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年中國保監會工作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總體來說,銀保監會的待遇是很好的,工作性質也比較穩定,具體如下:
銀保監會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銀保監會待遇平均水平高於公務員,剛進去基本上都是8000元起步,隨著時間工資會越來越高。並且,工作壓力沒有銀行那麼大。
我們根據往年的考情來分析一下,銀監會考試屬於國考特殊專業職位,考試內容分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公共科目所有考生均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考試。專業科目考試根據報考職位不同,分為銀監財經類、銀監財會類、銀監法律類、銀監計算機類、銀監綜合類五類。
望早日備考,成功上岸!
Ⅱ 銀保監會下發通知: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經濟日報訊 記者陸敏報道:2月15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近期重點工作事項作出強調,包括5方面、12項舉措。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金融服務,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為做好金融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通知》要求各相關機構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企業擴大產能,全面服務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積極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加大春耕春種金融支持。《通知》明確,各相關機構,緊緊圍繞疫情防控需求,全力做好治療葯物、疫苗研發等衛生醫療重點領域,以及重要物資生產、運輸物流等相關企業的融資支持。降低融資成本,提供優惠利率和優質金融服務,支持企業恢復產能和擴大生產。鼓勵保險機構結合自身情況,為身處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意外、健康、養老、醫療等優惠保險服務等。
《通知》鼓勵保險機構通過減費讓利、適度延後保費繳納時間等方式,支持受疫情影響較重企業渡過暫時難關。鼓勵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在支付結算、融資規劃、產銷支持等更多領域,發揮機構自身優勢,提供特色產品、專業咨詢、財務管理、信息科技支持等增值服務。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精準支持對宏觀經濟和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的項目工程。加大製造業貸款投放力度,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
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仍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小微客戶,《通知》明確,積極通過調整還款付息安排、適度降低貸款利率、完善展期續貸銜接等措施進行紓困幫扶。加大對普惠金融領域的內部資源傾斜,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佔比,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加大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拓展力度,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更多保障。
針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特點,《通知》強調,要加大春耕春種金融支持。積極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有效滿足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全力保障農副產品生產和春耕備耕農資供應信貸資金需求。鼓勵地方銀行機構建立農產品應急生產資金需求快速響應機制,支持疫情期間農產品保供穩價。支持保險機構穩步拓展農業保險品種,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穩定農業種植養殖戶和農民生產經營預期。
為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通知》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積極推廣線上業務,強化網路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管理和保障,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務。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探索運用視頻連線、遠程認證等科技手段,探索發展非現場核查、核保、核簽等方式,切實做到應貸盡貸快貸、應賠盡賠快賠。
Ⅲ 金融政策密集落地 精準發力戰疫情穩經濟
記者3月4日從央行網站獲悉,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3日召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暨電視電話會,提出了下一階段多項工作要求,涉及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靈活適度、加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設等。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內相關監管部門對金融發力戰疫情穩經濟的又一次重要部署。
最近一段時間,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相繼出台多份重要文件,部署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業內人士表示,最近陸續落地的多個金融政策在力促信貸「擴總量」的同時,強調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以及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支持。與此同時,房地產金融政策將堅持「房住不炒」基調,保持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政策力促信貸投放「量增價減」
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暨電視電話會強調,金融部門要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在堅持法制化、市場化的原則下,切實採取措施,深挖潛力,讓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完善宏觀審慎評估體系,釋放LPR改革潛力。
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和降低融資成本已成為當下金融政策的著力點。在擴大信貸投放能力方面,央行綜合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滿足金融機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流動性需求,銀保監會則單獨或會同相關部委相繼出台多份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文件,督促銀行保險機構開辟金融服務綠色通道,保障信貸資源供給,全力滿足疫情防控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並要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央行通過下調MLF利率、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利率等政策利率引導LPR下行。與此同時,央行還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並由財政給予貼息,確保抗疫重點企業貸款利率低於1.6%。最近,央行再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
伴隨著政策的快速落地和落實,信貸投放「量增價減」趨勢明顯。銀行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抗擊疫情合計信貸支持超過1.25萬億元,與此同時,重點企業的資金成本負擔也明顯下降。以政策性銀行為例,截至2月末,農發行共計對242家央行名單內的全國性重點企業審批貸款180.58億元,對209家企業發放合格貸款,共計101.65億元,加權平均利率2.45%,低於優惠利率上限60個基點。
精準施策中小微企業成重點
業內人士表示,應對疫情的信貸「擴總量」並非大水漫灌。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近期的信貸「擴總量」呈現明顯的定向和結構性特點,因此資金釋放並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更強調將資金投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以及中小微企業,有助於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經濟平穩運行。
上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暨電視電話會就明確提出,「向疫情防控保供企業提供快速精準支持」、「加大對疫情影響嚴重地區、行業、企業的融資支持,強化對先進製造業、脫貧攻堅、民生就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等領域的普惠性資金支持」。
近20天內,國務院召開4次常務會議,均提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尤其要求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加大信貸投放,加大中小微企業金融專項債券的發行力度,以及加強對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不盲目抽貸斷貸等。
為鼓勵銀行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積極性,近期銀保監會也對不良認定作出臨時調整。3月1日,銀保監會等五部委發布《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要求,對於2020年1月25日以來到期的困難中小微企業貸款本金,以及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業需支付的貸款利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申請,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該通知還強調對於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因疫情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不影響企業徵信記錄。
農發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央行在核批給三家政策性銀行的年度貸款計劃中,共拿出3500億元作為專項信貸計劃,明確要求包括農發行在內的三家政策性銀行專項用於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這項政策的出台,可充分發揮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特殊作用,撬動其他社會資金擴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信貸支持力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當前,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流動資金緊張,當前一系列金融措施將發揮較為明顯的「救急」作用,緩和疫情短期內對中小企業生存、運營帶來的負面沖擊。
房地產金融政策將保持一致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暨電視電話會也明確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地方的房地產政策有所調整,個別銀行在個別地區針對部分客戶的房貸首付比例有所下調,引發市場對房地產金融政策松動的猜測。「從會議的表態來看,房地產金融的整體基調沒有發生變化,個別銀行的調整也沒有突破政策底線。」溫彬說。
3月1日,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如期啟動。按照央行對房貸定價基準轉換提出的特別要求,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在轉換時點的利率水平應保持不變,這也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我國市場流動性將繼續處於合理充裕狀態,市場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行。在這種情況下,房貸利率或有一定下行空間。但較為優惠的房貸利率,將主要集中在首套房貸,旨在降低剛需購房者負擔,而對二套及以上的房貸仍將執行較高利率。(記者 張莫 向家瑩)
Ⅳ 銀保監會三年行動方案時間表路線圖
銀保監會8月29日召開銀行保險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圈定近期四項重點工作,包括:繼續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各項工作,進一步增強實體經濟服務質效,深化銀行業和保險業改革開放,進一步加強系統內黨的建設。
會議同時要求,進一步完善差別化房地產信貸政策,堅決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加大不良貸款准確分類和處置工作力度;認真落實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強化問責的政策精神;積極防範、穩妥處置好其他重點領域、重點機構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今年以來,金融風險防控工作一直在扎實推進。會議指出,上半年銀保監會穩步推進降杠桿,抓住同業、理財和表外等重點,堅定不移拆解影子銀行,銀行業資金和保險業資金脫實向虛問題進一步緩解,金融體系自我循環空轉套利現象得到有力遏制。
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已簽約金額1.73萬億元,資金到位3500多億元;全國存續債委會1.7萬余家,幫扶困難企業4052家。同時,1至7月銀保監會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1483家次,罰沒合計16.4億元。
對於下一階段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增強實體經濟服務質效。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引導銀行保險機構以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推動定向降准資金支持債轉股盡快落地。
同時,會議要求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優化對重點領域的銀行和保險服務,對關系國計民生的在建項目加強資金保障,防止因資金斷供形成「半拉子」工程。
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2.4%,保險資金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超過13萬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2.7%,高於各項貸款增速0.3個百分點,6、7兩月新發放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平均水平比上年末有所下降。
在銀行業和保險業改革開放方面,會議指出,繼續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推動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快探索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繼續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原則,加快落實銀行業和保險業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准入的重要舉措。
Ⅳ 銀保監會:適當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實施期限
5月18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的內容。
針對疫情期間,銀保監會等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復工復產、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具體效果,銀保監會回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優化疫情防控領域金融服務。根據銀行業協會統計,截至5月17日,銀行機構對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提供的信貸支持已超過3.11萬億元。
二是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實施還本付息安排。截至4月末,銀行機構已對超過1.2萬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
三是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截至4月末,銀行機構對產業鏈核心企業提供日常資金周轉支持22.4萬億元,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17.4萬億元。
四是持續提升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服務質效。4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2.79萬億元,同比增速27.34%,遠高於各項貸款同比增速。18家全國性商業銀行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94%,在2019年基礎上下降了0.5個百分點。
五是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安全有序復工,保障基本金融服務。
至於下一步的舉措,銀保監會表示,將繼續抓好現有政策的落地。一是加強窗口指導、政策輔導、監測統計、總結評估,督促指導銀行保險機構用好用足相關支持政策,加大銀企溝通協調力度,確保政策落實落細,不斷提高企業的獲得感。
二是根據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需求,調整優化金融政策,適當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實施期限,積極創設政策工具支持銀行發放信用貸款。
三是督促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衛生防疫工作,提升對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的服務質效。
Ⅵ 銀保監會: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
3月1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答記者問。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銀保監會表示,出台通知的主要目的是,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復工復產延期,中小微企業開工率不足,現金流收入大幅減少,流動性壓力亟需紓解,有必要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針對性的幫扶政策。
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將有助於緩解企業財務支出和流動性壓力,給予企業一段時間的緩沖期,有利於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
銀保監會稱,本政策強調精準支持,重點幫扶前期經營正常、受疫情影響遇到暫時困難、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業(含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不搞一刀切。
關於延期還本付息,銀保監會介紹,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期間,如果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可以向銀行提出延期申請。銀行可根據企業受疫情影響和經營狀況,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最長可以延長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罰息。
而對於需要延期支付的貸款利息,其具體償還計劃,由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企業雙方自主協商、合理確定。
同時,監管政策方面,銀保監會說,對於1月25日至6月30日期間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因疫情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不影響企業徵信記錄。
但企業復工復產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正常經營,如果這些企業仍不能按時正常還本付息,貸款該認定為不良的就要認定為不良。
另外,貨幣政策方面,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維持銀行負債端平穩接續。
財政政策方面,各級財政部門對於國有控股和參股的銀行業金融機構2020年的經營考核,應充分考慮應對疫情、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特殊因素,給予合理評價。
Ⅶ 中國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成立的時間各是什麼時候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成立於1998年11月18日,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維護保險業的合法、穩健運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或銀監會;英文: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英文縮寫:CBRC)成立於2003年4月25日,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
1992年10月,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簡稱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統一監管體制開始形成。
(7)金融機構復工時間銀保監會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之初的主要職責為:
1、制定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的規章制度和辦法;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
2、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
3、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4、審查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5、負責統一編制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報表,抄送中國人民銀行,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
6、會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提出存款類金融機構緊急風險處置的意見和建議。
7、負責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Ⅷ 為什麼貸款的時候,需要通過銀保監會呢
經濟下行疊加疫情沖擊影響,銀行業保險業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一季度GDP增速-6.8%,為何銀行利潤增長6%?怎樣看待影子銀行死灰復燃的問題?如何應對不良率的上升?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答記者問,就近期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銀保監會表示,將督促銀行保持利潤合理增長,做實利潤、用好利潤。
一、要更大力度讓利實體經濟。千方百計降低企業,尤其是普惠型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推動金融系統全年讓利實體經濟1.5萬億元。
二、要及時填補撥備缺口,全面覆蓋風險損失。撥備不達標的銀行要制定計劃,盡早達標。在當前特殊形勢下,各銀行要根據客戶真實風險水平,按照預期信用損失法評估潛在風險,並據此計提撥備。
三、要切實補充資本。適當降低分紅,不增加獎金,把有限的利潤更多用於資本補充,提高風險抵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