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discovery最近拍的關於中國的片子
DISCOVERY<列國圖志之中國 >
DISCOVERY<美麗中國>
DISCOVERY<國家建設>系列
上海都市更新>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磁懸浮
杭州灣跨海大橋
鳥巢
水立方
北京驚世大機場
中國終極港口,介紹的洋山深水港
廣州觀光塔
三峽工程
DISCOVERY<中國歷險記>系列
絲路
入境隨俗
三峽
北京大不同
冰城哈爾濱
DISCOVERY <摩登新中國>系列
分別介紹上海、成都、昆明、北京等
DISCOVERY <聚焦中國>系列
舞動中國
臉子風波
火車王國
四川震後的孩子
大學生當村官
春城相親會
DISCOVERY <中國新世紀>系列
綠色長城
老北京叫賣
北京798
礦工攝影師
綠茵佛子
大眾湯包
末代防雹師
夢尋深圳
蟲緣
DISCOVERY<建築奇觀>系列
北京國家大劇院
中國西安古城
萬里長城
中國青藏鐵路
北京地鐵系統
DISCOVERY<中國七大奇觀>
介紹了故宮、武當山、樂山大佛等等
DISCOVERY<中國新展望>系列
絳州鑼鼓
老北京新故事
醋鄉吟
新少林方丈
造紙村風波
DISCOVERY<中國藝術>
建築哲學
水墨意境
陶瓷之迷
DISCOVERY<中國人物誌夢想篇>
這是最新拍的,不知道出來沒
其實整理下的話應該還有…
『貳』 航拍中國第一季都拍了哪些地方
航拍中國第一季選取新疆、海南、黑龍江、陝西、江西、上海六地為拍攝對象。
《航拍中國》體量巨大,計劃拍攝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共34集。
已經播出的第一季,僅六集,拍攝用時一年。動用了16架載人直升機、57架無人機,總行程近15萬公里,相當於環繞赤道4圈,積累了大量珍貴的4k空中影像。
六集里,新疆、海南、黑龍江、陝西、江西、上海,展現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氣候環境、自然生態,兼顧了中國東西南北的地域特點。每一集的拍攝都盡量捕捉最有代表性的畫面,展示春夏秋冬的季節變換。
比如新疆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杏花開放,絢爛如彩雲;到了夏天,薰衣草花田綻放出清雅的紫色;秋天,陽光下的胡楊林閃耀著金色光芒,華美醉人;冬天,天池藍色的山、藍綠色的水和皚皚白雪,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2)環球金融中心相親擴展閱讀:
《航拍中國第一季》是中央電視台推出,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製的航拍紀錄片,共6集,余樂任總導演。
該片是一部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的紀錄片,以前所未有的航拍視角給觀眾視覺上的滿足,無論是高空拍攝還是近地拍攝全部使用航拍,無任何地面攝像機進行補拍,真正達到了「俯瞰中國」。
最初選擇拍攝點時,導演組按照「大、美、奇、變」的創作原則,從每個省級行政區選出100多個適合航拍的拍攝點,然後從空間、季節等方面都做了相應的考慮,逐一進行討論調研,最後每個省篩選出40多個拍攝點。在50分鍾的片子里,時長方面長點的可以出現一分半鍾,短的僅有三十四秒。
此紀錄片贏得了極高的口碑贊譽,並因此獲得了如下獎項:
1、2017年 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優秀作品獎
2、2018年 中廣聯合2017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 最具影響力紀錄片
3、2018年 第二十五屆電視文藝「星光獎」 電視紀錄片獎
『叄』 上海哪裡好玩呀
1,浦東外灘夜景。上海的特色景色,很美。隨著天變黑,燈會逐漸亮起來的。把天都照紅了。
2.環球金融中心(長得像開瓶器一樣的)。上海第一高樓,中國第二。建議晚上去。可以在那裡看夜景。白天去的話,那就是浪費錢了,因為上面沒有任何東西,不過廁所挺高級的。還有東方明珠也可以,是上海的標志,輪高度比環球金融中心矮點。一樣上面沒什麼東西。主要是看風景。建議晚上去。門票都很貴。
3.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孫中山故居、宋慶齡故居、魯迅紀念館,蔡元培故居。說句實話這些文化遺址,身為上海人的我都沒去過。但既然旅遊,總要看看吧。
3.上海野生動物園,小時候去過一次,感覺沒有上海本地特色,但是真的挺好玩的。坐在巴士上看車外的野生動物。我挺喜歡的。
4,楓涇古鎮、朱家角鎮、七寶古鎮。這些古鎮挺有江南水鄉古鎮的那種感覺,看看風景也挺好。
5,南京路步行街,主要是逛街的,一樣最好晚上去,去那建議什麼都不要買,上海物價本來就貴,南京路更是專騙外地人的,本地人幾乎都不去,你感受一下人潮湧動就好了。
6,城隍廟,挺有名的地方,去那完全就是看人的,沒什麼好玩的,但全是人,假如你看車去那,那你就是找死的。你見過堵車吧,去那就是堵人了。絕對不誇張,那裡有個小籠包挺有名,但是沒排1,2小時隊,別想吃到,而且味道就那樣,還不如路邊小店裡的小籠包正宗呢。所以建議你綜上所述,城隍廟不要去了。
6上海小吃:生煎,小籠包,上海蟹。這些幾乎上海到處都有,是既具有上海特色的,上海菜的口味騙甜,燒菜喜歡加糖,希望你能喜歡。
『肆』 相親男,他父母有養老金,不需要贍養 家裡有房,一個月4000。有資格結婚嗎
有資格啊,就算是沒有這種4000塊錢,沒有養老金也可以結婚,更別說一個月有4000塊錢了。
『伍』 求英國相親節目Naked Attraction的資源,哪位大佬有求分享!
第一季magnet:?xt=urn:btih:
『陸』 精彩老朋友相親節目怎樣加入
the crew and vehicle from
『柒』 有沒有靠譜的免費的相親網站
實話說大部分全不靠譜,套路真深。天上沒有免費掉餡餅好事。
『捌』 上海勞動報刊官網梅園婚戀相親
最新一期:5月26日勞動報婚戀整版報道梅園婚戀新動態
紅梅老師:引領婚戀觀念推進優質服務
品牌與人物
一次,在與幾家媒體對話時,紅梅老師解讀了從事二十多年婚戀服務中,秉持的幾個觀念:適時婚戀;婚姻是人生大事;不主張丁克;要實行戀、婚、育一體性規劃。應編輯之約,她撰寫了《正道「危機」》和《說說「丁克」》兩篇文章,分別於今年2月和4月刊登在新民晚報夜光杯版面,引發很大社會反響。在擔任企業工會幹部期間,紅梅老師就熱心牽線搭橋做紅娘,以後又轉行創辦了梅園婚戀交友中心。23年來,她在帶領紅娘團隊提供母愛服務,在70後、80後、90後三代人中撮合成功了大量幸福伉儷。因此,最讓她開心的就是會員們領證、辦喜宴和生寶寶三大喜訊。在「小紅梅」樓老師、原勞動報朱老師等骨幹配合下,紅梅老師積極帶領梅園團隊開拓創新,推進以單身青年為主體的脫單服務,以嚴格制度管理為基礎的誠信服務,以父母為接待者的家長服務,以工青婦為合作單位的群團服務,以社區和樓宇為陣地的咨詢服務,以海歸和金融、科技金白領為重點對象的專題服務。她積極通過媒體和微信等渠道宣傳和引領正確的婚戀觀念,讓優質服務轉型升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單身青年。在申城,「紅梅老師」成為婚戀領域的獨特品牌。2018年,梅園再次榮獲市「年度優質婚介機構」稱號。在今年抗疫期間和復工後,她大力推動網上「雲相親」,為援鄂單身醫護提供免費相親等重大舉措的實施,讓梅園在婚戀領域最為困難情況下,引發了一波波注冊熱潮。她表示:「我們的目標,這就是幫助更多單身青年締結美滿姻緣,營建三代人的幸福!」
勞動報數字版鏈接網頁鏈接
『玖』 孟衍竹參加的相親節目
中秋!冷清的前奏,史無前例的輕松,我們都在倒數.
『拾』 上海是怎麼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的
今天你去問一個剛畢業的人,如果要從事互聯網行業你會選擇去哪個城市打拚?他一定會首選北京深圳,原因他也許自己也說不上來,可能只是因為他的同學們——其他打工者也會這么選。
今天你去問一個互聯網創業者,你會首選在哪個城市創業?他也不會首選上海,因為風投家們都扎堆在北京組飯局,那裡才是中國互聯網的第一試驗場。
而BAT這種級別的公司,和上海從來沒關系。幾年前上海的大領導就讓下面反思,為什麼阿里沒有來上海。現在幾年過去了,啥也沒反思出來,倒是我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去杭州工作了——上海人為了工作去別的城市當硬碟,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現在連香港的banker們都跑了不少人去了杭州,上海人再不敢說什麼「西湖是上海人的後花園」這種陳年大話了。
年輕人缺乏進取精神,安於現狀和他們的上一輩人有很大關系。上海的上一輩老人被體制化的特別厲害,導致上海人大部份普通人遵紀守法的占絕大多數,獨生子女多,不愛來事,小心謹慎,亦步亦趨,講究和家人在一起隨遇而安,平淡過一生。到了我們這一代的觀念就變成只想當標准模範員工,但當不了也不敢想,去做一個腥風血雨殺出來的老闆。
有點錢的上海家庭也沒好到哪裡去。因為上海歷史遺留人才都來和歐美外企有關系,習慣了那種壓力和氛圍工作,根本無法接受初創互聯網式的雞血工作方式。最嚮往的工作一定是事少離家近的,錢多不多是次要的。百姓網的創始人是河南理科狀元。據說是娶了上海弄堂女後也開始喜歡小資生活了,後來就沒聲音了。現在進入上海的外地人也學上海的樣子追求小資情調,喝喝咖啡,泡泡女人,這樣自然是不可能有創業氛圍的。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活的太精細是個很奢侈的事情。現在這個年代想賺大錢都要拿命搏。過度的守成思想和既得利益的穩定 使得上海很難有那種草根拚命自己創出份天的土壤。就算出的苗子也很難長成參天大樹,持久力也不夠,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局面。
我們父輩這代就快要要推出歷史舞台了,但是我們准備好了接班沒有呢?
一點後記
沒有上海的發展,那現在的中國經濟不可能上一個台階,上海對國家有恩。但上海這幾年逐漸沒落也是事實,作為上海人,我們不應該迴避這個問題。
上海沒有抓住這十幾年的機會,足以讓人痛心疾首。上海這十幾年來優勢已所剩不多。 互聯網這種發展潛力巨大,政府插手又少的東西可以說是幾十年才有一次的機遇,上海沒抓住。沒有優質企業冒出來,外資紅利也沒了,大量的高薪高位流失到其他城市,最後本地人只能混日子,搞到連地鐵劃旗子都有大學生去搶。
互聯網是一個極度年輕化,特別需要堅持和冒險的行業。京東曾經持續巨額虧損,虧到連外人看了都害怕,小米的崛起像極了一部玄幻小說。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時代發展的潮流已然這樣。最近幾年,屬於中國戰略機遇期,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以後的十年變化更大,我們這代上海人要是抓不住,前途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