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金融行業的職業規劃有哪些
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以下幾種去向:
一、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五、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六、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九、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2. 金融行業職業規劃
哦,天呀。。。。。。。計算機軟體工程專業的要去做風投。。。。。。
不過還是要恭喜你,至少有個定位。
我給你講個定位分解的故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定位分解,就是把一個大目標變成若干個小目標。最重要的,是要有時間概念和可量化的數字。
假如你要在5年內賺到100W,那就要平均一年20W,一個月18000,一天要600。那麼你今天沒有賺到600,不能說你5年內賺不到100W,而是你明天的任務是1200了。
假如你要成為巴菲特,那你要在30歲之前一定要涉及到華爾街級別的金融工作。就算你沒有到華爾街工作,那你也一定要進入一家國內的一線投融資機構。
進入國內一線投融資機構需要什麼條件呢?至少要金融類專業碩士以上學歷,英語8級。這是兩個硬性指標。當然,還需要有一定工作經驗。
那現在看,你的差距在哪裡呢?
你現在至少有20歲,你還有不到10年的時間去實現這個可能。第一,你的學歷是個巨大的門檻,正常學生需要26歲之前研究生畢業,你現在有挺大的學歷落差,並且還不是一個專業的。第二,你的知識結構現在必須要向金融專業傾斜。你要了解金融系統的終端類工作,對時事、財經等行業動態要做到了如指掌,你必須要時時刻刻掌握第一手資訊,神馬上證指數,道瓊斯指數,日經指數張口就要來,比如最近發生的地震事件,你要能夠准確的判斷出匯率、股市以及進出口貿易的大致動向和相關趨勢。如果現在你還做不到為這事寫上1000字以上的文章,有理有據,那麼你必然成不了巴菲特。
其他的就教不了你了,畢竟這只是網路。咨詢是應該收費的。HOHO~
3. 《深圳市金融產業布局規劃》詳細內容
根據規劃,近期深圳金融產業的總體布局為「一主兩副一基地」,即以福田中心區為金融產業發展的主中心,以羅湖、南山為副中心,以平湖為後台金融服務基地;遠景是隨著各類交通設施的完善,福田、羅湖中心區將進一步融合,形成深圳的一個金融集聚區;而隨著後海及前海中心的崛起,南山將形成另一個金融集聚區;深圳金融業產業將隨之呈現出福田、羅湖和南山及平湖「雙中心一基地」的空間格局。
在規劃時序上,深圳金融產業空間布局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繼續強化福田、羅湖金融中心的前台功能,同時啟動後海中心區的前期建設,同時啟動平湖後台服務基地一期的建設。第二階段:南山後海片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可以提供更多空間供金融機構發展。後台服務功能通過平湖後台服務基地的二期、三期建設加以滿足。第三階段:在適當時候啟動建設作為遠期戰略後備地區的前海中心區,滿足金融產業進一步發展需求。
在分區布局上,福田區將著力搭建金融業市場交易平台,強化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產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資源在空間上的聚集,提高投資資本的聚集能力和區域的對外輻射能力,建設保險、證券、基金等機構集聚中心;羅湖區將憑借已經形成的金融產業優勢,以蔡屋圍金融中心區改造為契機,發展成為銀行業集聚中心,承托香港金融中心銀行業部分外溢的前、後台職能,以及珠寶產業和專業服務集聚中心;後海片區將建設成深圳灣金融商務中心,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優美的海濱環境,積極吸引基金公司落戶,同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物流業、創意產業的創業投融資中心和金融電子產品研發中心,努力爭取全球金融業軟體外包的份額;市金融產業服務平湖基地總建設規模約為380萬平方米,定位為高標准、高效率、集約化的金融後台產業集聚基地,主要承擔起為各類金融後台業務提供辦公空間的職能,同時也兼顧為各類金融業務提供商務及生活配套職能。
4. 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的簡介
《規劃》分為九章,在回顧「十一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十二五」時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政策措施。從完善金融調控、優化組織體系、建設金融市場、深化金融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維護金融穩定、加強基礎設施等七個方面,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點任務。
《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顯著增強我國金融業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著力完善金融宏觀調控和監管體制,形成種類齊全、結構合理、服務高效、安全穩健的現代金融體系,開創金融改革發展新局面。
《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金融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金融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比重顯著提高。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明顯進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逐步實現,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大型金融機構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完善,創新發展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明顯提升,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支持科技創新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進一步加大。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能力持續提升,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預警體系、評估體系和處置機制進一步健全,存款保險制度等金融安全網制度基本建立。
《規劃》作為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專項規劃,是「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要依據,對於貫徹落實2012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十二五」時期金融業改革開放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政府部門和金融管理部門要按照《規劃》的有關部署,全面履行職責,制定和落實支持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保障措施,實現《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