道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的發展進程嗎

截止目前中國現代玻纖工業總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即1997 年至2000 年以國內首個池窯拉絲生產線投產為標志的萌芽階段,2000 年至2008 年產量迅速上升,池窯拉絲生產迅速代替坩堝生產的高速發展期,2009 年至2013 年外需轉為內需,部分產品逐漸替代外資品牌的彎道超車期以及當下強調技術創新和玻纖性能提升的差異化發展階段。由於只有通過玻纖性能升級才能使得玻纖產品適應現有下遊行業日益復雜和艱難的應用場景並拓展新的下游應用領域,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差異化發展是未來玻纖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而這一趨勢目前被市場所低估。

第一階段:池窯萌芽期,1997年至2000 年

直至上世紀80 年代末,我國玻纖生產普遍採用能耗大、穩定性差的坩堝法,技術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為此,1990 年起國家組織全行業開始了針對大池窯工藝生產玻璃纖維的重點科技攻關。1997 年,我國首條萬噸級無鹼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建成,自此,池窯逐漸替代了坩堝成為我國玻纖生產主流技術,玻纖行業進入大池窯時代。

第二階段:高速發展期,2000年至2008 年

伴隨對大池窯技術掌握的加深以及全球對玻纖復合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玻纖企業紛紛擴大池窯產能,通過銷量提升及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控制提升效益。以巨石為例,2004 年9 月點火當時亞洲最大的6 萬噸桐鄉池窯一線,截止2008年,巨石在桐鄉已建成5 條池窯生產線,合計產能60萬噸,平均單線規模12 萬噸,已達世界領先水平。期間,我國池窯玻纖產量佔比由2000 年的23%迅速提升至2008 年的82%。

由於玻纖纏繞環節屬於勞動密集行業,而2000 年至2008 年是我國人口紅利全盛階段,因此低廉的人力成本和池窯規模擴大帶來的規模效應使得我國玻纖企業開始迅速拓展全球市場份額。從2000 年至2008 年,我國玻纖產量從22 萬噸上升至211 萬噸,在全球產量的佔比由9%迅速提升至46%,成為最大的玻纖生產國家。同時,由於池窯代替坩堝帶來的質量提高,玻璃纖維紗出口比例也從2000 年的18%提升至2008 年的35%,外需成為了國內玻纖產量主要增長動力之一。

第三階段:彎道超車期,2009年至2013 年

由於2008 年金融危機,2009 年全球玻纖產量大幅下降,此後全球玻纖需求隨著經濟復甦緩慢恢復,2010 至2013 年復合增長率僅2%左右。與之相反,國內玻纖需求受益於風電補貼政策、4 萬億刺激政策以及新興行業發展,仍然保持穩定增長,2009 年至2013年國內玻纖紗需求復合增長率仍可達9.6%。同時,出口佔比也下降至2013年的24%左右,內需取代外需成為我國玻纖產業主要增長動力。

⑹ 玻璃纖維在國內市場的產業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玻璃纖維被因為其可代替金屬材料的用途被廣泛應用於建築、交通、電子。化工、冶金、國防等方面,因此隨著上述行業的需求不斷增加,玻璃纖維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玻璃纖維行業發展緩慢,以10年為例玻璃纖維生產能力為471。5萬噸,今年預計能生產530萬噸,這主要是全球玻璃纖維企業對擴產計劃十分謹慎的緣由。
從全球玻璃纖維消費來看,全球消費大國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歐洲為世界玻璃纖維最大的消費市場,用量為全球總量的35%以上。而美國、日本也是主要消費國家,中國相對還比較少。
目前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發展比較迅速,目前每年的增速大約在20%左右,而且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玻璃纖維生產國,生產量佔全球生產量的60%以上,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的新寡頭。而且從歷史來看,全球的玻璃纖維市場一直是個寡頭壟斷的市場。預計未來,中國寡頭壟斷的局面將很難改變。
從利潤率來講,國外巨頭的玻璃纖維毛利潤一直保持在10%左右,而據前瞻產業研究數據表明,中國玻璃纖維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品質已經達到中上游水平,毛利率也一直保持在25%—35%之間。
從種類來說,我們的玻璃纖維種類還相對比較少,應用范圍也比較狹窄,而且受今年來全球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中國的玻璃纖維出口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好的一點是,中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內需不斷提高,抵消因出口減少帶來的壓力。
隨著國內玻璃纖維企業越來越注重市場行業研究,我國的玻纖產業還存在大量市場空間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應用領域,許多細分市場甚至根本未被開發。這就為未來我國玻璃纖維企業的升級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國內一些優秀企業的迅速崛起,中國必將成為玻璃纖維市場的翹楚。

⑺ 中國玻璃纖維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大嗎

中國及全球玻璃纖維產量均逐年上升

我國玻璃纖維產業近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2012-2019
年,我國玻璃纖維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高於全球玻璃纖維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特別是近兩年隨著玻璃纖維產品供求關系好轉,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市場景氣度快速回升。2019
年,我國大陸地區玻纖產量達到527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09-2019年,全球玻璃纖維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全球玻璃纖維產量為770萬噸,2019年達到800萬噸左右,較2018年同比增長3.90%。



市場競爭趨勢預測

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前端產品產能集中度較高,後端初加工與深加工集中度較低,市場分散,未來玻璃纖維企業從行業前端產品業務延伸至後端業務,繼續擴充產能或者企業從行業中後端產品業務適當延伸至前端產品業務,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我國玻璃纖維行業依然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未來玻璃纖維行業尤其是後端製品及復合材料業務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研究報告》。

⑻ 四川省玻璃纖維集團有限公司是歸國資委管嗎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⑼ 我國的玻璃纖維產業發展有什麼歷程

玻璃纖維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廣泛應用於國防軍工、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節能環保、風力發電、電子信息等工業領域以及許多民生領域。在萬噸無鹼池窯拉絲出現之前,我國的玻璃纖維生產工藝基本上是坩堝法,即先生產玻璃球,然後在鉑坩堝中再次加熱熔融拉絲。該工藝能耗高、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玻璃纖維行業一直夢想採用新的槽式爐拉絲工藝,並已成功開發了數千噸槽式爐,但難度較大的無鹼10000噸槽式爐拉絲仍希望引進技術或合資企業。

根據所生產的玻璃纖維產品的化學成分,槽窯拉絲法計算原料配比,然後將原料細粉按配比放入玻璃槽窯中,在高溫下熔融成液態玻璃。然後,在高速拉絲機的牽引下,塗上潤濕劑,將從罐式爐前爐道多孔漏板流出的液態玻璃製成玻璃纖維原絲,然後進行乾燥、退場、卷繞、短切、加捻、,編織和其他工藝形成具有各種結構和性能的玻璃纖維和玻璃纖維產品。

閱讀全文

與玻璃纖維產業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