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公司金融學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
公司金融學又稱公司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公專司金融學是
金融學
的
分支學屬科,用於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
融資渠道
,
獲得最低成本的資金來源,並形成合適的資本結構(capital
structure);還包括
企業投資
、
利潤分配
、
運營資金管理及
財務分析
等方面。
麻煩採納,謝謝!
② 金融方面的研究
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4月13日發布「五號公告」,容許QDII(讓內地居民透過合資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投資海外)投資海外。 這個QDII是個新東西奧。你可以查他的批准法律文獻,介紹他是什麼,干什麼,可以怎麼運作,可以參照什麼國外相關的機構,~~~~~你有什麼建議和想法。
因為是新東西,你的任何想法都是比較獨特的東西,刻意一試。哈~
③ 公司金融學
A
債券的五年期本金和收益為:2000+2000*6%*5=2600
設風險投資金額為x,x*(1+10%)^5=2600才可以,解得:x=1614.395
價格回不能高於x,因為如果答高於X,則無法通過債券的利率來彌補投資風險。 A合適,B答案錯了吧。
④ 公司金融學的研究現狀
中國理論界對於公司金融理論的研究,主要發端於國有企業的改革需求。有觀點認為,國有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是由於其所背負的債務過重,即資本結構不合理。而更為一般的看法則把國有企業的低效率歸咎於其產權不清,公司治理上存在較為嚴重的弊端。為此,應該大力推進股份制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結構與資本結構,以此來提高企業的效率。從這個角度來講,那些研究公司治理以及公司績效等問題的大量文獻,都可歸入中國公司金融學的研究范疇。
這一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其涵蓋了公司資本結構、公司治理、業績評價和信息披露等各個方面。如張翼等人所做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與公司業績之間關系的研究,王鵬和周黎安所做的控股股東的控制權、所有權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等。
另外,戰略公司金融理論的引入,也大大豐富了公司金融理論的研究內容。這一理論將企業融資結構和市場行為的關系作為研究重點,探尋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的互動問題。這一研究領域在國外還沒有構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不同的研究者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如財務杠桿對於公司競爭策略的影響等。但從發展前景來看,戰略公司金融理論將企業的金融決策與生產決策相銜接,嘗試建立包括要素市場與產品市場互動關系的一般均衡模型,進一步增強了公司金融理論在宏觀經濟學意義上的重要地位。
盡管由於多種原因造成中國有關金融學的內涵界定與西方存在顯著差異,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場在資源配置與風險管理方面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微觀金融方面的全方位深入研究。公司金融學是在市場環境中研究公司與管理層的融資、投資和分配等行為,在中國當前的轉軌階段,這些研究領域都與宏觀金融體制之間存在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因此,緊密結合中國本土實際的公司金融學研究,不僅可以直接面向市場,更對中國金融改革與金融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⑤ 范從來的個人作品
1.洪銀興主編,劉志彪、范從來、張二震參編, 2007, 現代經濟學通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范從來 姜寧 王宇偉, 2007, 貨幣銀行學, 南京大學出版社 1.范從來, 2010年5月, 開放經濟貨幣政策研究, 商務印書館
2.范從來 王宇偉, 2006, 公司金融研究, 商務出版社
3.范從來,沈坤榮,鄭江淮等, 2005, 轉型中的結構變遷與經濟增長, 經濟科學出版社
4.范從來, 2003, 通貨緊縮國際傳導機制研究, 人民出版社
5.洪銀興、劉志彪、范從來, 2002, 中國經濟運行與發展, 經濟科學出版社
6.范從來等, 2001, 通貨緊縮時期貨幣政策研究, 南京大學出版社
7.高德正,洪銀興,范從來,沈坤榮,高波, 1996, 蘇南鄉鎮企業, 南京大學出版社
8.范從來,姜寧, 1995, 貨幣銀行學, 南京大學出版社
9.范從來,夏江, 1995, 證券投資, 南京大學出版社
10.范從來等, 1995, 中國證券投資, 南京大學出版社
11.范從來, 1994, 現代金融制度, 南京大學出版社
12.范從來, 1994, 鄉鎮企業發展論, 京大學出版社
13.范從來等, 1992, 銀行經營管理通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
14.范從來, 1990, 籌資與投資管理, 江蘇人民出版社 1.王敘果 范從來 馮彩, 2010, 中國金融資產價格波動與經常項目失衡研究,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第7期
2.李春吉 范從來 孟曉宏, 2010, 中國貨幣經濟波動分析:基於壟斷競爭動態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計, 世界經濟 第7期
3.姜子葉 范從來, 2010, 中國返程投資的影響因素研究, 金融研究 第9期
4.陳冬華 范從來 沈永建 周亞虹, 2010, 職工激勵、工資剛性與企業績效——基於國有非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經濟研究 第7期
5.范從來, 2010, 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重新定位, 經濟學家 第7期
6.范從來 謝曉鷗, 2009, 反哺「三農」的金融制度選擇, 學術研究 第1期
7.范從來 董書輝, 2009, 金融危機、收入結構與經濟波動, 經濟學家 第12期
8.范從來 趙永清, 2009, 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 金融研究 第5期
9.劉曉輝、范從來, 2009, 人民幣最優匯率制度彈性的理論模型與經驗估計——基於價格穩定視角的研究, 世界經濟 第2期
10.管征 卞志村 范從來, 2008, 增發還是配股?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方式選擇研究, 管理世界 第1期
11.范從來 劉曉輝, 2008, 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政策分析框架的選擇,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第3期
12.劉曉輝 范從來, 2008, 匯率制度選擇標准:從社會福利到微觀福利, 財貿經濟 第4期
13.范從來 卞志村, 2008, 論中國的反向貨幣替代, 學術月刊 9月號
14.王虎 王宇偉 范從來, 2008, 股票價格具有貨幣政策指示器功能嗎?, 金融研究 第6期
15.范從來 孫覃玥, 2007, 新蘇南模式所有制結構的共同富裕效應, 新華文摘 第13期
16.范從來, 2007, 中國貨幣需求的穩定性,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第6期
17.范從來, 2007, 貨幣的定義理論:交易媒介論向價值貯藏論的轉變, 中國經濟問題 第4期
18.范從來, 2007, 我國轉型經濟學的研究與展望, 中國經濟問題 第2期
19.劉曉輝 范從來, 2007, 匯率制度選擇及其標準的演變, 世界經濟 第3期
20.付俊文 范從來, 2007, 金融支持能源產業發展的思考, 投資研究 第1期
21.王宇偉 范從來, 2007, 收入分配差距與交易貨幣需求關系的協整分析, 管理世界 第1期
22.范從來, 2006, 富民優先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 中國經濟問題 第6期
23.王虎 范從來, 2006, 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影響機制的研究, 經濟科學 第6期
24.張勇 范從來, 2006, 貨幣需求函數結構穩定性的實證分析, 管理世界 第2期
25.范從來, 2005, 研究生導師工作方法思考, 中國大學教學 第4期
26.范從來, 2005, 馬克思借貸資本過剩理論研究, 中國經濟問題 第3期
27.張勇、范從來, 2004, 論通貨緊縮預期的產出效應, 經濟評論 第1期
28.范從來、曹麗, 2004, 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實證分析, 經濟科學 第1期
29.范從來 葉宗偉, 2004,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第10期
30.范從來, 2004, 金融、金融學及其研究內容的拓展, 中國經濟問題 第5期
31.范從來, 2004, 論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 金融研究 第6期
32.張勇 范從來, 2004, 政策沖擊下的貨幣存量控制研究, 財經研究 第8期
33.范從來, 2003, 論我國國際收支的貨幣沖擊效應, 中國經濟問題 第4期
34.范從來、卞志村, 2003, 日本通貨緊縮問題研究, 世界經濟 第4期
35.范從來, 2003, 論國際資本流動的貨幣沖擊效應,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第4期
36.范從來、徐科軍, 2002, 中國股票市場交易量與收益率相關性的實證分析, 管理世界 第7期
37.范從來, 2002, 成長性、成熟性和衰退性產業上市公司並購績效的實證分析, 中國工業經濟 第8期
38.范從來、卞志村, 2002, 中國貨幣替代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國際金融研究 第8期
39.范從來, 2002, 供給沖擊、貨幣量萎縮與價格總水平下降, 金融研究 第4期
40.范從來等, 2001, 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模式與股權結構的研究, 經濟研究 第1期
41.范從來, 2000, 菲利普斯曲線與我國當前的貨幣政策目標, 管理世界 第6期
42.楊萬東、范從來、劉俊, 2000, 我國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問題討論綜述, 經濟研究資料 第6期
43.范從來, 2000, 論通貨緊縮時期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經濟研究 第7期
44.范從來、陳超, 2000, 論區域經濟的非均衡可持續發展戰略, 中國經濟問題 第3期
45.洪銀興、范從來, 2000, 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協調機制,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第4期
46.范從來, 2000, 通貨緊縮時期貨幣政策的取向, 教學與研究 第9期
47.范從來, 2000, 論價格總水平下降的總需求螺旋下降效應, 金融研究 第7期
48.范從來, 1999, 馬克思的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理論與我國當前的信貸政策, 當代經濟研究 第7期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1999年第9期
49.范從來, 1999, 貨幣量緊縮、經濟衰退與通貨緊縮, 金融研究 第12期
50.范從來, 1999, 內生性通貨緊縮約束下我國經濟增長的對策, 江海學刊 第1期
51.范從來,陳琦志, 1998, 論我國上市公司收購行為的變異性, 財貿經濟 第4期
52.范從來, 1997, 對我國當前金融運行中幾個問題的分析, 中國經濟問題 第2期
53.范從來, 1996, 論我國信託業的發展模式, 管理世界 第4期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1996·9;
54.范從來, 1996, 論我國信託業務結構的確定, 財貿經濟 第4期
55.范從來, 1995, 蘇南模式的發展與鄉鎮企業產權改革, 管理世界 第4期
56.范從來, 1995, 鄉鎮企業市場行為的優化, 中國鄉鎮企業 第5期
57.范從來, 1995, 我國投資基金的制約因素與發展對策, 金融研究 第12期
58.范從來, 1994, 我國鄉鎮企業的市場行為及其優化, 經濟科學 第5期 《改革》95·2列為國內報刊重要改革論文;
59.范從來, 1994, 股份合作制與鄉鎮企業產權改革, 中國經濟問題 第3期
60.范從來, 1993, 用宏觀政策促鄉鎮企業技術進步, 經濟學消息報 12月9日
61.范從來, 1993, 論江蘇鄉鎮企業的調節機制, 江海學刊 第6期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農村企業管理》94.2;
62.范從來, 1993, 鄉鎮企業管理體制改革論, 日本《管理自動化研究》 第3、4、5期
63.范從來, 1992, 鄉鎮企業的基本內涵及其最新進展, 日本《日中企業比較研究報告書》
64.范從來, 1992, 鄉鎮企業的發展過程, 日本《地域產業活性化理論的探索》
65.范從來, 1988, 鄉鎮經濟組織系統的重新構造, 中國農村經濟 第6期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農業經濟》 1988年第9期;
⑥ 研究生階段公司金融與資本運作這個金融學方向,主要研究什麼,對未來的就業是怎樣的,與金融工程有啥區別
資本運作:又稱來資本運營、源資本經營,是指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或資本的科學運動,實現價值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配股、增發新股、轉讓股權、派送紅股、轉增股本、股權回購(減少注冊資本),企業的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以及風險投資等。
資產重組:是指為了整合經營業務、優化資產結構、改善財務狀況,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剝離、置換、出售、轉讓,或對企業進行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的行為,以實現資本結構或債務結構的改善,為實現資本運營的根本目標奠定基礎。
北外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⑦ 范從來的教學研究
1.貨幣經濟學
2.公司金融 1、公司金融
2、貨幣銀行學 1.范從來, 2006-2009, 基於福利標準的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編號:70673033, 18萬元
2.范從來, 2003-2007, 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政策運行機制研究, 教育部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專項資助項目, 50萬元
3.范從來, 2002-2006, 中國通貨緊縮研究,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勵計劃, 30萬元
4.范從來 王宇偉 等, 2002--2005, 不完全資本市場與公司投資行為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編號:02JAZJD790016, 20萬元
5.范從來, 2001-2003, 通貨緊縮國際傳導機制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 編號:01BJL010, 5.2萬元
⑧ 我想寫關於公司金融類的本科畢業論文,不知道可以從哪方面來進行實證研究呢
關於破產及其清算 之後的重組問題的實證研究。
有關發展和增長的問題都被寫的沒意思了,不如反其道行之。
而且這個事情研究透了,估計在未來幾年會很有用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題目的細化不是我能完成的工作,畢竟我對你一點了解都沒有,隨便定一個題目在我看來是比較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你覺得這個方向不錯,可以結合你的專業、你們學校的優勢方向 資源、你以後想找的工作類型或者你對什麼感興趣來細化分析。
比如說你們學校農村金融比較牛,可以寫農村金融的破產及其經驗教訓什麼的。
比如說你以後想到銀行工作,可以寫有限責任公司的破產清算制度——銀行角度分析對銀行和社會的影響什麼的。
比如說你想到宏觀一點的研究部門,可以寫寫政府破產清算的歷史總結 比較分析什麼的——還可以設想一下美國政府破產的後續如何清算處理(我就覺得這個題目很有意思,也很有現實意義)。
類似可以拓展的細化方向有很多,還是得看:
1、你的擅長什麼或者喜好什麼,對什麼比較關注或者有累積;
2、你以後想到哪個行業發展,畢業論文通常是個很不錯的敲門磚;
3、你們學校、你們專業甚至你們家的優勢是什麼方向的,畢竟有優勢利用起來容易出成績;
4、如果想到好的碩導、博導門下繼續學業,就需要對其相關領域進行學習和研究。
5、你的能力水平如何,你對畢業論文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只能你自己拿個主意,別人頂多給你一個大方向上的建議。
就比如說我給你建議的這個方向,不一定是你喜歡的,也不一定就適合你,只不過是我覺得未來幾年用處會比較大、就業方向比較廣,而目前研究的人相對不多,所以才給出了如此的建議。
而且還得考慮一個資料收集 研究難易程度。比如銀行監管,你沒有門路如何得到可靠地一手數據?至於證券投資風險研究,我個人覺得研究得人太多了,不容易出彩。而且研究完破產清算過程之後,也算掌握了一種方法和手段——算是學了個技術,將來說不定會對就業有很大幫助。研究證券投資風險能夠得到什麼實在的東西呢?我倒是不太清楚,不過,如果你覺得很有幫助和意義也可以寫啊。
至於具體的題目,其實還是得自己想。因為題目確定的時候,研究的思路、大概的過程和結果其實自己就都有數了,寫起來也方便快捷有收獲。如果別人給你具體題目,你是否還需要具體提綱甚至具體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目的就是為了讓老師眼前一亮,那麼就很有針對性啦。
你可以搜索一下你們老師的研究方向以及近期的研究成果,然後搜索一下學術前沿。以上面的內容為基礎拓展開來,列一張比較有研究價值和可能的『題目列表』,再根據你們老師的性格和喜好劃掉他可能很不喜歡的,然後去問問就行了唄。
畢竟我們連你喜歡什麼題目都猜不對,那麼猜對你們老師會對什麼題目『眼前一亮』的概率就更小了……
從我和老師的溝通來看,具體題目其實不是首要的,老師更看重和喜歡的是『勤奮、愛思考、尊重老師、喜歡和老師交流且喜歡向老師請教』的學生。而且很多時候,好的題目不是當時就能立馬具體提出的,更多的情況是在和老師逐漸交流討論的時候逐漸細化下去的。所以,我覺得只要你帶著准備和思考的結果去和老師誠懇的多談一談,肯定比大海撈針的問別人題目更有效率吧。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經驗和想法,僅供參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