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機理

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機理

發布時間:2021-01-02 06:14:53

『壹』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體系有何影響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影響主要有3點。

1、是金融業務自身的互內聯網化,即金融互容聯網,金融渠道從線下延伸到網上,包括網上銀行、電子銀行、網上證券等。

2、是互聯網企業跨界做金融,利用規模效應、信息優勢、效率優勢和成本優勢,將業務延伸到支付、理財融資等傳統金融領域,包括第三方支付、余額寶們、阿里小貸們、P2P、眾籌等。

3、是互聯網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進一步銜接,打通線上線下閉環,促進線上金融領域與線下社會生活的深度融合,金融產品和服務多觸點地嵌入到日常生活場景,深刻改變著金融的業務模式和業態格局,包括打車中的移動支付、社交中的理財信貸等。

當然,由於簡單方便的應用和體驗,習慣了傳統金融穩健嚴謹特點的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移動支付提出了信息安全方面的顧慮和質疑,但隨著指紋識別、眼球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縱觀經濟社會發展,一般不是新模式把舊模式打敗了,而是不知不覺間舊模式被邊緣化或重構了,我們往往就在歷史現場。互聯網金融更深層次的意義正是,在技術變革推動下,以互聯網思維重塑金融商業業態和經營管理模式。

『貳』 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以其獨特的優勢向傳統金融發起了挑戰。這種挑戰和競爭將在長專期的金融發展過屬程中會發生鯰魚效應,促進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共同向前發展。這種挑戰和影響包括改變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調整業務結構、改變客戶基礎、改善服務水平、建立和引進新的信息管理系統、創建適合新模式下的新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及方法等。

『叄』 (宏觀經濟簡答題)貨幣政策影響總需求的機理或者過程是怎樣的

一、該抄機理可概括為三個主體、兩個階段:
1、三個主體: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社會大眾
2、兩個階段: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階段、商業銀行到社會大眾階段

二、過程
階段一: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調控基礎貨幣量,影響商業銀行可貸款額度。主要的貨幣政策手段包括: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通過這些手段,影響商業銀行的貨幣量。
階段二:商業銀行根據可貸款額度的變化來調整向社會的貸款投放量,影響社會上的貨幣量。當貨幣量增加時,利率降低,投資成本、消費成本相對降低了,相應的需求自然會增加。

綜上,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手段影響商業銀行的可貸款額度,進而影響商業銀行向社會注入的貸款(貨幣)量,最終通過相應投資、消費的成本來影響需求。

『肆』 金融學中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貨幣政策時滯

貨幣政策時滯是指從需要制定政策,到這一政策最終獲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需的時間。

2、貨幣流通速度

3、微觀主體預期的抵消作用

貨幣政策效應是指貨幣政策的實施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包括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應和時間效應。

1、數量效應

貨幣政策效應的強度 。

(1)yt + 1 / yt >; Pt + 1 / Pt

含義:經濟增長減速小於物價回落;經濟增長加速大於物價上升;經濟增長加速,同時物價下降 。

(2)yt + 1 / yt <; Pt + 1 / Pt

(3)yt + 1 / yt = Pt + 1 / Pt

含義:經濟增長的正效應被物價上漲所抵消,物價回落的正效應為經濟增長的負效應所抵消 。

2、時間效應

從貨幣政策制定到最終影響各經濟變數,實現政策目標所經過的時間,也就是貨幣政策傳導過程所需要的時間。

內部時滯:認識時滯、行動時滯

中間時滯:中央銀行採取行動,到金融機構根據央行的意圖改變信用條件的時間過程

外部時滯:

(1)微觀決策時滯;

(2)作用時滯

(4)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機理擴展閱讀

金融創新對三大政策工具(存款准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以及公開市場業務)都有程度不同的影響,

1、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是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的重要工具,中央銀行通常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來改變貨幣乘數,控制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

2、再貼現政策

再貼現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制訂調整再貼現率來干預或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需,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另一種手段。再貼現政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再貼現率的調整;

(2)規定何種票據具有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的資格。金融創新對這兩項內容都產生了影響,二者共同作用,削弱了再貼現政策的效果。

3、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通過在公開市場上的證券買賣活動來擴大或收縮信用,調節貨幣供應量。當金融市場上資金缺乏時,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進有價證券,實際上是向社會投入一筆基礎貨幣,直接增加社會貨幣供應量或使商業銀行信用擴張,

反之,當金融市場上資金過多時,則賣出有價證券,使信用規模收縮,貨幣供應量減少。

『伍』 互聯網的發展對金融產生哪些影響因素

互聯網的發展對金融產生的影響主要是互聯網金融開始向全方位金融服務方向發展。移動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搜索引擎等新興技術與傳統金融深入結合,催生出形態各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可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無縫、快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務。目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運營模式層出不窮,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網路信貸模式、P2B模式(個人向小型企業提供貸款)、眾籌籌資模式、隨著電子商務崛起而產生的虛擬貨幣及交易等,以及電商發起創立的互聯網銀行模式,還有搜索比價模式,即通過金融產品搜索引擎的方式,在一個金融平台把有投資理財需求的個人和有資金需求的中小銀行和小貸機構進行對接,使得商業銀行能通過互聯網渠道,批量獲得客戶。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興未艾,可以樂觀預期未來將出現一種不同於傳統金融融資和直接融資的新型金融生態。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在資金配比效果、渠道、數據信息、交流成本、系統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當前,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在一些方面對傳統銀行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互聯網金融的虛擬網點可以很大程度替代銀行物理網點的功能

2.互聯網金融能夠突破時空局限

3.互聯網金融能大幅降低業務成本

4.互聯網金融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的效果

大數據能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事實分析和挖掘客戶交易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准確預測客戶行為。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信息集散處理,有助於在金融運營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由此,互聯網金融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的效果。

在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產生挑戰,帶來競爭的同時,也給傳統金融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促生新的合作空間,我們不應該把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對立起來,甚至妄圖將其取締,在技術進步勢不可擋的今天,這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其實傳統銀行也有自己的優勢,其擁有最廣泛的客戶群體,大面積的網點資源積淀和大量的專業人才。這是互聯網金融不可企及的專業和資源優勢,商業銀行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借鑒和利用互聯網金融的理念和模式,從而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金融從無到有、從萌芽到快速發展的過程說明,這是運用互聯網技術與精神實現金融服務的新興模式,其本質上是一種更民主、更普惠大眾的金融模式,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打破了銀行對金融的壟斷。

其次,在某種程度上其促進了利率市場化,提高了投資者的收益,比如余額寶對銀行固定利率的沖擊,倒逼商業銀行順應市場創新,做出變革。

最後,互聯網金融更能以開放、平等、合作的模式,促成新的普惠金融的業態。

比如,P2P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中小企業貸款的局面,支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還有個人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包括個人投資和財富管理,互聯網金融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渠道,金融不再是普通人看不懂的專業術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等業務不再是參與門檻極高的產品,個人投資者可以很方便的參與到金融體系中並獲得收益,這就是普惠金融,這也是傳統金融顧及不到的廣泛市場需求。

以積極的態度做好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

互聯網金融代表了金融創新的方向,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為其在政策上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對其存在的問題應該重視和解決,特別要提高其風險控制的能力,打擊違法犯罪行動,保障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促使其在市場上發揮金融配置的作用。同時,為了引導和支持互聯網金融的市場競爭,從業機構需要通過行業自律等多種形式完善管理,做到誠信為本、守法經營。

目前我國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很多方面已經從事了銀行業務,但是他們沒有受到銀行業的監管,部分企業甚至突破規則,越過規則去競爭,這將對金融穩定帶來不良後果。並且,與傳統銀行封閉化運營的業務模式相比,互聯網金融更容易遭受黑客的攻擊、病毒侵襲,金融信息更容易被盜取、篡改,特別是是對交易者身份的真實性,有時候很難確認,存在較大的信息泄露及欺詐風險等。所以,對互聯網金融我們既要肯定其積極的作用,但對其存在的風險隱患也不能忽視,應該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包括內部自律和外部的監管。

1.應明確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定位

應明確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定位,允許其從事金融服務,但是不能越界經營。這里實際上有兩個監管底線,一是不能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互聯網金融不等於銀行;二是不能非法集資。現行法律還沒有對所有的金融機構屬性做出明確的定位,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借貸平台的業務活動,還沒有專門的法律規章予以明確規范。實際上P2P借貸平台的產品設計運作略有改變就可能越界,進入法律灰色地帶,甚至觸碰底線。

2.需要完善資金第三方存託管制度

有一些P2P網貸平台沒有建立資金第三方託管機制,大量資金沉澱在平台賬戶里,如果沒有外部監管就會存在資金被挪用,甚至攜款逃跑的風險。近兩年先後發生了部分P2P網貸平台的攜款逃跑和倒閉事件,就給放貸人帶來很大的損失,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互聯網金融安全還需要完善資金第三方存託管制度。

3.健全互聯網企業的內控制度

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發金融風險,實踐中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片面追求業務增長和運營利潤,採用了一些有爭議、高風險的交易模式,也沒有建立客戶識別和交易分析報告機制,容易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進行洗錢創造條件,還有一些企業存在信息安全水平比較低,個人隱私容易泄露的風險。從事互聯網金融的企業應該從制度和道德兩個方面做好風險約束,必須設置內控防火牆,健全互聯網企業的內控制度。

4.加強互聯網金融的外部監管

互聯網金融本質上還是金融,而目前外部監管對互聯網金融在某種程度存在盲區。比如,以互聯網金融方式運作的貨幣基金、保險、P2P等業務的監管責任不是非常清晰。特別是一些互聯網平台從事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業務,更是需要多個監管部門的統一協調管理,加強互聯網金融的外部監管。隨著金融業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當前中國的金融監管體系面臨著一定程度的變革。

『陸』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

主要影響有三方面:
1、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影響。
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形成挑戰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主要有以余額寶為代表的新基金銷售模式和P2P信貸服務,尤其是余額寶模式不僅具有傳統存款的特點,並且具有比銀行存款更高的利息和更好的流動性,獲得了廣大用戶的青睞,直接降低了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競爭力,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對於商業銀行而言,是否具有充足的存款是開展其他業務活動的基礎,余額寶和P2P信貸服務的出現,不僅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產生了影響,並且因為存款受到影響,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和其他業務活動的開展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2、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產生的影響主要來自P2P貸款和眾籌模式。P2P貸款和眾籌模式的出現,為潛在的貸款需求企業和個人在融資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選擇,而與商業銀行復雜的貸款手續不同的是,使用P2P貸款和眾籌的方式進行貸款不僅手續簡單,而且貸款的流程也大為簡化,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3、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支付業務的影響。
支付業務是商業銀行提供的傳統服務,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我國政策允許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存在和發展,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業務不僅使用方便而且費用較低,而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業務,手續復雜,不同的商業銀行間辦理支付業務時還面臨較多的困難,而互聯網金融服務有效的克服了商業銀行支付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對商業銀行支付業務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柒』 貨幣政策工具及作用機制

發揮的作用是弱抄化貨幣襲政策的效果.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的源頭是央行. 不論調整准備金率還是公開市場業務,發行票據等, 無非是釋放一個信號, 要麼增加貨幣供給 要麼減少. 增加貨幣供給, 金融市場資產價格會提高, 或多或少吸收一部分貨幣供給的增量. 反之,控制貨幣供給量, 資產價格會降低, 擠出一部分貨幣量投入的其他行業.
希望採納

『捌』 電子貨幣的發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電子貨來幣的發展有助於自政府對電子貨幣進行監控並根據電子貨幣研究和實踐的發展及時調整其貨幣政策,並同時保證了支付系統的可靠性。

相關介紹:

電子貨幣技術標準的制定,電子貨幣的推廣應用,在大部分國家都具有半政府半民間的性質。一般是企業負責技術安全標準的制定。政府側重於推廣應用。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

(8)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機理擴展閱讀

電子貨幣的普遍使用,使得網路銀行的出現成為必然。網路銀行有兩類:一種是完全依賴於互聯網發展起來的網路銀行,另一類是指傳統銀行運用公共互聯網,把網上銀行業務作為銀行零售業務櫃台的延伸,達到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目的,並節省銀行的經營成本的模式,完全意義上的網路銀行即第一類網路銀行。

電子貨幣是通過電子網路發行並可在全球范圍內流通的貨幣,這就使一國中央銀行壟斷貨幣發行的權力被打破,於是世界上那些擁有先進技術和大量資本的機構和個人(如軟體公司、電信業者、中介業者等)像商業銀行一樣都將發行和經營電子貨幣作為其主要業務。

『玖』 影響貨幣政策的因素

ACD
這題應該理解成:影響貨幣政策效果的因素。
其中,B影響的是財政政策,E是結版果不是原因。權
值得指出的是,樓上的回答解釋了流動偏好,卻沒有說明流動偏好陷進,後者才是影響貨幣政策效果的關鍵。
流動偏好陷進:是指當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時,貨幣政策無法使利率繼續下降。
而貨幣政策的局限性,主要在於它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不明顯。就像拉扯的韁繩,在經濟列車行駛過快時,可以拉住車,但無法在經濟遲緩時,推動經濟列車向前。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
炒股票破產 瀏覽:884
園藝股票 瀏覽:988
安徽汽車融資租賃 瀏覽:54
基金託管平台 瀏覽:379
中國投資協會張永貴 瀏覽:33
信託協同股東什麼意思 瀏覽:69
股票日港生 瀏覽:711
華泰金理財c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