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內)規定:「二、關於鼓勵證券投資容基金發展的優惠政策
(一)對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股權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⑵ 購買基金收益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個人投資購買基金產品也涉及兩種收益。一是買賣或申購贖回基金獲得的價差內收益;二是從基金分配中容獲得的分紅收益。
1.買賣封閉式基金單位和申購、贖回開放式基金單位取得的差價收入,目前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2.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收入,是由上市公司和發行債券的企業在向證券投資基金派發股息、紅利、利息時扣繳個人所得稅,而在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階段,不再扣繳個人所得稅。特別的是,對從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獲得的企業債券差價收入,則在基金分配給個人時征稅。
因此,不管購買的是傳統的基金產品,還是藉助余額寶、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平台間接購買的基金產品,雖然在基金分配收益上未體現個人所得稅,但實際上,基金在取得上市公司、發行債券企業的收益時就已被扣繳了個人所得稅。因此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時,就不再扣繳稅款了。
⑶ 企業購買基金後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⑷ 基金要交稅嗎
我國目前對投資者抄從基金獲得的紅利分配免徵所得稅;同時對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的差價收入暫未徵收所得稅;對企業投資者獲得的差價收入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徵收企業所得稅。基金的投資對象是證券市場,基金的管理人在進行投資時已經交納了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各種稅率,所以投資者在申購和贖回開放式基金時也不需交納交易稅。印花稅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徵收,由開放式基金在股票交易中扣除,所以投資者不需單獨再支付。
⑸ 買賣基金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個人投資購買基金產品也涉及兩種收益。一是買賣或申購贖回基金獲得的價差收益;二專是從屬基金分配中獲得的分紅收益。
1.買賣封閉式基金單位和申購、贖回開放式基金單位取得的差價收入,目前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2.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收入,是由上市公司和發行債券的企業在向證券投資基金派發股息、紅利、利息時扣繳個人所得稅,而在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階段,不再扣繳個人所得稅。特別的是,對從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獲得的企業債券差價收入,則在基金分配給個人時征稅。
因此,不管購買的是傳統的基金產品,還是藉助余額寶、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平台間接購買的基金產品,雖然在基金分配收益上未體現個人所得稅,但實際上,基金在取得上市公司、發行債券企業的收益時就已被扣繳了個人所得稅。因此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時,就不再扣繳稅款了
⑹ 定投基金,還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如果不是分紅的話,是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的。
你投資的是基金,基金管理人會負責交的,你那4塊錢就是實際所得。
⑺ 請問基金的收稅率是多少
基金收益不用上稅。只需要買賣的手續費和管理費。
1、買入基金的手續費
投資者買基金首先要支付「銷售手續費」。投資者在基金發行期買基金,這個「銷售手續費」又叫「認購費」。目前國內基金的銷售手續費費率一般在基金金額1%—1.5%之間。如果你是在發行期結束後買入基金,這項手續費叫「申購費」。
一般來講,基金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者在基金發行時買基金,認購費率比申購費率要便宜一些。為了使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有些基金公司還推出了後端收費模式,即在投資者買基金的時候不收手續費,而將此項費用延遲到投資者贖回的時候再收取。但如果投資者持有基金的時間超過一定期限,贖回的時候便不用付費了。
2、賣出基金的手續費
投資者想不玩了,想把手中持有的基金份額賣掉時,也需要支付手續費,這個手續費又叫「贖回費」。
目前國內基金在贖回的時候,投資者要支付的贖回費,一般在贖回金額的0.5%左右。
同樣,為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一些基金公司推出了贖回費隨持有時間增加而遞減的收費方式,即持有基金的時間越長,贖回時付的贖回費越少,持有時間長到一定程度,贖回時就可不收贖回費。
根據買賣的有關法規,贖回費的25%是要計入基金資產的,其目的是用以補償沒有贖回的投資者可能遭受到的損失。
3、基金管理費
基金是委託專家理財,除了買入賣出環節上要支付手續費以外,還要給為你理財的專家,也就是基金公司支付一定的管理費。目前國內基金的年管理費率一般在0.3%—1.5%之間,視投資目標和管理的難易程度不同而有所區別。
一般而言,收益和風險較高的品種,管理難度也較大,如股票型基金,管理費較高;而收益和風險較低的品種,如貨幣市場基金,管理費較低。
管理費的支付方式和銷售費、贖回費不同。後兩種費用是在買賣基金的時候支付或從贖回款中扣除,而管理費則是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在實踐中,一般是每天計算,從當日的凈值中扣除,投資人不需要額外拿錢出來。但你在持有而領取分紅或贖回時實際上支付了這筆費用。
⑻ 基金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現行方法
{(總工資)-(三險一金)-(免徵額)}*稅率-速扣數=個人所得稅
以「總工資5105元為例,三險一金105元」為例
代入以上公式,得(5105減去105減去3500)*3%-0=45元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個人納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計算7級標准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說明:
1、本表含稅級距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的余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個體戶納稅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0元的部分 不超過14250元的 5 0
2 超過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 超過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過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過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超過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註: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