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危機中的中國
這是中國過特色的國家,還不知道吧.
『貳』 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仍存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認為,中國扮演著自己獨特的角色。近年來,中國經濟的上升勢頭較為強勁,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話語權逐漸增強,但是,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也面臨很多挑戰。而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因此,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平息的背景下,中國扮演著穩定的、獨善其身的角色。
『叄』 經濟危機中國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拜託各位大神
中國應該扮演的角色 第一,中國不應該成為最後的買單者。 第二,中國應該承擔起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第三,中國應該把握住這個發展機會。越亂的時候,機會越多。 引用
『肆』 投行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投行應吸取怎樣的教訓
這樣的問題不知您想表達什麼?
首先,什麼是投行?一種狹義的理解是證券公司(全球各國名稱都不一樣)專門從事承銷,保薦業務的一個部門(當然,也有券商的主體就是投行部門)。一種廣義的理解,則包括了資本市場的所有業務,除投行外,還有經紀,研究等等,甚至如果考慮國際某些大型金融機構,全能銀行更是把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業務都涵蓋在內,尤其在歐洲。比如德意志銀行等等。
其次,您指的是哪裡的投行,哪個國家的?沒有人會認為全球投行的利益取向是一致的。
我不知您是否是想說美國的投資銀行(且不專指投行業務),那麼這個問題比較大。而且絕非一個純經濟問題。美國的所謂幾個投行是跨了,不過您也看到高盛,摩根依然好好地活著。且之前所謂被解僱的員工或是跳槽,或是成立新的金融公司。。。
千萬別被某些水貨經濟學家的言論洗腦,金融危機是單單投行這種類型公司的問題,遠非這么簡單。對美國而言,無非是錢換了下口袋,而且美國經濟實質似乎並沒有什麼影響。。。高科技產業地位毫無動搖,您說金融危機是損害了誰的利益?……
『伍』 金融危機中中國扮演的角色
世界金融危機,中國不是世界的救世主;資本主義經濟的體制決定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看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語與其說是偶然的因為一個突發事件(次貸危機),不如說是美國經濟在高增長率、低通脹率和低失業率的平台上運行了5年多的經濟增長階段,忽視了投資風險從而導致了危機的爆發。 其實個人覺得這也是必然的。 首先由於「次貸危機」,具體背景不知道你清楚不清楚,我大體介紹下: 次貸危機,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本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源頭就是美國房地產金融機構在市場繁榮時期放鬆了貸款條件,推出了前松後緊的貸款產品。而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美聯儲加息導致房地產市場下滑。 至於這次危機的影響范圍: 首先,受到沖擊的是眾多收入不高的購房者。由於無力償還貸款,他們將面臨住房被銀行收回的困難局面。 其次,今後會有更多的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由於收不回貸款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最後,由於美國和歐洲的許多投資基金買入了大量由次級抵押貸款衍生出來的證券投資產品,它們也將受到重創。 美國「次貸危機」將使股市出現劇烈動盪的可能性加大,從而對全球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挑戰。
『陸』 經濟危機中國扮演了什麼角色如題 謝謝了
當前的中國最關鍵的不是救什麼國際金融風暴,而是首先把自己的經濟戰略發展方向做好,把自己的未來策略做完善,把當前的經濟穩住。至於越來越洶涌的金融風暴,要做的就是高聲的喊,多出嗓子少出力,誰造下的禍根當然由誰來承擔,給別人擦屁股的事不是聰明人乾的事情。 首先,戰略上中國必須做好三件事: 一、做好未來三十年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這個戰略部署包括三方面:1、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轉型,要將東南方向經濟高發達地區的製造業經濟向高科技、服務業以及金融業領域發展,將製造業逐漸向中西部遷移。2、要將依靠投資以及外貿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向消費模式轉型,使三架經濟馬車由啞鈴型向三項平衡型發展。這其中重點是要改變農村經濟發展模式,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效率以及提高農民收入。中國有九億農民,九億農民消費農歷提高一小塊,我們消費增長將提高一大塊,低收入者消費能力提高由於其基數極大其造成的效應將是不可估量的。3、一旦前兩項部署完成,那麼農村生產效率將大大提高,而富裕的勞動力將會進入生產製造業,這樣以來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將大大提高,實體經濟發展必上新台階,那麼因此而帶來的持續效應以及中國農村經濟的潛力必然可以讓中國繼續高速發展三十年。另外,一旦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做好,那麼由於其充足的勞動力以及龐大的市場潛力必然會吸引如中東等巨額的國際資金,這些資金的流入不但可以繁榮我們的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將這些資金引入我們經濟發展最需要的中西部與農村。可以預見,這將是多麼大的經濟發展持續性。 二、在金融風暴中一定要珍惜手中的現金。中國手中1.8萬億美元的資產是硬錢,那是中國老百姓三十年的血汗錢,是付出了人民健康代價、環境代價以及精神代價的,這錢是血汗錢應該珍惜。簡單的道理,熊市中最珍貴的就是現金,那麼中國那麼大的外儲就是最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要用到點上,要用在刀刃上,千萬不能隨便的扔出去。但仍然比較遺憾的是,我們1.8萬億中實際上有九千億是被套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這個風暴中至少半倉。這是客觀,但更客觀的是歐美很多國家已經或接近爆倉,這個時候應該說我們是佔有一定優勢的,這是形勢。這些現金什麼時候用?怎麼用是關鍵,筆者以為要把握三個原則:一、不買或盡量少買那些如紙一樣的所謂美國國債,買了就成死錢幾乎難以再拋售,送到老虎嘴裡的肉不被吃掉的可能性是有讓老虎害怕的皮鞭,我們現在還沒有,所以現在不能再送錢了。二、如果救市,那麼三買三不買:三買是買高科技技術或高科技公司、買銀行股份或逼迫美國開放金融市場如提高外國銀行在美國銀行中的持股比例等、買實業如航空製造、能源、汽車製造等產業;三不買是不買投行、不買債券、不買普通外圍的金融資產。三買三不買道理很簡單,買高科技可以學到技術發展自己,買銀行股份可以介入美國金融市場核心能夠加強我國在世界上的金融控制力、買航空、能源、汽車製造等產業有利於我們產業升級;三不買中不買投行是因為投行只是一個空殼而已,今天你買這個明天它需要它會搞另外一個,高價買空殼完全沒有意義,況且由於金融風暴爆發,到底投行在將來金融市場中會不會還有角色可演都是未知數,買這樣的資產如送錢無疑;不買債券的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不買外圍金融資產那是外圍金融資產都是風險大的,都是別人可能會扔掉的,況且對提高金融控制力有害無利,當然不能買。 三、救市要讓歐美日打頭陣,我們斷後。這很簡單,還是前面的道理:誰製造的危機誰應該收拾,擦屁股的事不是聰明人乾的事。歐美打頭陣如果能度過難關說明這就是個陷阱,就是給中國這些發展中國家設計的。如果不能,他們陷進去了我們那時候再救那是什麼地位?那將是你是爺爺他是孫子,你要求的條件能不答應嗎?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國渾身是鐵能夠捻幾根針?全世界我們哪裡救得了?獨善其身都不可能還去拚命救別人那不是傻子嗎?所以,在國際這盤大棋中中國一定要斷後,小心被別人忽悠了。其實,在這場金融風暴中,若真的歐美大傷元氣卻正是我們收拾世界人心的時候,那時候持有現金小國將唯你馬首是瞻,中國的戰略地位必將得到極大提升。 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該扮演什麼角色?筆者以為,首先應該作個圈外人。什麼是圈外人?那就是別刻意的向風暴中心沖,要盡量呆在風暴圈的外面。第二要作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就是要制定好自己的經濟發展戰略,首先把自己未來的路鋪好。第三要做「上帝」,什麼是「上帝」,那就是在一旦金融風暴演變成世界經濟危機就放下一個中國「諾亞方舟」,那時候中國就是世界的「上帝」。第四,要作聰明人,說白了就是一定要從戰略高度考慮經濟,當前是政治、軍事以及經濟完全交織在一起的混沌期並且極其混亂,如果還是單純以經濟學的方式去考慮問題將會貽誤戰略機會。 另:筆者非經濟學家也非經濟學者,筆者只是一個理工出身的股市投機玩家,「黃金游戲」就是我對這場游戲的定義。希望博友們莫給筆者戴高帽。之所以關心這些只是一個「匹夫」所認為的一點責任也有一些興趣。以上觀點認為對與不對都一笑爾爾,如果能引起一點思考或反思那將是鄙人的榮幸。
『柒』 在金融危機中中國扮演的角色英文版
passerby but effected severely ,too.
『捌』 金融危機中中國的角色
當然是關鍵角色,假如中國不再購買美國的國債和一些收不回來的垃圾債券,那美國靠誰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啊,單自己靠開動印鈔機吃虧的還是美國自己,所以只能找個墊背的,誰讓咱與美國的聯系那麼緊呢,大量物資指望出口美國來換匯。在廣場協議中已經坑過了日本,現在又倒過頭來坑中國。前段時間又買了大量的美國債券就是很好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