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市三合監獄在哪裡
地址: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
分水鎮隸屬重慶市萬州區,東距主城內區28公里,西與梁平縣交匯容,南與忠縣接壤,北與開縣毗鄰,鎮域幅員面積220.96平方公里,下轄25個行政村,216個村民小組,8個社區,21個居民小組,鎮政府駐地分水嶺。
2010年,分水鎮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6.3萬人。
分水鎮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氣候四季分明,交通便利,318國道、渝萬高速公路、達萬鐵路橫貫全鎮東西。2014年,分水鎮經濟實現穩步增長。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1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77萬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4.9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有悅君山風景名勝區的旅遊景點。
⑵ 為何我國經濟能迅速扭轉一季度大幅下降的不利局面
2020年2月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復工復產作出回應。復工復產是化解疫情不利影響,保持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的關鍵。國家發展改革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分類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抓好重要物資保障。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做好防疫物資保障很關鍵,防疫物資生產供應的跟上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表示,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分區分級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同時將視疫情防控需要繼續加強政策支持,推動重點物資生產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復產,在優先保障湖北一線急需的同時滿足復工復產和社會公眾的需要。
2020年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國經濟已實現正增長,分季度看,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的基礎上,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呈現穩定恢復增長態勢。
應答時間:2020-1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037200 山西省抄 朔州市 右玉縣襲
037299 山西省 朔州市 右玉縣 右衛鎮
037299 山西省 朔州市 右玉縣 元堡鎮
037299 山西省 朔州市 右玉縣 新城鎮
037299 山西省 朔州市 右玉縣 威遠鎮
037299 山西省 朔州市 右玉縣 油坊鎮
⑷ 山東的經濟怎麼樣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產值僅次於江蘇和廣東,位居全國第三。在年山東工業增加值3.4萬億,佔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工業增加值的8.9%。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產值分別佔全國31省市自治區總產值的15.6%、14.3%、16.2%、10.6%,分別位列全國第三、第二、第二和第二。
從出口依賴來看,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出口分別佔全國總出口的11.7%、7.0%和13.5%,位列全國第四、第三和第三,在製造業上,山東的機器裝備、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其他製造業的出口分別佔全國總出口的5.1%、2.5%、0.2%和2.4%,位列全國第五、第六、第十八和第八位。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進口需求大幅降低,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等一般工業產品因出口依賴為嚴重而直接受到沖擊,出現產品「滯銷」問題。
雖然山東製造業出口依賴程度相對較小,受到的貿易直接沖擊相對較低,但是由於廣東、江蘇和浙江等製造業出口大省的出口受阻,通過國內產業鏈的傳遞,也將對山東製造業造成顯著沖擊,出現較嚴重的產品「滯銷」問題。
⑸ 30年來廣東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30年的光輝歷程。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和前沿陣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和寶貴經驗。廣東改革開放30年,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快速發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30年。
廣東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和成功實踐充分說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廣東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全面撥亂反正,認真落實幹部、華僑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鄧小平的構想,創造性地運用中央賦予廣東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充分發揮廣東地緣人緣優勢,創辦經濟特區,開展以「包產到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體制改革;
在城市逐步進行以市場調節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
1、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清除「左」的思想影響,端正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作出了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廣東領導人大膽向中央建議,提出對廣東下放對外開放自主權;
在廣東改革開放先走一步和創辦經濟特區初期,廣東省委圍繞「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改革,更加開放」這個主題,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給予廣東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
2、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贊同和支持廣東省富有創意的提議,決定發揮廣東毗鄰港澳、華僑眾多的優勢,讓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
同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廣東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擴大地方管理許可權,試辦深圳、珠海、汕頭三個出口特區。中央〔1979〕50號這一歷史性文件,拉開了廣東改革開放的序幕,吹響了廣東先走一步的進軍號。
3、成功創辦經濟特區。1979年4月,鄧小平同志贊同廣東提出的試辦對外加工出口區的設想,並定名為「特區」,殷切希望廣東「殺出一條血路來」。1980年5月,中央接受廣東的提議,把「出口特區」改名為含義更為豐富的「經濟特區」。
廣東經濟特區從創辦之日起,認真執行中央賦予的特殊歷史使命,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地上奮勇拼搏,敢闖敢冒,大膽實踐,勇於探索,努力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把邊陲小鎮、荒灘禿嶺變成了高樓大廈林立的現代化城市和新型工業區。
4、全面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下半年,惠陽、海南、湛江部分山區、貧困地區的生產隊開始暗中自發實行包產到戶。
在兩三年間在全省推開。同時,在全省范圍內調整農業發展方針,改變農業「以糧為綱」和農村「以農唯一」的經濟格局和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發展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5)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投資額擴展閱讀
輝煌成就令人矚目: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為30606億元,佔全國比重由2002年的1/9提高至1/8。人均生產總值4080美元。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3.4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598億元,年均增長14.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580億元,年均增長19.3%,保持投資增幅低於而經濟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態勢。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產業布局和結構日趨合理,現代產業體系已具雛形,產業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趨勢明顯。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由2002年的4700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萬億元,電子信息和家電產業升級加快。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9∶61,九大產業主導作用增強。服務業規模迅速擴大,第三產業增加值由6344億元增加到1.3萬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1746億元,年均增長3.8%。
自主創新成效突出。創新型廣東建設進展良好,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指標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三。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2年的45.8%提高到2007年的50%以上。專利申請和授權量繼續居全國首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從2005年起躍居全國第一。
文化大省建設大步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教育事業大發展。義務教育鞏固提高,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農村辦學條件全面改善。
素質教育有效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強省戰略深入實施,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不斷完善。衛生和體育等各項事業碩果累累。和諧廣東和法制社會建設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