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頻繁的看法

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頻繁的看法

發布時間:2021-01-01 03:15:09

A. 網貸市場環境是怎樣的

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分析
國際金融市場按經營業務的種類劃分,可以分為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期權期貨市場。這些市場是一個整體,各個市場相互影響。
加入WT0之後,我國資本市場將逐步開放。盡管目前人民幣還沒有實現完全自由兌換,證券市場是有限度的開放,但由於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會通過各種途徑影響我國的證券市場。
(一)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影響證券市場
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講,一國的經濟越開放,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越大。這里匯率用單位外幣的本幣標值來表示。
一般而言,以外幣為基準,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益,因而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將上漲;相反,依賴於進口的企業成本增加,利潤受損,股票和債券的價格將下跌。同時,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將導致資本流出本國,資本的流失將使得本國證券市場需求減少,從而市場價格下跌。
另外,匯率上升時,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提高,進而帶動國內物價水平上漲,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需根據當時的經濟形勢和具體企業以及政策行為進行分析。
(二)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宏觀面間接影響我國證券市場
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大了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執行難度,從而在宏觀面和政策面間接影響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三)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微觀面直接影響我國證券市場
隨著證券市場日益開放,A股與H股的關聯性還將進一步加強:
1.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完成將加速A—H股價值的接軌進程。
2.在套利機制的作用下趨於消失,使得兩者股份逐步融合。
3.會使很多的大型上市公司同時出現在A股與H股市場。

B. 7·17馬航客機墜毀事件的社會影響

2014年7月18日,美來聯社消息稱,馬源航客機出事消息公布後,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紐約股市大幅走低,而具有避險功能的黃金價格暴漲。

2014年7月21日,馬來西亞全國空服員職工會主席依斯邁納沙魯丁指出,馬航在短短四個月內發生兩起重大空難,嚴重影響機組人員的心情,一些機組人員甚至拒絕飛行。

(2)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頻繁的看法擴展閱讀:

2014年7月17日中午12:15分MH17波音777客機於阿姆斯特丹起飛,原定將於吉隆坡當地時間2014年7月18日早晨6:10分到港。飛機搭載約280名乘客和15個機組人員,這架飛機執行的是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任務。

北京時間2014年7月17日23時左右在烏克蘭靠近俄羅斯邊界頓涅茨克的沙赫喬爾斯克墜毀。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確認,該公司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MH17航班失聯,並稱最後與該客機取得聯系的地點在烏克蘭上空。7月18日,確認客機上遇難人數為298人。

C. 現行的國際貨幣制度是什麼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國際金融秩序又復動盪,國際社會及各方人士也紛紛探析能否建立一種新的國際金融體系,提出了許多改革主張,如恢復金本位,恢復美元本位制,實行綜合貨幣本位制及設立最適貨幣區等,但均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直至1976年1月,經過激烈爭論,IMF理事會「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達成了「牙買加協議」,同年4月,IMF理事會通過了《IMF協定第二修正案》,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一、牙買加協議的主要內容
1、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改革。牙買加協議正式確認了浮動匯率制的合法化,承認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並存的局面,成員國可自由選擇匯率制度。同時IMF繼續對各國貨幣匯率政策實行嚴格監督,並協調成員國的經濟政策,促進金融穩定,縮小匯率波動范圍。
2、推行黃金非貨幣化。
協議作出了逐步使黃金退出國際貸幣的決定。並規定:廢除黃金條款,取消黃金官價,成員國中央銀行可按市價自由進行黃金交易;取消成員國相互之間以及成員國與IMF之間須用黃金清算債權債務的規定,IMF逐步處理其持有的黃金。
3、增強特別提款權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別提款權的國際儲備地位,擴大其在IMF一般業務中的使用范圍,並適時修訂特別提款權的有關條款。
4、增加成員國基金份額。
成員國的基金份額從原來的292億特別提款權增加至390億特別提款權,增幅達33,6%。
5、擴大信貸額度,以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融資
二、牙買加體系的運行
1、儲備貨幣多元化。
與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國際儲備結構單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買加體系下,國際儲備呈現多元化局面,美元雖然仍是主導的國際貨幣,但美元地位明顯削弱了,由美元壟斷外匯儲備的情形不復存在。西德馬克(現德國馬克)、日元隨兩國經濟的恢復發展脫穎而出,成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目前,國際儲備貨幣已日趨多元化,ECU也被歐元所取代,歐元很可能成為與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國際儲備貨幣。
2、匯率安排多樣化。
在牙買加體系下,浮動匯率制與固定匯率制並存。一般而言,發達工業國家多數採取單獨浮動或聯合浮動,但有的也採取釘住自選的貨幣籃子。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多數是釘住某種國際貨幣或貨幣籃子,單獨浮動的很少。不同匯率制度各有優劣,浮動匯率制度可以為國內經濟政策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與獨立性,而固定匯率制則減少了本國企業可能面臨的匯率風險,方便生產與核算。各國可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開放程度、經濟結構等一系列相關因素去權衡得失利弊。
3、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主要包括:
(1)運用國內經濟政策。
國際收支作為一國宏觀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必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一國往往運用國內經濟政策,改變國內的需求與供給,從而消除國際收支不平衡。比如在資本項目逆差的情況下,可提高利率,減少貨幣發行,以此吸引外資流入,彌補缺口。需要注意的是:運用財政或貨幣政策調節外部均衡時,往往會受到「米德沖突」的限制,在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同時,犧牲了其他的政策目標,如經濟增長、財政平衡等,因而內部政策應與匯率政策相協調,才不至於顧此失彼。
(2)運用匯率政策。
在浮動匯率制或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下,匯率是調節國際收支的一個重要工具,其原理是:經常項目赤字本幣趨於下跌本幣下跌、外貿競爭力增加出口增加、進口減少經濟項目赤字減少或消失。相反,在經常項目順差時,本幣幣值上升會削弱進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從而減少經常項目的順差。實際經濟運行中,匯率的調節作用受到「馬歇爾一勒納條件」以及「J曲線效應」的制約,其功能往往令人失望。
(3)國際融資。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這一功能主要由IMF完成。在牙買加體系下,IMF的貸款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伴隨石油危機的爆發和歐洲貨幣市場的迅猛發展,各國逐漸轉向歐洲貨幣市場,利用該市場比較優惠的貸款條件融通資金,調節國際收支中的順逆差。
(4)加強國際協調。
這主要體現在:①以IMF為橋梁,各國政府通過磋商,就國際金融問題達成共識與諒解,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形勢的穩定與繁榮。②新興的七國首腦會議的作用。西方七國通過多次會議,達成共識,多次合力干預國際金融市場,主觀上是為了各自的利益,但客觀上也促進了國際金融與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三、對牙買加體系的評價
1、牙買加體系的積極作用:
(1)多元化的儲備結構擺脫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各國貨幣間的僵硬關系,為國際經濟提供了多種清償貨幣,在較大程度上解決了儲備貨幣供不應求的矛盾;
(2)多樣化的匯率安排適應了多樣化的、不同發展水平的各國經濟,為作國維持經濟發展與穩定提供了靈活性與獨立性,同時有助於保持國內經濟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3)多種渠道並行,使國際收起的調節更為有效與及時。
2、牙買加體系的缺陷:
(1)在多元化國際儲備格局下,儲備貨幣發行國仍享有「鑄幣稅」等多種好處,同時,在多元化問際儲備下,缺乏統一的穩定的貨幣標准,這本身就可能造成國際金融的不穩定;
(2)匯率大起大落,變動不定,匯率體系極不穩定。其消極影響之一是增大了外匯風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活動,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這種負面影響尤為突出;
(3)國際收支調節機制並不健全,各種現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買加體系並沒有消除全球性的國際收支失衡問題。

D. 人民幣為什麼不能自由兌換外幣,為什麼要進行外匯管制

中國不是不想人民幣自由兌換,而是還不敢,或者說不具備實力。

因為中國政府既追求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又想控制對國際貨幣美元匯率的穩定。那麼,根據蒙代爾不可能定理,資本勢必無法完全自由流動,也就出現了外匯管制,俗稱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國內貨幣政策自主獨立性、匯率穩定性、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不可共存,又稱「三元悖論」

內貨幣政策:必須自主,尤其是核動力印鈔機不能停。另外,加息/降息(基準利率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升降(貨幣乘數)、信貸政策松緊度等等,GOV都不忍心不牢牢把控,並隨心所欲、隨機應變的朝令夕改

匯率穩定性:美聯儲是世界人民的央行,而外匯儲備是中國人民的錢袋子,是購買中國不足物資和技術的保障,同時可以抑制國內同類型物資(尤其食品)的價格上漲。所以,外匯儲備必須保,匯率也必須保,若匯率崩,則意味著輸入性通脹,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威脅到工業生產和民生領域,是不可承受之重

三元保二棄一。即只能選擇限制「資本自由流動」,亦即如題「暫時幾年外匯管制」,「不能自由兌換外匯以防攜款潛逃勢態擴散」 。而 退一步理解這個邏輯,也可以認為是「中聯儲」(央行)的一片良苦用心吧

E. 出現國際動盪基金或者股票會下跌嗎

國際動盪屬於整體性風險,股票和基金作為風險資產必定會下跌。原因在於其中的資金會在動盪中暴露在較大的風險敞口之下,它們會迅速從動盪的市場環境中轉移到比較穩定的市場環境中,以尋求風險規避和對沖。

F. 人民幣對加幣-1加幣兌換多少人民幣

平安銀行有外來幣兌換業務,如您需要將源您賬戶中的人民幣換成加拿大元,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_更多_跨境金融_買入外匯,根據頁面提示嘗試操作。
溫馨提醒:平安銀行個人結匯年度總額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如需辦理超額個人結售匯業務請攜帶有效身份證件與相關證明材料到我行網點辦理。

G. 什麼是次貸危機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回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答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
: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H. 動盪變革期是什麼意思

目錄信息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叢書·研究系列54
總論國際金融危機與世界格局的現狀、
演進趨勢及應對思考——李慎明 / 1
第一篇美國霸權引發世界格局重新調整與社會結構急劇變革
關於國際戰略的若干思考——何秉孟 / 33
全球資本主義的階級分化及主要特徵——姜輝 / 41
金磚國家是推動世界發展模式轉變的動力——王立強 / 52
金融危機和世界格局的巨大深刻變化——趙曜 / 58
俄羅斯共產黨人關於俄羅斯社會結構和階級的分析——劉淑春 / 64
2012年,全球巨變的序幕——王文 / 75
資本主義如同西邊的太陽——「9·11」之後的世界形勢與前——途張文木 / 80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政治的新變化——劉志明 / 88
全球金融霸權格局的形成、動盪與變革——欒文蓮 / 99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特徵探析——周淼 / 121
金磚五國社會結構新變化——陳愛茹 / 130
世界秩序演變趨勢及其對中國國際戰略的影響——王曉泉 / 141
金融危機下世界格局的調整——徐海燕 / 146
世界格局變動中發展中國家的角色轉變與歷史定位——劉海霞 / 152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發生重大變化——聶運麟 / 165
「霸主居高握生殺」——對世界格局中利益博弈主體的一種觀察——景向輝 / 174
第二篇國際金融壟斷資本與新帝國主義的全面危機
金融資本的內在矛盾與當代資本主義發展趨勢——蔡萬煥 / 185
西方對資本主義困境的反思——趙明昊 / 198
對資本主義的幾點認識——李長久 / 206
資本積累方式變遷與當代帝國主義——吳茜 / 213
新帝國主義與壟斷資本主義的危機——邢文增 / 224
金融壟斷資本與食利性帝國——陳人江 / 235
第三篇國際金融危機後重新認識新自由主義的真面目
新制度經濟學與國際金融—經濟危機——李炳炎 / 247
新自由主義泛濫的後果——朱安東蔡萬煥 / 261
新自由主義與經濟金融危機——美國學者大衛·科茨對當前經濟金融危機原因
及其影響的分析——吳筱筠丁俊萍 / 290
新自由主義與國際金融危機——徐崇溫 / 299
當代民主社會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比較分析——薛新國 / 306
關於新自由主義政策及其國際影響——田春生 / 314
拉美左翼領導人和學者提出新自由主義「替代論」——徐世澄 / 322
附錄
大危機大分化大變革透析世界格局深刻變化—— 《2011~2012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發布暨
「世界格局與社會結構和新自由主義與金融霸權」學術研討會述要——曹蘇紅王立強 / 333
新自由主義大事記——王立強陳愛茹 / 343
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否定「美國衰落」論觀點評介——王瑞平龐中英

閱讀全文

與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頻繁的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