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

發布時間:2021-09-28 21:47:11

A. 為什麼香港會成為國際貿易中心 (研究性學習課題 望詳細)

1997年7月1日以來,在香港企業層面發生的所有風雲變化中,最顯著的大概是投資銀行領域的變化。

掃一眼1997年的投資銀行業排名,一些久違的名字赫然在目。在這些最大的大鱷中,有施羅德(Schroders)、弗萊明斯(Flemings)、巴林銀行(Barings)等英國銀行業的藍籌公司,還有一夜成名的本地公司百富勤(Peregrine)。

香港主權交接後,這些傳統名號開始迅速銷聲匿跡,因為它們都被全球巨頭收購了。

花旗集團(Citigroup)亞太市場與銀行業首席執行官麥睿彬(Robert Morse)等資深亞洲銀行家,證實了所發生的這些變化。

1997年,他是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亞洲公司駐香港首席執行官。

他表示:「今天的香港比主權交接時更像國際金融中心。縱觀整個地區,公司和投資銀行業的規模、復雜程度及范圍都有了明顯提升。」

投資銀行家如今一般都以香港為基地,開展大規模擴張的區域業務,而不僅限於為本地集團企業服務,也沒有大批穿梭於周邊經濟體的「皮包銀行家」。

對香港的投資銀行家來說,1997年是喧囂的一年——而且不僅僅是因為交接。

銀行家們表示,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後,這個特別行政區與中國內地之間的業務可能會興旺起來。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太區投行部主管、自1992年開始成為香港居民的金仕浦(Matthew Ginsburg)指出:「交接之後,香港成為中國更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讓投資銀行在中國內地做生意變得更容易了。」

時機也正好。中國剛剛開始改革國有企業,目標是提高能源和電信等領域公司的商業生存能力。

對投資銀行至關重要的是,改革動力提供了大批希望在香港或海外上市的候選企業。中國當時還在艱苦談判,以期加入世貿組織(WTO),此舉最終將使中國實現現代化,開放國內市場。

入世進展能讓香港的投資銀行雙重受益:它們既可以為海外公司在中國內地的並購提供建議,也可以親自投資於中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

由於香港主權交接第二天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7月也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月。7月2日,泰國讓本國貨幣貶值,引發了整個東南亞的大規模金融危機,也波及到大中華地區。

東南亞各國政府為了挺過這場危機、振興低迷的經濟,紛紛啟動雄心勃勃的私有化計劃,為投資銀行家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開放了許多新的市場。

金仕浦表示:「亞洲金融危機暴露出金融和企業結構方面的弱點,激起了廣泛的改革。」

該地區的其它市場也逐漸吸引了香港銀行家的眼球,特別是印度——該國正在迅速打造世界一流的IT服務業。

在亞洲擁有豐富經驗的瑞銀(UBS)亞洲區投行業務主席賀利華(Rodney Ward)表示,IT業的成功,使其它領域的印度企業擁有了尋求海外銷售和收購的信心。

他表示:「與1997年不同的是,和印度一樣,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其它市場現在也在對該地區的投資銀行業務做出巨大貢獻。」

當然,香港的銀行家從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中獲得了益處,這一浪潮推動了亞太地區以及跨境並購交易。有雄心的全球企業都有亞洲戰略,而那總是意味著香港的銀行家在積極尋找交易,為外國同行提供建議。

現在,香港的投資銀行業已經變得與其它任何全球性金融中心一樣復雜。

10年過去了,銀行家們如今擁有各種各樣的客戶,從對沖基金到私人股本機構,不一而足。產品范圍也明顯擴大,大批銀行家設計出衍生品和結構融資等領域的各種最新產品。

賀利華表示:「10年前,亞洲不過是一潭死水。現在,在香港乃至整個地區開展的業務,已是一體化的全球業務的一部分。」

賀利華表示,香港境內外的客戶比以往更具識別能力,投資銀行家必須為業務展開激烈競爭。

然而,伴隨著香港投資銀行業的成功轉變,也帶來了自滿和過於依賴內地企業上市的危險。香港以成功催生了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而自豪。去年10月,內地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在香港和上海同步上市,籌集資金219億美元。

在香港籌集的161億美元,證明了亞洲的流動性,以及投資者對香港交易所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的信心。但是,完美的狀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銀行家和官員們現在都在私下討論香港維持其全球金融中心優勢的下一步——與上海證交所融合。

印度和新加坡等亞洲本土市場的深度和規模都在擴大,由香港投資銀行家做出的決定可能將越來越少。

對香港來說,未來10年必將出現和過去10年同樣多的變化

B.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原因

所謂國際金融中心,簡單地說,就是國際資金的集散中心。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際經濟競爭的根本,就在於對國際金融主導權的掌握,在於對全球資本控制權、支配權的爭奪。擁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對於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包括亞洲在內的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毫無例外地努力爭取把本國、本地區某一大都市培育成為區域或國際的金融中心,使之能在促進本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於上海和香港誰能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是個在經濟金融界頗有爭議的問題。下面,筆者擬就此問題談幾點個人的淺見。(一)中國地廣人多,經濟規模龐大,完全可以容納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個國家內,已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情況下,如果再打造一個功能相同的國際金融中心,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競爭和資源的浪費。因此,如何在服務功能上尋求不同點,將上海打造成較之香港具有不同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個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美國有紐約和芝加哥兩個國際金融中心,這兩個金融中心各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務對象。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上海等內地金融中心,如果也能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就有可能在互補與共存、共贏中促進兩地金融共同做大做強。(二)要維護和增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金融業在中國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一直發揮著獨特而又極其重要的作用。香港回歸祖國後,如何維護和增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個必須十分重視和認真對待的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香港作為重要的貿易與金融中心,對內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內地經濟規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繼續發揮好香港的作用,有助於推進內地與香港的共同繁榮和發展。就香港而言,其定位必須立足於中國,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定位和角色十分重要。香港的未來系於中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持,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內地的支持,離不開與內地經貿、金融的加速融合。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持,還取決於香港金融監管與管理體制能否不斷改進和完善。香港只有通過加強自身的金融深化,促進金融產品的創新,擴大金融業的輻射與服務范圍,才能維護和不斷提升在亞太地區金融業中的地位。(三)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無可替代。香港目前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香港背靠祖國,面對世界,有著特殊的區位優勢。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以至航運中心地位、貿易中心地位,是其他地區不可替代的。盡管上海所蘊涵的發展潛力巨大,但上海要後來居上,趕上或超過香港也並非易事。上海離國際金融中心還很遠。從現實條件來看,上海由於受資本市場的環境以及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短時間內尚難以圓夢國際金融中心。只要人民幣還沒有成為真正的硬通貨,只要中國還沒有開放資金流通,只要中國的法制和監督體系還不健全,香港就一直會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C. 香港成為世界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和金融中心的主要條件

外國銀行在香港開設的辦事處有 130 多家。這是繼倫敦、紐約之後, 香港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對外貿易的貨物運輸主要是通過海運。

D. 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和,,,

國際金融中心

E. 初中一道地理題,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信息科技中心。是對的嗎

錯誤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信息中心和航運中心

F. 為什麼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地理位置是香來港無與倫比的源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G. 香港是全球第幾大金融中心

你可以說是世界第三吧。

根據最新公布的世界金融中心排名,紐約與倫專敦首次並列第一屬,躋身銀行和金融業的最高位置。在中國城市中,香港保持第三,北京躍升至第十五位,上海則跌出前十名。
倫敦金融城政府委託Z/Yen集團於去年7至12月調查世界各地75個金融城市,綜合了對金融專業人士的調查結果,涉及辦公室租金、機場滿意度和稅率等因素。調查發現71個城市的累積分數提高,4個下跌,反映國際金融業陸續走出金融風暴陰霾,但也突顯出來自亞洲的挑戰越來越大,因為香港和新加坡正在向龍頭地位逼近。
其中,新加坡居第四名,東京跳升兩級居第五名。而上年度破天荒躋身第五位的深圳倒退到第九位,與悉尼看齊;上海從第十降至十一位;北京由二十三躍升至十五位,與舊金山並列;台北從第二十五攀升到二十一位。
倫敦由於過去半年業績下滑,被排行世界金融城市第二的紐約趕上。報告警告說,一直作為世界金融界龍頭老大的倫敦在競爭力方面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強大。

H. 香港除了被稱為貿易中心,還被稱為什麼,為什麼

香港除了被稱為貿易中心,還稱為國際金融、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8)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擴展閱讀: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距廣州市約200公里。

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的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為1106.3平方公里,其中港島80.7平方公里,九龍46.9平方公里,新界978.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1648.7平方公里。

谷歌地圖展示的香港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

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雖然香港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閱讀全文

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