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顯然是A。政府債券就是如你所說的國債,而金融債券是指其他商行發行的債券(應該包括拆借和回購協議)。兩種風險加權都很小,所以可以持有
Ⅱ 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用自有資金買賣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此處「金融證券」與後文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矛盾否
投資和購買債券是兩個概念啊,購買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債券形成的是債權債務關系,不構成投資關系
Ⅲ 哪些金融機構可以購買國債
工農中建交一般都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也有,城商行部分有。
但是國債有很多批次,回並使每一批次各答銀行都有資格,要誰在承銷。關鍵是看門頭的廣告,一般賣債時門頭會有張貼廣告的。
-----------------------------
凡是正規金融機構都可以買賣國債。
Ⅳ 除了銀行之外,還有什麼金融機構能買到債券啊1000元錢能買債券嗎國債和公司債券比那個利率更高呢
屬於有價證券,包括以下品種:
1)央行票據;
日(2)公司債券的證券;由本公司依法在一定回期限內所發行答的證券同意後償債券,債務
比索(3)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次級債券是指商業銀行的本金和利息後,發行商業銀行其他負債的清償順序先於商業銀行股權資本
日(四)保險公司次級債券的債券;
日(五)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
比索(6)混合資本債券。
Ⅳ 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是如何創造貨幣的
我是一個理財師,對於您的問題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是如何創造貨幣的的這個問題,首先要糾正一下,先說一句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不會創造出貨幣,那麼我主要需要糾正的有幾個方面的問題,您參考:
第一、金融機構購買債券,是一種債券的投資行為,也是貨幣變為債券之後的一種置換行為,產生的價值是利潤,但是不會產生新的貨幣,這點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引起理論上面的誤解。
第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國債,或是其他地方城市發出的地方債,以及經過國家批準的企業債,性質屬於投資行為,也就是一種有未來預期的投資,目的是對未來債券收益的一種獲取,所以沒有任何的創造貨幣的概念。
第三、人民幣的出現是我們國家作為經濟衡量產生的貨幣,而貨幣的創造是根據國家的實際生產力進行的,綜合國力也是其中的一個參考,另外一個參考是國家的經濟總量,如果這些不變的話,那麼不會產生和創造出貨幣。
第四、我國在很早的時候就把金融機構的信用創造活動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之內,這是國家為了,防止金融部門出現過度加杠桿和順周期波動,在這樣的局限之下,也不可能有任何的貨幣被創造出來。
綜合上面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出金融機構的債券購買,屬於金融機構自身的經濟活動,跟貨幣創造沒有任何的比如聯系,而且也是兩個不同概念,所以大家在日常研究經濟中,千萬不要混淆。
Ⅵ 中國的金融機構可以發行債券嗎
金融機構可以發行金融債。不過這種債券是只對一級市場的金融機構銷售和買賣。地方債可以通過國家代發,去年就發行了很多地方債。政府機構不可以發行債券。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Ⅶ 國債認購主體是金融機構嗎
目前國債認購主體(發行對象),可以是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金融機構)、也可內以是容企業單位法人,但部分國債如儲蓄式國債(電子式)發行對象僅為個人投資者。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等機構客戶不得購買。且僅限境內中國公民購買。
Ⅷ 哪些金融機構有資格發行債券,哪些金融機構能夠吸收存款
以下哪些金融機抄構有資格發行債券襲(除信託外);哪些金融機構能夠吸收存款( 金融租賃和財務公司 )? 國家開發銀行 進出口銀行 農業發展銀行 保險公司 信託公司 經批準的金融租賃公司 符合條件的財務公司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Ⅸ 為什麼國家在降準的同時要在金融機構比如銀行發行國債
1、國家降準的同時發行國債是為了平衡財政收支。
2、降準是指降低存款准備金版率,就是減少商權業銀行存在央行的錢,就是增加銀行的錢,讓銀行有錢,可以多貸款給企業。這樣鼓勵企業投資,從而帶動經濟增長。
3、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為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為戰爭籌措資金。
4、兩者一收一支,互補互利,這都符合國家提出的保增長,也符合央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Ⅹ 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是國債嗎
可以、國債,政府債券,金融債券都可以買賣,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不是國債。信用級別比國債低,但收益比國債好。希望評價時給個五星的,選一下可以解決問題和原創,鼓勵一下,需要升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