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相比較哪種更好
(1)基金規模的可變性不同。
封閉式基金均有明確的存續期限(我國為:不得少於5年),在此期限內已發行的基金單位不能被贖回。雖然特殊情況下此類基金可進行擴募,但擴募應具備嚴格的法定條件。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基金規模是固定不變的。而開放式基金所發行的基金單位是可贖回的,而且投資者在基金的存續期間內也可隨意申購基金單位,導致基金的資金總額每日均不斷地變化。換言之,它始終處於「開放」的狀態。這是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的根本差別。
(2)基金單位的買賣方式不同。
封閉式基金發起設立時,投資者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銷售機構認購;當封閉式基金上市交易時,投資者又可委託券商在證券交易所按市價買賣。而投資者投資於開放式基金時,他們則可以隨時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銷售機構申購或贖回。
(3)基金單位的買賣價格形成方式不同。
封閉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其買賣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較大。當市場供小於求時,基金單位買賣價格可能高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這時投資者擁有的基金資產就會增加;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基金價格則可能低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而開放式基金的買賣價格是以基金單位的資產凈值為基礎計算的,可直接反映基金單位資產凈值的高低。在基金的買賣費用方面,投資者在買賣封閉式基金時與買賣上市股票一樣,也要在價格之外付出一定比例的證券交易稅和手續費;而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需繳納的相關費用(如首次認購費、贖回費)則包含於基金價格之中。一般而言,買賣封閉式基金的費用要高於開放式基金。
(4)基金的投資策略不同。
由於封閉式基金不能隨時被贖回,其募集得到的資金可全部用於投資,這樣基金管理公司便可據以制定長期的投資策略,取得長期經營績效。而開放式基金則必須保留一部分現金,以便投資者隨時贖回,而不能盡數地用於長期投資,且一般投資於變現能力強的資產。
相比而言,主動型基金比被動型基金的風險更大,但取得的收益也可能更大。截止2015年5月底,被動指數基金共有300隻,而增強指數基金僅有42隻。數量占絕對劣勢的增強指數基金無形增加了選擇的難度。
2. 開放型指數基金 和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區別
樓主弄錯了也就算了,一樓的還是所謂的專家,居然自己都不懂,真是笑話。專
510050,上證50ETF,華夏基金公屬司(ETF基金)
110003,易方達50,易方達基金公司
後者不是什麼LOF,只是普普通通的開放式基金。
區別:
(1)管理費用,ETF比一般指數基金還要低。
前者:基金管理費率
0.50%
基金託管費率
0.10%
後者:基金管理費率
1.20%
基金託管費率
0.20%
從這里就可以比較出來了吧。
(2)失真程度,50ETF基本沒有,因為完全復制,加上申購贖回的是股票,故對基金的操作沒有任何影響。
後者贖回時要現金,加上有時的分紅,造成跟蹤時的誤差較大。
3. 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封閉式基金性質:基金發行總額和發行期在設立時已確定,在發行完畢後的規定期限內發行總額固定不變的證券投資基金。
2、開放式基金性質:基金發起人在設立基金時,基金單位或份額的總規模不固定的基金運作模式。基金份額或份額可根據投資者的要求隨時出售給投資者,在境外發行的基金份額或份額可根據投資者的要求贖回。
二、特點不同
1、封閉式基金特點:持有人不能要求基金公司提前還錢。因此,基金公司對資金有很大的獨立控制權,甚至可以玩「利益輸送」的把戲。當然,也有正規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管理型封閉式基金的回報率未必比開放式基金差。
2、開放式基金特點:
(1)基金規模
基金規模的可變性不同。封閉式基金有明確的存在期限(在中國:不少於5年),在此期間發行的基金單位不能贖回。這種資金雖然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籌集,但要有嚴格的法律條件。
(2)買賣方式
基金份額的買賣方式不同。封閉式基金發起設立時,投資者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或者銷售機構認購;封閉式基金上市交易時,投資者可以委託證券公司在證券交易所按市場價格進行交易。投資者投資開放式基金時,可以隨時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銷售機構申請申購或贖回。
(3)買賣價格
基金份額的買賣價格形成方式不同。由於封閉式基金在交易所上市,其交易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很大。當市場供給小於需求時,基金份額的賣出價格可能高於各基金份額的資產凈值,則投資者擁有的基金資產將增加;當市場供給大於需求時,基金價格可能低於各基金份額的資產凈值。
(3)被動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擴展閱讀:
開放式基金已成為國際基金市場的主流品種,在美國、英國、香港和台灣,超過90%的基金市場是開放式基金。與封閉式基金相比,開放式基金在激勵約束機制、流動性、透明度和投資便利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
封閉式基金屬於信託基金,是指基金規模在發行前已確定、發行後在規定期限內確定並在證券市場交易的投資基金。
由於封閉式基金在證券交易所以競爭價格進行交易,交易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不一定反映基金的資產凈值,即與其資產凈值相比,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存在溢價現象還有折扣。
4. 主動型基金與被動型基金比較
1、基金決定人不同:主動型基金選擇行業、選擇個股都是由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來進行決專定的。而被動型基金屬在選擇行業和股票的時候,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不會參與。2、買賣費用不同:主動型基金的管理難度比被動型基金高,因此基金管理費也比較高。
5. 開放式基金和指數型基金的關系
根據投資理來念不同,開放式基金自可分為主動型基金與被動(指數型)基金。主動型基金是一類力圖取得超越基準組合表現的基金。與主動型不同,被動性基金並不主動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被動型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作為跟蹤對象,因此通常又被稱為指數基金。指數型基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粹的指數基金,它的資產幾乎全部投入所跟蹤的指數的成分股中,幾乎永遠是滿倉,即使市場可以清晰看到在未來半年將持續下跌,它也保持滿倉狀態,不作積極型的行情判斷。指數型基金的另外一種,就是指數增強型基金。這種基金是在純粹的指數化投資的基礎上,根據股票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6. 開放式基金和ETF基金有什麼區別
你好,ETF的中文名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雖然從名稱本身看來跟一般傳統開放式共同基金差不多,但實際上在交易成本、基金管理方式與交易方式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
首先,ETF可以像開放式基金一樣進行申購、贖回。但ETF的申購是指投資者用指定的一籃子指數成份股實物(開放式基金用的是現金)向基金管理公司換取固定數量的ETF基金份額;而贖回則是用固定數量的ETF基金份額向基金管理公司換取一籃子指數成份股(而非現金)。
其次,在交易成本方面。傳統開放式基金每年需支付約1.0%~1.5%之間的管理費,較ETF的管理費(約0.3%~0.5%)高出很多;另外,傳統開放式基金申購時需支付1%左右的手續費,贖回時需支付1.5%左右的手續費,而ETF則僅於交易時支付證券商最多0.2%的傭金,與開放式基金的交易成本相比相對便宜。
再次,在基金管理方式方面。ETF管理的方式屬於「被動式管理」,ETF管理人不會主動選股,指數的成份股就是ETF這只基金的選股,ETF操作的重點不是在打敗指數、而是在追蹤指數。一隻成功的ETF能夠盡可能與標的指數走勢一模一樣,即能「復制」指數,使投資人安心地賺取指數的報酬率。傳統股票型基金的管理方式則多屬於「主動式管理」,基金經理主要通過積極選股達到基金報酬率超越大盤指數的目的。
此外,在交易方式方面。ETF上市後,交易方式就如股票一樣,價格會在盤中隨時變動,投資人可在盤中下單買賣,十分方便;而傳統開放式基金則是根據每日收盤後的基金份額凈值作為當日的交易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