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貸不還催收人會每天打爆通訊錄嗎
會,申請借款是必須要導入電信運營商和手機通訊錄的,平台系統會讀取相關版信息。此外,借款逾權期由第三方公司催收,會對個人生活造成影響。
國內現金貸經過整頓後雖有較大改觀,但「擼口子」、高利息、「爆通訊錄」等亂象猶存。某大型互聯網公司旗下網貸平台法律合規負責人盛凱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違法成本低是現金貸亂象屢禁不止的根源。
(1)國際金融報聯系電話擴展閱讀
某催收公司創始人陳清雲(化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借款人逾期,起初是借貸平台和借款人直接交涉,借貸平台和借款人交涉未果、逾期期限較長的才會委外催收。
陳清雲坦言,「爆通訊錄」是業內在電催時普遍採用的方法,在與借款人溝通無果後,採用「爆通訊錄」的方式給借款人營造大量的外部壓力,逼迫借款人還款。「起初是傳遞信息,後續就可能開始施加壓力,逾期越久,電催的頻次會隨之增加,期間存在紛爭也難免,畢竟好好說話都較難要回借款」。
㈡ 國際金融報的歷史沿革
1994年1月1日,《國際金融信息報》創刊。
1999年8月26日,更名為《國際金融報》。
2002年5月10日,《國際金融報》全新改版。
㈢ 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西北辦事處在哪裡
國際金融報在西北沒有辦事處,有事可與上海總部聯系。上海地址:上海浦東新區世紀大道777號人民日報上海分社辦公樓4樓。電話:02158829998.
㈣ 國際金融報怎麼訂閱
國際金融報想要訂閱的話,直接打他們的訂閱熱線就可以了,基本繳費之後就會按月給你發放報紙了。
㈤ 《人民日報》投稿的寄信地址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郵編:100733
電話:010-65091516
㈥ 2020年國際金融報怎麼訂閱
去網路或者瀏覽器搜索報紙網,進去之後搜索想要訂閱的報紙,填好信息下單就可以了。
㈦ 騰訊微保收到違章信息,怎麼其他平台查不到
騰訊旗下保險平台——微保WeSure正低調測試車險續保功能,提前公測的醫療險有望在2018年提速。
人紅是非多。
1月4日,一位資深互聯網保險高管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爆料稱:「微保經營不符合《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2015年修訂)》要求的一般規則。在沒有其他規定的情況下,明顯屬於違規。」
「微保是一家保險代理公司,原則上要在設立分支機構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才能展業。」該高管稱。
《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此向微保有關負責人求證,對方始終沒有回應。
與微保存在相同問題的還有螞蟻金服。螞蟻金服有關負責人則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強調,公司的經營許可是全國性的,符合保監會相關規定。
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微保和螞蟻金服會陷入違規運營的「流言」?
確實存疑,另有批示?
微保的問題源自牌照。
微保的全稱是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經保監會網站公示正式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微保注冊資本金2億元,注冊地為深圳市,惟一股東為深圳騰富博投資有限公司,騰訊是其控股股東。
「這些公開信息在微保正式上線的時候被多次提及,當時,大部分人都被騰訊這個大股東吸引了注意力。」上述高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歸根結底,微保是一家保險代理公司,原則上要在設立分支機構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才能展業。」
《國際金融報》記者查閱了保監會於2015年修訂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下稱《規定》)。《規定》明確: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在注冊地以外的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開展保險代理活動,應當設立分支機構。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分支機構的經營區域不得超出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
也就是說,微保要在深圳市以外的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開展保險代理活動,必須先設立分支機構,且分支機構經營區域僅限該分支機構所在區域。這對於有著互聯網基因的微保而言,無疑是不可想像的。
㈧ 國際金融報在哪裡訂閱比較好
首先你可以到當地的郵局填寫訂閱單號,繳費之後,每月或每周可以收到發來的國際金融報,另一種方式聯系該報紙的發行出版商,他們會給你專門的訂閱渠道。
㈨ 國際金融報的通信地址
報社地址:上海浦東世紀大道777號人民日報社辦公大樓。
㈩ 雅堂董事長自首是犯什麼事
7月16日,成都公安局天府新區分局在其官方微博@平安天府發布通報,稱雅堂控股集團董事長楊定平等人因涉嫌違法犯罪,於7月15日到該分局投案自首,目前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雅堂控股集團於2012年在深圳成立,2017年,雅堂控股作為四川天府新區重點引進項目將集團總部遷至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
「今天看到楊定平投案自首的新聞並不感到意外。」一位前雅堂中層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今年年初的時候,不僅僅是雅堂互聯網金融平台宣布清盤,實際上雅堂集團整體業務已經停擺。當時公司高層一直在想各種辦法退出,把所有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個遍,但是最終還是無力回天。
該中層人士表示,「雅堂最近的事情並不是太清楚,但是在我4月份離職的時候,整個集團的人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七八位高管。」
據了解,雅堂控股集團靠銷售紅木傢具起家,而後轉型電商持續低迷,創始人楊定平又將目標瞄準了O2O新零售,2016年10月其互聯網社區超市連鎖品牌——雅堂小超上線,依靠加盟模式迅速擴張。
此外,雅堂集團旗下業務還包含電商、信息技術、廣告、供應鏈金融、雅堂到家、雅堂味道六個業務版塊。
事實上,雅堂集團問題爆發,始於其終結P2P業務。
今年1月23日,雅堂控股集團突然發布了「雅堂金融平台主動退出P2P業務」的公告,並於1月26日發布了清算方案。
當時給出了三種兌付方式:方案一是分19期按月還款,適用於2018年1月23日23:59:59有可提現金額的用戶;方案二是分18期按月還款,適用於所有用戶;方案三是50%債轉股。
據雅堂金融官網,雅堂方面與多數投資人達成了兌付協議和債轉股協議,截至4月19日已兌付8890筆,兌付金額34071668元。
然而,在上述分批兌付結算方案還未完全落實時,雅堂控股又改變主意了。
4月19日,雅堂方面發布了《關於投資收益債轉股公告》。根據該公告,平台於4月14日發起投資收益債轉股意見徵求函,參與人數1470人,909票同意,561票反對,獲得多數投資者支持。所以,定於4月21日起,推行投資收益債轉股,所有投資人收益部分全部轉為股份,屆時,由系統統一操作,將投資收益自動轉股。