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專業現狀

國際金融專業現狀

發布時間:2020-12-12 02:34:31

國際金融專業現在好嗎就業前景好嗎

2010年金融學專業就業前景深入分析

一、商業性質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在內的國有四大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常有涉獵,而且往往是廣大考生的最佳選擇。

穩定的收入、不大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銀行的工作經常給人很大的吸引力。

相關專家建議:商業銀行的進入相對來說比較低,有的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就業環境也比較民主,建議廣大考生要在這方面發展的話,考研金融學方向最好選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上,會對以後的工作更加有利!

二、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或者保險經紀公司,如中國人壽保險、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也是考生的常去之處。

相關專家建議:要在保險方面就業的考生可以考慮保險精算專業,現在是非常熱門和吃香的。另外社保中心以及財政審計部門這些單位福利也非常好,但是穩定的同時缺少靈活性,不安於現狀的考生最好避開這些就業方向。

三、金融業相關委員會

如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

進入監管部門做政府官員一般是廣大金融學專業考生的理想,但是要進這些部門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廣大考生有一定的經濟理論支撐以及專業的經濟管理水平。

相關專家建議:考研學子在讀研期間可以兼顧自己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廣泛進入金融部門進行實習,給自己日後踏上這條道路做好鋪墊。

四、政策性銀行

比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

政策性銀行相比商業銀行,工作的性質更加接近公務員,因此其沒有很大的靈活性。

相關專家建議:要想在金融行業有所作為、感觸自己的天地的考生早期最好不要選擇政策性銀行。

五、證券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等。

六、投資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等。

七、基金公司

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等。

以上證券、投資、基金公司都是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因此他們的人才選拔起點相對比較高,通常情況下最低就是碩士研究生,但是百萬年薪同樣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

相關專家建議:如果要在這幾個領域有所發展,那麼可以適當提高自己的學歷,同時加強自己在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上的知識、經驗積累,在專業方向的選擇上可以考慮證券投資、金融市場、金融工程專業方向。

八、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及財務部

相關專家建議:這樣的職業對考生的財務管理知識要求比較高,有志於證券、財務的考生可以把學習重點適當向財務傾斜一下。

九、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出版傳播機構等

這些專業在金融學就業的邊緣,是一種綜合的職業。

相關專家建議:對金融學的知識不是很濃厚,但又想節金融學的踏板走上專業道路的考生可以適當考慮這個職業取向。

其實能力是關鍵.導師說銀行,證券,保險,公務員.....出路真的是很多,但是建議還是要會基礎的計算機,英語還是六級吧.待遇很好!至於演講,表達要多多練習哦!這個是找工作的關鍵!!!!但是入門之後就要看大家的真實實力啦!!!!祝你前途光明啦!

❷ 學國際金融專業好嗎

國際金融早來先沒有這源門專業 它是從金融專業里分離出來的 與保險專業類似 國際金融應該算是一門科目 但是它包含的范圍廣比如市場有 資本市場 外匯市場 證券市場 金融期貨市場 都包括 所以它從金融專業分離出來

❸ 國際金融這個專業怎麼樣

國際金融專業,為金融學的一個分支,金融學分為國際金融與國內金融。主要培養具備內國際金融容知識領域先進理念、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成為既熟知中國金融業發展進程和方向,又了解歐美發達國家金融業的現狀,具有國際化水準的外向型、應用型、復合型金融人才。

❹ 國際金融人才的出路

國際金融專業,為金融學的一個分支,金融學分為國際金融與國內金融。主要培回養具備國際金融知識領域先答進理念、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成為既熟知中國金融業發展進程和方向,又了解歐美發達國家金融業的現狀,具有國際化水準的外向型、應用型、復合型金融人才。
國際和國內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信託、投資等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各類工商業機構的財務和投資部門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等。

❺ 目前國際金融體系的現狀與趨勢

為重建國際貨幣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以美英等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通過多邊協定方式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主要內容包括:(1)設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調國際貨幣關系,特別是對各國的匯率政策實行監督;(2)實行以黃金為基礎、美元為中心的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3)在成員國發生國際收支困難時,IMF可提供短期信貸,以補充其國際流動性。在最初的近20年裡,該體系運行比較順利,有效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重建、發展和繁榮。但由於該體系的基礎是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並要求其他各國放棄貨幣政策獨立性,因此,當美國國際收支逆差不斷擴大,無法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時,它的繼續存在便受到明顯挑戰。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停止向各國政府兌回美元後,各國紛紛放棄本幣與美元的固定比價,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趨於崩潰。1976年在IMF的提議和組織下,國際社會達成牙買加協定,宣布黃金非貨幣化,同時承認各國實施的浮動匯率制度合法化,這標志著國際金融體系再次進入了一個不受全球性多邊協定約束的動盪的時代。

自牙買加協定簽訂以來,國際金融體系總體上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於在許多基本問題上至今沒有形成全球性的制度安排,因此,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近30年來的國際金融體系事實上處於一種「無體系」的狀態。不過,伴隨著國際經濟和金融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特別是經濟區域化的快速發展,該體系也發生了一些局部性變化。大致而言,它包括以下基本特徵:

第一,國際匯率制度呈現出以浮動匯率安排為主、多種匯率安排並存的基本格局。目前,全球有三類基本的匯率安排:一是獨立浮動匯率安排,實行國家包括美國、歐盟、日本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二是固定匯率安排,包括實行貨幣局制度和傳統釘住匯率制度的國家,以及已取消法定貨幣國家(如歐盟內部和實行美元化的國家);三是「中間道路」安排,即各種介於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之間的安排,如爬行釘住制、區間浮動制和管理浮動制等,主要包括一些外向型程度較高或國內通貨膨脹比較嚴重的發展中經濟體。據統計,2002年,在IMF的186個成員經濟體中,實行上述三類匯率安排的國家分別佔22%、48%和30%。

由於美、歐、日在全球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它們之間的浮動安排對國際匯率制度的性質具有決定性意義。就單個國家而言,浮動匯率安排的利益主要體現在可以維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並在一定程度上自動調節國際收支失衡。但從國際金融穩定的角度看,它至少包含兩個缺陷:一是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對正常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造成不利影響,大大增加全球經濟活動的匯兌成本和風險;二是容易引起匯率政策沖突,即運用本幣貶值政策推行貿易擴張,以犧牲他國利益的方式維護本國利益。在過去一二十年裡,盡管全球范圍沒有發生20世紀30年代那種競爭性貨幣貶值,但局部的沖突卻時有發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情形是較為典型的一個例子。而在工業化國家之間,從80年代後期迫使日元升值的「廣場協議」到最近一個時期美元強勢政策的調整,都充分顯示美國在緩解其經常賬戶逆差時對於匯率貶值政策的依賴。

固定匯率安排的主要意義在於通過全部或部分讓渡貨幣主權,換取匯兌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更強的國內財經政策約束。各種形式的「中間道路」則有可能兼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的優點,並使本國貨幣當局具有一種相機抉擇的自由。然而,在美、歐、日等大國貨幣頻繁波動的情況下,無論固定匯率還是「中間道路」安排,實際上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不少研究顯示,亞洲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後美元相對於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泰國等實行釘住美元安排的國家貨幣急劇升值,並嚴重損害了這些國家的貿易競爭能力。

第二,國際金融市場在國際收支調節中具有顯著的作用。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由於各國實行嚴格的金融管制,國際金融市場在國際收支調節中作用比較有限,許多國家的經常賬戶逆差調節主要依靠財政貨幣政策。在發生嚴重逆差時,也可有限地運用匯率政策,並從IMF獲得一定的短期信貸支持。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各國可以方便地通過商業性國際融資彌補其經常賬戶逆差,從而避免採用財政緊縮等可能影響國內經濟穩定的調節措施。作為一種基於市場的安排,國際金融市場的存在提供了充裕的國際流動性,從而大大降低了各國國際收支調節的代價。但在另一方面,它也產生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國家放鬆內部約束,濫用財政擴張政策,延誤必要的國內經濟改革和調整。結果是不僅經常賬戶逆差最終變得難以控制,而且常常為沉重的外債負擔所累,甚至成為金融動盪的根源。

第三,國際資本流動缺乏有效監管,已經成為國際金融不穩定的重要源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各國資本管制的不斷放鬆,國際資本流動迅猛擴張。目前,全球各類國際資本的日交易量已經超過1.5萬億美元。近年來不少研究顯示,國際資本市場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缺陷,許多國際投資和信貸決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做出的。在資本流向的國別選擇上,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動,常常發生「飽飢綜合症」,即當看好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前景時,國際資本大規模湧向那裡,而當這些國家因為資本過度流入而出現危機跡象時,國際資本又快速離去。因此常造成這些國家內外經濟失衡,並最終導致貨幣和金融動盪。此外,在危機發生的前後,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大規模投機性短期資本的參與更是加劇了有關國家危機的深度,並在危機的國際傳遞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第四,多邊國際金融機構的功能存在嚴重缺陷,並且具有明顯的不公正性。IMF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遺產。1973年後,該組織已不再具有對各國匯率安排進行約束的權力,其主要功能是對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國家提供短期信貸,以增強其清償能力。然而,由於該組織長期以來資金來源嚴重不足,因此對於危機國家的救援要求不是行動遲緩,就是力不從心,而且常常附加緊縮開支和經濟自由化等不切實際的條件。此外,正如1997年在對亞洲金融危機處理過程中所顯示的,由於明顯受到美國政府和華爾街利益集團的影響,該組織對於美洲以外危機國家的救援要求往往顯得十分冷漠。這表明了該組織在維護國際金融體系穩定方面的功能缺陷和不公正性。

第五,全球性貨幣金融合作成效甚微,區域性貨幣一體化進展顯著。目前,全球性貨幣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七國首腦和財長會議。總體上看,這個協調機制常常流於形式和務虛,很少具有實質性內容。近年來,IMF和國際清算銀行也在試圖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但或者成效並不顯著,或者對各國並沒有真正的約束力。相比之下,區域性貨幣合作進程卻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歐元於1999年成功面世,歐元區內部也已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銀行和貨幣政策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歐元的誕生產生了明顯的示範效應。最近幾年來,在拉美、中東歐等地區,一些國家開始採用美元化和貨幣局制度,或者在區域內實行固定匯率安排。盡管兩年前的金融危機迫使阿根廷放棄了貨幣局制度,但似乎並沒有改變這一趨勢。

第六,美元的金融霸權地位基本依舊,但正在面臨挑戰。自人類進入信用貨幣本位時代以來,一直沒有誕生獨立的世界貨幣,因此,國際經濟交易始終依賴少數幾個主權國家的貨幣來充當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資產。美元正是這些貨幣中最主要的一種。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藉助美國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美元便建立了全球性金融霸權地位。半個多世紀以來,盡管美元在國際支付和儲備資產體系中的份額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高達60%左右。依靠這種地位,美國獲得了大量的「鑄幣稅」收入,可以通過輸出美元不斷佔有別國的實際經濟資源。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學術界對於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缺陷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提出了不少積極的改革建議和方案。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建議包括:增強發達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合作,建立匯率目標區,以減少大國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尤其是對投機性資本流動的限制(如實行「托賓稅」,即各國對外匯交易征稅);改革和重塑IMF,增強其資金實力,提高貸款決策的透明度,增加發展中國家在該組織的表決權;加強區域性貨幣金融一體化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較激進的建議,如回歸金本位體系、恢復布雷頓森林體系和成立世界中央銀行。

歷史不會進行簡單回歸,重新回到金本位或布雷頓森林時代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近幾年的發展顯示,其他改革建議也大多沒有得到有效實施。一個根本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金融動盪沒有切膚之痛,加上改革有可能損害其既得利益,因而對現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在總體上並不積極,對於限制國際資本流動、改革和重構IMF等發展中國家十分關注的改革建議,則更是反應冷淡甚至持反對態度。另外,相互間的潛在利益沖突,也使發達國家很難在所有的改革問題上完全保持一致。比如,美國一直反對日本在亞洲推動貨幣金融合作,特別是反對其倡導成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

展望未來,可以認為,近期內國際金融體系的現狀不可能發生重大變化。不過,從中長期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持續發展,各國之間經濟聯系將更加緊密和深化,預計會有更多的國家積極致力於構建一個穩定和合理的國際金融體系。這意味著上述改革建議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得以實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已經並且仍將利用各種國際場合積極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事實上,自1999年以來,中國在推動亞洲貨幣金融合作方面已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❻ 國際金融的就業方向是什麼

主要的就業方向為:金融分析師、金融風險管理師、特許財富管理師、基金經理、精算師、副總裁級高管、稽查監管人員、產品開發人員、後台工作人員(在財務、結算、稅務方面有經驗)等九大類。

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6)國際金融專業現狀擴展閱讀:

學科構成

國際金融作為一個學科可以分為兩個構成部分:國際金融學(理論、體制與政策)和國際金融實務。前者包括:國際收支、外匯與匯率、外匯管理、國際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貨幣體系、地區性的貨幣一體化以及國際金融協調和全球性的國際金融機構等。

後者的內容則包括:外匯交易(包括國際衍生產品交易)、國際結算、國際信貸、國際證券投資和國際銀行業務與管理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金融

❼ 國際金融專業以後就業前景

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如果是學校比較好的試試看投行。如果是進期貨考個期版貨從業資格證,證券權考個證券從業,銀行開始進去不用考證,進了銀行根據你的從事的方向來看,一般考CFP、AFP做客戶經理那一塊,CFA做投資分析師(這個推薦大三準備大四考個一級出來)如果你數學很好考個FRM也不錯,這個只用考兩級,要看你自己今後的規劃和興趣了,也不知道你對以後的工作有什麼打算。

❽ 學國際金融專業將來可以做什麼

國際金融專業,為金融學的一個分支,金融學分為國際金融與國內金融。主要培養具備國專際金融知屬識領域先進理念、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成為既熟知中國金融業發展進程和方向,又了解歐美發達國家金融業的現狀,具有國際化水準的外向型、應用型、復合型金融人才。
國際和國內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信託、投資等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各類工商業機構的財務和投資部門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等。

❾ 國際金融與貿易這個專業怎麼樣

該專業培養能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慣例與WTO規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對外貿易狀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管理、調研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具有較強國際貿易實際能力,主要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企業管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跨國經營等對外經濟和對外貿易活動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中,94%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5%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9.5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偏上。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32%,29%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6.32,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上。
40%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認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較舒服」。14%的畢業生認為工作不太舒適或很不舒適。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舒適度指數為6.64,與其他專業比較起來,該專業的舒適度指數為中等。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專業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人外匯和單位外匯 瀏覽:928
大麥理財最新消息 瀏覽:699
重慶外匯圈 瀏覽:206
三期理財 瀏覽:774
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競爭對手 瀏覽:607
st三鑫股票 瀏覽:501
機構重倉基金重倉股票好不好 瀏覽:176
希努爾股票吧 瀏覽:92
回國賣外匯 瀏覽:191
沽空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805
外匯交易種類 瀏覽:552
2600人民幣等於泰銖 瀏覽:87
牡丹江黃金首飾價格 瀏覽:464
外匯交易資格 瀏覽:278
不同銀行的外匯業務 瀏覽:925
政府融資手續 瀏覽:389
理財機構如何做賬 瀏覽:562
山西晉城玉米19年3月6日價格 瀏覽:43
期貨銅和焦炭有什麼聯系嗎 瀏覽:701
短線投資成功的人有哪些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