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一下廣東金融學院是幾本啊
廣東金融學院是二本院校。
廣東金融學院(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也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
廣東金融學院創建於1950年,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後,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同管理,以廣東省管理為主。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
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820畝,建築面積約29萬平方米,分設廣州校區和肇慶校區,籌建汕尾校區,廣州校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毗鄰華南植物園;肇慶校區坐落在肇慶星湖畔;汕尾校區位於國家改革開放新實驗田深汕特別合作區。
(1)國際金融課程思政建設擴展閱讀:
教學建設
據2014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本科專業28個;建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省級思政優質課2門,23個省級教改項目,3個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有50個國家級、100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其中保險專業是國家級高職高專示範專業,金融專業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示範專業,有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
學院除承擔普通全日制教育任務外,還積極開辦本科和專科函授、電大和網路等形式的成人學歷教育和短期幹部培訓。還設有廣州高級金融人才培訓中心、金融英語培訓中心、計算機培訓中心、金融法規培訓中心和自學考試輔導中心,並被廣東省人事廳確定為金融系統省級繼續教育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金融學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金融類人才培養實驗區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際經濟與貿易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金融(經濟)學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個:廣東金融學院與陽光財險廣東省分公司協同培養實踐教學基地
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區域金融政策重點研究基地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金融學
省級特色專業3門:保險、勞動與社會保障、市場營銷
省級精品課程3門:保險學原理、金融學、金融營銷學
省級思政優質課2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東金融學院
B. 求大神、、成都理工大學文科專業
我覺得興趣是第一位的,但是高中畢業的很難對某個方面有興趣,下面針對理工文科專業做個解析,再給個綜合分,有錯誤之處,還請見諒:
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是老土的專業了,金融方面對數學都有要求,6分)
法學(就業一般般,6分)
社會學(不讀研,讀博,這專業太蛋疼,5分)
政治學與行政學(尼瑪,不是名校出來,搞毛線政治,3分)
英語(經貿)(凡是英語專業相關的,努力過專業八級,8分)
日語(雞肋專業,7分)
廣播電視新聞學(理工廣播影視方面的還可以,美女很多。8分)
廣告學(很虛,搞這個東西,性格很重要,EQ。7分)
市場營銷(老土專業,就業一般。6.5分)
人力資源管理(管理毛線,3分)
旅遊管理(地球科學學院)(搞搞旅遊,涉及到城市規劃,可以考考公務員。8分)
旅遊管理(商學院)(同上吧,商學院和地科可能課程上、側重點不同,8分)
物流管理(管理毛線,4分)
公共事業管理(管理毛線,3分)
土地資源管理(管理毛線啊,盡早考研考博,不然哪裡輪得到你管理,被管理,手動機器錄數據還差不多,5分)
英語(國際文化交流)(過專八,8分)
英語(英美文學)(過專八,8分)
經濟學(數學要求高,虛,6分)
藝術類(文)(關於藝術,不懂,欣賞之,還有這個應當是只招收藝考生,7分)
藝術設計(同上,7分)
表演(同上,7分)
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同上,7分)
廣播電視編導(同上,7分)
音樂表演(同上,7分)
戲劇影視文學(同上,7分)藝術設計(工業設計)
有啥子問題,繼續問哈,或者私信我。
C.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從大一到大四分別會學哪些課程還有考試的時候是不是都會考,哪些是閉卷考試
國貿專業課程根據每個學校的不同,課程的開設會有所差異:
我們學校(大專)的安排如下:
大一的課程:專業課程:國際貿易概論、國際貿易實務 、西方經濟學(微觀、宏觀)
其餘的是一些全校性的公共必選課,如:大學英語、計算機、思政、大學人文、體育、 高數、心理學、基礎會計等等
大二的課程:專業課程:外貿跟單實務、進出口單證實務、外貿英語、報檢實務、報關實務、國際 市場營銷、外貿商品學、現在企業管理
其他課程有:電子商務、網路營銷、商務英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等
大三課程:專業課程:外貿英語、國際貿易實操(外貿業務處理)、國際金融
其他課程:公關與禮儀、國際地理、職業塑造等等
每個學期都有許多的任選課可以選擇
考試每門都要考,大部分是閉卷考試。這個主要是考老師而言。
D. 二本院校法學專業比較強的
上海政法學院的法學專業比較好。
上海政法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上政」,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央政法幹警招錄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培養院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戰略。教育「走出去」快速邁進,2018年經國家漢辦批准,學校與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合作成立漢語言培訓與研究中心。
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監獄學、社會工作。
上海市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法學、工商管理。
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項目:財務管理、社會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上海政法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E.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怎麼樣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是2001年由貴州省教育廳同意成立,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置,2004年經教育部確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並獲得辦學許可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2014年貴州財經大學根據教育部和貴州省教育廳的相關規定與四川希望教育集團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共同舉辦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並在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建立新校區,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區佔地800餘畝,建築面積近25萬平方米。教學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教學生活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目前在校學生近15000人。
學院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貴州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戰略要求,以及中共貴州省省委、省人民政府對高等教育發展的相關部署,結合實際制定出了「一個主基調、兩個發展極、三個著力打造」的發展思路與「育人為本、改革創新、爭創一流、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堅持「依法治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改革創新」的基本戰略,圍繞「評估優秀、特色鮮明、層次多樣、內涵豐富」的十六字目標,努力把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建設成為省內一流、西部有影響、全國知名、經管特色鮮明、商科優勢突出、服務民族經濟的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學院。
學院學科門類豐富,專業優勢突出。學院現設有會計系、金融經濟系、管理系、計算機科學系、人文系和基礎教學部等6個系部、27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等6個學科門類。
會計系下設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專業,逐步形成會計學專業群。本系擁有一批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和實踐工作能力的教學團隊,專業基礎實力雄厚,專業輻射范圍廣泛,專業發展前景廣闊。會計系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創新性開發了實賬實習項目,通過系統的專業技能培養和各種實習實訓,提升學生學歷層次,是學院的支柱專業,也是學院首批建設的特色專業。
金融經濟系下設金融學、投資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四個本科專業。本系大力發展實驗實踐教學,確立了「知行合一」的實踐教學建設理念,構建「實驗、實訓、實習」三位一體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不斷完善課程項目型實驗、專業綜合型實驗、跨專業(跨學科)實驗三個層次的「遞階式」實驗教學模式,重點開展銀行業務、金融投資、大數據金融、互聯網金融,創新創業等五大類綜合實驗。本系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實力突出,是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
管理系下設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和旅遊管理等八個本科專業。其中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兩個專業是學院的特色專業。本系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所開的《公共管理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三門課程是商務學院的精品課程。本系辦學歷史悠久,也是商務學院重點建設的系部之一。
人文系下設漢語言文學、商務英語和法學三個本科專業。本系自開辦以來,始終立足學院發展定位,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強、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性人才。該系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歷層次高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教學中著力推行「強能力、重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
計算機科學系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專業、信息管理和房地產等專業。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梯隊結構合理、勇於創新、生機勃勃的師資隊伍。所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基礎教學部現有思政、數學、體育、心理咨詢等4個教研室,承擔著全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課、高等數學及心理健康等十餘門課程,教學課程覆蓋全院5個系,為專業教學奠定基礎。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陣地。
學院人才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全校教職員工540餘人,教師都具有碩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學歷,現有二級教授1人,三級教授5人、教授23人、副教授7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副高以上職稱的占教師總人數的25%。其中獲全國、全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國家級、省級先進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10餘人次。
學院科研氛圍濃厚,教師學術論著豐富。多年來,學院專任教師和研究人員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共110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2部,承擔和完成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項,各類科研經費累計達到132.3萬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學院在推動科學研究上制定了相關的激勵機制,在隊伍建設、科研團隊、學術交流、科研立項、評獎、專家講壇、規章制度、經費保障等方面採取諸多措施,增強了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
學院教育教學創新發展,改革建設穩步推進。學院一直重視教學改革與課程、教材建設。2011年開始首門《職業能力培訓》的精品課程建設,取得良好效果。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健全,建立起學生教學日誌制度、教學巡查制度、領導聽課制度、學習委員座談會制度以及「教學團組」的課程教學模式(即1+1+1+N模式)等,積極推進教風、學風、考風建設,保障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促進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學院努力拓展辦學思路,大力加強中外合作辦學。學院積極探索和努力建立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良好合作關系,多次參加和舉辦各級各類獨立學院院長聯席會、行業年會、發展研究會,國內外高校實現互訪交流次數不斷增多,加快了學院對外合作辦學的步伐,提升了學院辦學聲譽。
學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凝練自主辦學特色。學院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和開展大學生社團活動,積極投入志願服務和社會公益工作。校園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近年來獲得各種競賽獎240餘項。此外,學院在轉型變革過程中,不斷抓住機遇,借力發展,學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探索,凝練了以「一個特色、二大論壇、三大品牌、四個中心、五個滿意」為載體的營造育人環境和拓展教育新途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
學院重視學生發展,關心關愛學生。堅持精細化管理,堅持家校溝通,堅持校地合作,全方位多渠道育人。實行「五走進」,走進教室輔導學生學習,走進食堂關心學生生活,走進宿舍了解學生思想,走進學生活動培養學生特長愛好,最終走進學生心裡。
F. 東北農業大學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一名大一動科學生,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便是我們動科學界的泰斗單安山教授,我先放一張我們單安山教授的圖給大家感受一下。
G. 中山大學思政專業怎麼樣
中山大學嶺南 ( 大學 ) 學院是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商學院,在中央、教育部、各級政府和學校領導的領導、關心和支持下,在海內外嶺南學長和各界人士的關心資助下,遵循國家的教育路線方針和政策,秉承 孫中山 先生 「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 的校訓,銳意進取,致力於教育國際化改革的探索和實踐,以行動實踐 「 作育英才,服務社會 」 的嶺南傳統。
學院歷史
學院與成立於 110 多年前的嶺南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1888 年,美國友好人士在廣州創辦了嶺南大學, 1927 年收歸中國人自辦。 1952 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嶺南大學有關科系分別並入中山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
1987 年 12 月,值嶺南大學百年盛典前夕,中山大學嶺南 ( 大學 ) 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經過一年多的籌辦,於 1989 年正式招生運作。
學院成立之初,由原廣東省副省長 王屏山 先生任首任院長。 1994 年,復旦大學經濟系博士生導 師舒元 教授調入我院擔任院長。 2007 年 7 月起,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財務系 吳立範 教授任我院第三任院長,現任學院領導集體還包括:黨委書記張文彪、副院長王珺、副院長許羅丹、副院長陳平、副院長張建琦、副院長李勝蘭、副院長兼辦公室主任古小紅、黨委副書記歐陽可全。
學術研究
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方面均取得顯著進步,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不斷提高。
2005 年,學院的 「 教學國際化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成果,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 師王曦 博士的論文《中國轉型經濟總需求分析:微觀基礎與總量運行》獲 2005 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教師宋海清的博士學位論文在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組織的全球物流與供應鏈 管理 博士論文評獎中被評為第一名,成為該獎項設立 30 多年以來唯一獲得該獎的亞洲人。
目前學院擁有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 9 個博士專業, 17 個碩士專業;工商管理( MBA )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 EMBA )、物流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六個本科專業。擁有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EMBA 學位(美國)、國際貿易高級專業 MBA 學位(法國)兩個外國學位項目。
師資力量
學院借鑒國際國內著名商學院的辦學經驗,廣納人才,吸引優秀的專家學者到我院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目前有專任教師 90 名,其中教授 28 人、副教授 30 人;博士生導師 21 人。
在廣納人才的同時,學院十分重視師資的培養,鼓勵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資助教師赴國外訪問和參加學術活動。目前,已有 40 多名本院教師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後歸國執教。此外,還有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明尼蘇達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法國里昂第三大學等國際頂尖學院的外籍教授、外國政要、國內著名經濟學人、商界領袖來院授課講學。
教學資源
學院具有優良的教學和科研條件。自 1987 年 12 月批准成立至今,在嶺南(大學)學院董事會的帶動下,嶺南校友和各界人士為學校、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捐資約一億八千萬港元,捐建了林護堂、黃銘衍堂教學樓,黃傳經堂講學廳、嶺南堂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伍舜德圖書館、葉葆定堂嶺南 MBA 教學樓、伍沾德堂嶺南行政中心、嶺南教授住宅大樓、榮光堂貴賓樓,對改善教學、科研、服務和生活條件,促進學科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嶺南 MBA 中心大樓正在捐建中。
伍舜德圖書館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圖書館,使用面積達 5000 平方米,目前藏書 7 萬余冊,其中專業工具書約 300 余種,中外文印刷版專業期刊 800 余種。專業電子資源豐富,擁有資料庫 20 多個,含 2000 多種專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 1000 多種專業中文全文電子期刊。是華南地區經濟管理類刊物收藏最完整的小型專業圖書館之一。
學生培養
憑借雄厚的師資力量、優良的教學條件、厚重的歷史積淀,學院的各類學位項目已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熱門項目,每年吸引大批優秀考生報考。 2003 年、 2004 年,學院相繼錄取了兩名廣東省高考總分狀元。 2006 年,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金融學、物流管理、財政學、保險學 6 個本科專業的錄取分數都在 763 分以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最低錄取分數高達 801 分,居全校第一。
學院注重博雅教育和通識教育,本科各專業一二年級統一培養,實現寬口徑、厚基礎,三年級同學可根據個人的特長、興趣、志向和社會需求,在本院內重新選擇專業和方向,學習專業課程,部分課程實行全英文教學。
此外,學院大力開拓對外交流的途徑,提供開放式的教育環境,本科、 MBA 學生均可報名參加學院組織的到北美、歐洲、亞洲國家和香港地區 20 多所高校的交換生項目,參加國際國內的各種競賽和交流活動。 2006 年共有 56 名本科和 IMBA 學生入選交換生項目,赴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地的 17 所院校進行學習和交流。學院還積極開發與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優秀大學 2 + 2 , 3+1 模式的合作等,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深造提供國際直通車。
學院 MBA 項目的教學和學生培養在國內也處於一流水平, 2005 年,學院中美合作 EMBA 項目榮獲中外合作 EMBA 第一名,學院醫葯衛生方向 EMBA 項目學員鍾惟德榮獲第九屆 「 廣州十佳青年 」 稱號;綜合方向 EMBA 學員方貴權榮獲第五屆 「 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 」 稱號;綜合方向 EMBA 學員陳凱旋入選 2005 年廣東十大經濟風雲人物。 2006 年,綜合方向 EMBA 學員方貴權、李進明當選 2006 年廣東十大經濟風雲人物。世界知名商業雜志《福布斯》中文版發布了 「2006 年中國最具價值商學院 」 榜單,我院 MBA 項目在 「 中國最具價值全日制 MBA 項目 」 中排名第三, 「 中國最具價值在職 MBA 項目 」 中排名第九,畢業生薪資增長最快的商學院中排名第四。在新近發布的 2006 年度 「 中國最佳 MBA 排行榜 」 中,我院 MBA 名列第六
H.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是公辦的。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是一所會計、金融特色鮮明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由原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原上海金融學院於2016年6月合並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自《論語》「民無信不立」,學校的起源可追溯到由著名教育家、會計學家、「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先生於1928年創辦的立信教育事業。2011年學校獲得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格。在9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被業界譽為中國現代會計教育的發祥地之一和未來金融家搖籃。2018年12月,學校被列為上海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校建設試點高校。
學校現有浦東、松江和徐匯三個校區,佔地面積1200多畝。2019年12月,浦東新校區建設順利開工。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20000人,其中專業碩士研究生200餘人。學生就業形勢良好,碩士研究生就業率達100%,本科生就業率達93.66%以上,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9年9月,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附屬學校正式揭牌。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誠信品質、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成為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校企協同產學研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單位,首批上海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整體試點校」。2018年11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水平。現有教職員工1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餘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80餘人,副高級職稱34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00餘人。擁有一批入選國家級和省市級人才計劃及在相關專業領域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專家學者。
學校始終堅持學科引領發展,持續加強學科建設。學校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以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為重點,以金融學、會計學為核心,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形成經、管、理、法、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工商管理列為上海高校Ⅰ類高原學科,應用經濟學列為上海高校Ⅱ類高原學科。開放經濟與貿易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學校出版並公開發行的《會計與經濟研究》入選CSSCI來源期刊。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共有15個二級學院。現有本科專業37個。擁有會計學、金融學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會計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會計學、審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稅收學和應用統計學2個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金融學、稅收學、財政學3個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本科專業,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等13個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2018年6月入選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2019年4月入選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建設引領計劃」。
學校堅持把科研創新作為興校之源,不斷提高服務社會能力。學校現有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2個,「上海高校智庫」2個,設有立信研究院。與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服務經濟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決策咨詢研究基地。
學校堅持推進開放辦學,深化國際交流合作。與國(境)外150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丹麥國際商學院(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ademy)合作共建孔子學院。2019年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聯合申報的金融工程專業(金融科技方向)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獲教育部批准。
學校加強文明校園建設,注重文化傳承創新。學校加強誠信文化建設,是全國高校誠信文化育人聯盟牽頭單位。學校連續多年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2019年榮獲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學校擊劍體育特色項目久負盛名,跆拳道項目為上海市高水平運動隊建設項目。上海市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評估中心、上海市學校體育評估中心落地我校。
學校恪守「立信」校訓,踐行「立誠明德、經世致用」大學精神,秉持「誠信、實用、開放」的辦學理念,彰顯「誠信為本、學驗並重」辦學特色,展望未來,學校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主動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品牌」和卓越全球城市建設,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和開放辦學戰略,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堅持走特色發展、創新發展之路,加快提高服務上海、長三角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努力建設國際知名、國內有重要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
I. 中央民族大學金融學專業主要課程有哪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良好科學與人文素養,掌握現代經濟學原理與方法,扎實掌握現代金融專業知識和分析工具,具有前瞻性和國際化視野,既能適應銀行、證券投資、保險等金融領域所需的專門人才,也能適應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就業及深造前景
通過四年的學習,不僅能適應各類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託、財務公司、期貨公司等的需要,亦可在中央銀行及政府各類經濟、金融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由於本專業畢業生具有經濟學大類通識教育基礎,有志深造的學生,除在本專業領域進一步深造外,還可進入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的相關專業深造。
培養特色
本專業教學與科研以高水平研究型學院建設為目標,通過包括雙語教學和實驗教學在內的綜合教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掌握本學科前沿理論、實用方法。主要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學、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業務管理、金融市場學、公司財務學、金融工程學、保險學、金融經濟學等。本專業學生在大學生建模比賽、「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及北京市級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中成績卓越。本專業有8個包含證券、保險、基金、租賃等行業類別的實習實踐基地;實行「校內導師+校外導師+思政導師」的三導師制,具有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教學科研力量
金融學專業教師共有13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導師3名。教師來自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多位教師有美國、日本、英國等國的訪學經歷。教師們承擔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具有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
招生與學制
本專業文理科學生兼招,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